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义和团是由谁创办的

时间:2022-03-25 16:26:08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义和团是由谁创办的

  19世纪末在中国发生的一场主要针对西方侵略者及其在华附庸以及和西方文明成果有关的科学器物和相关人士,是具有强烈的朴素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完全自发的民间运动。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义和团是由谁创办的,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义和团是由谁创办的

  义和团是清末时期的异常人民起义团体,义和团运动还在太平天国运动之前发生,只不过受某些限制,其整体影响力远远不及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虽然在中学历史书中笔墨不多,但是大家绝对都是知道的。

  相比于太平天国运动的规模庞大,义和团运动规模较小,但是同为清末农民起义运动,还是时常讲两人放在一起比较的。太平天国运动在历史书上有大篇幅的描写,义和团云东则较少。我们都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洪秀全,但是对于义和团运动的领导人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也正是本文要为各位看官介绍的了。

  义和团的创始人为东泗水县柘沟镇的朱红灯,原本是一位非常普通的百姓,公元1898年的时候因为家乡闹水灾,所以到长清县大李庄投奔自己的舅舅。他的舅舅以行医为业,朱红灯便跟着舅舅学了写皮毛。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之后,全国借传教为名建立教堂,欺凌百姓的事情比比皆是。当长清县境内也教堂遍设,帝国主义传教士横行乡里,欺男霸女,骄横跋扈,惹得乡里内外群情义愤。

  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背景下,长清县内很快开始兴起学拳之风,有的地方已开始设场练拳,并出现了兴清灭洋,拿洋教、保江山的口号。

  朱红灯便是在这个时候拜师练拳,随后在大李庄设场。朱红灯借着行医卖药的招牌,四处走动,名为行医,实际上是到邻近各乡进行反洋教宣传。因为他的积极宣传,义和拳势力发展很快,而他也很快被推为长清一带义和拳的首领。

  成为长清一带义和拳的首领后,他在那一年的六月份带领拳民攻打长清县最大的徐家楼教堂和河东个龟对教堂,清算了比邻各地的恶霸地主。后来因为遭到长清县地主的联合围攻,带领众人转到茌平县活动。

  不得不说朱红灯宣传方面的工作做的实在不错,当然也有帝国主义实在遭人憎恨的原因。总之尽管因为受到围剿而被迫转移基地,实际上一盒去哪的势力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从最初的长清县到茌平县,一直发展到三十里铺、姚家庄、、八里庄、马沙窝、王莫庄、琉璃寺、大柳庄、南关、西关、双营等地。

  公元1899年4月,朱红灯领导梁民先后焚烧了梁庄、王相庄、马沙窝、八里庄、业官屯、姚家庄等地教堂,并提出了先学义和拳,后学红灯照,杀了洋鬼子,灭了天主教等口号,得到人民群众和你你能干的积极响应。当时各地860余庄中习拳者多达800余处,势力庞大。

  公元1899年夏,朱红灯把义和拳改称义和团,公开进行反洋教斗争。并且积极与周边各县反对洋人的势力合作,形成了以杠子李庄为中心的反洋教斗争。

  朱红灯的义和团运动可以说是受到清廷的纵容,因此得以迅速发展。但是等到后来清朝再一次被帝国主打败,签订合约之后,便将所有的过错全部归结到义和团的头上。也因此义和团受到帝国主义憎恨,清廷也因此接受帝国主义各国的要求开始清理义和团。

  本地政府一开始行动,义和团的势力便迅速受到打压,虽然众人仍然在勉力坚持,但是最终还是走到了末路。朱红灯被清军游击马金叙捕获,另一首领心诚和尚于高唐州杨庄为马金叙捕获,与朱红灯一起被解送济南。

  朱红灯和心诚和尚两个义和团的主要领导人被捕之后,其部下仍然坚持带领群众做斗争。但是后来因为外国公使纷纷提出抗议,清政府迫于帝国主义的压力,加大了对待义和团的清剿力度,朱红灯、心诚和尚、于清水等被杀,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也画下了句号。

  拓展阅读

  产生背景

  义和团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义和团所起源的山东飞地(今邢台市)

  1、白莲教说,这一看法的.代表是劳乃宣的《义和拳教门源流考》。认为义和团起源于白莲教。

  2、大刀会说,大刀会是清代华北由贫苦农民为主的一个团体,成员演练“金钟罩”,认为可以刀枪不入,也被认为是义和团的起源之一。

  3、乡团说,也有部分人认为义和团起源于民间的乡团组织。

  4、拳会说,在清代有许多传播武术的民间团体,如义和拳、梅花拳等,特别是义和拳在长期发展中蒙上了浓厚的民间宗教色彩。被认为是义和团的前身。

  5、斧头帮说,最扑朔迷离但也最有权利的,和其他起源不同,是义和团成就了斧头帮,而不是起源于斧头帮。总的来说:白莲教→义和团→斧头帮,期中中间夹杂的很多分支结构混乱,包括以上的大刀会和青帮、洪门、袍哥等。

  爆发原因

  导火索

  1899年10月上旬,山东省冠县飞地蒋家庄(今邢台市威县),教民和当地民众发生冲突,义和团冲击当地的教堂。知县蒋楷派兵前往镇压。朱红灯率团民数百人与清军进行战斗,将其击败。现如今在平原乡间还流传一句谚语“义和团起平原,不到三月遍地传”。

  根本原因

  19世纪末,各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边疆和邻近国家,中国边疆地区出现了新的危机。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在经济上向中国大量输出资本,在政治上则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在文化上他们通过教会深入中国城市和乡村进行侵略活动,使民族危机愈加严重,终于爆发了义和团运动。义和团运动的兴起是有多种多样的原因的,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日益激烈化。自甲午战争后,中国陷入了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的境地,各帝国主义加强对中国的政治与经济侵略,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使广大的中国人民深受其害,成为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

  教案事件

  1862年,江西巡抚沈葆祯为教案事曾派员到民间密访,问起民众为什么要与教士拼命,民众回答说:他们要夺我们本地公建的育婴堂,又要我们赔他许多银子,且叫从教的人来占我们的铺面田地,又说有兵船来扶制我们。我们让他一步,他总是进一步,以后总不能安生,如何不与他拼命?可见,教方妨害其生计的侵略活动,是迫使他们起来反抗的最直接原因。由于民受害最深,抗争也就最坚决。当查访者问及“教方真的有兵船来,难道你们真的与他打仗吗?”民众回答说:目下受从教的侵凌也是死,将来他从教的党羽多了,夺了城池也是死……横竖总是死。他不过是炮火厉害,我们都拚着死,看他一炮能打死几个人。只要打不完的,十个人杀他一个人,也都够了。

  德国圣言会传教士安治泰说:“哪里有教民,哪里就发生词讼。”

  备受教案困扰的曾国藩在奏折中写道:“凡教中犯案,教士不问是非,曲庇教民;领事亦不问是非,曲庇教士。遇有民教争斗,平民恒屈,教民恒胜。教民势焰愈横,平民愤郁愈甚。郁极必发,则聚众而群思一逞。”

  张汝梅在处理完大刀会案件后指出,教民“一经入教,遂以教士为护符,凌轹乡党,欺侮平民,睚眦之仇辄寻报复。往往造言倾陷,或谓某人毁谤洋教,或指某人系大刀会匪,教士不察虚实,遂欲怵以兵威。不知教士之势愈张,则平民之愤愈甚”。

  袁世凯尽管极端仇视义和团运动,然对于民教相争一节,仍不得不坦陈“东省民教积不相能,推究本源,实由地方州县各官,平时为传教洋人挟制……往往抑制良民……而教民转得借官吏之势力,肆其欺凌,良民上诉亦难伸理。积怨成仇,有由然也。”

  1861年恭亲王奕奏:“传教士每以民间琐事前来干预,致奉教与不奉教之人诉讼不休。……奉教者必因此倚恃教众,欺侮良民……为地方官者,又或以甫定和给,惟恐滋生事端,遂一切以迁就了事,则奉教之计愈得,而不奉教者之心愈不能甘。”

  失败原因

  根本原因

  义和团运动的领导阶级是农民阶级,基本群众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提不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最初,他们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屡遭清政府的镇压。在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义和团把斗争的矛头直指帝国主义,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为了躲开义和团运动打击锋芒,被迫采取假宣战,真投降的欺骗手法,对外投降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义和团运动,使义和团处于内外夹攻的境地。在国内外敌人的夹击下遭到了失败。

  客观原因

  清朝与国外联军剿杀。

  主观原因

  “扶清灭洋”中的“扶清”使义和团丧失了应有的警惕,盲目的排外。

【义和团是由谁创办的】相关文章:

创办的造句04-07

范旭东创办化学工业04-22

详细的近义词是01-14

照例的近义词是01-17

霎时的近义词是01-17

谜底是松鼠的12-12

含辛茹苦的意思是11-12

晓的字义是?06-30

稚拙的意思是?06-30

朦胧的意思是?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