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全宋词》唐圭璋

时间:2024-08-02 18:20:50 全宋词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全宋词》唐圭璋

  《全宋词》是中国近百年来最重要的古籍整理成果之一。宋词和唐诗均为中国古典诗的艺术高峰。下面小编就为你带来《全宋词》唐圭璋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分享!

《全宋词》唐圭璋

  内容简介

  宋人词集的编纂,宋代本朝就开始了。

  在北宋,词虽然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立的文体,但似乎还没有被普遍承认为“正统”文学,所以北宋人的词一般不收入文集。

  宋人词集丛刻,宋代有长沙书坊的《百家词》(今佚)、闽刻《琴趣外编》(今存五种)、《六十家词》(今佚)等。

  明末毛晋汲古阁刊《宋名家词》六集六十一家,为宋以后大规模刊刻词集之始,其书流传最广。

  其后,清代侯文灿刻有《十名家词集》,秦恩复刻有《词学丛书》。

  晚清刊刻词集之风更盛,规模也更大。王鹏运刻有《四印斋所刻词》及《宋元三十一家词》,江标刻有《宋元名家词》,吴重熹刻有《山左人词》,吴昌绶刻有《双照楼景刊宋元本词》,朱祖谋刻有《彊村丛书》,陶湘刻有《续刊景宋金元明本词》。1931年,赵万里又补诸家丛刻之遗,编成《校辑宋金元人词》73卷,搜采校订,水平超过前人。嗣后周泳先有《唐宋金元词钩沉》,较之赵辑,又多出不少新的资料。但诸家所刻,於孤篇断句概置不录,不足以探求一代词作的全貌。

  唐圭璋在综合诸家辑刻的基础上,广泛搜采,凡宋人文集中所附、宋人词选中所选、宋人笔记中所载词作,俱一并采录,更旁求类书、方志、金石、题跋、花木谱等诸书中所载之词,统汇于一处,编为《全宋词》。1940年由商务印书馆在长沙出版线装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编者对此书进行重编,并经王仲闻订补加工,1965年由中华书局重印出版。新版《全宋词》在材料和体例方面较旧版均有很大提高:以善本代替从前的底本,增补词人240余家,词作1400余首;删去可以考得的唐五代、金元明词人词作;重新考订词人行实和改写小传;在体例上调整旧版以“帝王”、“宗室”等分类的编排方式,改为按词人年代先后排列。全书共计辑两宋词人1330余家,词作约20000首,引用书目达530馀种。近年来,编者又续作修订补正,写成《订补续记》,附于1979年重印本卷末。

  此书收录齐备,考订也比较精审,改正了不少前人的承谬踵误之处,为研究宋词的重要参考书。

  此书新版问世後,今人孔凡礼又从明抄本《诗渊》及其他书中辑录遗佚,编为《全宋词补辑》,收录作家140余人(其中41人,已见《全宋词》),词作430余首,1981年由中华书局出版。

  作品目录

  全宋词:第一册

  和岘:导引六卅十二时

  王禹偁:点绛唇、存目词

  苏易简:越江吟

  寇准:甘草子、踏莎行、阳阙引、点绛唇、存目词

  钱惟演:木兰花玉楼春

  陈尧佐:踏莎行

  潘阗:酒泉子、扫市舞、丁谓、凤栖梧

  林逋:相思令、点绛唇、霜天晓角、存目词

  杨亿:少年游

  陈亚:生查子

  夏竦:喜迁莺、鹧鸪天

  聂冠卿:多丽、李遵勖、望汉月、滴滴金

  范仲淹:苏幕遮、渔家傲、御街行、剔银灯、定风波、存目词

  沈邈:剔银灯

  杨适:长相思

  柳永:黄莺儿、玉女摇仙佩、雪梅香、尾犯、早梅芳、斗百花、甘草子、送征衣、昼夜乐、柳腰轻、西江月、倾杯乐、笛家弄、倾杯乐、迎新春、曲玉管、满朝欢、梦还京、凤衙杯、鹤冲天、受恩深、看花回、柳初新、两同心、女冠子、玉楼春、金蕉叶、惜春郎、传花枝、雨霖铃、定风波、尉迟杯、慢卷绌、征部乐、佳人醉、迷仙引、御街行、归朝欢、采莲舍、秋夜月、巫山一段云、婆罗门合、法曲献仙音、西平乐、凤栖梧、法曲第二、秋蕊香引、一寸金、永遇乐、卜算子、鹊桥仙、浪淘沙

  夏云峯:浪淘沙令、荔枝香、古倾杯、倾杯、破阵乐、双声子、阳台路、内家娇、二郎神、醉蓬莱、宣清、锦堂春、定风波、诉衷情近、留客住、迎春乐、隔帘听、凤归云、抛球乐、集贤宾、滞人娇、思归乐、应天长、合欢带、少年游、长相思、尾犯、木兰花、驻马听、诉衷情、戚氏、输台子、引驾行、望远行、彩云归、洞仙歌、离别难、击梧桐、夜半乐、祭天神、过涧歇近、安公子、菊花新、过涧歇近、轮台子、望漠月、归去来、燕归粱、八六子、长寿乐、望海潮、如鱼水、玉蝴蝶、满江红、洞仙歌、引驾行、望远行、八声甘州、临江仙、竹马子、小镇西、小镇西犯、迷神引、促拍满路花、六么令、剔银灯、红窗听、临江仙、凤归云、女冠子、玉山枕、减字木兰花、木兰花全合、甘州合、西施、河傅、郭郎儿近拍、透碧霄、木兰花慢、临江仙引、瑞鹧鸪、忆帝京、塞孤、瑞鹧鸪、洞仙歌、安公子、长寿乐、倾杯、鹤冲天、木兰花、倾杯乐、祭天神、鹧鸪天、归去来、梁州舍、燕归梁、夜半乐、清平乐、迷神引、失调名、爪茉莉、女冠子、十二时、红窗回、西江月、凤凰阁、存目词

  张先:醉垂鞭、南乡子、菩萨蛮、踏莎行、感皇恩、西江月、庆金枝、浣溪沙、相思儿、师师合、山亭宴慢、谢池春慢、惜双双、江南柳、八宝装、一丛花令、西江月、戚皇恩、宴春台慢、好事近、清平乐、醉桃源、恨春迟、庆佳节、采桑子、御街行、玉联环、武陵春、定风波、百媚娘、梦仙乡、归朝欢、相思舍、少年游、贺圣朝、生查子、夜厌厌、迎春乐、凤栖梧、双燕儿、卜算子慢、更漏子、南歌子、蝶织花、诉衷情、木兰花、减字木兰花、少年游、醉落魄、喜朝天、破阵乐、菊花新、虞美人、醉红妆、天仙子、菩萨蛮、怨春风、于飞乐合、临江仙、江城子、转声虞美人、燕归梁、定西番、河传、偷声木兰花、醉桃源、千秋岁、天仙子、渔家傲、天仙子、南乡子、少年游、定风波令、木兰花、倾杯、离亭宴、沁园春、戚皇恩、忆秦娥、系裙腰、清平乐、偷声木兰花、菩萨蛮、庆春泽、玉联环、玉树后庭花、卜算子、双韵子、鹊桥仙、醉垂鞭、定西番、望江南、少年游慢、荔牡丹、画堂春、芳草渡、御街行、苏幕遮、武陵春、醉落魄、长相思、更漏子、浣溪沙、醉桃源、行香子、熙州慢、虞美人、泛清苕、惜琼花、河满子、劝金船、庆同天、江城子、雨中花合、汉宫春、青门引……

  全宋词:第二册

  全宋词:第三册

  全宋词:第四册

  全宋词:第五册

  作者简介

  唐圭璋(1901年-1990年),字季特,汉族人,生于南京。终其一生,专治词学。

  中国当代词学大师、著名的中国文史学家、教育家、词人。字季特。民盟成员。1901年1月23日出生于南京。南京驻防旗人之后,辛亥年间革命军与八旗驻防军交战颇惨烈,革命军杀入旗营时,驻防将士及其家眷悉数服毒自尽,唐圭璋本人因服药较少而得以幸存,后被一家市民收养。

  专治词学。1928年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中文系。曾任南京第一女中、钟英中学、安徽中学教师,解放前曾任中央大学、金陵大学中文系教授。解放后曾任南京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兼国务院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名誉会长,《词学》主编。南京市人民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11月30日在南京病逝。

  编著有《全宋词》、《全金元词》、《词话丛编》、《唐宋词鉴赏辞典》等,著有《宋词三百首笺注》、《南唐二主词汇笺》、《宋词四考》、《元人小令格律》、《词苑丛谈校注》、《宋词纪事》、《词学论丛》等。

  作品由来

  词,诗歌的一种。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始于隋,定型于中晚唐,盛于宋。隋唐之际,从西域传入的各民族的音乐与中原旧乐渐次融合,并以胡乐为主产生了燕乐。原来整齐的五、七言诗已不适应,于是产生了字句不等、形式更为活泼的词。

  词最早起源于民间,后来,文人依照乐谱声律节拍而写新词,叫做“填词”或“依声”。从此,词与音乐分离,形成一种句子长短不齐的格律诗。五、七言诗句匀称对偶,表现出整齐美;而词以长短句为主,呈现出参差美。

  词有词牌,即曲调。有的词调又因字数或句式的不同有不同的“体”。比较常用的词牌约100个。词的结构分片或阕,不分片的为单调,分二片的为双调,分三片的称三叠。

  按音乐又有令、引、近、慢之别。“令”一般比较短,早期的文人词多填小令。如《十六字令》、《如梦令》、《捣练子令》等。“引”和“近”一般比较长,如《江梅引》、《阳关引》、《祝英台近》、《诉衷情近》。而“慢”又较“引”和“近”更长,盛行于北宋中叶以后,有柳永“始衍慢词”的说法。词牌如《木兰花慢》、《雨霖铃慢》等。依其字数的多少,又有“小令”、“中调”、“长调”之分。据清代毛先舒《填词名解》之说,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0字以外为长调。最长的词牌《莺啼序》,240字。

  一定的词牌反映着一定的声情。词牌名称的由来,多数已不可考。只有《菩萨蛮》、《忆秦娥》等少数有本事词。词的韵脚,是音乐上停顿的地方。一般不换韵。有的句句押,有的隔句押,还有的几句押。像五、七言诗一样,词讲究平仄。而仄声又要分上、去、入。可以叠字。

  由于词在晚唐、五代、宋初多是酒席宴前娱宾遣兴之作,故有“词为小道、艳科”、“诗庄词媚”之说。随着词的发展,经柳永、苏轼,逐渐扩大了词的题材,至辛弃疾达到高峰,成为和诗歌同等地位的文学体裁。

  词是一种音乐文学,它的产生、发展,以及创作、流传都与音乐有直接关系。词所配合的音乐是所谓燕乐,又叫宴乐,其主要成分是北周和隋以来由西域胡乐与民间里巷之曲相融而成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於娱乐和宴会的演奏,隋代已开始流行。而配合燕乐的词的起源,也就可以上溯到隋代。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卷一说:“盖隋以来,今之所谓曲子者渐兴,至唐稍盛。”词最初主要流行於民间,《敦煌曲子词集》收录的一百六十多首作品,大多是从盛唐到唐末五代的民间歌曲。大约到中唐时期,诗人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人开始写词,把这一文体引入了文坛。

  到晚唐五代时期,文人词有了很大的发展,晚唐词人温庭筠以及以他为代表的“花间”派词人和以李煜、冯延巳为代表的南唐词人的创作,都为词体的成熟和基本抒情风格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词终於在诗之外别树一帜,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突出的文学体裁之一。

  进入宋代,词的创作逐步蔚为大观,产生了大批成就突出的词人,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出现了各种风格、流派。《全宋词》共收录流传到今天的词作一千三百三十多家将近两万首,从这一数字可以推想当时创作的盛况。词的起源虽早,但词的发展高峰则是在宋代,因此后人便把词看作是宋代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与唐代诗歌并列,而有了所谓“唐诗、宋词”的说法。

【《全宋词》唐圭璋】相关文章:

《全宋词》陈克12-12

《全宋词》袁去华03-27

《全宋词》王质05-17

《全宋词》仇远05-15

《全宋词》刘埙10-28

《全宋词》汪藻05-16

《全宋词》谢薖06-11

《全宋词》陈著08-20

《全宋词》赵令11-22

《全宋词》曹冠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