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出尔反尔的故事

时间:2024-07-18 09:25:05 成语故事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出尔反尔的故事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来吧,下面就让语文迷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

出尔反尔的故事

  出尔反尔(拼音:chū ěr fǎn ěr)

  这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邹国百姓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还被鲁国杀死了三十多名官吏。

  邹穆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这时正好孟子来到邹国,邹穆公就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邹国的老百姓眼看着邹国的官吏们被杀却袖手旁观,真是可恨!要是把他们杀了吧,他们人又太多,杀不完;要是不杀吧,以后再有这种事情,更没有人去营救了。这种风气实在要不得。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问道:“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邹穆公说:“不知道。”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见死不救,完全是这些官吏的责任。他说:“在闹灾荒的时候,邹国的百姓们没法生活,年轻力壮的外出逃荒;年老体弱的就死在路上,尸体丢在山沟荒野之中。而您的粮仓里储满了粮食,衣食不缺。可您的属下对于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关心,并不把灾情告诉您,他们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还加紧搜刮、残害百姓。百姓怎么能不恨这些官吏呢?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老百姓自然不会去救。曾子曾经说过:‘要注意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你的百姓一直无法报仇,这次刚好有了机会。所以说,您也不要怨恨那些百姓。如果您实行仁政,爱护百姓,那么百姓也会爱护您和您的官吏,并且在危险的时候肯牺牲自己的生命。”

  邹穆公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开始实行仁政,邹国也逐渐强大起来。

  成语寓意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日渐衰微,诚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处处传递着正能量。“诚”即“内诚于心”,强调的是诚实诚恳;信即“外信于人”,侧重于信用信任。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如孟子所说,“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只有讲究诚信的人才是一个人格真正高尚的人。如果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那么当有一天需要向他人求助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人肯帮自己,也就必然会穷途末路。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出尔反尔”在现代汉语中形容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2、运用示例

  明·沈德符《野获编·国学儒臣荷校》:“王振窃柄已久。则此举必当谏止。乃以白简助其焰。未一年而身亦撄此罚矣,岂真出尔反尔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十一回:“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

《出尔反尔的故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出尔反尔的故事】相关文章:

亚麻的故事睡前故事05-11

聂耳的故事的名人故事01-17

睡前故事:天鹅的故事08-15

小鱼的故事睡前故事08-15

乌鸦的故事睡前故事08-15

刺猬的故事童话故事02-28

爱国故事:华罗庚的故事04-14

经典寓言故事睡前故事12-17

故事树的童话故事07-28

在线咨询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出尔反尔的故事

  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会有它蕴含的故事,相信广大读者对出尔反尔这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可能就不清楚它的由来吧,下面就让语文迷小编带领大家来了解。

出尔反尔的故事

  出尔反尔(拼音:chū ěr fǎn ěr)

  这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孟轲《孟子·梁惠王下》。

  成语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年邹国和鲁国发生了战争。由于邹国的人民对统治者不满,当邹国的官吏遭到鲁国军队的攻击时,邹国百姓并不相救。结果,邹国被打败,还被鲁国杀死了三十多名官吏。

  邹穆公知道了这件事,非常不高兴。这时正好孟子来到邹国,邹穆公就问孟子:“在这次战争中,邹国的老百姓眼看着邹国的官吏们被杀却袖手旁观,真是可恨!要是把他们杀了吧,他们人又太多,杀不完;要是不杀吧,以后再有这种事情,更没有人去营救了。这种风气实在要不得。您说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问道:“您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吗?”邹穆公说:“不知道。”孟子一针见血地指出:人民之所以见死不救,完全是这些官吏的责任。他说:“在闹灾荒的时候,邹国的百姓们没法生活,年轻力壮的外出逃荒;年老体弱的就死在路上,尸体丢在山沟荒野之中。而您的粮仓里储满了粮食,衣食不缺。可您的属下对于百姓的生死,根本就漠不关心,并不把灾情告诉您,他们不但不赈济灾民,反而还加紧搜刮、残害百姓。百姓怎么能不恨这些官吏呢?他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老百姓自然不会去救。曾子曾经说过:‘要注意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会怎样对待你。’你的百姓一直无法报仇,这次刚好有了机会。所以说,您也不要怨恨那些百姓。如果您实行仁政,爱护百姓,那么百姓也会爱护您和您的官吏,并且在危险的时候肯牺牲自己的生命。”

  邹穆公听了,恍然大悟,于是开始实行仁政,邹国也逐渐强大起来。

  成语寓意

  人无信则不立,国无信则日渐衰微,诚信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时时处处传递着正能量。“诚”即“内诚于心”,强调的是诚实诚恳;信即“外信于人”,侧重于信用信任。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正如孟子所说,“诚者,天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只有讲究诚信的人才是一个人格真正高尚的人。如果忽视了诚信的重要性,出尔反尔,反复无常,那么当有一天需要向他人求助的时候,就会发现,没有人肯帮自己,也就必然会穷途末路。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出尔反尔”在现代汉语中形容人的言行反复无常,前后自相矛盾。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2、运用示例

  明·沈德符《野获编·国学儒臣荷校》:“王振窃柄已久。则此举必当谏止。乃以白简助其焰。未一年而身亦撄此罚矣,岂真出尔反尔哉。”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九回:“倘若不肯,也只好由他,我们不能做出尔反尔的事。”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十一回:“为何老恩台大人,出尔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