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成语怒发冲冠的故事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成语吧,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你还在找寻优秀经典的成语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成语怒发冲冠的故事,欢迎阅读与收藏。
怒发冲冠的意思
成语“怒发冲冠”是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怒发冲冠的故事
“怒发冲冠”这则成语的冠是帽子。愤怒得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比喻极度愤怒。
怒发冲冠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璧玉。这块璧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 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璧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
“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
“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璧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
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璧出使秦国。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 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
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璧,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璧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璧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己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 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 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璧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怒发冲冠揭秘
“怒发冲冠”最早见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其中有段描写:“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这个成语直译为白话文是:“非常愤怒以至于头发竖起将帽子顶了起来。”
怒发冲冠每个人的头发在颜色、形状、长短、粗细,甚至生长速度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这主要和基因有关。此外,体内激素水平、体外环境因素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雄激素水平高的朋友,头发就多而且比较硬;长期营养不良的人,头发就缺乏光泽;如果微量元素缺乏,头发就容易分叉。民间有流传,如果头发较硬且多竖立,则性格较为刚烈,这还真有一定的道理。有研究发现,头发的确和性格脾气有关:大凡头发细软的人多半温顺;头发粗硬者多刚直;色泽光亮者感情较丰富等。
人类身体上所有的毛发(包括头发),都可以像树分为树干和树根一样,分为毛干和毛根两部分。毛干是露出皮肤之外的部分,毛根是埋在皮肤内的部分,是毛发的根部。毛根被毛囊包围,毛囊的一侧有一束斜行的平滑肌,称为立毛肌,它控制着毛发的活动。但它并不受人的意志支配,就是说,并不是你想收缩它就收缩,你想舒张它就舒张。立毛肌听令于肾上腺素能交感神经的支配,当发生愤怒、恐惧、惊吓等情绪变化,或寒冷等外界环境刺激时,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水平增高,立毛肌就会收缩,力图使毛发直立。从理论上说,当所有的头发都直立,就有了“冲冠”的可能。
或许刚刚从动物进化而来的早期人类,可能还像动物一样,立毛肌异常发达,受到惊吓或寒冷刺激就竖毛发,或借以吓唬别的动物给自己壮胆,或是抵御当时天寒地冻的恶劣环境。但在现代人,立毛肌已经退化,加上头发发干具有很高的弹性和柔韧性,即使不带帽子,由于头发本身的重量,立毛肌收缩的力量也不足以使发干直立,更谈不上“冲冠”,其力量只能够使得皮肤被扭转而产生鸡皮样外观,即通常所称的“鸡皮疙瘩”。
也许人们觉得头发竖立起来很滑稽,也很神秘,似乎有一种超能力。其实借助科技的力量,我们可以体验另一种“怒发冲冠”:在一些科技活动室的展台上有一个电球,当参观者用手接触电球时,每一根头发都竖立了,好像电影中的魔鬼一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物理现象。奥秘在于电球上带有很多的电荷,当人的手和电球接触时,电球上的电荷就会“跑”到人体,头发上有很多同种电荷,根据“同种电荷互相排斥”的原理,每一根头发彼此间的“排斥力”就使得头发竖立起来。这个过程没有立毛肌的参与,就好像被风吹起来一样,因此,虽然实现了“怒发”,但还是无法“冲冠”。
随着人类的进化,在现实生活中是再也不会“怒发冲冠”了。
拓展:成语少见多怪的故事
【成语故事】
唐朝散文家柳宗元因王叔文失势而被贬到湖南永州当司马,他在永州期间收到韦中立的拜师信,非常感动。他立即回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表达一个观点:少见多怪是常有的事情,就像蜀犬吠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出处】
夫所见少则所怪多,世之常也。 《抱朴子·神仙》少所见,多所怪,睹橐驼,谓马肿背。 汉·牟融《牟子》
【解释】
见闻少的人遇到不常见的事物就觉得奇怪。后常用来嘲笑见识浅陋的人。
【用法】
作谓语、状语;指见识少
【相近词】
管见所及
【相反词】
见多识广、多见少怪
【成语造句】
我深愧自己的无知,想到人间的万事万物博大深邃,个人终究孤陋寡闻,只能少见多怪了。
如果时间太紧,来不及换衣服,她干脆穿着游泳衣、搭块披巾骑回来,惊得街上少见多怪的人们目瞪口呆!
我不愿再读下去,一手推开那些报刊,轻蔑地说了声:"哼,少见多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