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时间:2024-05-26 19:45:32 赛赛 南齐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我们都可能会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我们解答阅读题的金钥匙。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1

  荀伯玉,字弄璋,广陵人也。祖永,南谯太守。父阐之,给事中。伯玉仕宋为晋安王子勋镇军行参军。泰始初,随子勋举事。及事败还都,卖卜自业。

  齐高帝镇淮阴,伯玉为高帝冠军刑狱参军。高帝为宋明帝所疑,被征为黄门郎,深怀忧虑,伯玉劝高帝遣数十骑入魏界,安置标榜。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伯玉言不成行,而帝卒复本任,由是见亲待。后随高帝还都,除奉朝请。高帝使主家事。武帝罢广兴还,立别宅,遣人于大宅掘树数株,伯玉不与,驰以闻,高帝善之。

  升明初,仍为高帝骠骑中兵参军,带济阳太守。霸业既建,伯玉忠勤尽心,常卫左右,加前将军,大见委信。时武帝在东宫,自以年长,与高帝同创大业,朝事大小悉皆专断,多违制度。左右张景真偏见任遇,又多僭侈。武帝拜陵还,景真白服乘画舴艋,坐胡床。观者咸疑是太子,内外祗畏,莫敢有言者。荀伯玉叹曰:太子所为,官(太祖)终不知,岂得畏死,蔽官耳目!我不启闻,谁当启者!骁骑将军陈胤叔先已陈景真及太子前后得失,伯玉因武帝拜陵之后,密启之,上大怒。武帝东还,遣文惠太子、闻喜公子良宣敕诘责,并示以景真罪状,使以太子令收景真杀之。胤叔因白武帝,皆言伯玉以闻,太子左右以此深怨伯玉。武帝忧惧,称疾月余日。

  高帝临崩,指伯玉以属武帝。此人事我忠,我身后,人必为其作口过,汝勿信也。武帝即位,伯玉忧惧。上闻之,以其与垣崇祖善,崇祖田业在江西,虑相扇为乱,加意抚之,伯玉乃安。永明元年,与崇祖并见诬伏诛,而胤叔为太子左率。吕文显叹曰:伯玉能谋太祖而不能自谋,岂非天哉!

  (选自《南齐书》,有删改)

  8、对下列句子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置榜;标:标准

  B、又多侈;僭:过分

  C、官耳目;蔽:蒙蔽

  D、内外畏;祗:恭敬

  9、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高帝宋明帝所疑 其名

  B、莫敢有言 故非有志不能至也

  C、其与垣崇祖善 状语武

  D、上闻 则无望民多于邻国也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魏果遣游骑数百履行界上,高帝以闻,犹惧不得留,令伯玉占。(4分)

  (2)此人事我忠,我身后,人必为其作口过,汝勿信也。(4分)

  11、请简要概括第Ⅰ卷文言文中荀伯玉的性格特点。(4分)

  参考答案

  8、A(标明)

  9、B(B代词:……的人。A介词,被/动词,叫做。C介词,因为/介词,把。D代词,这件事/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0、(1)魏国果然派遣数百骑兵在魏齐边界游荡,太祖(高帝)把这种情状上报,但还是害怕不能留驻淮阴,让荀伯玉占卜。【给分点:游骑数百:定语后置(1分);以:把(1分);句意通顺2分)】

  (2)这个人侍奉我很忠诚,我死后,一定会有人找他言语上的过失,你不要相信。【(给分点:身后:死后(1分);过:过失(1分);句意通顺2分)】

  11、机智;忠心;敢于直言;不惧权贵(一点1分,共4分)

  文言翻译:

  荀伯玉,字弄璋,是广陵人。祖父荀永,是南谯太守。父亲荀阐之,官任给事中。荀伯玉在宋朝做官,担任晋安王刘子勋镇军行参军。泰始初年,荀伯玉跟随刘子勋发动起义,等到起义失败后回到京都,占卜维持生计。

  齐高帝镇守淮阴,伯玉担任冠军刑狱参军。高帝被宋明帝怀疑,被征为黄门郎,高帝深感忧虑。伯玉劝高帝派遣数十骑兵进入魏界,设置界标表示占据该地。魏国果然派遣数百骑兵在魏齐边界游荡,太祖(高帝)把这种情状上报,但还是害怕不能留驻淮阴,让荀伯玉占卜。荀伯玉断卦说不要动身前去,而明帝果然有诏恢复太祖本任官职,荀伯玉由此更被太祖当作亲信看待。后来伯玉跟随高帝回到京都,是奉朝请(朝廷给予闲散大官的优厚待遇)。高帝让他主管家里的事情。武帝离开广兴返回京城大肆修建别苑,派人在伯玉宅子里挖掘几株树,伯玉不给,武帝迅速把这件事上报高帝,高帝认为伯玉做得很好,并说:你就该这样做。

  升明初年,伯玉仍然担任骠骑中兵参军,带济阳太守。霸业已经完成,伯玉忠心勤劳尽心尽力做事。常常守卫在高帝左右。加前将军,很受高帝委任信赖。当时武帝还是太子,自认为年长,和高帝一起创下国家基业,朝中的大小事情都独断专行,经常违反制度。太子身边的人张景真很受武帝偏爱和重用,又奢侈无度。武帝拜陵回来。张景真穿着白服乘坐在小船上画画,坐在胡床上。看到的人都以为是太子,内外都敬畏,没有敢说的人。荀伯玉感叹说:太子的所作所为,高帝终究不知道,怎么能因为怕死,使太祖受蒙蔽。我不禀报使太祖知道这些情况,谁来禀报(皇上)。骁骑将军陈胤叔已经先将张景真及太子的.过错陈述上去。伯玉趁去武帝拜陵之后,秘密启奏皇上,皇上非常生气。武帝拜陵回来后,皇上派文惠太子、闻喜公子良宣告皇上的诏书谴责太子,并且把张景真的罪状给武帝看。派人以太子的命令收押张景真然后杀了他。胤叔趁机告诉武帝,说都是荀伯玉让皇上知道了这些事。太子左右的人因此十分痛恨荀伯玉。武帝担忧害怕,称病一个多月。

  高帝临死之前,指着伯玉嘱咐武帝说:这个人侍奉我很忠诚,我死后,一定会有人找他言语上的过失,你不要相信。武帝登上皇位,伯玉担忧恐惧,皇上听说了,因为他和垣崇祖交好,垣崇祖田业在江西,担心他们一起作乱,皇上特意抚慰荀伯玉,伯玉才安心。永明元年,和垣崇祖一起被诬告被杀了,而胤叔担任太子左率,吕文显感叹说:伯玉能替太祖谋划却不能替自己谋划,这难道不是天意吗。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 2

  裴昭明,河东闻喜人,宋太中大夫松之孙也。父驷,南中郎参军。昭明少传儒史之业,泰始中,为太学博士。有司奏:太子婚,纳征用玉壁虎皮,未详何所准据。昭明议:礼纳征,俪皮为庭实,鹿皮也。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虎豹虽文,而征礼所不言;熊罴虽古,而婚礼所不及;圭璋虽美,或为用各异。今宜准的经诰。凡诸僻谬,一皆详正。于是有司参议,加圭璋,豹熊皮各二。元徽中,出为长沙郡丞,罢任,刺史王蕴谓之曰:卿清贫,必无还资。湘中人士倘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昭明曰:下官忝为邦佐,不能光益上府,岂以鸿都之事仰累清风。历祠部通直郎。永明三年使虏,世祖谓之曰:以卿有将命之才,使还,当以一郡相赏。还为始安内史。郡民龚玄宣,云神人与其玉印玉板书,不须笔,吹纸便成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惑众。前后郡守敬事之,昭明付狱治罪。及还,甚贫罄。世祖曰:裴昭明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谙书,不知古人中谁比?迁射声校尉。九年,复遣北使。建武初为王玄邈安北长史、广陵太守。明帝以其在事无所启奏,代还,责之。昭明曰:臣不欲竞执关楗故耳。昭明历郡皆有勤绩,常谓人曰:人生何事须聚蓄,一身之外,亦复何须?子孙若不才,我聚彼散;若能自立,则不如一经。故终身不治产业。中兴二年卒。 (节选自《南齐书卷五十三》,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B.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C.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D.晋太子纳征以虎皮二/太元中/公主纳征虎豹皮各一/岂其谓婚礼不详/王公之差故/取虎豹文蔚以尊其事/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裴昭明见多识广。太子结婚时用的纳征礼是玉璧和虎皮,有关官吏不清楚这样安排的依据,裴昭明根据晋代纳征礼的规格标准解释了原因。

  B.裴昭明洁身自好。刺史王蕴看到裴昭明很清贫,把湘中人士求职的馈赠礼物转赠给他,但裴昭明为不连累长官的一世清名坚决回绝了此事。

  C.裴昭明为官严明。因为有出色的做官才能,历任过好几处郡官,曾担任长沙郡丞、始安内史等职,敢于逮捕以四处吹嘘迷惑民众的龚圣人。

  D.裴昭明廉于财力。在他看来,除了自身必需之外,没有必要为子孙留下财物,因此尽管有不少政绩,但一辈子都不经营积聚产业,很贫穷。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裴昭明罢郡还,遂无宅。我不谙书,不知古人中谁比?

  (2)明帝以其在事无所启奏,代还,责之。

  参考答案:

  4.(3分)B

  5.(3分)B( B原文中湘中人士有须一礼之命者,我不爱也一事还没有发生,是一种假设。)

  6.(10分)

  (1)(5分) 裴昭明罢职回来,连住宅也没有。我不太熟悉历史,不知道古人中有谁和他一样?(罢谙比各1分,句子大意2分)

  (2)(5分) 齐明帝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章表上奏,所以让人代替他的职位命他回京都,并且责备他。 (在事代还责各1分,句子大意2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裴昭明,河东郡闻喜县人,是宋太中大夫裴松之的.孙子。其父裴骃任南中郎参军。裴昭明年轻时便传授儒学和史学,宋泰始年间,任太学博士。有司奏报说:太子结婚,纳征礼用的是玉璧和虎皮,不清楚这有什么标准和依据。裴昭明发表见解说:周礼男方给女方送聘礼,把成双成对的皮作为礼物陈列于中庭。这成双成对的皮就是鹿皮。晋太子用两张虎皮 纳征礼,晋太元年间公主结婚时的纳征礼,用了虎皮豹皮各一张,大概是认为周礼中关于婚礼条款并不完备详尽。王公之礼应有等差,所以取用花纹华美的虎皮豹皮,为的是使公主的婚礼显得隆重。但是,虎豹皮虽有彩色花纹,征礼并没有说要用它;用熊皮作为礼物虽然很古朴,婚仪中并没有说要用它;珪璋虽然很美,其用途却各不相同。现在应当以古代的典籍为准则,凡是违离典籍的,都应当加以补充、纠正。于是有司又多次讨论,决定在礼品中增加珪璋和豹皮熊皮各二张。元徽年间,裴昭明出任长沙郡丞。任职完毕时,刺史王蕴对他说:你很清贫,一定没有回去的路费。湘中人士中如果有馈赠礼物给我而求职的,我是不会吝啬的。裴昭明说:下官我愧为郡的辅佐,不能够对长官您有所帮助为您争光,怎能因为鸿都之事连累您清正的名声呢。历任官职至祠部通直郎。齐永明三年,裴昭明奉命出使北魏,齐世祖对他说:因为你有承担重任的才能,出使回来之后,一定奖赏你做一个州郡的官员。回来之后裴昭明作了始安内史。郡中有一个叫龚玄宣的百姓,说是神人传给他玉印玉板书,不须用笔,只须对着纸吹气就能现出文字,自称龚圣人,以此来迷惑民众。前后任郡太守对他很恭敬,而裴昭明把他逮捕入狱治罪。等到裴昭明任满还都,贫困得几乎一无所有。齐世祖说:裴昭明罢职回来,连住宅也没有。我不太熟悉历史,不知道古人中有谁和他一样?提升他为射声校尉。永明九年,又派他出使北魏。建武初年,裴昭明任王玄邈的安北长史、广陵太守。齐明帝因为他在任期间没有章表上奏,所以让人代替他的职位命他回京都,并且责备他。裴昭明说:我是不想和别人争着执掌大权才这样做啊。裴昭明历任过好几处郡官,都有勤劳的政绩,他常常对人说:人生有什么事需要积蓄财物呢?除了自身之外,你还需要些什么呢?子孙如果没有才能,我积蓄财物会让他们给散失殆尽;子孙如果能够自立,则不如使他们精通一种经书。所以裴昭明一辈子都不经营积聚产业。齐和帝中兴二年,裴昭明去世。

【南齐书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相关文章:

阅读理解文言文参考答案及译文08-17

元史虞集传阅读理解答案及译文08-28

《新唐书·李白传》阅读理解及译文11-10

海鸟阅读理解答案10-16

宋书阅读理解答案09-12

《愚公移山》阅读理解及答案09-10

唐才子传节选阅读答案及译文09-12

《桐城古代散文选》阅读答案及译文09-14

南齐书列传十二阅读题08-28

三峡阅读理解答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