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现代名人林巧稚的爱国故事

时间:2022-03-09 15:28:34 爱国故事 我要投稿

现代名人林巧稚的爱国故事

  她终生未婚,却拥有最丰盛的爱;她没有子女,却是最富有的母亲;她是东西方文化交融陶冶杰出的女性,她是母亲和婴儿的守护神。她就是我国第一位女院士,妇产科专家林巧稚。

现代名人林巧稚的爱国故事

  小时侯立志当医生

  1901年,在福建省厦门市区鼓浪屿的一个职员家庭里,林巧稚出生了。林巧稚父亲林良英曾两次飘洋过海,到新加坡求学、谋生,回国后以教授英文、作翻译为生。母亲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家庭妇女,但在生下林巧稚的那一年,得了一种难治的妇科病。

  林巧稚5岁的时候,母亲不幸去世了,她后来听说了。母亲得的是宫颈癌,是一种当时难治的妇科病。

  由于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当她看到别的孩子在炫耀自己的母亲时,林巧稚心里便如刀割一般,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对母亲的思念愈切;越思念母亲,她就愈希望自 己是个医生,能挽救母亲的生命。林巧稚幼小的心灵里,这时已经埋下了学医的种子,她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去救助那些像母亲一样的病人。

  解除病人痛苦

  一天,一位来自农村的老太婆气喘呼呼地腆着大肚子来到协和医院妇产科看病。

  经过检查,原来她肚子里长了个大瘤子,这给她生活上造成了许多不便,她非常苦恼、痛苦,家人为此也十分着急,为了治这个病,老太婆四处求医,不知跑了多少医院,找了多少医生,都摇头说这病没法根治。

  后来听说北京协和医院有个叫林巧稚的医生,专治妇科疑难病症,老太婆家人动了心,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很快把老太婆送到了医院。

  林巧稚给她做了仔细的检查后,说能治,并迅速制定了手术方案。年过半百的林巧稚亲自主刀。在无影灯下,她信心十足地为老太婆做大手术,手术室里静悄悄 的,只听见手术器械碰撞时发出的轻微响声,每个医护人员都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配合林巧稚准确、灵敏的手术动作。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了……整整 用了六个小时,大瘤子终于干净、利落地切除了,手术成功了!

  这个瘤子整整有56斤7两,“我的妈呀,都快赶上我的体重了!”身边的一个瘦小护士惊叹着。林巧稚在医院呆了这么多年,像这么大的瘤子也是头一次碰到,真是实属罕见,林巧稚对这次手术的成功感到十分欣慰。

  几天后,林巧稚去查房,手术后的老太婆看到林巧稚过来,赶快拉住她的手说:“你是我的救命恩人,如果没碰到你,我这颗大瘤子非随我进入棺材不可。”

  为中华妙手接生

  一天,林巧稚收到一封来自内蒙古女工的信,信上说她和爱人及他们全家非常想要一个孩子,但她前四胎都死了,其中三胎是因为婴儿出生后全身发黄而死的,现在又怀了第五胎,恳求中国有名的妇产专家伸出热情之手,救救还没出世的孩子。

  林巧稚看完信后,叹了一口气,因为她知道这是由于母子血型不和而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这是没法治的。她查资料翻文献,都毫无结果。后来,从一份外国资料 上发现了有关这一病例的报导,采用给小儿换血的办法,但成功率也相当小。她决心利用这个机会,为中国人治疗新生婴儿溶血症闯出一条路来。她用未足月的死婴 做实验,弄清解剥的位置和手术的要领,并立即邀请这位内蒙女工来京。这位女工拉住她的手激动地说:“你们就死马当活马医吧,无论什么结果,我们都会感谢你 们的。”

  手术前,确定了方案,关键是要掌握好换血速度的'快慢,征求有关专家学者意见,最后敲定了手术方案。不久,随着一声啼哭,婴儿 生下来了。开始时母子平安,但三个小时后,婴儿开始全身发黄,再过几个小时,全身都发黄了。这是因为溶血症出现了!林巧稚下令立即手术。几个小时过去了, 新鲜血液流入婴儿的全身,皮肤由黄变白了,手术成功了!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父母把这孩子取名为“协和”。

  她的人生格言:

  造幸福于人民。

  一个人志向越远大就越能激发出远大的毅力来。从心里学的研究看,如果一个人确定一个宏大的目标,至少能获得一个中等的成果;如果立下一个中等的目标,那 么可能只获得一个下等的成果。所以我们要立宏大之志。远大的志向能激励我们战胜自身的弱点,克服艰难险阻,实现远大目标。

  林巧稚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她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

  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院士),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中国医学圣母”,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所获荣誉

  1929年毕业,获得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科学士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当届“文海”奖学金唯一获得者。

  1960年,被评为全国教育和文化卫生方面的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工作者,全国“三八红旗手”。

  2009年9月14日,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2019年9月25日,被评选为“最美奋斗者”。

  研究成果

  1、女性盆腔病症

  20世纪30年代初,她对胎儿宫内呼吸、子宫出血致病的生理原因和不同职业妇女出血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较为多见的盆腔脏器的炎症,如盆腔炎、盆腔结核等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细菌学和尿道细菌学。

  从临床统计学中,她发现,妇科病是占妇女发病率的2/3。当时,国家贫困落后,医疗卫生条件极差,妇女尤其难躲产前产后关,难产婴儿死亡率极高,子宫出血、宫颈糜烂等病成了常见病,她实感自己责任重大,同时,她还在寻找妊娠生理原因,研究月经和排卵的科学原理,这一现象同身体状况的内在联系。1939年,医院要她研究妇产科基础理论,因她获得了去芝加哥大学妇产科学系学习的机遇,在生理学、妇科肿瘤、内分泌和畸形胎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2、新生儿溶血症

  1950年代,某女工因新生儿溶血症连续夭折了三胎后写信向林巧稚求助。新生儿溶血病当时在国内还没有成活的先例。为了圆这位女工的母亲梦,林巧稚查遍国外最新的医学信息,提出和进行了大规模的妇科病普查普治,约有关专家座谈,创造出用脐静脉换血的方法治疗新生儿溶血症,填补了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空白。

  3、妇科肿瘤

  1940年代末,她就开始对滋养细胞肿瘤和其他妇科肿瘤的研究。

  据她掌握的不完全统计,每年大约有100多万妇女死于癌症,她深感癌症是妇科疾病的最大难点。重返协和医院后,就组织在染色质、染色体的遗传学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病毒可能是肿瘤的病因之一。她带领学生对葡萄胎、子宫绒毛膜上皮癌进行长期了解和跟踪检查。总结1948年7月到1958年12月底接收住院的158人滋养细胞肿瘤患者,其中良性葡萄胎86人,恶性葡萄胎27人,绒毛膜上皮癌42人,合体细胞子宫内膜炎3人。恶性葡萄胎病例中24例发生远处转移,86例良性葡萄胎竟有9例发生远处转移,这一事实推翻了国外专家自1947年以后根据200例葡萄胎病例分析,认为良性葡萄胎不转移的结论。

  在她分析癌症发展变化的同时,北京市政府接受了她对妇科的普查建议,于1958年9月经她组织抽样83个机关单位、27所学校、22处居民地段的7万多29岁以上妇女进行检查,结果发现患有子宫颈糜烂、子宫颈瘤、子宫颈癌、葡萄胎和绒毛膜上皮癌者都各占一定比例。60岁之后,她知道自己在有生之年未必能彻底征服癌症,便找来学生连利娟、宋鸿钊,把自己自1948年以来所积累下来的癌症追踪资料全部交给了他们。

【现代名人林巧稚的爱国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屈原爱国的故事11-03

名人爱国故事08-10

现代名人的励志故事11-20

名人齐白石的爱国故事03-01

古代爱国名人故事02-22

古代爱国名人故事12-13

名人爱国的故事(精选17篇)01-24

爱国名人屈原的故事介绍06-22

名人爱国故事:朱德的扁担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