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成语典故

时间:2024-08-31 17:19:06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精品】成语典故300字(精选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成语典故作文300字(精选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成语典故 篇1

  “城狐社鼠”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倚仗别人的权势,为非作歹的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晋书。谢辊传》,对曰:“隗诚始祸,然城狐社鼠也。”

  晋朝时候,朝廷上有个左将军叫王敦,他的长史官是谢辊,他俩常在一块议论朝廷上的.事情。有一天,王敦对谢辊说:“刘隗这个人,奸邪作恶,危害国家,我想把这个恶人从君王身边除掉,以此来报效朝廷。你看行吗?”

  谢鲲想了一想,摇着头说:“使不得呀,刘隗的确是个坏人,但也是城狐社鼠啊!要挖掘狐狸,恐怕把城墙弄坏;要用火熏死老鼠,或用水灌死老鼠,又怕毁坏了神社庙宇。如今这个刘隗就好比那城上的狐狸、社庙里的老鼠。他是君王左右的近臣,势力相当大,又有君王作靠山,恐怕不容易除掉他。”

  王敦听了谢辊的话,虽然心里不高兴,也只好罢休。

  成语典故 篇2

  孔子有两个得意的学生,一个叫子贡,另一个叫颜回。

  有一次,鲁国受到齐国的武力威胁。孔子的学生中有很多人想去游说齐国,想劝说他不要攻打鲁国。最后孔子只同意了子贡的请求。子贡不但去了齐国,还到了南方的吴国,越国、和北方的晋国。子贡“挑唆”起这几个大国间的`混战,小小的鲁国就免去了一场浩劫。

  虽然子贡这么能干,但孔子还是认为他比颜回要差一些。

  有一天,孔子故意问子贡:“你和颜回相比,到底哪个强一些呢?”子贡回答说:“我怎么敢和他比呢”他闻一知十,我呢,闻一知二。”孔子点头说:“是不如他,我同意。”这段话在《论语·公冶长》中有记载。

  知道了一件,就能由此推论而知道十件,叫做“闻一知十”。

  成语典故 篇3

  传说,在遥远的北方,有块不毛之地,那里有个无边无际的大海,名叫天池。天池里有一种鱼,其身宽达几千里,没有人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鲲。鲲变成了一只大鸟,就是鹏,它的脊背好似巍峨的泰山,它展开双翅,宛如遮天的乌云一样。

  大鹏鸟乘着旋转的狂飙盘旋向上,搏击一下翅膀,就激起海面三千里的.浪。它乘着旋风,直向高飞去,扶摇直上,冲入云霄,一下子就可以飞出几万里。如此远的距离,大鹏鸟要过半年才能飞回到原来的住所休息。

  沼泽中有只小小的雀儿,看见大鹏在高飞,不以为然地笑笑说:“它将飞到哪里去呢?我跳跃飞腾,悠然向上,不过几丈高,又回到地面上,在蓬蒿丛中飞来飞去,自由自在,这也是极得意的飞行啊。它飞飞向几万里外的地方,是为什么呢?”

  后来,人们常用“鹏程万里”作为祝贺或自勉的话。李白在《上李邕》中,写道:“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渔家傲》中,写道:“九万里风鹏正举。”

  成语典故 篇4

  清朝康熙年间,盱眙县知县朱宏祥被提升为闽浙总督。他到广东不到半载,就使广东全省利兴弊除。

  然而,在朱宏祥到广东以前,这里的往来商旅不知死了多少,但就是找不到凶手,一个个都成了无头冤案。譬如:朱肇运主仆两命尽丧;吴学伊主仆3命尽丧;谢俊卿男女5命尽丧。这些人的死,都是凶手将他们的'肚子剖开,将石头放进他们的肚子里,然后沉入水底的。

  据说,朱宏祥一到任,城隍认定他是清官,就前去告诉他上述凶杀案是老龙舡户干的。

  朱宏祥听到这一报告后,就到广东东北老龙津这个地方去捉拿凶手,结果擒获了50多名驾船人。经审讯,才知道他们是以舟渡商旅为名,诓客人登上他们的船,再通过放蒙药或烧闷香使客人昏迷,然后下手将客人剖腹纳石,沉入水底。这些船户结帮为害,致使这个地方社会极端黑暗。

  暗无天日的意思是:形容在反动势力统治下社会的黑暗。

  成语典故 篇5

  指不注意生活小事。语出《后汉书》中的《虞延传》和《杨政传》。

  《后汉书·虞延传》说虞延“长八尺六寸,要(同腰)带十围,力能扛鼎。性敦朴,不拘小节”。

  《后汉书·杨政传》则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杨政曾向代郡(今山西省阳高地区)范升学习《易经》。后来范升被自己离弃的妻子控告,被关进了监狱。为此,杨政赤裸身体,耳贯羽箭,抱着范升的.儿子潜伏道旁,等皇上车子路过时,叩头大喊: 我师范升先后娶了三个妻子,只有这一个孩子,刚三岁,就要变成孤儿了,请可怜可怜他吧。护卫官担心杨政这一举动惊吓到皇上,举箭便射。但杨政并不离去。护卫官又用戟戳伤了杨政的胸部,杨政仍不离开,其言辞越发恳切。结果感动了皇上,下诏释放了范升。杨政因此也名显四方。《杨政传》评价杨政:“为人嗜酒,不拘小节,果敢自矜,然笃于义(非常重义气)。”

  成语典故 篇6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这里你不仅可以学习历史人物的智慧,吸取历史故事的经验,还可以收获许多学习生活上的小哲理,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快乐学习,成长为一个更加睿智的人,整理了许多富有哲理的成语典故,以下是:言犹在耳。

  公元前620年,晋国君襄公去世,决定将在秦国的晋公子雍迎接回国,准备继承国君位。但是晋襄公夫人穆赢不同意,她每天着抱着太子在朝廷上哭闹,说:先君何罪?其嗣亦何罪?舍弃嫡子不立而到外边求国君,将太子置于何地?出朝后,她拉着太子到卿大夫赵宣子(赵盾,赵国国君的先人)家,向赵叩头说:先君在日捧着这孩子嘱托于您,说:“此子成才,我就是受了您的赐予;若不成才,我就唯您是怨。”现在国君虽死,言犹在耳,而您都把这些忘了,不管了,想怎么着?赵宣子和诸大夫都怕穆赢,又怕她威逼,就改立了灵公为国君,发兵抵抗秦国护送公子雍的军队,并打败了秦军。

  成语典故 篇7

  无功受禄释义:无功受禄是指没有功劳而得到优厚的待遇。

  故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经常互相攻伐,赵国凭借武力不断侵犯楚国。此时楚国人杜赫来见怀王,声言他能说服赵国跟楚国和好。楚怀王非常高兴,准备把杜赫封五大夫,然后派他前往赵国。大臣陈轸知道了这件事,向楚王献计说:"假如杜赫不能完成跟赵国通好的使命,大王授给他五大夫的'爵位,这岂不是无功受禄了吗?"楚怀王听陈轸说得有理,便问:"那你说该如何办?"陈轸说:"大王最好以10辆兵车,派杜赫去赵国,等他完成了使命,封为五大夫。"楚怀王采纳了陈轸的计策,用10辆兵车送杜赫去赵国。杜赫见楚怀王不提封爵之事,十分生气,干脆拒绝出使赵国。于是陈轸向楚王说:"杜赫不接受出使赵国的使命,这正表明他心怀鬼胎,他的目的是想骗取爵位,现在见大王不给爵位,他就干脆不去了。"

  成语典故 篇8

  “开门揖盗”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引进坏人。

  这个成语来源于《三国志.吴书》,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公元221年,吴郡太守许贡因见孙策在江东的势力日大,便写信给汉献帝,请求将孙策调走。不料,信被截获,许贡被杀。许贡的三个门客,决心为许贡报仇。他们利用孙策打猎的机会,用箭射伤了他。

  从打猎场回来,孙策伤势加重,临死之前他把长史张昭和弟弟孙权找来,嘱托后事,将印绶授给孙权。

  孙策死后,孙权十分伤心,悲痛不止。张昭劝他说:“现今奸邪作乱,互相争夺,豺狼当道,如果只顾悲哀,而不去考虑大事,这就好像开着门请强盗进来一样,岂不自招祸患。”

  听了张昭的.劝说,孙权止住悲伤。张昭请孙权换上衣服,扶他上马视察军队。东吴有了新主,人心稳定。后来与蜀、魏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成语典故 篇9

  “不自量力”这则成语也叫“不量力”也就是“不自量力”或“不自量”,用来表示不能正确地估计自己的力量,或过高地估计自己。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隐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不不亲亲,不征辞,不察有罪,犯王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宣乎!”

  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

  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少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

  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师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

  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

  成语典故 篇10

  愧无日禅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释义比喻父母爱子情深。

  故事三国时,曹操手下有位谋士叫杨修。一次,杨修随曹操出征,攻城不下,便就地安营扎寨。这时,杨修忽听曹操说道:”鸡肋,鸡肋!”他立刻明白曹操的意思是想要退兵,便和士兵说’:“丞相打算退兵了。”这样,全营的人纷纷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曹操巡营时,看到这种情况,非常吃惊,便向士兵询问原因,才知道是杨修点破了自己的心思,心里暗暗佩服杨修的敏慧,同时也很嫉妒杨修的才智。于是,借口杨修扰乱军心,把他杀了。杨修死后,杨修的父亲杨彪非常伤心,因思念儿子而日渐憔悴。曹操问他说:“杨公为什么会这般消瘦啊?”杨彪叹气说:“我自己觉得惭愧呀,我预先没有料到我儿子会有这样的'结果,现在还有一种像老牛舔着自己的孩子一样的爱子之心!”曹操听后。十分感动,不免内疚。

【成语典故】相关文章:

杯弓蛇影成语典故08-01

有关成语典故12-08

成语典故:不贪为宝08-02

不教而诛的成语典故12-30

曲高和寡的成语典故04-03

迎刃而解成语典故12-15

塞翁失马成语典故08-01

成语典故(精选50则)12-18

肝脑涂地成语的典故08-02

关于交友的成语典故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