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兵不厌诈和尸位素餐

时间:2023-05-26 12:20:37 炜玲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兵不厌诈和尸位素餐

  这篇文章讲述的成语兵不厌诈和尸位素餐的故事,故事情节精彩,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兵不厌诈和尸位素餐,仅供广大读者阅读和参考。

  (一)兵不厌诈

  这个成语来源于《韩非子.难一》,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

  公元前633年,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救。第二年春天,晋文公派兵攻占了楚的盟国曹国和卫国,要他们与楚国绝交,才让他们复国。楚国被激怒了,撤掉对宋国的包围,来和晋国交战。两军在城濮(今山东鄄城西南)对阵。

  晋文公重耳做公子时,受后母迫害,逃到楚国,受到楚成王的款待。楚成王问重耳以后如何报答,重耳说:“美女、绸缎等等,您都有了,我能给您什么呢?假如托您的福我能回国执政,万一遇到两国发生战争,我就撤退三舍(舍为十里)。如果楚国还不能谅解,双方再交手。”

  为了实现当年的诺言,晋文公下令撤退九十里。楚国大将子玉率领楚军紧逼不舍。

  当时,楚国联合了陈、蔡等国,兵力强;晋国联合了齐、宋等国,兵力弱。应该怎样作战呢?晋文公的舅舅子犯说:“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对于注意礼仪的君子,应当多讲忠诚和信用,取得对方信任,在你死我活的战阵之间,不妨多用欺诈的手段迷惑对方。你可以采取欺骗敌军的办法。”

  晋文公听从了子犯的策略,首先击溃由陈、蔡军队组成的楚军右翼,然后主力假装撤退,引诱楚军左翼追赶,再以伏兵夹击。楚军左翼大败,中军也被迫撤退。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城濮之战。晋国取胜后,与齐、鲁、宋、郑、蔡、莒、卫等国会盟,成为诸侯霸主。

  在这个故事中,还引申出另一个成语“退避三舍”,用来比喻退让或回避,避免发生冲突。

  兵不厌诈”这则成语的厌是:满足,诈:欺骗手段。用兵作战可以尽可能多用欺诈的战术迷惑对方,以获取胜利。

  发音

  兵不厌诈:bīng bú yàn zhà

  正确读音应为:bīng bú yànzhà

  (就如同"学而不厌、贪得无厌--学习要是学进去,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就不再感到学习是一种压力和负担;极贪的人,他们为了贪欲上窜下跳,四处奔波,在外人看来,他们为了那么点利益这样忙碌得连身体健康甚至性命都顾不上了,他们到底累不累呀,--这样的人为了那些蝇头小利,虽费事不小,但他们对这天生有兴趣,从来不会感到有压力和负担"一样,在军事上,为了取得战争的最终胜利,国家的最高统帅和一线军事指挥官不应该对战前的反反复复情报侦察和针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情况、及时改变欺骗敌人的军事手段感到繁索和有压力,不应该对战前的军事情报信息相互欺骗翻来覆去感到厌烦……另有一个字"魇"可直接证明这一点。梦魇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睡觉时手放在胸口,压迫住了心跳或者呼吸,这些信息在梦中传递给人脑之后,人脑由于在熟睡状态下无法发出把手移开的指令,为了保护人的生命安全,人脑把这些信息就转化成了梦中被鬼撵、被野兽追赶等等促使人身体启动大喊大叫功能、最终使人苏醒后移开手臂。"兵不厌诈"的"厌"字只是把"魇"字下面的"鬼"字根去掉了,其根本含义是一样的,是"压"而不是"厌"。所以,这个"厌"字的正确读音应是YA。另外,《论语》中"子见南子"中的"天厌之"的"厌"字与上面所说的完全一样,是"压"而不是讨厌。另在"天厌之"词条改正中说明。)

  本段释义

  厌:排斥,嫌恶,憎恶;诈:欺骗。用兵作战不排斥运用诡变、欺诈的策略或手段克敌制胜。也指用巧妙的手段骗人。[1]

  本段出处

  《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君其诈之而已矣。"中有提到。

  本段示例

  若说~,诸葛亦无如此之阵图,若说幻不厌深,偃师亦无如此之机械。(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诩曰:"兵不厌诈,可伪许之;然后用反间计,令韩、马相疑,则一鼓可破也。"(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2]

  本段用法

  作主语、宾语;用于采用迷惑敌人的方法作战[3]

  本段近义词

  兵不厌权、不宣而战

  本段反义词

  先礼后兵、堂堂正正

  成语接龙

  兵不厌诈 ——诈谋奇计 ——计行虑义 ——义薄云天 ——天相吉人 ——人面鬼心 ——心悬两地 ——地地道道 ——道学先生 ——生知安行 ——行不副言 ——言不达意 ——意气用事 ——事败垂成 ——成年累月 ——月晕而风 ——风流才子 ——子曰诗云 ——云游天下 ——下气怡色 ——色艺两绝 ——绝薪止火 ——火海刀山 ——山鸡映水 ——水火无情 ——情天泪海 ——海岱清士 ——士绅名流 ——流里流气 ——气吞万里 ——里通外国 ——国无宁日 ——日旰不食 ——食不餬口 ——口口声声 ——声色狗马 ——马面牛头 ——头面人物 ——物是人非 ——非昔是今 ——今生今世 ——世俗之见 ——见风是雨 ——雨打梨花 ——花言巧语 ——语短情长 ——长戟高门 ——门殚户尽 ——尽忠竭力 ——力小任重 ——重手累足 ——足音跫然 ——然荻读书 ——书香世家 ——家累千金 ——金刚怒目 ——目击耳闻 ——闻声相思 ——思所逐之 ——之子于归 ——归心如飞

  (二)尸位素餐

  尸音史,是古代祭礼中的一个代表神像端坐看而不须要做任何动作的人。 “书经”有句道:“太康尸位””尸位就是源出于此,用来比喻一个有职位而没有工作 做的人,正如祭礼中的尸,只坐在位上,不必做任何动作一样。 “素餐”也是出于诗经:“彼君子兮,不素餐兮。”后人于是用“素餐”来比喻无功食 禄的人。把“尸位”和“素餐”两者连合成为一句成语,应该说是出于“汉书”,因为该书 的“朱云传”裹:“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整句成语的意 思,也是和上述的尸位和素餐相同。这样说,我们要研究成语的出处,对这句成语分合的出 处,也应该详细知道。

  一般机关、社团、商店的冗员,凭看人事或其他特殊的关系,只知道每月按期领取薪 金,每日吃喝闲坐,而不做任何工作,这种人都可以说是“尸位素餐”。此外,一般工作能 力很差的人,虽然已经尽了自己的能力服务,但事情总是做不好,毫无成绩可言,这种人能 够保持职位,不是靠自己的本领,而是藉着特殊关系,因此也可以说“尸位素餐”。又如某 人向朋友说,自己本来没有甚么本领,幸蒙东主的照顾,得到解决生活,但自己“尸位素 餐”,良心上也有点内疚。这样说,又成为很得体的谦话了。

  正音:“餐”,不能读作“chān”。

  辨形:“素”,不能写作“宿”。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谜语:白吃饭

  感情:尸位素餐是贬义词。

  繁体:尸位素飱

  近义词:不劳而获、饱食终日

  反义词:分秒必争、克勤克俭

  标题:尸位素餐

  成语接龙

  尸位素餐 —— 餐风沐雨 —— 雨散风流 —— 流天澈地 —— 地地道道 —— 道学先生 —— 生知安行 —— 行不副言 —— 言外之意 —— 意气用事 —— 事败垂成 —— 成败论人 —— 人面鬼心 —— 心上心下 —— 下气怡色 —— 色胆迷天 —— 天之骄子 —— 子曰诗云 —— 云龙鱼水 —— 水漫金山 —— 山河表里 —— 里通外国 —— 国无宁日 —— 日昃旰食 —— 食不餬口 —— 口角生风 —— 风车雨马 —— 马上墙头 —— 头面人物 —— 物是人非 —— 非日非月 —— 月眉星眼 —— 眼空四海 —— 海岱清士 —— 士死知己 —— 己溺己饥 —— 饥驱叩门 —— 门户之见 —— 见利忘义 —— 义断恩绝 —— 绝薪止火 —— 火树银花 —— 花言巧语 —— 语短情长 —— 长嘘短气 —— 气生气死 —— 死不闭目 —— 目见耳闻 —— 闻声相思 —— 思所逐之 —— 之子于归 —— 归心如飞 —— 飞遁离俗 —— 俗下文字 —— 字字珠玉 —— 玉振金声 —— 声闻过情 —— 情若手足 —— 足音跫然 —— 然荻读书 —— 书香人家

【兵不厌诈和尸位素餐】相关文章:

“尸位素餐”成语典故12-17

尸位素餐成语故事02-10

兵不厌诈成语故事02-21

狐狸和白鹳10-13

马和驴03-10

陶罐和铁罐03-02

毛驴和白马11-01

狐狸和乌鸦童话02-22

乌龟和兔子童话09-20

蔺相如和廉颇的故事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