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

时间:2022-04-08 13:34:59 战争故事 我要投稿

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

  故事一般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像人一样,有着生命和意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欢迎大家分享。

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

  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

  马邑之谋,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围,是汉武帝元光二年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结果被匈奴识破,没有成功,史称“马邑之谋”。

  西汉武帝元光二年(公元前133 年)初,雁门郡马邑县的豪强聂壹通过大行王恢向刘彻献计说:“匈奴经常侵犯边境,祸害不浅。趁着匈奴刚与汉朝和亲,毫无戒备的机会,把他们引诱进来,伏兵袭击,准能打个大胜仗。”

  刘彻召集群臣商议此事。王恢是主战派,他慷慨激昂地说:“匈奴为什么不断入侵,我认为根本原因就在于匈奴不怕汉朝,所以应该发兵狠狠地教训他们。”

  御史大夫韩安国反对出兵,他说:“当初,高皇帝被匈奴围困在平城,七天没有吃上饭,解围后却毫无愤怒之心。为什么呢?因为圣人胸怀宽广,不以私怨妨害大局,所以才派刘敬出使匈奴和亲。到现在为止,和亲已经为五代人带来好处。依我看,还是以和亲为上策。”

  王恢不以为然,他说:“高皇帝所以不报平城之怨,是出于让天下休养生息的`仁心。如今边境不断告急,士卒死伤众多,这是仁人所悲痛的事。不给匈奴一个教训,行吗?”

  韩安国振振有词地说:“善于用兵的将帅,应该以饱待饥,以逸待劳。安坐不动地迫使敌人俯首听命,这才是圣人的作战方法。现在冒险对匈奴用兵,难以成功。为什么呢?因为孤军深入会受到威胁,齐头并进又没有后援,进军快了粮草供应不上,慢了又会失去战机。所以,这一仗还是不打为好。”

  王恢立即反驳说:“打击匈奴不一定是孤军深入,我们讨论的方案就是利用单于的贪欲,把他们引到边境,然后用伏兵袭击。”

  刘彻采纳了王恢的建议。同年六月,他任命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王恢为将屯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统率 30 多万大军,埋伏在马邑附近的山谷中。

  汉军派聂壹当间谍,去引诱匈奴上钩。聂壹欺骗匈奴单于军臣说:“我能杀死马邑县的县令和县丞,献城归降,把全城的财物都献给大王。”

  军臣信以为真。到约定的时间,聂壹斩杀了几个死刑囚犯,把他们的头悬挂在城楼上,向匈奴使者表示马邑的地方官已被杀死,可以遵约前来。

  于是,军臣亲自率领十万骑兵来接收马邑。匈奴大军进入汉朝的边界,到达武州塞。离马邑还有一百多里时,只见牲畜遍野,却没有一个放牧的人。军臣起了疑心,派人攻打附近的一个亭堡,俘虏了雁门郡的尉史。尉史贪生怕死,供出汉军的诱歼计划。军臣一听,大吃一惊,立即下令撤退。匈奴军队撤出汉朝边境后,军臣这才缓了口气,说:“我活捉了这个尉史,真是天意!”于是,就封他为天王。

  汉军得知匈奴骑兵撤退的消息后,已追赶不上了,只好全军撤回。

  王恢带领三万兵马从代地出发,准备袭击匈奴的辎重,忽然听到匈奴撤军,气得暴跳如雷。由于匈奴军队人多势众,他不敢贸然追击,只好悻悻而归。

  《马邑之谋》简介

  马邑之围又称马邑之战、马邑之谋,是公元前133年(汉武帝元光二年)西汉在马邑(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策划的对匈奴的一场诱敌歼灭战。

  汉元光二年(前133年)六月,武帝听从大臣王恢建议,让马邑人聂壹与匈奴交,诱引匈奴进攻马邑。匈奴军臣单于贪马邑财物,以十万骑入武州塞(今山西左云至大同市西一带)。武帝以韩安国为护军将军,李广、公孙贺、王恢、李息等为将军,率三十余万大军分别埋伏于马邑附近和代。军臣单于进军至距马邑百余里处时,发现牲畜遍野而无人放牧,顿生疑心,旋俘获汉巡边之雁门尉史,得知汉在马邑附近埋伏重兵,遂引兵撒退。汉兵追之不及,罢兵。将军王恢以闻匈奴兵多不敢出击而被诛。此后匈奴绝和亲,然关市尚未断绝。

【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谋》】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马邑之战03-03

古代战争故事《马陵之战》12-29

古代战争故事《白登山之围》02-08

古代战争故事之鸣条之战03-29

简短古代战争故事:白登之围03-03

古代战争故事:明朝的靖难之役12-21

中国古代战争故事:马陵之战04-21

外国古代战争故事:祖鲁战争05-08

古代战争故事:特洛伊战争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