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

时间:2022-10-20 14:40:08 全唐诗 我要投稿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对一些广为流传的古诗都不陌生吧,汉魏以后的古诗一般以五七言为基调,押韵、转韵有一定法式。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欢迎大家分享。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

  卷747—1 【春日作】李中

  和气来无象,物情还暗新。乾坤一夕雨,草木万方春。

  染水烟光媚,催花鸟语频。高台旷望处,歌咏属诗人。

  卷747—2 【寒江暮泊寄左偃】李中

  维舟芦荻岸,离恨若为宽。烟火人家远,汀洲暮雨寒。

  天涯孤梦去,篷底一灯残。不是凭骚雅,相思写亦难。

  卷747—3 【喜春雨有寄】李中

  青春终日雨,公子莫思晴。任阻西园会,且观南亩耕。

  最怜滋垄麦,不恨湿林莺。父老应相贺,丰年兆已成。

  卷747—4 【魏夫人坛】李中

  仙坛遗迹在,苔合落花明。绛节何年返,白云终日生。

  旋新芳草色,依旧偃松声。欲问希夷事,音尘隔上清。

  卷747—5 【访洞神宫邵道者不遇】李中

  闲来仙观问希夷,云满星坛水满池。

  羽客不知何处去,洞前花落立多时。

  卷747—6 【寄赠致仕沈彬郎中】李中

  鹤氅换朝服,逍遥云水乡。有时乘一叶,载酒入三湘。

  尘梦年来息,诗魔老亦狂。莼羹与鲈脍,秋兴最宜长。

  卷747—7 【赠别】李中

  行杯酌罢歌声歇,不觉前汀月又生。

  自是离人魂易断,落花芳草本无情。

  卷747—8 【送刘恭游庐山兼寄令上人】李中

  松桂烟霞蔽梵宫,诗流闲去访支公。

  石堂磬断相逢夜,五老月生溪影空。

  卷747—9 【宿庐山白云峰重道者院】李中

  绝顶松堂喜暂游,一宵玄论接浮丘。云开碧落星河近,

  月出沧溟世界秋。尘里年光何急急,梦中强弱自悠悠。

  他时书剑酬恩了,愿逐鸾车看十洲。

  卷747—10 【海上从事秋日书怀】李中

  悠悠旅宦役尘埃,旧业那堪信未回。千里梦随残月断,

  一声蝉送早秋来。壶倾浊酒终难醉,匣锁青萍久不开。

  唯有搜吟遣怀抱,凉风时复上高台。

  卷747—11 【访蔡文庆处士留题】李中

  幽人栖息处,一到涤尘心。藓色花阴阔,棋声竹径深。

  篱根眠野鹿,池面戏江禽。多谢相留宿,开樽拂素琴。

  卷747—12 【寄庐岳鉴上人】李中

  岳寺栖瓶锡,常人亲亦难。病披青衲重,晚剃白髭寒。

  烘壁茶烟暗,填沟木叶干。昔年皆礼谒,频到碧云端。

  卷747—13 【书小斋壁】李中

  其谁肯见寻,冷淡少知音。尘土侵闲榻,烟波隔故林。

  竹风醒晚醉,窗月伴秋吟。道在唯求己,明时岂陆沈。

  卷747—14 【怀王道者】李中

  闲思王道者,逸格世难群。何处眠青嶂,从来爱白云。

  酒沽应独醉,药熟许谁分。正作趋名计,如何得见君。

  卷747—15 【桃花】李中

  只应红杏是知音,灼灼偏宜间竹阴。几树半开金谷晓,

  一溪齐绽武陵深。艳舒百叶时皆重,子熟千年事莫寻。

  谁步宋墙明月下,好香和影上衣襟。

  卷747—16 【思旧游有感】李中

  长忆衔杯处,酕醄尚未阑。江南正烟雨,楼上恰春寒。

  好树藏莺密,平芜彻野宽。如今无处觅,音信隔波澜。

  卷747—17 【依韵和智谦上人送李相公赴昭武军】李中

  暂别庙堂上,雄藩去豁情。秋风生雁渚,晚雾湿龙旌。

  吟里过侯服,梦中归帝城。下车军庶乐,千里月华清。

  卷747—18 【姑苏怀古】李中

  阖闾兴霸日,繁盛复风流。歌舞一场梦,烟波千古愁。

  樵人归野径,渔笛起扁舟。触目牵伤感,将行又驻留。

  苏台踪迹在,旷望向江滨。往事谁堪问,连空草自春。

  花疑西子脸,涛想伍胥神。吟尽情难尽,斜阳照路尘。

  卷747—19 【赠史虚白】李中

  致主嘉谋尚未伸,慨然深志与谁论。唤回古意琴开匣,

  陶出真情酒满樽。明月过溪吟钓艇,落花堆席睡僧轩。

  九重梦卜时终在,莫向深云独闭门。

  卷747—20 【赠蒯亮处士】李中

  著得新书义更幽,负琴何处不遨游。玄宫寄宿月华冷,

  羽客伴吟松韵秋。满户烟霞思紫阁,一帆风雨忆沧洲。

  吾君侧席求贤切,未可悬瓢枕碧流。

  卷747—21 【春夕偶作】李中

  早是春愁触目生,那堪春夕酒初醒。

  贯珠声罢人归去,半落桃花月在庭。

  卷747—22 【子规】李中

  暮春滴血一声声,花落年年不忍听。

  带月莫啼江畔树,酒醒游子在离亭。

  卷747—23 【书王秀才壁】李中

  茅舍何寥落,门庭长绿芜。贫来卖书剑,病起忆江湖。

  对枕暮山碧,伴吟凉月孤。前贤多晚达,莫叹有霜须。

  卷747—24 【春日途中作】李中

  干禄趋名者,迢迢别故林。春风短亭路,芳草异乡心。

  雨过江山出,莺啼村落深。未知将雅道,何处谢知音。

  卷747—25 【依韵和蠡泽王去微秀才见寄】李中

  咫尺风骚客,难谐面继酬。相思对烟雨,一雁下汀洲。

  花影谁家坞,笛声何处楼。支筇朗吟罢,搔首独迟留。

  卷747—26 【送孙孔二秀才游庐山】李中

  庐山多胜景,偏称二君游。松径苍苔合,花阴碧涧流。

  倾壶同坐石,搜句共登楼。莫学天台客,逢山即驻留。

  卷747—27 【春日野望怀故人】李中

  野外登临望,苍苍烟景昏。暖风医病草,甘雨洗荒村。

  云散天边野,潮回岛上痕。故人不可见,倚杖役吟魂。

  卷747—28 【游玄真观】李中

  闲吟游古观,静虑相神仙。上景非难度,阴功不易全。

  醮坛松作盖,丹井藓成钱。浩浩红尘里,谁来叩自然。

  卷747—29 【剑客】李中

  恩酬期必报,岂是辄轻生。神剑冲霄去,谁为平不平。

  卷747—30 【鹤】李中

  警露精神异,冲天羽翼新。千年一归日,谁识令威身。

  卷747—31 【送致仕沈彬郎中游茅山】李中

  挂却朝冠披鹤氅,羽人相伴恣遨游。忽因风月思茅岭,

  便挈琴樽上叶舟。野寺宿时魂梦冷,海门吟处水云秋。

  华阳洞府年光永,莫向仙乡拟驻留。

  卷747—32 【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李中

  远公遗迹在东林,往事名存动苦吟。杉桧已依灵塔老,

  烟霞空锁影堂深。入帘轻吹催香印,落石幽泉杂磬音。

  十八贤人消息断,莲池千载月沈沈。

  卷747—33 【庭苇】李中

  品格清于竹,诗家景最幽。从栽向池沼,长似在汀洲。

  玩好招溪叟,栖堪待野鸥。影疏当夕照,花乱正深秋。

  韵细堪清耳,根牢好系舟。故溪高岸上,冷淡有谁游。

  卷747—34 【寄左偃】李中

  每病风骚路,荒凉人莫游。惟君还似我,成癖未能休。

  舍寐缘孤月,忘形为九秋。垂名如不朽,那恨雪生头。

  卷747—35 【宿山店书怀寄东林令图上人】李中

  一宿山前店,旅情安可穷。猿声乡梦后,月影竹窗中。

  南楚征途阔,东吴旧业空。虎溪莲社客,应笑此飘蓬。

  卷747—36 【途中闻子规】李中

  春残杜宇愁,越客思悠悠。雨歇孤村里,花飞远水头。

  微风声渐咽,高树血应流。因此频回首,家山隔几州。

  卷747—37 【春日书怀】李中

  千峰雪尽鸟声春,日永孤吟野水滨。

  霄汉路岐升未得,花时空拂满衣尘。

  卷747—38 【所思代人】李中

  巫峡云深湘水遥,更无消息梦空劳。

  梦回深夜不成寐,起立闲庭花月高。

  卷747—39 【春晚过明氏闲居】李中

  寥寥陋巷独扃门,自乐清虚不厌贫。数局棋中消永日,

  一樽酒里送残春。雨催绿藓铺三径,风送飞花入四邻。

  羡尔朗吟无外事,沧洲何必去垂纶。

  卷747—40 【赠重安寂道者】李中

  寒松肌骨鹤心情,混俗陶陶隐姓名。白发只闻悲短景,

  红尘谁解信长生。壶中日月存心近,岛外烟霞入梦清。

  每许相亲应计分,琴馀常见话蓬瀛。

  卷747—41 【江边吟】李中

  风暖汀洲吟兴生,远山如画雨新晴。残阳影里水东注,

  芳草烟中人独行。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

  盘桓渔舍忘归去,云静高空月又明。

  卷747—42 【献张义方常侍】李中

  雄飞看是逼岩廊,逸思常闻不暂忘。公署静眠思水石,

  古屏闲展看潇湘。老来酒病虽然减,秋杪诗魔更是狂。

  乘兴有时招羽客,横琴移月启茅堂。

  卷747—43 【赠永真杜翱少府】李中

  蓝袍竹简佐琴堂,县僻人稀觉日长。爱静不嫌官况冷,

  苦吟从听鬓毛苍。闲寻野寺听秋水,寄睡僧窗到夕阳。

  骞翥会应霄汉去,渔竿休更恋沧浪。

  卷747—44 【献中书韩舍人】李中

  丹墀朝退后,静院即冥搜。尽日卷帘坐,前峰当槛秋。

  烹茶留野客,展画看沧洲。见说东林夜,寻常秉烛游。

  卷747—45 【献徐舍人】李中

  清名喧四海,何止并南金。奥学群英伏,多才万乘钦。

  秩参金殿峻,步历紫微深。顾问承中旨,丝纶演帝心。

  褒雄饶义路,贾马避词林。下直无他事,开门对远岑。

  轩窗来晚吹,池沼歇秋霖。藓点生棋石,茶烟过竹阴。

  希夷元已达,躁竞岂能侵。羽客闲陪饮,诗人伴静吟。

  自惭为滞物,多幸辱虚襟。此日重遭遇,心期出陆沈。

  卷747—46 【新秋有感】李中

  门巷凉秋至,高梧一叶惊。渐添衾簟爽,顿觉梦魂清。

  暗促莲开艳,乍催蝉发声。雨降炎气减,竹引冷烟生。

  戍客添归思,行人怯远程。未逢征雁下,渐听夜砧鸣。

  张翰思鲈兴,班姬咏扇情。音尘两难问,蛩砌月空明。

  卷747—47 【秋雨】李中

  竟日散如丝,吟看半掩扉。秋声在梧叶,润气逼书帏。

  曲涧泉承去,危檐燕带归。寒蛩悲旅壁,乱藓滑渔矶。

  爽欲除幽簟,凉须换熟衣。疏篷谁梦断,荒径独游稀。

  偏称江湖景,不妨鸥鹭飞。最怜为瑞处,南亩稻苗肥。

  卷747—48 【寄庐山白大师】李中

  长忆寻师处,东林寓泊时。一秋同看月,无夜不论诗。

  泉美茶香异,堂深磬韵迟。鹿驯眠藓径,猿苦叫霜枝。

  别后音尘隔,年来鬓发衰。趋名方汲汲,未果再游期。

  卷747—49 【访龙光智谦上人】李中

  忽起寻师兴,穿云不觉劳。相留看山雪,尽日论风骚。

  竹影摇禅榻,茶烟上毳袍。梦魂曾去否,旧国阻波涛。

  卷747—50 【送仙客】李中

  危言危行是男儿,倚伏相牵岂足悲。

  莫向汀洲时独立,悠悠斜日照江蓠。

  卷747—51 【祀风师迎神曲】李中

  太皞御气,勾芒肇功。苍龙青旗,爰候祥风。

  律以和应,□以感通。鼎俎修蚃,时惟礼崇。

  卷747—52 【柳二首】李中

  春来无树不青青,似共东风别有情。

  闲忆旧居湓水畔,数枝烟雨属啼莺。

  最爱青青水国中,莫愁门外间花红。

  纤纤无力胜春色,撼起啼莺恨晚风。

  卷747—53 【送庐阜僧归山阳】李中

  山阳旧社终经梦,容易言归不可留。瓶贮瀑泉离五老,

  锡摇江雨上孤舟。鱼行细浪分沙觜,雁逆高风下苇洲。

  遥想枚皋宅边寺,不知凉月共谁游。

  卷747—54 【投所知】李中

  孤琴尘翳剑慵磨,自顾泥蟠欲奈何。千里交亲消息断,

  一庭风雨梦魂多。题桥未展相如志,叩角谁怜甯戚歌。

  唯赖明公怜道在,敢携蓑笠钓烟波。

  卷747—55 【寄左偃】李中

  萧条陋巷绿苔侵,何事君心似我心。贫户懒开元爱静,

  病身才起便思吟。闲留好鸟庭柯密,暗养鸣蛩砌草深。

  况是清朝重文物,无愁当路少知音。

  卷747—56 【游北山洞神宫】李中

  闷见尘中光景促,仙乡来礼紫阳君。人居淡寂应难老,

  道在虚无不可闻。松桧稳栖三岛鹤,楼台闲锁九霄云。

  羡师向此朝星斗,一炷清香午夜焚。

  卷747—57 【思简寂观旧游寄重道者】李中

  闲忆当年游物外,羽人曾许驻仙乡。溪头烘药烟霞暖,

  花下围棋日月长。偷摘蟠桃思曼倩,化成蝴蝶学蒙庄。

  俗缘未断归浮世,空望林泉意欲狂。

  卷747—58 【云】李中

  悠悠离洞壑,冉冉上天津。捧日终为异,从龙自有因。

  高行四海雨,暖拂万山春。静与霞相近,闲将鹤最亲。

  帝乡归莫问,楚殿梦曾频。白向封中起,碧从诗里新。

  冷容横钓浦,轻缕绊蟾轮。不滞浓还淡,无心卷复伸。

  非烟聊拟议,干吕在逡巡。会作五般色,为祥覆紫宸。

  卷747—59 【徐司徒池亭】李中

  亭榭跨池塘,泓澄入座凉。扶疏皆竹柏,冷淡似潇湘。

  萍嫩铺波面,苔深锁岸傍。朝回游不厌,僧到赏难忘。

  最称收残雨,偏宜带夕阳。吟堪期谢脁,醉好命嵇康。

  奢侈心难及,清虚趣最长。月明垂钓兴,何必忆沧浪。

  卷747—60 【赋得江边草】李中

  岸春芳草合,几处思缠绵。向暮江蓠雨,初晴杜若烟。

  静宜幽鹭立,远称碧波连。送别王孙处,萋萋南浦边。

  卷747—61 【江行夜泊】李中

  扁舟倦行役,寂寂宿江干。半夜风雷过,一天星斗寒。

  潮平沙觜没,霜苦雁声残。渔父何疏逸,扣舷歌未阑。

  卷747—62 【访山叟留题】李中

  策杖寻幽客,相携入竹扃。野云生晚砌,病鹤立秋庭。

  茶美睡心爽,琴清尘虑醒。轮蹄应少到,门巷草青青。

  卷747—63 【江行晚泊寄湓城知友】李中

  孤舟相忆久,何处倍关情。野渡帆初落,秋风蝉一声。

  江浮残照阔,云散乱山横。渐去湓城远,那堪新月生。

  卷747—64 【秋夕书怀】李中

  功名未立诚非晚,骨肉分飞又入秋。

  枕上不堪残梦断,壁蛩窗月夜悠悠。

  卷747—65 【感兴】李中

  渔休渭水兴周日,龙起南阳相蜀时。

  不遇文王与先主,经天才业拟何为。

  卷747—66 【舟中望九华山】李中

  排空苍翠异,辍棹看崔嵬。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开。

  当时思水石,便欲上楼台。隐去心难遂,吟馀首懒回。

  僧休传紫阁,屏歇写天台。中有忘机者,逍遥不可陪。

  卷747—67 【渔父】李中

  烟冷暮江滨,高歌散诞身。移舟过蓼岸,待月正丝纶。

  亦与樵翁约,同游酒市春。白头云水上,不识独醒人。

  卷747—68 【赠上都紫极宫刘日新先生】李中

  道德吾君重,含贞本去华。因知炼神骨,何必在烟霞。

  棋散庭花落,诗成海月斜。瀛洲旧仙侣,应许寄丹砂。

  卷747—69 【勉同志】李中

  读书与磨剑,旦夕但忘疲。傥若功名立,那愁变化迟。

  尘从侵砚席,苔任满庭墀。明代搜扬切,升沈莫问龟。

  卷747—70 【寄刘钧秀才】李中

  掩户当春昼,知君志在诗。闲花半落处,幽客未来时。

  野鸟穿莎径,江云过竹篱。会须明月夜,与子水边期。

  卷747—71 【离亭前思有寄】李中

  酒醒江亭客,缠绵恨别离。笙歌筵散后,风月夜长时。

  耿耿看灯暗,悠悠结梦迟。若无骚雅分,何计达相思。

  卷747—72 【赠上都先业大师】李中

  懒向人前著紫衣,虚堂闲倚一条藜。虽承雨露居龙阙,

  终忆烟霞梦虎溪。睡起晓窗风淅淅,病来深院草萋萋。

  有时乘兴寻师去,煮茗同吟到日西。

  卷747—73 【思九江旧居三首】李中

  结茅曾在碧江隈,多病贫身养拙来。雨歇汀洲垂钓去,

  月当门巷访僧回。静临窗下开琴匣,闷向床头泼酒醅。

  游宦等闲千里隔,空馀魂梦到渔台。

  门前烟水似潇湘,放旷优游兴味长。虚阁静眠听远浪,

  扁舟闲上泛残阳。鹤翘碧藓庭除冷,竹引清风枕簟凉。

  犬吠疏篱明月上,邻翁携酒到茅堂。

  无机终日狎沙鸥,得意高吟景且幽。槛底江流偏称月,

  檐前山朵最宜秋。遥村处处吹横笛,曲岸家家系小舟。

  别后再游心未遂,设屏惟画白蘋洲。

  卷747—74 【赠东林白大师】李中

  虎溪久驻灵踪,禅外诗魔尚浓。卷宿吟销永日,

  移床坐对千峰。苍苔冷锁幽径,微风闲坐古松。

  自说年来老病,出门渐觉疏慵。

  卷747—75 【春晓】李中

  残烛犹存月尚明,几家帏幌梦魂惊。

  星河渐没行人动,历历林梢百舌声。

  卷747—76 【听郑羽人弹琴】李中

  仙乡景已清,仙子启琴声。秋月空山寂,淳风一夜生。

  莎间虫罢响,松顶鹤初惊。因感浮华世,谁怜太古情。

  卷747—77 【秋夕书事寄友人】李中

  信断关河远,相思秋夜深。砌蛩声咽咽,檐月影沈沈。

  未遂青云志,那堪素发侵。吟馀成不寐,彻曙四邻砧。

  卷747—78 【秋日途中】李中

  竹林已萧索,客思正如雠。旧业吴江外,新蝉楚驿头。

  遥天疏雨过,列岫乱云收。今夕谁家宿,孤吟月色秋。

  卷747—79 【秋夜吟寄左偃】李中

  与君诗兴素来狂,况入清秋夜景长。溪阁共谁看好月,

  莎阶应独听寒螀。卷中新句诚堪喜,身外浮名不足忙。

  会约垂名继前哲,任他玄发尽如霜。

  卷747—80 【竹】李中

  森森移得自山庄,植向空庭野兴长。便有好风来枕簟,

  更无闲梦到潇湘。荫来砌藓经疏雨,引下溪禽带夕阳。

  闲约羽人同赏处,安排棋局就清凉。

  卷747—81 【怀庐岳旧游寄刘钧因感鉴上人】李中

  昔年庐岳闲游日,乘兴因寻物外僧。寄宿爱听松叶雨,

  论诗惟对竹窗灯。各拘片禄寻分别,高谢浮名竟未能。

  一念支公安可见,影堂何处暮云凝。

  卷747—82 【依韵酬智谦上人见寄】李中

  性拙才非逸,同心友亦稀。风昏秋病眼,霜湿夜吟衣。

  莺谷期犹负,兰陔养不违。吾师惠佳句,胜得楚金归。

  卷747—83 【落花】李中

  年年三月暮,无计惜残红。酷恨西园雨,生憎南陌风。

  片随流水远,色逐断霞空。怅望丛林下,悠悠饮兴穷。

  卷747—84 【题柳】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卷747—85 【赠谦明上人】李中

  虽寄上都眠竹寺,逸情终忆白云端。闲登钟阜林泉晚,

  梦去沃洲风雨寒。新试茶经煎有兴,旧婴诗病舍终难。

  常闻秋夕多无寐,月在高台 独凭栏。

  卷747—86 【书蔡隐士壁】李中

  病后霜髭出,衡门寂寞中。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卷747—87 【赠钟尊师游茅山】李中

  筇杖担琴背俗尘,路寻茅岭有谁群。仙翁物外应相遇,

  灵药壶中必许分。香入肌肤花洞酒,冷侵魂梦石床云。

  伊予亦有朝修志,异日遨游愿见君。

  卷747—88 【访徐长史留题水阁】李中

  君家池阁静,一到且淹留。坐听蒹葭雨,如看岛屿秋。

  杯盘深有兴,吟笑迥忘忧。更爱幽奇处,双双下野鸥。

  卷747—89 【夕阳】李中

  影未沈山水面红,遥天雨过促征鸿。

  魂销举子不回首,闲照槐花驿路中。

  卷747—90 【鸂鶒】李中

  流品是鸳鸯,翻飞云水乡。风高离极浦,烟暝下方塘。

  比鹭行藏别,穿荷羽翼香。双双浴轻浪,谁见在潇湘。

  卷747—91 【所思】李中

  离思春来切,谁能慰寂寥。花飞寒食过,云重楚山遥。

  耿耿梦徒往,悠悠鬓易凋。那堪对明月,独立水边桥。

  拓展:

  1.作品简介

  《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鋐、汪绎、俞梅、徐树本、车鼎晋、潘从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编校,“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1]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编,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全书架构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代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拾遗补缺,巨细靡遗。

  全书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乐章》、《乐府》次之,又以年代为限﹐列出唐代诗人,附以作者小传。接着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谚谜》、《谣》、《酒令》、《占辞》、《蒙求》,最后为〈补遗〉、〈词缀〉。

  2.编修过程

  《全唐诗》的编修过程是这样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烨即考虑编纂此书,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苏州时,将主持修书的任务交给江宁织造曹寅,并将内府所藏季振宜《唐诗》一部发下,作为校刊底本。

  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扬州开局修书,参加校刊编修的有赋闲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潘从律、汪士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书即编成奏上。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

【《全唐诗》卷七百四十七】相关文章:

《全唐诗》卷一08-13

《全唐诗》卷三08-13

《全唐诗》卷四08-13

《全唐诗》卷五08-13

《全唐诗》卷六08-13

《全唐诗》卷七08-13

《全唐诗》卷八08-13

《全唐诗》卷九08-13

《全唐诗》卷一十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