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七
卷517—1 【南溪书院】杨发
茅屋住来久,山深不置门。草生垂井口,花发接篱根。
入院将雏鸟,攀萝抱子猿。曾逢异人说,风景似桃源。
卷517—2 【春园醉醒闲卧小斋】杨发
酣醉送馀春,醒来恨更频。花残蜂蠹物,叶暗鸟欺人。
帘闭高眠贵,斋空浩气新。从今北窗蝶,长是梦中身。
卷517—3 【小园秋兴】杨发
谁言帝城里,独作野人居。石磴晴看叠,山苗晚自锄。
相惭五秉粟,尚癖一车书。昔日扬雄宅,还无卿相舆。
卷517—4 【与诸公池上待月】杨发
树密云萦岸,池遥水际空。芰开方吐镜,蘋动欲含风。
渐映沙汀白,微分渚叶红。金波宜共赏,仙棹一宵同。
卷517—5 【檐雀】杨发
弱羽怯孤飞,投檐幸所依。衔环唯报德,贺厦本知归。
红觜休争顾,丹心自识机。从来攀凤足,生死恋光辉。
卷517—6 【残花(一作罗隐诗)】杨发
已笑良时晚,仍悲别酒催。暖芳随日薄,残片逐风回。
黛敛愁歌扇,妆残泣镜台。繁阴莫矜衒,终是共尘埃。
卷517—7 【山泉(一作李才江诗)】杨发
半空飞下水,势去响如雷。静彻啼猿寺,高陵坐客台。
耳同经剑阁,身若到天台。溅树吹成冻,邻祠触作灰。
深中试榔栗,浅处落莓苔。半夜重城闭,潺湲枕底来。
卷517—8 【秋晚日少陵原游山泉之什】杨发
喧浊侵肌性未沈,每来云外恣幽寻。尘衣更喜秋泉洁,
倦迹方依竹洞深。暂过偶然应系分,有期终去但劳心。
唯怜一夜空山月,似许他年伴独吟。
卷517—9 【秋晴独立南亭】杨发
昼对南风独闭关,暗期幽鸟去仍还。如今有待终身贵,
未若忘机尽日闲。心似蒙庄游物外,官惭许掾在人间。
开襟自向清风笑,无限秋光为解颜。
卷517—10 【宿黄花馆】杨发
孤馆萧条槐叶稀,暮蝉声隔水声微。年年为客路无尽,
日日送人身未归。何处迷鸿离浦月,谁家愁妇捣霜衣。
夜深不卧帘犹卷,数点残萤入户飞。
卷517—11 【南野逢田客】杨发
桑柘悠悠水蘸堤,晚风晴景不妨犁。高机犹织卧蚕子,
下坂未饥逢饲妻。杏色满林羊酪熟,麦凉浮垄雉媒低。
生时自乐死由命,万事在天管不迷。
卷517—12 【东斋夜宴酬绍之起居见赠】杨发
龙门八上不知津,唯有君心困益亲。白社追游名自远,
青袍相映道逾新。十年江海鱼缄尽,一夜笙歌凤吹频。
渐老旧交情更重,莫将美酒负良辰。
卷517—13 【玩残花】杨发
十日浓芳一岁程,东风初急眼偏明。
低枝似泥幽人醉,莫道无情似有情。
卷517—14 【咏蛙】杨收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
卷517—15 【笔】杨收
虽匪囊中物,何坚不可钻。一朝操政柄,定使冠三端。
卷517—16 【嘲吴人观者】杨收
尔幸无羸角,何用触吾藩。若是升堂者,还应自得门。
卷517—17 【甲子岁书事(时会昌四年,讨刘稹也)】杨乘
竖子未鼎烹,大君尚旰食。风雷随出师,云霞有战色。
犒功椎万牛,募勇悬千帛。武士日曳柴,飞将兢执馘。
喜气迎捷书,欢声送羽檄。天兵日雄强,桀犬稍离析。
贼臂既已断,贼喉既已扼。乐祸但鲸鲵,同恶为肘腋。
小大势难侔,逆顺初不敌。违命固天亡,恃险乖长策。
虿毒久萌牙,狼顾非日夕。礼貌忽骄狂,疏奏遂指斥。
动众岂佳兵,含忍恐无益。鸿恩既已孤,小效不足惜。
腐儒一铅刀,投笔时感激。帝阍不敢干,恓恓坐长画。
卷517—18 【南徐春日怀古】杨乘
六代骄奢地,三春物象繁。灵湖通涨海,天堑隔中原。
晓渡高帆驶,阴风巨舰翻。旌旗西日落,戈甲夏云屯。
豹变资陈武,龙飞拥晋元。风流前事尽,文物旧仪存。
邪侮尝移润,忠贞几度冤。兴亡山兀兀,今古水浑浑。
露滴蜂偷蕊,莺啼日到轩。酒肠堆曲糵,诗思绕乾坤。
愁梦全无蝶,离忧每愧萱。形骸劳大块,玉石任炎昆。
出处宁由己,升沈未足言。且应中圣乐,坐起任昏昏。
卷517—19 【吴中书事】杨乘
十万人家天堑东,管弦台榭满春风。名归范蠡五湖上,
国破西施一笑中。香径自生兰叶小,响廊深映月华空。
尊前多暇但怀古,尽日愁吟谁与同。
卷517—20 【建邺怀古】杨乘
故城故垒满江濆,尽是干戈旧苦辛。
见此即须知帝力,生来便作太平人。
卷517—21 【榜句】杨乘
伶俜乖拙两何如,昼泥琴声夜泥书。
数拍胡笳弹未熟,故人新命画胡车。
卷517—22 【题杨收相公宅】尹璞
祸福从来路不遥,偶然平地上烟霄。
烟霄未稳还平地,门对孤峰占寂寥。
《全唐诗》介绍
《全唐诗》由清朝康熙年间的彭定求、杨中讷、沈三曾、潘从律、徐树本、车鼎晋、汪绎、查嗣琛、俞梅10人奉敕编纂的古籍,最后由曹寅具体负责刊刻事宜。
全书共900余卷,收录2200多人的诗歌作品48900余首。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统签》和清初的季振宜《唐诗》的基础上,旁采残碑断碣稗史杂书所载,拾遗补缺,汇聚而成的诗歌总集,既包括已结集者,又含有散逸者。书中把帝王后妃作品罗列于前;其次为乐章、乐府;接着是历朝作者,按时代先后编排,附以作者小传;最后是联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梦、谐谑、判、歌、谶记、语、古谚、民谣、酒令、占辞、蒙求,而以补遗、词缀于末。它不仅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包含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全唐诗》是研究唐代历史、文化和教育的重要参考资料。
作品影响
《全唐诗》是古典诗歌总集中篇幅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诗前小传略叙其人历官始末。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唐诗面貌,对研究我国唐代的历史、文化和文学有极大参考价值。该书实际上包括了唐五代350余年间的诗、词、谣谚,不但全部收集了唐代著名诗人的集子,而且广泛搜罗了一般作家及各类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诗的繁荣景象。
【《全唐诗》卷五百一十七】相关文章:
《全唐诗》卷七百10-28
《全唐诗》卷八百10-18
《全唐诗》卷九百零一10-19
《全唐诗》卷四百五十05-20
《全唐诗》卷七十三10-13
《全唐诗》卷九十二08-23
《全唐诗》卷一百四十10-29
《全唐诗》卷一百七十九08-21
《全唐诗》卷一百九十一11-16
《全唐诗》卷三百九十四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