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越绝书》越绝卷第八
在我们上学期间,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在教育实践中,是指对某一个知识的泛称。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越绝书》越绝卷第八,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越绝外传记地传第十
昔者,越之先君无余,乃禹之世,别封于越,以守禹冢。问天地之道,万物之纪,莫失其本。神农尝百草、水土甘苦,黄帝造衣裳,后稷产穑,制器械,人事备矣。畴粪桑麻,播种五谷,必以手足。大越海滨之民,独以鸟田,小大有差,进退有行,莫将自使,其故何也?曰:禹始也,忧民救水,到大越,上茅山,大会计,爵有德,封有功,更名茅山曰会稽。及其王也,巡狩大越,见耆老,纳诗书,审铨衡,平斗斛。因病亡死,葬会稽。苇椁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教民鸟田,一盛一衰。当禹之时,舜死苍梧,象为民田也。禹至此者,亦有因矣,亦覆釜也。覆釜者,州土也,填德也。禹美而告至焉。禹知时晏岁暮,年加申酉,求书其下,祠白马。禹井,井者法也。以为禹葬以法度,不烦人众。
无余初封大越,都秦余望南,千有余岁而至句践。句践徙治山北,引属东海,内、外越别封削焉。句践伐吴,霸关东,徙琅玡,起观台,台周七里,以望东海。死士八千人,戈船三百艘。居无几,躬求贤圣。孔子从弟子七十人,奉先王雅琴,治礼往奏。句践乃身被赐夷之甲,带步光之剑,杖物卢之矛,出死士三百人,为阵关下。孔子有顷姚稽到越。越王曰:“唯唯。夫子何以教之?”孔子对曰:“丘能述五帝三王之道,故奉雅琴至大王所。”句践喟然叹曰:“夫越性脆而愚,水行而山处,以船为车,以楫为马,往若飘风,去则难从,锐兵任死,越之常性也。夫子异则不可。”于是孔子辞,弟子莫能从乎。
越王夫镡以上至无余,久远,世不可纪也。夫镡子允常。允常子句践,大霸称王,徙琅玡,都也。句践子与夷,时霸。与夷子子翁,时霸。子翁子不扬,时霸。不扬子无疆,时霸,伐楚,威王灭无疆。无疆子之侯,窃自立为君长。之侯子尊,时君长。尊子亲,失众,楚伐之,走南山。亲以上至句践,凡八君,都琅玡二百二十四岁。无疆以上,霸,称王。之侯以下微弱,称君长。
句践小城,山阴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陆门四,水门一。今仓库是其宫台处也。周六百二十步,柱长三丈五尺三寸,霤高丈六尺。宫有百户,高丈二尺五寸。大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不筑北面。而灭吴,徙治姑胥台。
山阴大城者,范蠡所筑治也,今传谓之蠡城。陆门三,水门三,决西北,亦有事。到始建国时,蠡城尽。
稷山者,句践斋戒台也。
龟山者,句践起怪游台也。东南司马门,因以照龟。又仰望天气,观天怪也。高四十六丈五尺二寸,周五百三十二步,今东武里。一曰怪山。怪山者,往古一夜自来,民怪之,故谓怪山。
驾台,周六百步,今安城里。
离台,周五百六十步,今淮阳里丘。
美人宫,周五百九十步,陆门二,水门一,今北坛利里丘土城,句践所习教美女西施、郑旦宫台也。女出于苎萝山,欲献于吴,自谓东垂僻陋,恐女朴鄙,故近大道居。去县五里。
乐野者,越之弋猎处,大乐,故谓乐野。其山上石室,句践所休谋也。去县七里。
中宿台马丘,周六百步,今高平里丘。
东郭外南小城者,句践冰室,去县三里。
句践之出入也,齐于稷山,往从田里,去从北郭门。照龟龟山,更驾台,驰于离丘,游于美人宫,兴乐中宿,过历马丘。射于乐野之衢,走犬若耶,休谋石室,食于冰厨。领功铨土,已作昌土台。藏其形,隐其情。一曰:冰室者,所以备膳羞也。
浦阳者,句践军败失众,懑于此。去县五十里。
夫山者,句践绝粮,困也。其山上大冢,句践庶子冢也。去县十五里。
句践与吴战于浙江之上,石买为将。耆老、壮长进谏曰:“夫石买,人与为怨,家与为仇,贪而好利,细人也,无长策。王而用之,国必不遂。”王不听,遂遣之。石买发,行至浙江上,斩杀无罪,欲专威服军中,动摇将率,独专其权。士众恐惧,人不自聊。兵法曰:“视民如婴儿,故可与赴深溪。”士众鱼烂而买不知,尚犹峻法隆刑。子胥独见可夺之证,变为奇谋,或北或南,夜举火击鼓,画陈诈兵,越师溃坠,政令不行,背叛乖离。还报其王,王杀买,谢其师,号声闻吴。吴王恐惧,子胥私喜:“越军败矣。胥闻之,狐之将杀,噆唇吸齿。今越句践其已败矣,君王安意,越易兼也。 ”使人入问之,越师请降,子胥不听。越栖于会稽之山,吴退而围之。句践喟然用种、蠡计,转死为霸。一人之身,吉凶更至。盛衰存亡,在于用臣。治道万端,要在得贤。越栖于会稽日,行成于吴,吴引兵而去。句践将降,西至浙江,待诏入吴,故有鸡鸣墟。其入辞曰: “亡臣孤句践,故将士众,入为臣虏。民可得使,地可得有。”吴王许之。子胥大怒,目若夜光,声若哮虎: “此越未战而服,天以赐吴,其逆天乎?臣唯君王急剬之。”吴王不听,遂许之浙江是也。
阳城里者,范蠡城也。西至水路,水门一,陆门二。
北阳里城,大夫种城也,取土西山以济之。径百九十四步。或为南安。
富阳里者,外越赐义也。处里门,美以练塘田。
安城里高库者,句践伐吴,禽夫差,以为胜兵,筑库高阁之。周二百三十步,今安城里。
故禹宗庙,在小城南门外大城内。禹稷在庙西,今南里。
独山大冢者,句践自治以为冢。徙琅玡,冢不成。去县九里。
麻林山,一名多山。句践欲伐吴,种麻以为弓弦,使齐人守之,越谓齐人“多”,故曰麻林多,以防吴。以山下田封功臣。去县一十二里。
会稽山上城者,句践与吴战,大败,栖其中。因以下为目鱼池,其利不租。
会稽山北城者,子胥浮兵以守城是也。
若耶大冢者,句践所徙葬先君夫镡冢也,去县二十五里。
葛山者,句践罢吴,种葛,使越女织治葛布,献于吴王夫差。去县七里。
姑中山者,越铜官之山也,越人谓之铜姑渎。长二百五十步,去县二十五里。
富中大塘者,句践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富中。去县二十里二十二步。
犬山者,句践罢吴,畜犬猎南山白鹿,欲得献吴,神不可得,故曰犬山。其高为犬亭。去县二十五里。
白鹿山,在犬山之南,去县二十九里。
鸡山、豕山者,句践以畜鸡豕,将伐吴,以食士也。鸡山在锡山南,去县五十里。豕山在民山西,去县六十三里。洹江以来属越。疑豕山在余暨界中。
练塘者,句践时采钖山为炭,称“炭聚”,载从炭渎至练塘,各因事名之。去县五十里。
木客大冢者,句践父允常冢也。初徙琅玡,使楼船卒二千八百人伐松柏以为桴,故曰木客。去县十五里。一曰句践伐善材,文刻献于吴,故曰木客。
官渎者,句践工官也。去县十四里。
苦竹城者,句践伐吴还,封范蠡子也。其僻居,径六十步。因为民治田,塘长千五百三十三步。其冢名土山。范蠡苦勤功笃,故封其子于是,去县十八里。
北郭外路南溪北城者,句践筑鼓钟宫也,去县七里。其邑为龚钱。
舟室者,句践船宫也,去县五十里。
民西大冢者,句践客秦伊善照龟者冢也,因名冢为秦伊山。
射浦者,句践教习兵处也。今射浦去县五里。射卒陈音死,葬民西,故曰陈音山。
种山者,句践所葬大夫种也。楼船卒二千人,钧足羡,葬之三蓬下。种将死,自策:“后有贤者,百年而至,置我三蓬,自章后世。”句践葬之,食传三贤。
巫里,句践所徙巫为一里,去县二十五里。其亭祠今为和公群社稷墟。
巫山者,越●,神巫之官也,死葬其上,去县十三里许。
六山者,句践铸铜,铸铜不烁,埋之东阪,其上马箠。句践遣使者取于南社,徙种六山,饰治为马箠,献之吴。去县三十五里。
江东中巫葬者,越神巫无杜子孙也。死,句践于中江而葬之。巫神,欲使覆祸吴人船。去县三十里。
石塘者,越所害军船也。塘广六十五步,长三百五十三步。去县四十里。
防坞者,越所以遏吴军也。去县四十里。
杭坞者,句践杭也。二百石长买卒七士人,度之会夷。去县四十里。
涂山者,禹所取妻之山也,去县五十里。
朱余者,越盐官也。越人谓盐曰“余”。去县三十五里。
句践已灭吴,使吴人筑吴塘,东西千步,名辟首。后因以为名曰塘。
独妇山者,句践将伐吴,徙寡妇致独山上,以为死士示,得专一也。去县四十里。后说之者,盖句践所以游军士也。
马嗥者,吴伐越,道逢大风,车败马失,骑士堕死,疋马啼嗥,事见吴史。
浙江南路西城者,范蠡敦兵城也。其陵固可守,故谓之固陵。所以然者,以其大船军所置也。
山阴古故陆道,出东郭,随直渎阳春亭。山阴故水道,出东郭,从郡阳春亭。去县五十里。
语儿乡,故越界,名曰就李。吴疆越地以为战地,至于柴辟亭。
女阳亭者,句践入官于吴,夫人从,道产女此亭,养于李乡,句践胜吴,更名女阳,更就李为语儿乡。
吴王夫差伐越,有其邦,句践服为臣。三年,吴王复还封句践于越,东西百里,北乡臣事吴,东为右,西为左。大越故界,浙江至就李,南姑末、写干。
觐乡北有武原。武原,今海盐。姑末,今大末。写干,今属豫章。
自无余初封于越以来,传闻越王子孙,在丹阳皋乡,更姓梅,梅里是也。
自秦以来,至秦元王不绝年。元王立二十年,平王立二十三年,惠文王立二十七年,武王立四年,昭襄王亦立五十六年,而灭周赧王,周绝于此。孝文王立一年,庄襄王更号太上皇帝,立三年,秦始皇帝立三十七年,号曰赵政,政,赵外孙,胡亥立二年,子婴立六月。秦元王至子婴,凡十王,百七十岁。汉高帝灭之,治咸阳,壹天下。
政使将魏舍、内史教攻韩,得韩王安。政使将王贲攻魏,得魏王歇。政使将王涉攻赵,得赵王尚。政使将王贲攻楚,得楚王成。政使将史敖攻燕,得燕王喜。政使将王涉攻齐,得齐王建。政更号为秦始皇帝,以其三十七年,东游之会稽,道度牛渚,奏东安,东安,今富春。丹阳,溧阳,鄣故,余杭轲亭南。东奏槿头,道度诸暨、大越。以正月甲戌到大越,留舍都亭。取钱塘浙江“岑石”。石长丈四尺,南北面广六尺,东面广四尺,西面广尺六寸,刻文立于越栋山上,其道九曲,去县二十一里。是时,徙大越民置余杭伊攻□故鄣。因徙天下有罪适吏民,置海南故大越处,以备东海外越。乃更名大越曰山阴。已去,奏诸暨、钱塘,因奏吴。上姑苏台,则治射防于宅亭、贾亭北。年至灵,不射,去,奏曲阿、句容,度牛渚,西到咸阳,崩。
书籍简介
《越绝书》是记载古代吴越地方史的杂史,又名《越绝记》,全书一共十五卷。该书杂记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被誉为“地方志鼻祖”。
关于书名由来“越绝”,首篇《外传本事》说:“越者,国之氏也。绝者,绝也,谓勾践时也。”“贤者,所述不可断绝,故不为记明矣。”清代的俞樾对此作了解释,这是说《春秋》绝笔于获麟之绝,其意在记吴、越之事以续补《春秋》,而重点更在于越,故曰,“越绝”。
此书原为三十五篇,所谓“旧有内记八,外传十七”;北宋初亡佚了五篇,现今只剩十九篇。其中首尾两篇属于序跋性质,中间十七篇有内经、内传和外传,显得比较杂乱。但《外传本事》解释说:“经者论其事,传者道其意,外者非一人所作,颇相覆载,或非其事,引类以托意说之者。”这一方面说明其材料来源是多方面的,另一方面说明了,作者著书的意图,每篇都有其特定的目的,所谓“观乎太伯,能知圣贤之分”,“观乎九术,能知取人之真,转祸之福”等等。
《越绝书》保存有吴、越地区东汉以前的许多史料,特别注重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然(计倪)等人的外交军事活动;有的为《史记》所采用,如勾践行计倪、范蠡之术,其道在富米贵谷。这些史料可以和《左传》、《国语》及《史记》互相印证,补充其不足。
还有《外传记宝剑》一篇,记述欧冶子、干将二人为越王铸了五口宝剑,又为楚王铸了三口宝剑,都锋利无比。后来考古发掘证明《越绝书》上所记炼剑之事是真实的。还有篇中所谓“以石为兵”、“以玉为兵”、“以铜为兵”、“以铁为兵”的记载,大体上反映了考古学上的旧石器、新石器、铜器和铁器时代。
越绝书
在《越绝书》的成书年代、作者、卷数、书名、篇名等问题上,仍存在着许多不同的看法。如关于成书年代,有春秋说、战国说、战国―西汉―东汉说、战国―东汉说、东汉初年说、东汉末年说、东汉初年―东汉末年说、西晋说;关于作者,有子贡撰说、子胥撰说、袁康撰说、袁康、吴平合撰说、袁康撰吴平修订说、袁康、吴平辑录说;关于卷数,有十五卷说、十六卷说;关于书名,有《越绝书》原称《越绝》说、《越绝书》原称《越绝记》说、《越绝记》非《越绝书》说;关于篇名,有吴太伯与兵法篇亡佚说、今本吴地传即古本吴太伯篇说、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即古本兵法篇说、今本陈成恒非古本陈恒篇说,等等。
《越绝书》,被东汉著名学者王充誉为当时五大名著之一。书名曰“绝”,旧有“断灭”等说,今人考证,当为上古汉语“记录”的译音,是越国史记的专名。《越绝书》内容极其广泛丰富,详细记载吴越交战、越王勾践生聚教训,最后兴越灭吴,逐鹿中原的经过,内容涉及兵法、权谋、术教等,被有些学者称为“复仇之书”。还记载了许多有关季节变化、农田水利、土地利用、粮食丰歉等内容,因此被不少学者视为一本发展生产、经世致用之书。书中《吴地传》与《地传》两篇,详细记述了吴越两国的山川、地理、物产等,因此被有些学者尊为中国地方志之鼻祖。《越绝书》不仅是浙江最早的地方志,也是国内现存最古的地方志。此书还保存了先秦时期许多珍贵的思想史资料。历代的抄本、刻本有翻元本(越绝书十五卷江安傅氏双鉴楼藏明双栢堂刊本双柏堂本)、张佳胤本、陈垲刊本、古今逸史本、四库全书本等版本本。研究成果有清人的二种,一为俞樾越绝书札记曲园杂纂,一为钱培名所作,刻入小万卷楼丛书。
【《越绝书》越绝卷第八】相关文章:
《越绝书》越绝卷第二04-23
《越绝书》越绝卷第十四11-20
《越绝书》阅读及答案参考02-13
越越越造句01-22
越活越年轻05-30
越活越年轻05-30
越单纯越幸福作文01-15
越活越年轻作文09-22
越努力越幸福作文11-30
越挫越勇作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