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
《大学章句》是出自《四书章句集注》,由孔子、曾子及门人传写,朱熹作序的古文。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大学之书,古之大学所以教人之法也。盖自天降生民,则既莫不与之以仁义礼智之性矣。然其气质之禀或不能齐,是以不能皆有以知其性之所有而全之也。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于其闲,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使之治而教之,以复其性。此伏羲、神农、黄帝、尧、舜,所以继天立极,而司徒之职、典乐之官所由设也。
三代之隆,其法寖备,然后王宫、国都以及闾巷,莫不有学。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
夫以学校之设,其广如此,教之之术,其次第节目之详又如此,而其所以为教,则又皆本之人君躬行心得之余,不待求之民生日用彝伦之外,是以当世之人无不学。其学焉者,无不有以知其性分之所固有,职分之所当为,而各俛焉以尽其力。此古昔盛时所以治隆于上,俗美于下,而非后世之所能及也!
及周之衰,贤圣之君不作,学校之政不修,教化陵夷,风俗颓败,时则有若孔子之圣,而不得君师之位以行其政教,于是独取先王之法,诵而传之以诏后世。若《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诸篇,固小学之支流余裔,而此篇者,则因小学之成功,以着大学之明法,外有以极其规模之大,而内有以尽其节目之详者也。三千之徒,盖莫不闻其说,而曾氏之传独得其宗,于是作为传义,以发其意。及孟子没而其传泯焉,则其书虽存,而知者鲜矣!
自是以来,俗儒记诵词章之习,其功倍于小学而无用;异端虚无寂灭之教,其高过于大学而无实。其它权谋术数,一切以就功名之说,与夫百家众技之流,所以惑世诬民、充塞仁义者,又纷然杂出乎其闲。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闻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泽,晦盲否塞,反复沈痼,以及五季之衰,而坏乱极矣!
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虽以熹之不敏,亦幸私淑而与有闻焉。顾其为书犹颇放失,是以忘其固陋,采而辑之,闲亦窃附己意,补其阙略,以俟后之君子。极知僭踰,无所逃罪,然于国家化民成俗之意、学者修己治人之方,则未必无小补云。
淳熙己酉二月甲子,新安朱熹序。
译文
大学这本书,记载的是古代大学教导人的方法。自从上天赋予人类生命,便赋予了所有人仁义礼智的本性。然而,由于每个人天赋气质的不同,不是每个人都能完全认识并发挥自己的本性。一旦出现聪明智慧、能充分发展自身本性的人,上天就会任命他为亿万民众的君主和导师,让他治理国家、教育人民,以恢复人们的本性。这就是伏羲、神农、黄帝、尧、舜等先贤继承天道、确立道德规范,并设立司徒和乐官的原因。
在夏商周三代鼎盛时期,教育制度逐渐完善,无论是在王宫、国都还是乡村,处处都有学校。儿童到了八岁,从王公贵族到平民百姓的孩子,都会进入小学,学习基本的生活礼仪、文化知识和技能。到了十五岁,从天子的长子、其他儿子到官员和贵族的嫡长子,乃至民间的优秀青年,都会进入大学,学习探究真理、端正思想、修身养性和治理国家的道理。这是学校教育从小学到大学的分级。
学校的广泛设立,教学方法的系统安排,都是基于君主亲身实践的心得,无需超出日常生活的常理去寻找教育内容。因此,在那个时代,几乎人人受教育,受教育的人无不深刻理解自己本性中固有的特质和职责,从而竭尽全力履行。这是古代盛世政治清明、民风淳厚,超越后世的根本原因。
随着周朝衰落,圣贤不再出现,学校教育衰败,教化减弱,风俗败坏。尽管有孔子这样的圣人,却未能居于君师之位推行其政治教育主张。他独自承继先王的法则,传授给后世,如《曲礼》、《少仪》、《内则》、《弟子职》等篇章,这些都是小学教育的分支和延续,而《大学》则是基于小学教育的成功,明确阐述大学教育的原则,从外部构建宏大的框架,内部则详细规定了每一项教学内容。孔子的三千弟子,几乎都听闻了他的教诲,而曾子的传承则最得其精髓,为此撰写了传义,以阐释孔子的意图。孟子去世后,他的传承逐渐消失,尽管《大学》一书仍存,但真正理解它的人已很少。
自那以后,世俗儒生沉迷于死记硬背和辞章之学,其努力虽多于小学教育,却无实际效用;异端学说宣扬虚无寂灭,其理论虽高于大学教育,却无实际根基。还有那些权谋术数,一切追求功名利禄的学说,以及百家学派和各种技艺的流派,迷惑世人,败坏仁义,混淆视听。使得君子无法了解大道的核心,小人无法受到良好治理的恩泽,人心愚昧,世道混乱,直至五代末期,国家和社会秩序达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天道轮回,兴衰交替。宋代德治昌盛,教化清明。此时,河南程颢、程颐两位先生出现,他们接续了孟子的学说传统,开始尊崇并弘扬《大学》,重新整理编排其篇章,阐明其核心理念,使古代大学教育的方法和儒家经典及贤人学说的宗旨,再次光耀于世。即使我朱熹才疏学浅,也有幸私下学习并有所领悟。考虑到《大学》原著仍有缺失,我便不自量力地收集整理,偶尔也加入自己的见解,补充其中的遗漏,以待后来的君子审阅。深知此举越权,难逃责罚,但对于国家民众教化、形成良好风俗的意愿,以及学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方法,我的努力或许不无小益。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初一,新安朱熹序。
作者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大学章句》大学章句序】相关文章:
感动到哭的文章句子09-09
有关感悟人生的文章句子09-08
《孟子集注》公孙丑章句上01-12
描写德国慕尼黑风情的文章句子07-28
描写在外旅游风情的文章句子09-17
描写加拿大风景的文章句子09-17
写人的好文章句子摘抄300句08-24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三十二与三十三节,原文、译文及注释04-28
大学杀10-06
大学的梦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