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卷第二十七颜延年沈约

时间:2023-09-14 14:55:19 蔼媚 文选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卷第二十七颜延年沈约

  上学期间,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还记得以前背过的文言文都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卷第二十七卷颜延年沈约,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卷第二十七——行旅下

  颜延年沈约宋书曰:延之为豫章世子中军行军参军。义熙十二年,高祖北伐,有宋公之授,府遣一使庆殊命,参起居,延之至洛阳,道中作诗一首,文辞藻丽,为谢晦、傅亮所赏。集曰:时年三十二。

  改服饬徒旅,首路跼险难。左氏传曰:齐侯谓韩厥曰:服改矣。杜预曰:戎朝异服也。谢承后汉书序曰:徐俶戎车首路。毛诗曰:谓天盖高,不敢不跼。毛苌诗传曰:跼,曲也。郑玄曰:跼,可畏惧之言也。振楫发吴州,秣马陵楚山。阮籍咏怀诗曰:朱鳖跃飞泉,夜飞过吴州。毛诗曰:言秣其马。杜预曰:粟食马曰秣。韩子曰:楚和氏得璞玉于楚山之中。涂出梁宋郊,道由周郑间。汉书曰:沛公乃道砀。音义曰:道由砀也。前登阳城路,日夕望三川。汉书曰:汝南郡有阳城县。音义,应劭曰:三川,今河南郡。韦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在昔辍期运,经始阔圣贤。毛诗曰:自古在昔。魏都赋曰:应期运而光赫。蔡邕陈寔命碑曰:应期运之数。抱朴子曰:闻之前志,圣人生,率阔五百岁。伊谷绝津济,台馆无尺椽。伊、谷,二水名也。曹植毁故殿令曰:秦之灭也,则阿房无尺椽。郑玄论语注曰:津济,渡处也。宫陛多巢穴,城阙生云烟。王猷升八表,嗟行方暮年。言王道被于八荒,余行属于岁暮也。挚虞尚书令箴曰:补我衮阙,阐我王猷。毛诗曰:嗟行之人。又曰:岁聿云暮。阴风振凉野,飞雪瞀穷天。陆机苦寒行曰:凉野多险难。尔雅曰:雾谓之晦。郭璞曰:言昏冥也,武赋切。穷天,谓季冬之日月穷尽也。吕氏春秋曰:季冬,日穷于次,月穷于纪。临涂未及引,置酒惨无言。引,犹进也。汉书曰:上置酒沛宫。 隐悯徒御悲,威迟良马烦。楚辞曰:隐闵而不达,韩诗曰:周道威迟。洛神赋曰:车殆马烦。游役去芳时,归来屡徂。言当归来,而更数有所往而本期。蓬心既已矣,飞薄殊亦然。言己有蓬心,事既已矣,而身飞薄亦复同之,自伤之辞也。庄子谓惠子曰:夫拙于用大,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郭象曰:蓬非直达者。曹植吁嗟篇曰:吁嗟此转蓬,居世亦然之。

  文选考异

  注“中军行军参军”:袁本、茶陵本无“行”下“军”字,是也。

  注“蔡邕陈寔命碑曰”:陈云“ 命”字误,是也。案:此不当有。碑在五十八卷,可证。各本皆衍。

  隐悯徒御悲:案:“悯”当作“ 闵”,此善“闵”、五臣“悯”,而各本乱之。注中字不误,可证也。上文“吴州”五臣作“洲”,“伊谷” 五臣作“濲”。袁、茶陵二本皆以五臣乱善而失着校语。尤本不误,此正相同,尤独未经校正失之。

  注“韩诗曰周道威迟”:案:此有误也。游天台山赋、琴赋、金谷集诗皆引韩诗“周道威夷”,是“迟”当作“夷”,秋胡诗“行路正威迟” ,善两引毛、韩而云其义同。此与秋胡诗俱颜作,正文 “迟”字无疑。恐善既引韩而其下别有“迟”“夷”同字之注,今失去也。

  注“居世亦然之”:陈云“亦然之”当作“何独然”,见魏志植传注,是也。各本皆误。

  颜延年介绍:

  颜延年(颜延年)一般指颜延之。

  颜延之(384年~456年),字延年。祖籍琅邪临沂(今属山东省)人。南朝刘宋文学家,南朝宋文坛领袖人物,“元嘉三大家”之一。

  颜延之于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北伐,颜延之奉刘裕之命至洛阳,写下成名作《北使洛》、《还至梁城作》。永初三年(422年),宋武帝刘裕驾崩,徐羡之、傅亮等用事,迁刘义真南豫州。少帝即位次年,颜延之出为始安太守。路过寻阳,与陶渊明酣饮致醉,颇相契合。经屈原投水处,为刺史张劭作《祭屈原文》。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徐羡之、傅亮等被诛,颜延之被征还京城,授中书侍郎,又领步兵校尉。元嘉十一年(434年),为刘湛之谮,出为永嘉太守。颜延之愤恨而作《五君咏》。元嘉十九年(442年),刘宋重建国子学,三年后,颜延之任国子祭酒。孝建三年(456年),颜延之病逝,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宪。

  颜延之的诗文辞藻艳丽,当时的人们常将他与同时代的谢灵运并称“颜谢”,又与谢灵运、鲍照一起,被称为南朝“元嘉三大家”。颜延之的文学成就,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颜延之的文章在当时及后世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文学成就主要在辞赋及散文创作方面。《赭白马赋》收在《文选》中而成为颜延之的辞赋代表作之一。

  颜延年的轶事典故

  颜延之性褊激,兼有酒过,肆意直言,曾无回隐,世人呼之“颜彪”。

  颜延之和陶渊明私交甚笃。在颜延之江州任后军功曹时,二人过从甚密;其后延之出任始安太守,路经浔阳,又与陶渊明在一起饮酒,临行并以两万钱相赠。陶渊明死后,他还写了《陶徵士诔》。

  颜延之在当时的诗坛上声望很高,和谢灵运齐名,并称“颜谢”。但实际上,他的成就似乎不如谢灵运。他的诗凝炼规整,喜用典故,堆砌辞藻,往往缺乏生动的情致。汤惠休说他的诗“如错采镂金”(见《诗品》),钟嵘也说他“喜用古事,弥见拘束”。其诗存世者不少而可观者不多,较为人们所称道的是《五君咏》五首,是他在被出为永嘉太守时所作。称述竹林七贤中的“五君”,“五君”即嵇康、向秀、刘伶、阮籍、阮咸,而山涛、王戎因为贵显而不咏,借五位古人抒发自己的不平,体现了他性格中正直放达的一面,比别的作品要显得清朗。《北使洛》、《还至梁城作》,感慨中原残破,象“阴风振凉野,飞云瞀穷天。临涂未及引,置酒惨无言”;“故国多乔木,空城凝寒云;丘垄填郛郭,铭志灭无文;木石扃幽闼,黍苗延高坟”等句,感情也比较真实。他的《赭白马赋》,虽属奉诏而作,但如“旦刷幽燕,昼秣荆越”之句,描写骏马奔驰之速,对后来许多咏马诗都曾产生过影响。

  《隋书》称有文集二十五卷,两《唐书》作三十卷,佚。明代张溥辑有《颜光禄集》,收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沈约介绍

  沈约(公元441年~公元513年),字休文,吴兴郡武康县(今浙江省德清县)人。是南朝梁开国功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刘宋建威将军沈林子之孙、刘宋淮南太守沈璞之子。

  出身吴兴沈氏。少时孤贫,笃志好学。南朝宋时期,起家奉朝请,迁郢州外兵参军。南齐建立后,任征虏记室、太子家令、著作郎、国子祭酒。梁武帝萧衍即位,授尚书仆射,册封建昌县侯,历任左仆射、中书令、尚书令、左光禄大夫、侍中、太子少傅。天监十二年(公元513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谥号为隐。

  作为南朝文坛领袖,沈约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有《晋书》《宋书》《齐纪》《梁武帝本纪》等史书,其中《宋书》入二十四史。

  沈约的史学成就:

  在史学研究上,沈约博物洽闻,于晋、宋、齐、梁四代之史皆有撰述,所撰《宋书》更成传世之作。在沈约编纂《宋书》之前,南朝宋人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等已相继编纂《宋书》。其中,徐爰以何承天、苏宝生编纂的《宋书》可谓集《宋书》编纂之大成。徐爰所修《宋书》虽流行于当时,但沈约指出其存在诸多问题,多非实录,难以取信。针对徐爰《宋书》存在的种种不足,沈约在兼采众家关于《宋书》编纂成就的基础上,制成新史。从齐永明五年(487年)春天,他奉诏修撰《宋书》,于次年二月完成了纪传部分70卷,随后又耗时多年精心编纂《宋书》诸志,最终刊成《宋书》100卷。

  沈约对于如何编纂一部新《宋书》,有着全局的观念和全面的思考。他首先重新确定了全书记载的范围,将“非关后代”的晋史人物一并刊除。在此基础上,对徐爰所纂《宋书》中臧质、鲁爽、王僧达等人物传记重加改写,删改因本朝人写本朝事而造成的曲笔讳饰;在史料的取舍上趋于客观,力求对于刘宋历史的撰写达于“实录”。同时,沈约还就徐爰旧本所缺的内容,补撰了自永光以来14年间的史事,从而使得刘宋一代之史臻于完备。

  沈约撰成《宋书》“八志”是其重大功绩,“八志”共30卷,分别为《律历志》3卷、《礼志》5卷、《乐志》4卷、《天文志》4卷、《符瑞志》3卷、《五行志》5卷、《州郡志》4卷、《百官志》2卷。沈约承继前代史家重"通"的编纂理念,历经多年,著成八篇典志,于典制记载溯源秦汉,尤详魏晋,弥补了《三国志》、《后汉书》缺载典制的缺陷。

  沈约开创了“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所谓“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即记载某人或某事的过程,因牵涉其他人或事,而为之附带记载,以省去为之重新立传。从《宋书》的记载来看,这种“因事附见”的编纂方法极为普遍,如《刘道规传》附带叙述刘遵履历,《庐陵王义真传》附带记载段宏履历,《何承天传》附带叙述谢元履历,《何尚之传》附带叙述孟觊履历,《谢灵运传》附带叙述荀雍、羊璿之、何长瑜三人履历等。这种方法对后来史家的历史撰述产生了深远影响,如萧子显撰写《南齐书》便承继了这种编纂方法。

  此外,沈约还在《宋书》之中,灌注了他对门阀士族与寒门庶族地位升降、佛教在南朝的传播与儒家伦理之间的张力、南北民族矛盾与融合等现实问题的深沉思考,提高了《宋书》的质量,使之在中古时期产生的多部断代体正史中占据着比较重要的地位

【卷第二十七颜延年沈约】相关文章:

《旧唐书》卷七十七列传第二十七11-30

《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11-22

《宋史》卷四百四十七列传第二百六01-30

《新唐书》卷九十七列传第二十二03-31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七05-17

《全唐诗》卷四百九十七11-03

《北齐书》卷三十五列传第二十七10-28

《后汉纪》孝献皇帝纪卷第二十七02-16

《全唐诗》卷二百三十七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