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命绝五丈原
轰轰烈烈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就以此悲剧落下帷幕,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典故。
从秦岭返回宝鸡之后,已经时近中午。我们在城里稍做停留,驱车沿着G30东去。我们驰骋于关中腹地,一路上左边是连接宝鸡和西安的高铁轨道,右边是奔腾渭水,更远处是巍峨秦岭。
这条高铁是新修的,从宝鸡到西安只要一个小时,非常方便。我发了微博,有网友感慨道:“现在到西安只要一个小时,可诸葛丞相却走了一辈子,还没走到。” 我在车里读出了这句话,一时间大家都沉默了,莫名的伤感情绪在车内弥漫。
事实上,我们在宝鸡出发时,这种伤感就一直缭绕在左右。越是向东,越是强烈,大家敛容不语,我们再没了之前旅行时的兴奋和惊喜,因为接下来要去的目的地,是本次重走北伐路的终点,同时也是诸葛亮人生的终点——五丈原。
五丈原这个地方,名气很大,可每个人提到这个名字,都会不自觉地压低声音,收起笑容,仿佛怕会惊扰到什么。这里是一个传奇人生的终结,是一个史诗故事的悲壮结尾。
我们向东开了约莫一个小时,从蔡家坡立交下了高速,向南转去。这条南北大道叫作孔明大道,开过渭水之后,即进入五丈原镇的范围。
今日天气晴好,阳光醇媚,肃穆而温暖,是个扫墓的好天气。镇子不大,远处可以看到秦岭青山耸峙。镇子南边有一座高大的黄色土塬,背靠群山,颇有气势。我摇下车窗远目而望,心想:“丞相,我们终于来了。”
时间飞速倒转,回到了建兴十二年。此时距离上一次祁山大战已经过了三年,诸葛亮再一次率兵北上,开始了他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北伐。
这一次他的选择出乎意料,没有继续进攻陇西,而是选择了走褒斜道,就是赵云在第一次北伐时佯攻的地方。
之前的汉中篇里我们分析过,褒斜道是一条相对不错的进攻路线。它的南端离南郑和沔阳很近,道中虽然需要修筑大量栈道廊阁,但有褒水和斜水可资利用;而它的北端箕谷、斜谷出口,位于陈仓和长安之间的渭河盆地,东距长安不过两百里,北向岐山不过几十里路,又有渭水连通。
如果能在这里站稳脚跟,将会对曹魏防线造成巨大威胁。所以当赵云从这里出兵时,曹真才会误判成主攻方向。
可是,为什么呢?诸葛亮从第一次北伐开始,一直孜孜不倦地进行着陇西攻略。为什么这次他放弃了先前的辛苦经营,决定直入关中呢?
我觉得原因是多方面的。也许他觉得上一次蜀军的表现优良,已经具备了对敌正面作战的信心,不需要再搞迂回战略;也许他对自己的命运有所预感,时不待我,必须要抓紧时间。抑或两种心态兼有吧。
也许,最大的原因,是他一生的宿敌司马懿。
自从上次祁山大战后,司马懿也没闲着。他在关中向西扩建了成国渠,筑了临晋陂,还从冀州调遣了大量农民去上邽屯田,还在京兆、天水、南安等地监冶—冶是冶炼,等于建起了兵工厂。
有了水渠就有了粮草,有了兵工就有了战力。这三年来,陇西变得愈加坚不可摧。诸葛亮绝望地看到,在这里他不太可能再占到便宜了。他别无选择,只好老老实实地把目光投向关中。
司马懿对诸葛亮的心态,有十分敏锐的了解。他曾经评论道:“纵其后出,不复攻城,当求野战,必在陇东,不在西也。”他早料到了诸葛亮下一步不会去撞陇西的南墙,只能走陇东,寻求主力决战,以争取胜机。
更可怕的是,司马懿甚至连时间都推算出来了,诸葛亮要积聚三年的粮草,才能出兵一次。从建兴九年到建兴十二年,正好三年。
所以这次北伐出兵的路线,与其说是诸葛亮的选择,不如说是司马懿逼他做出的决定。这和个人才智无关,完全是国力之间的差距所决定的。
不过战略上的胜势,并不等于稳赢。毕竟诸葛亮手里还握有一把锋利的刀,这把刀曾经在卤城收割了无数魏军战士的生命,至今仍未锈钝。
建兴十二年春,蜀汉军团踏过褒斜道,穿过斜谷,进入关中腹地。早有准备的魏军并没有立刻围上去,而是在看,在看蜀汉军的动向。
司马懿在这时候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诸葛亮要是胆子够大,就沿着秦岭走武功县东进;如果他西上五丈原,咱们就可以彻底放心了。司马懿这句名言被罗贯中写进了《三国演义》,但没解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句话很重要,可以说直接决定了第五次北伐的成败。它蕴藏的意义,只有当我登上五丈原俯瞰周围形势时,才一目了然。
其实五丈原应该写作五丈塬。塬是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山体四周被沟谷冲刷切割成垂直峭壁,顶部平坦如台,远望如一个个巨大桌子。五丈原就是这么一个地貌,它位于渭水南侧的棋盘山北麓,整个山体三面都是垂直悬崖,只有南面略缓,从北面开车过来的话,需要盘山而上。
俯瞰五丈原,形状就像一具琵琶,北宽南细。最宽处是个大平台,即岐山武侯祠,武侯祠往南八九公里左右,在五丈原南端最狭窄处,还有一座豁落城遗址,据说是诸葛亮中军帐所在。
我们盘山而上,抵达五丈原顶。原顶修建着五丈原武侯祠,祠前有一片开阔平地,可以观看到北方的地理大势:最醒目的是原下的`渭水,渭水北岸的蔡家坡也尽收眼底,再往北望,还能看到岐山县城和祁山北边的千山。
说实话,我原来可没想到,关中平原在这一带的南北距离居然这么短。我站在最南端的五丈原,居然可以一眼望到最北端的千山。
这个距离,就是司马懿那句话背后所隐藏的原因了。
五丈原背靠秦岭,它的东边是武功县,西边是陈仓,北边是岐山。而武功县在五丈原更东边的位置,西邻扶风、北接乾县,南临周至,距离西安只有区区一百四十里地。苏武墓和隋炀帝陵都在这里。
如果诸葛亮出斜谷后东进,贴着秦岭和渭水一路杀至武功,那么蜀汉兵锋将会直指长安。这在政治上会造成非常大的压力。司马懿将被迫放弃死守策略,与诸葛亮决战。到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正中了诸葛亮急于主力决战的下怀——这就是为什么司马懿说如果是勇者就东进武功。
但如果诸葛亮出了斜谷向西,驻扎在五丈原,那就是另外一种打法了。
正如我站在原上观察的那样,五丈原过了渭水,北边是岐山县,岐山以北是千山山脉,俗称北山。关中平原在这一带的南北宽度,只有二十多公里。诸葛亮以五丈原为基地,只要北上攻取岐山,就等于把关中盆地拦腰截断。无论是关陇道还是陈仓狭道,都没用了,曹魏的西北防线会被切成陇西、陈仓和关中东部三块。届时诸葛亮可以切断分割,从容消化。
魏军的另外一位大将郭淮预料到了,他分析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
这个打法对曹魏来说是很危险,但至少不用急着决战了——这正中司马懿的下怀。司马懿不怕对峙,就怕决战。所以当他听说诸葛亮去了五丈原后,高兴得像个孩子一样。
打仗这种事,就是要做让敌人难受的事。现在敌人这么开心,那么难受的就只能是自己。
蜀军兵出斜谷,驻扎在五丈原。诸葛亮又占领了附近的良田兰坑,从一开始就摆出了要打持久战的准备。
司马懿呢,没动,以不变应万变。
诸葛亮准备停当之后,发兵去渡河攻取北山。早有准备的司马懿派了郭淮、胡遵等人死死堵在阳遂、积石两地。诸葛亮北上不得,没奈何,退回五丈原。接下来,魏军从东、西和北三个方向包围了诸葛亮,却没动手。
诸葛亮也不急,索性在五丈原附近摆下阵势,种地屯田。至今在五丈原附近,还有诸葛田、魏延城之类的遗迹,真假就不知道了。不过这个所谓屯田,也不见得多舒服。五丈原这个地方,水资源很贫乏,当地有民谣:“有女不嫁五丈原,吃水还比吃油难。”可见地理位置之差。
但诸葛亮仍旧没动摇,他在等,在等一个消息。
这次他没失望。到了五月份,南方传来了战报:孙权、陆逊、孙韶三路大军十几万人,分攻合肥、襄阳、广陵三处要害。
这次东吴没掉链子,无论动员规模还是出击时间,配合都刚刚好,确实是动真格的了。
这就解释了诸葛亮为何不急于东进。每个人都有算盘,司马懿以为两军对峙正中下怀,诸葛亮其实也在等曹魏无暇西顾的时机。
魏明帝也是骨头硬,咬着牙不让司马懿退,坚守岗位。自己带人南下救援,结果孙权这个废物七月在合肥城下大败而归,三路伐魏草草收场。
诸葛亮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一口血喷出来。这样的局面,都能被东吴的人搞砸,实在是太气人了。诸葛亮后来的意外去世,和孙权这次失利的刺激有很大关系。
最后的希望,就这么消失了。
不,还没消失。魏明帝还没回军,只要在这之前干掉司马懿,蜀军还是会有胜机。
于是诸葛亮开始挑衅,堂堂一国丞相,连送女人衣服这招都用出来,他真是急了。
若换了别的将领,可能早按捺不住愤怒。可司马懿可是李宗吾《厚黑学》里的典型模范,任凭你怎么折腾,我就是不出战。不光我不出,麾下诸将谁也不许去。为此魏明帝还特意派了辛毗持节来坚定避战之意。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不久之后,诸葛亮积劳成疾,在五丈原溘然去世。蜀军悻悻退兵,临走前还发生了一出分裂的闹剧。从此之后,关中、秦岭再也看不到任何一片蜀汉的旗号。
轰轰烈烈的诸葛亮北伐中原,就以此悲剧落下帷幕,留下一段“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典故。老三国里《秋风五丈原》那一段,我的印象极深,每看必哭。
对于诸葛亮之死,种种典籍都纷纷予以大版面的报道,比如《晋阳秋》里曾如此报道:“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汉晋春秋》还绘声绘色地讲了一个“死诸葛走活仲达”的传奇故事。可见在那个时代,大家对诸葛亮已经有了神化的趋势,后来这些桥段全被吸收进了《三国演义》。
连另外一位当事人司马懿,都特意去考察了一下诸葛亮留下的营垒,发出“天下奇才”的赞叹。当然,我个人认为不排除他在变相称赞自己:天下奇才被我耗死了,那我岂不是天下超奇才了么?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坦率来说表现很差,至少比第四次北伐时的挥洒自如差很多。他用兵谨慎呆板,毫无灵动,从始至终要么被司马懿牵着鼻子走,要么等着孙权来配合,自己的命运被完全交付于他们之手。
我宁愿把这种失常表现,理解为他那时已经身患重病。《魏氏春秋》记载了一件耐人寻味的事。诸葛亮的使者去见司马懿。司马懿询问诸葛亮的作息工作规律,使者回答:“诸葛公夙兴夜寐,罚二十以上,皆亲揽焉;所啖食不至数升。”司马懿听了,只说了四个字:“亮将死矣。”
再出色的棋手,如果同时承受了病痛和繁重工作,也很难下出妙手。
归根到底,还是诸葛亮谨慎和举轻若重的性格使然。倘若他能毅然东进,未必不能打开局面。如果他能多关心一下自己的身体,未必不能扭转大势。这些年的战事让他迅速成长,但终究未能改变其秉性。而性格决定了命运,从递上《出师表》的那一刻开始,诸葛丞相就已经注定要倒在五丈原上。
【诸葛亮命绝五丈原】相关文章: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赏析03-25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03-27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古诗赏析04-25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古诗鉴赏12-01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杜牧唐诗赏析03-23
命09-05
命09-05
命04-22
惊才绝绝成语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