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女皇武则天的故乡
武则天是哪里人:一代女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的女皇帝,那么她是哪里人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女皇武则天的故乡
祖籍并州文水人,至于出生地则有好几种说法:山西并州文水;四川利州(广元);陕西长安(西安);江苏扬州。
1、认为武则天是山西并州文水出生的理由是,武则天曾经自称是并州文水人,这个说法看似很确切,其实不能说明问题。原因在,按照新旧唐书,武则天之父武士彟是并州文水人,因此武则天的籍贯为并州文水,古人常以自己的籍贯确定自己是什么地方人,何况武则天是对并州文水的父老这样说,更具亲切感,而与她在何地出生无涉。
2、认为武则天是陕西长安(西安)或江苏扬州出生所依据的材料是最早有关武则天的出生线索的《攀龙台碑》,碑为则天时吏部尚书、中书令李峤为武士彟撰写。碑文并未直接说出武则天何处所生,仅仅给出了武士彟再娶,以及他任京官和扬州、荆州等地官员的时间。《攀龙台碑》是这样开出武士彟的年表的:
武德元年(618年),封武士彟为上柱国金紫光禄大夫、散骑常侍兼检校井钺将军。
武德三年(620年),封工部尚书,继而武士彟丧妻。
约于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亲自主婚为其娶了隋朝宗室杨达之女。
武德八年(625年),武士彟出任栓校扬州都督府长史。
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以太子身份统领朝政,封武士彟为豫州都督,统领豫、息、舒、道四州诸军事。
贞观元年(627年),封利州都督,统领利、隆、始、静、西、龙六州诸军事。
贞观五年(631年),封荆州大都督,统领荆、峡、丰、郎、岳、果、松七州诸军事。
贞观九年(635年),唐高祖驾崩,武士彟在悲痛中患病,呕血而亡,享年59岁。遗令:归葬文水。
现在,我们把上述《攀龙台碑》的内容先放在一边,看看记录武则天事迹的正史是怎么说的?按新唐书,武则天活了81岁;按旧唐书,武则天活了83岁。这两个说法是矛盾的,究竟武则天活了多大年纪?
以则天寿83计,则则天应生于武德四年,这不可能。
因为武则天是杨氏所生,杨氏生三女,而杨氏后来一直活在武则天当政,故杨氏是武士彟之后妻。武士彟之前妻生两子,俱为兄,这点应该是肯定的。进一步考虑,武则天并非三女中的大女(而是仲女),因此实际上,最早大女应该在武德五年生,因为按照《攀龙台碑》所列武士彟年表,武士彟在武德四年结婚,杨氏最早只能在武德五年生子。为了严格起见,我们还应该排除杨氏原是婢妾,后被扶正,因为碑文里讲的是高祖亲自主婚为其娶了隋朝宗室杨达之女。故则天及其姊妹非庶出,换句话说,就排除了则天是前妻还在的时候所生。如果我们同意碑文里讲的都是事实,则一般说来,大姐应不早于武德五年生,那么则天就不早于武德六年生,于是83岁的说法就不对,即使按照虚岁都说不过去。
那么现在就只能认为武则天只活了81岁,但是,这个81岁有虚实岁之分,结果则天可能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
如果武则天是在武德六年或武德七年生,则须知道其父母在哪里?不幸的是,《攀龙台碑》并未给出武士彟在武德五年到武德七年期间在哪里任官的的记录,而仅仅给出了武士彟在武德八年外放到扬州作长史。假如武士彟这段时期没有离开长安,仍然当他的工部尚书,那么武则天就出生在长安,即今西安。陈振云据此认为武则天应生于长安。
历史学家吴晗说武德八年(625)武士彟任杨州都督府长史时则天诞生,因此应该生于扬州,此据北宋《册府元龟》,但是《册府元龟》不是很踏实的史料,中多秽杂,所以吴晗此说并不是很过硬的。
3、武则天生于利州说
由于新旧唐书关于武则天的年龄互相矛盾,其中旧唐书更与武则天亲自审定的《攀龙台碑》武士彟年表不合,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新旧唐书所载则天年龄都是错的。现在进一步看看武则天出生广元说的情况。
最早有关武则天出生广元说的文献见于《大唐新语》所载,其中说:
如果我们认为《大唐新语》为怪说,则晚于它的李商隐《利州江潭作》一诗,题目自注有“感孕金轮所”句,查金轮为武则天谥号,是明指武则天诞生利州。
如果我们认为上述两条纯属民间传说,则1954年在广元皇泽寺出土的孟蜀广政碑,碑文云:
“天后武氏其人也,事具实录,此不备书,贞观时,父士彟为都督于是州,始生后焉。”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碑文里有:“事具实录”,而《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945),比起《广政碑》(后蜀广政二十二年,959)早了14年,我们不知道究竟这里所指的“实录”是否单指《旧唐书》,但我们知道,在《旧唐书》成书后的明年,即946年,契丹兵南下掳后晋末帝与百官北走,中原大量史籍失传,因此,这个“实录”可能是唐灭亡前被带到蜀的典籍,如果确实如此,则《广政碑》所根据的是比《旧唐书》更确信的史料。这样,武则天应该出生在广元。
也注意到北宋的《元丰九域志》里说:
“士彟为利州都督,生武后于此。”
以后,《舆地纪胜》、《东舆胜揽》等书都肯定了武则天出生在广元。
同时,我们注意到,对于武则天出生长安、扬州说都没有更多的文字资料或者民间传说提供出来,所以我们认为,目前最可靠的关于则天出生之地应是广元,然则这样一来,武则天的寿命就可能是77岁了,这与两唐书都不符合,但是,如陈寅恪认为,现存史料关于武士彟、武则天的早期记录都不是确切的,这样一来,武则天的实际年龄在两唐书里的记载都不一定是真的,都是可以怀疑的。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武则天(后自名武曌)为唐朝开国功臣武士彟次女,母亲杨氏(出身隋朝皇室,父亲为隋朝观德王杨雄之弟、遂宁公杨达),祖籍并州文水县(今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武则天于武德七年(624年)生于利州(今四川广元),一说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还有洛阳说。有异母兄长武元庆、武元爽,另有同母姐妹两人,一位是韩国夫人武顺(史书称武顺为其姐,《武顺墓志》称其妹),另一位是郭夫人。
武士彟从事木材买卖,家境殷实。隋炀帝大业末年,李渊(唐高祖)在河东时,多次在武家留住,因而结识。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以后,武家曾资助过钱粮衣物。唐朝建立以后,武士彟以“元从功臣”身份官至工部尚书、荆州都督,封应国公。《中国通史》认为“按照武士彠的官阶爵位来说,应该是属于新升的高级士族了。所以武则天已不是出自庶族地主官僚家庭,而是出自由庶族地主官僚上升的士族官僚家庭”。
武士彟在贞观九年(635年)逝世后,武则天才十二岁。她的堂兄武惟良、武怀运及武元爽等落井下石,对其母亲杨氏失礼。不久,武则天随母亲从荆州搬回长安居住。
初入宫廷
贞观十一年(637年)十一月,唐太宗驾幸洛阳宫,听说十四岁的武则天“容止美”,遂召她入宫,封为五品才人,赐号“武媚”。武则天入宫前,向寡居的母亲杨氏告别时说:“侍奉圣明的天子,岂知非福?为何还要哭哭啼啼、作儿女之态呢?”
对于李世民在位时期武则天在宫中的生活,史书并没有详细的描述,仅见武则天在晚年时回忆自己为李世民驯马一事。李世民有马名叫狮子骢,肥壮任性,没有人能驯服它。武则天当时侍奉在侧,对李世民说:”我能制服它,但需要有三件东西:一是铁鞭,二是铁棍,三是匕首。用铁鞭抽打它,不服,则用铁棍敲击它的脑袋,又不服,则用匕首割断它的喉管。“李世民听后,颇为夸赞武则天的志气。但武则天并未得到李世民的宠爱,做了十二年的才人,地位始终没有得到提高。但在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和太子李治开始建立了感情。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李世民驾崩,武则天依例与部分没有子女的嫔妃们一起入长安感业寺为尼,但她与新即位的高宗李治一直藕断丝连。
再次入宫
武则天题跋像
永徽元年(650年)五月,李治在为祭奠李世民周年忌日而入感业寺进香时,又与武则天相遇。两人相认,并互诉离别后的思念之情。因无子而失宠的王皇后看在眼里,便主动向李治请求将武则天纳入宫中,企图以此打击她的情敌萧淑妃。李治早有此意,当即应允。
永徽二年(651年)五月,李治的孝服期已满,武则天便再度入宫。入宫前,武则天已怀孕,入宫后便生下儿子李弘。武则天回宫后,迅速打败萧淑妃,获得李治的宠爱。至次年(652年)五月,武则天便被拜为二品昭仪。当时王皇后、萧淑妃经常与其争宠,三人互相谗毁,但李治都没有听信。
据《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记载,在永徽五年(654年)武则天产下长女安定思公主。在公主出生后一月之际,王皇后来看望,怜爱并逗弄公主。离开后,武则天趁着没人,竟将公主掐死,又盖上被子掩饰。正好李治来到,武则天假装欢笑,打开被子一同看孩子,发现女儿已死,啼哭不已,并且惊问侍从,侍从都说:“皇后刚来过。”李治勃然大怒,说道:“皇后杀了我的女儿!”武则天于是哭泣着数落王皇后的罪过,王皇后无法解释清楚。李治从此有了”废王立武“的打算(但此事有争议,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和《唐会要》只记载了公主的暴卒,并未言明其死因)。时间一久,李治便想把武则天晋封为一品宸妃,由于受到宰相韩瑗和来济的反对,最后不能成事。
废王立武
当时朝廷以长孙无忌、褚遂良为首的元老大臣势力强大,李治的权力受到很大限制。以长孙无忌为首的很多大臣反对唐高宗“废王立武”,武则天前进的道路也因此充满艰辛。一般认为,李治企图借“废王立武”重振皇权,打击元老大臣势力。于是,武则天开始成为李治政治上的“战友”。
永徽六年(655年),中书舍人李义府首起支持“废王立武”,得到李治和武则天的重赏,许敬宗、崔义玄、袁公瑜等大臣见机行事,也都转而支持立武则天为后。李治见有不少人支持,于是再生废立之意。而元老李勣又表态说“此陛下家事,何必问外人”,使李治、武则天在废立皇后的问题上的不利局面一下扭转过来了。十月十三日,李治终于颁下诏书:以“阴谋下毒”的罪名,将王皇后和萧淑妃废为庶人,囚于别院;她们的父母、兄弟等也被削爵免官,流放岭南。七天以后,李治再次下诏,将武则天立为皇后;与此同时,又将反对最力的宰相褚遂良外贬。十一月初一日,举行了册立武则天为皇后的仪式。
显庆四年(659年)四月,武则天与李治达成共识:将长孙无忌、于志宁、韩瑗、来济等人削职免官,贬出京师。至此,李治基本实现了君主集权。“废王立武”事件沉重打击了关陇集团,自魏晋南北朝以来皇权不振的情况被改变,对中国历史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二圣临朝
武则天画像,清人绘
显庆五年(660年)十月,李治风疾发作,头晕目眩,不能处理国家大事,于是让武则天处理朝政。然而也让二人之间逐渐出现了矛盾。
龙朔元年(661年)正月,武则天请禁止天下妇女为俳优之戏(指演滑稽戏的艺人),李治采纳。四月,李治欲亲征高句丽,在武则天及群臣劝谏下才作罢。
武则天最初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故而李治力排众议,坚持立她为后。待到武则天得志后,“专作威福,上欲有所为,动为后所制”,李治不胜其忿。麟德元年(664年),宰相上官仪请求废后,李治亦以为然,即命上官仪起草废后诏书。左右侍从及时奔告于武则天,武则天立即到李治面前自诉,使其“羞缩不忍,复待之如初”。李治又担心武则天怨怒,因此哄骗她说:“我初无此心,皆上官仪教我。”从此每当李治理政,武则天便“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生杀,决于其口”。
由于李治在位时期国力昌盛,武则天积极劝其封禅泰山。封禅时本应先由皇帝初献,公卿亚献。但武则天认为,封禅为祭地之仪,由太后配享,彰显后土之德。所以她要自己充当亚献,好孝敬自己的婆婆,李治应允,于麟德二年(665年)十月率文武百官、扈从仪仗,从东都洛阳出发,前往泰山封禅,武则天则率内外命妇随行。车乘连绵数百里,随行的还有突厥、于阗、波斯、天竺、倭国、新罗、百济、高句丽等国的首领和使节。
咸亨三年(672年)四月,武则天以两万贯脂粉钱,资助僧侣在洛阳龙门石窟雕刻卢舍那大佛。此工程历时三年九个月完成。
上元二年(675年),李治所患的风眩症愈加严重,欲禅位给皇后,便与大臣们商议,准备让武则天摄政,因宰相郝处俊劝谏,这才暂时停议。武则天得知后,就召集了大批文人学士,大量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凤楼新诫》《孝子传》《列女传》《内范要略》《乐书要录》《百僚新诫》《兆人本业》《臣轨》等书;且密令这批学者参决朝廷奏议,以分割宰相的权力,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永淳二年(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从封泰山以后,劝李治封禅中岳,因李治患病而中止。不久,李治命李显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病情加重,于同年十二月驾崩,临终遗诏: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武则天)决定。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太后称制
嗣圣元年(684年)二月,李显打算任命韦皇后之父韦玄贞为侍中,被裴炎阻止,怒道:”朕即使把天下都给韦玄贞,又有何不可?还在乎一个侍中吗?”武则天于是将李显废黜为庐陵王,迁于房州,转而立第四子豫王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武则天仍临朝称制。九月,武则天改元光宅,改东都为神都,同时令旗帜皆从金色,官服颜色、职省名称一并改易,赐宫城名为太初宫。同月,徐敬业等以扶持庐陵王为号召,在扬州举兵反武,十多天内就聚合了十万部众。武则天当即以左玉钤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率兵三十万前往征讨。十一月,徐敬业兵败自杀。
垂拱元年(685年)五月,武则天下诏允许内外九品以上官员和百姓向朝廷自荐,以求被任用。
【女皇武则天的故乡】相关文章:
武则天当女皇帝的历史典故03-18
为什么武则天要当女皇08-14
女皇武则天的晚年生活10-19
为什么武则天这么相当女皇03-11
女皇帝武则天名言名句大全03-01
《铁血女皇武则天》读后感03-12
武则天的语录02-13
武则天的无字碑04-01
武则天作文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