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冯特的名人故事

时间:2022-04-16 18:19:44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冯特的名人故事

  姓名:冯特

  出生地:德国莱比锡

  生卒年:1832-1920年

  历史评价

  冯特对于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影响是极其独特的,是他将心理学确定为一门新的科学,并为之划定了研究的领域,确定了一个宏观的框架;“在冯特创立他的实验室之前,心理学像个流浪儿,一会儿敲敲生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伦理学的门,一会儿敲敲认识论的门。1879年,冯特使心理学才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有了一个安身之处和一个名字。”

  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巴登地区曼海姆北郊的一个村庄——内卡劳(Neckarau),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马克西米利安·冯特是村里的路德会牧师,母亲名叫玛莉·弗里德里克。祖先中曾经出过大学校长、医生和学者,算是书香门第。

  冯特在童年时代的表现并不出色,在课堂里总是做白日梦,神情恍惚,经常受到老师的责罚。直到在海德堡读中学期间,才逐渐控制住在课堂上做白日梦的习惯,不过成绩仍然不是很优秀。

  从1851年到1856年,他先后在图宾根、海德堡和柏林求学。他选择进入图宾根学医,是因为当时父亲去世,医生的收入可以使家庭维持体面的生活。大学一年级结束的时候,窘困的家境使他受到刺激,发誓痛改前非,发奋读书,并转入海德堡大学。

  1855年,冯特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医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并在全国医学会考中取得第一名的成绩。但是他对从事临床医学并不感兴趣,而是又前往柏林大学深造一年,师从乔安·穆勒。1857年,冯特回到海德堡大学担任生理学讲师。1858年,赫尔曼·冯·亥姆霍兹来到该校,创办了一所生理学研究院,冯特担任其实验室助手。当时冯特尚未完婚,疯狂地投入实验室工作,数年后完成了一部大著作:《感官知觉理论文集》(1858年—1862年)。

  相关链接

  内省法

  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自我观察法。心理学研究通常要求被试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构造心理学把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定为直接经验,内省法便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行为主义心理学否定对意识经验的研究,把心理学定为研究行为的科学,主张用刺激-反应方法进行研究,完全否定了内省法。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意识又被带回到心理学中,自我观察法重新受到心理学家的重视,并获得了新的发展。

  正是在这一时期,冯特开辟了第一个教授科学心理学的课程。在这个课程中,他开始使用来自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来研究心理学。1862年,率先提出实验心理学的名称。他的讲义被编辑为《人类与动物心理学论稿》(1863年)。该书被评价为“生理学家的朴素心理学”。1864年,他被提升为助理教授。

  ——传世佳言——

  心理学有一个短暂的现在,却有一个悠长的历史。

  1871年,亥姆霍兹离开海德堡大学,但是冯特未能得到本该由他接替的职位,只得到了临时教授的头衔。这时,他的收入状况允许他与未婚妻索菲·毛完婚。婚后的冯特致力于写作心理学历史上最重要著作之一:《生理心理学原理》(1874年出版)。在这部书中,他把关于心理实验的结果整理成为一个系统,着手将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发展成一门系统的科学,研究人的以下心理活动:感觉、情感、意志、知觉(冯特称之为“统觉”)和思维。这部著作使他得到了苏黎世大学的教授席位。

  1875年,冯特又被莱比锡大学聘为哲学教授。1879年12月,他在大学里孔维特楼(寄宿招待所)三楼的一个小房间里,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冯特直到去世一直住在莱比锡,几乎从不外出旅行,除了欣赏音乐会以外,也不热衷于公众活动;不过,他和妻子经常在家中招待高年级的学生和助手们。如同康德一样,冯特一直过着严谨而有规律的生活,上午的时间主要用于写作,下午访问实验室、上课,然后散步。冯特在课堂上富于激情,口若悬河,充分体现对于本专业的无所不知。

  冯特直到85岁高龄才退休。他去世于1920年8月31日,享年88岁,在那一年出版了花费他20年时间完成的十卷巨著《民族心理学》。

【冯特的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名人的故事11-29

名人故事02-03

经典名人故事12-20

聂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祖冲之的名人故事03-14

让皮亚杰名人故事09-15

柳宗元的经典名人故事03-11

老舍的名人故事08-10

宫崎骏名人故事11-07

励志名人故事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