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文化的民族迁徙

时间:2022-08-30 21:27:45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国文化的民族迁徙

  初秋的北平,深夜微凉。空荡荡的大街上,一群人拎着箱子,行色匆匆。人群中有梁思成和林徽因一家,还有清华大学的三位教授。

中国文化的民族迁徙

  时为1937年9月—— 北平被日军占领一个多月后。几位大名鼎鼎的中国学界精英做出艰难抉择:离开北平这个是非之地,踏上向南流亡之旅??

  为保护和抢救平津地区的教育、文化界知识分子及民族精英,当时的国民政府教育部向他们秘密发出了撤退至长沙、西安等地的命令。一场中国现代史上最悲壮的知识分子大迁徙就此拉开序幕??

  作家岳南历时八年采访和收集资料,厘清了当年那段尘封的史事,在160万字的《南渡北归》一书中,全景式展现了陈寅恪、傅斯年等几十位人文科学领域的大师们,在那场动荡乱世中曲折的生命轨迹和不屈的学术追求。

  “从这些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格的力量和不朽的精神,以及一个民族复兴的意志与希望。”岳南对本刊记者说。

  近日,岳南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写作这本书是为了让今天的人们了解,那个动乱年代还有这样一群人在以这样的方式和精神面貌生活着。

  南渡终将北归

  “稽之往史,我民族若不能立足于中原,偏安江表,称曰南渡。南渡之人,未能有北返者。晋人南渡,其例一也;宋人南渡,其例二也;明人南渡,其例三也。”正如这段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碑文所记,我国历史上曾有三次“南渡”都以国破难返而告终。

  悲剧没有延续。发生在抗战期间的第四次“南渡”,比之历史,敌人更为凶恶,处境更为艰险,却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内“北归”。

  这样的完胜,在岳南看来,得之于当时中华民族所表现出的勇气、智慧、团结的力量和必胜的信心—— 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源自当时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大师们对国民的影响。

  “这个影响除了站在讲台上的教授类型的知识分子薪火相传,还有不站在讲台上的知识分子们以身示范所起的作用。这两股力量形成了一个强大磁场,在民族危难到来的时候,释放出了内在的能量,感化、催发着中国军民为抗战胜利而不惜身家性命,以从来没有过的勇气与信心、智慧,赢得了抗战的胜利。”岳南对本刊记者说。

  岳南在书中描述了这样的情节:1938年初,已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的各高校师生分批向昆明迁徙,另行组建以北大、清华、南开师生为主体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漫长而艰辛的旅途中,师生们仍未放弃实践和教学,一路调查社会与民众生活,写下了一本本日记和观察心得。每到一地,借休整之机,曾昭抡、闻一多等教授还向当地的军政官员、士绅与民众作政治文化方面的讲演,分析中国的国力、军队和武器,与他们探讨坚持抗战的种种论题。

  而发生在陈寅恪先生身上的故事则更让岳南感佩。

  陈寅恪在困于日军占领的香港时,于贫病交加中仍倚床诵读《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南宋建炎以来志士仁人坚守民族气节的爱国事迹,激起了陈寅恪的共鸣。在书的最后一卷,他写下这样的跋语:“于万国兵戈饥寒疾病之中,以此书消日,遂匆匆读一过。昔日家藏殿本及学校所藏之本虽远胜此本之为讹脱,然当时读此书犹是太平之世,故不及今日读此之亲切有味也。”

  后来,当驻港日本宪兵为陈家送去急需的大米企图拉拢他时,陈寅恪夫妇严词拒绝,将大米丢出门外,宁肯全家饿死也不“折腰”。

  气节之外,即使在最艰苦的条件下,学者们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学术事业。

  1943年,英国剑桥大学教授、科技史家李约瑟,借访问中国之机,特意到迁至李庄的同济大学,探望阔别十多年的老友童第周。当看到老友那间只有一架双筒显微镜的简陋实验室时,李约瑟实在不敢相信,就在这里,童第周完成了高难度的实验,并撰写了数篇在国际上引起瞩目的高质量论文。这次李庄之行让李约瑟毕生难忘—— 在中国西南部这个偏僻山坳里,他看到了一批坚韧不拔又满怀热情的中国学者。

  国难当头之时,中国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这种精神、风骨和气度,令著名学者马一浮在香港防空洞里躲避日本轰炸时,仍对战争的前景满怀信心—— “这场战争注定是中国赢的。我们用第一流的人才在抵抗着日本二流人才的进攻,焉有不胜之理!”

  马一浮的预言终成现实。1945年,中国军民赢得了抗战胜利。次年5月4日,西南联大在昆明举办了校史上最后一次结业典礼。这一天,也是北大、清华、南开三校正式复校的日子。

  “千秋耻,终当雪,中兴业,须人杰。便一成三户,壮怀难折。多难殷忧祈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待驱除倭虏复神京,还燕碣。”三校师生们唱着由冯友兰作词的西南联大校歌整装北归。

【中国文化的民族迁徙】相关文章:

迁徙07-04

迁徙的鲤鱼04-14

迁徙的鲤鱼08-17

迁徙到2班作文09-23

大迁徙现代诗歌09-22

中国文化格言精选11-02

谈谈中国文化07-07

碎梦的迁徙现代诗歌欣赏09-14

传承中国文化格言09-10

谁来拯救中国文化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