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时间:2024-07-18 12:30:09 偲颖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关于宋之问的历史故事(通用11个)

  故事指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宋之问的历史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关于宋之问的历史故事(通用11个)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1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同一部清康熙年间版本的《全唐诗》里,这两句在《代悲白头翁》以及《有所思》两首诗中出现,而且全诗除了第三句“洛阳女儿”变为“幽闺女儿”外,其余部分一模一样,但作者则分别为刘希夷和宋之问。

  《代悲白头翁》这个题目也有些争议,有一种说法,称《白头吟》本源自当年卓文君规劝司马相如的诗作,后来变成汉乐府的题目,两晋以后模仿这种体例的前面都加上一个“代”字,因此《代悲白头翁》应为《代白头吟》;但从诗意和作者刘希夷曾有《代闺人春日》、《代秦女赠行人》等作品上看,“代”字应该是“替代”的实意,因此《代悲白头翁》也许并无传讹。

  这首诗也被归在宋之问的名下,这也是宋之问得以留名青史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两句诗而激情,杀人,杀的还是自己的外甥刘希夷。

  宋之问的籍贯,有的说是在虢州弘农,差不多是今天河南灵宝,有的说是在汾州,现在的山西汾阳。宋老爹名叫宋令文,高宗皇帝时候任骁卫郎将、东台详正学士。左骁卫郎将是武官,虽然郎将的官职较低,但是地位却很重要,直接统属于皇帝,负责京城和皇宫的警卫以及皇帝本人的贴身侍卫;东台详正学士却是文官,负责校理图籍,是五品以上的官员。

  另有记述说,“宋令文者,有神力。禅定寺有牛触人,莫之敢近,筑围以阑之。令文怪其故,遂袒褐而入。牛竦角向前,令文接两角拔之,应手而倒,颈骨皆折而死。又以五指撮碓觜壁上书,得四十字诗。为太学生,以一手挟讲堂柱起,以同房生衣于柱下压之。许重设酒,乃为之出。”这是三个小故事,其一,宋令文勇斗疯牛,很有斯巴达克斯PK狮子的气派;其二,五个手指头聚成一个尖儿,在石灰墙上写字,写的还是四十字的式,推测应该是八句五言的,标点符号没算字符数;这一手就绝对属于硬气功范畴的了。其三,把室友的衣服放在柱下石础之间,人家答应请他好好撮一顿之后才把柱子搬开,前两则与动物和自然景观过不去,显示其刚猛勇武,孩子他爹生的有点早,若是赶上武后临朝,就这块头,就这耐力,估计就没冯小宝他们啥事儿了。但第三点就显得稍有狡黠无赖,宋老爹当初把上梁都弄不正了,也难怪后来孩子没教好。

  史称宋老爹“富文辞,且工书,有力绝人,世称三绝。”

  当爹把这个天份也平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令文有三子:长之问,有文誉;次之逊,善书;次之悌,有勇力。之悌后左降朱鸢,会贼破驩州,以之悌为总管击之。募壮士,得八人。之悌身长八尺,被重甲,直前大呼曰:“獠贼,动即死。”贼七百人一时俱锉,大破之。”宋之问是老大,文采出众;老二宋之逊,书法不错;老疙瘩宋之悌,超级猛男一枚。可惜老宋光顾了孩子们的才智教育,忘了比才学更重要的其实是素质。

  宋之问少年时期就以“尤善五言诗,其时无能出其右者”闻名,可见他的才华肯定是有的,而且绝不是“天增岁月娘增寿,春满乾坤爹满门”的水准,上元二年(公元675年),宋之问正式走上仕途。其后的十五年里,他曾经到宫廷里专门辅导宫女的教育学院——习艺馆去当老师,被称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杨炯是他的同事。宋之问年纪轻轻,就成为大唐帝国的宫廷教授;后来在洛州参军任上,跟那个“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有交往。这些年中,宋之问基本在外围徘徊,所以没有什么太出格儿的地方。

  再往后,武后临朝的圣历、久视年间,大型诗歌选集《三教珠英》的修编,给宋之问提供了更上一层楼的台阶。“三教”是说儒、释、道,虽然儒家的东西若是再上一步,就归于道家,但当时还是自成体系。“珠英”是溢美之词,此时距离武后登基已然十年,这个时期前接贞观之治,后有开元盛世,绝对算是国富民强。志得意满之余,武后下诏,由近五十位鸿儒搜编儒、释、道三家精华,编撰了长达一千三百多卷的《三教珠英》,当然,现在大部份已经遗失。这套书的主编是张昌宗,宋之问成功跻身编委会成员之一。

  张昌宗可不是一般人,他跟张易之兄弟俩,这对儿兄弟可是生猛的薛怀义、儒雅的沈南璆等一干男宠之后来人。宋之问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觉着住武后的房不如上武后的床,这才是登天的捷径,按说宋之问也有上床的资本,除了诗文出众,史籍记载他“伟仪貌,雄于辩”,反正他自己觉着自己是挺帅的。

  这时候正好有一天武后带着近侍大臣一同游洛阳龙门,兴致所及,武后让大家作诗应景,负责记录天子日常活动起居舍人,当时改称左史的东方虬先写出来,送呈武后,武后一看,写的不错,来,这件锦袍赐给你!结果宋之问坐不住了,赶忙把自己的递上去,结果“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武后就把已经赐给东方虬的锦袍要回来,转给宋之问,一时间,宋之问真是风光无限,而东方虬则是无地自容。

  这次诗会倒没有什么黑箱操作,要知道,当时但凡有这类活动,主持人和评委可是才华横溢的上官昭容,直到武后驾崩,中宗即位,上官婉儿仍是朝中品评天下诗文的权威,有个故事,说中宗李显在正月三十那天率近臣去昆明池游玩,小宇宙一爆发,写了首诗,随后让跟着来的凡是能写的都写一首,最后要选出一首谱上曲作为新节目演唱。宋之问以《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应和,据说那天一共交到上官婉儿那里的诗有一百多首,上官婉儿坐在一旁的彩楼上,跟天女散花一样边看边把不入眼的往下扔,是谁的谁自己捡回去。不多时,除了沈佺期和宋之问俩人还空着手,其他人都拿着自己的作品干瞪眼儿,沈、宋二人怀里也跟揣着兔子一样,又高兴又紧张。

  又过了半晌,飘下来一张纸,大家围上去一看,被淘汰的`是沈佺期的作品,沈佺期觉着自己的不错啊,不禁心里的不服气都摆在脸上,这时候,上官昭容在上面发话了,说本来你们俩的诗跟你俩的块头儿一样势均力敌,但最后的结尾分出高下来了,小沈你看看你的收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虚头八脑的装烂木头不说,还跟要咽气儿一样,一点生气都没有,所以我就生气了,你看看人家小宋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起码称得上滴滴香浓、意犹未尽吧?沈佺期一看:真是这么回事儿,哥低调没低明白,以后可不这么得瑟了。

  宋之问为了向则天大圣皇后自荐枕席,曾写了一首《明河篇》:

  八月凉风天气清,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复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里。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晶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复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疏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乍一看,是说秋夜银河的扑朔迷离,结尾四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说是调戏也好,说是撒娇也好,骆宾王骂武后的那句“狐媚偏能惑主”放到宋之问身上才恰如其分,文人在大唐的地位之高,可说空前绝后;但文人数量也多,因此武后才不缺这个,她看了宋之问进献的诗,微微一笑,心里话了:“老娘我的品行可能不咋地,可是我的品位可不能低。我的‘津’能轮得着你小子问嘛。”

  宋之问满心欢喜等着被临幸呢,结果等来等去一点动静都没,就花了些银子,去拜托武后身边的太子侍读崔融,侧面打听打听为啥自己愿意为天后的事业奋斗终生,都没激起天后的一点点性趣呢?崔融就趁着一天武后心情好的时候问了一句:为啥这宋之问三番五次送上门,都没被招进来留宿啊?武后一听就乐了,说那小子长的虽然不难看,才华也不错,但他口臭的太厉害,平时在朝堂上我都是耐着性子跟他说话,这要是单独呆着,我还不得把隔年的饭都吐喽?

  在巴结领导方面,宋之问绝对是有困难要上,没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的主儿,既然费劲巴力知道了问题出在哪儿就好办,就不怕花钱,宋之问弄了鸡舌香天天放嘴里含着,这种人工方法终究不是味儿,所以武后最终还是对他没产生什么性趣。

  宋之问上不了武后的床,转而向武后的小男人下手,奉承张昌宗、张易之的的人再多,也总会留下点事情没人想起来或者没人愿意去干。晚上,张家两个小白脸是属于帝国一把手的,想接近他们就只有白天。这白天大多都是吟诗饮宴,宋之问一看,张氏兄弟的衣服有人拿,座位有人摆,碗筷有人侍候,但这尿壶暂时还没人想起来备,所以耳朵听着杯觥交错,脸上跟着凑皮笑肉不笑的热闹,眼睛可一直盯着张家兄弟,好容易看见张易之身上一哆嗦,心里顿时大喜,知道这一抖可不是什么羊癫疯发作或者老年痴呆初期症状,此乃自己苦苦等待的尿战啊,于是连忙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特制尿壶,张易之尚未起身,宋之问的尿壶已经送到身畔,天下哪里能找到如此贴心的好同志啊,若不是张易之的神鸡现属御用,恐怕宋之问献上尿壶之后还得毕恭毕敬的为张帅哥提着呢。尽管此举 “天下丑其行”,但宋之问仍然乐此不疲乐在其中,可惜御犬太多,不差他老哥一个。

  这还真不是埋汰宋之问,史书上写着呢:“于时张易之等丞昵宠甚,之问与阎朝隐、沈佺期、刘允济倾心媚附。易之所赋诸篇,尽之问、朝隐所为,至为易之奉溺器。”

  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二月,武后日薄西山,八十岁的退休干部张柬之带领五百羽林军,冲进内宫杀了张家俩小白脸,并枭首示众,中宗复位,天下从武周回归李唐,宋之问因为伺候张家兄弟尿尿的佳话,被贬为泷州参军,地方大约在今天的广东罗定。

  岭南的“妃子笑”“荔枝来”,那是贵妃娘娘的待遇,大多数地段还属于瘴疠横行的穷乡僻壤。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突然被下放到农村接受再教育,宋之问哪受得了这个,于是带着那个五大三粗的弟弟宋之逊在第二年春天,悄悄跑回了洛阳,途中在汉江边,宋之问作诗道:“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尽显凄凄切切冷冷清清之态,那是当然,你一逃犯,不怯才怪。

  宋之问兄弟潜回东都之后,厚着脸皮求驸马都尉王同皎隐匿他二人,王同皎的老婆是窝窝囊囊的中宗庶出的定安公主,定安公主不如韦后生的安乐公主排场大,但也是个颐指气使的主儿,前前后后娶了三个丈夫进门,王同皎是第一个,前赴后继的还有韦濯、崔铣,这是后话。诛杀二张拥立中宗的时候,王同皎功勋卓著,但他不肯与武三思、韦后派系同船,想着早晚得除掉武后残余和韦家势力。这一天,王同皎与友人张仲之、祖延庆、周憬等在家喝酒的时候又说起韦后要走武后的路,武三思还是一门心思想篡夺李家王朝,越说越气,最后把桌子一拍,痛骂不止,没想到隔墙有耳,宋之问的弟弟正在趴墙根儿,把这番话原封不动学给了宋之问,宋之问一拍大腿:机会来了!

  他急急忙忙找来侄子宋昙和外甥李悛充当信使兼谈判代表,去向武三思举报冒险收留自己的恩人王同皎,并愿意做污点证人,只求自己兄弟俩能以合法身份留在京城。这样占大便宜的交易,武三思自然愿意,于是安排人实名举报王同皎组建小集团意欲谋反,随即假中宗的旨意走了个审讯的形式后将王同皎、张仲之、祖延庆斩首,周憬逃入比干庙,痛骂奸佞国贼之后毅然自刎。

  宋之问因举报有功,不但潜逃的罪责免去,而且被擢升为鸿胪主簿,终于又可以手持浸染着恩人鲜血的朝笏每日面君,弟弟宋之逊升为光禄丞,李悛为太仆卿,其余参与者也均被任命为京官。。

  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七月,太子李重俊矫诏,调集羽林军杀掉武三思、武崇训父子,在计划一鼓作气杀掉韦后母女的时候事败后身死,宋之问当然不能放过这个绝好的机会,如丧考妣般向中宗上表,一力歌颂武氏父子功德,讨得韦后欢心,靠着谄媚,又混上了考功员外郎的职务。

  此时的宋之问,觉得自己在官场上可以游刃有余的生活,依照近几十年的经验,自武后之后,女权运动得到了飞速发展,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个公主都不是善茬子,所以一边倒向武后的嫡女太平公主,另一边又在中宗之女安乐公主这里找平衡,这点小伎俩糊弄安乐公主还凑合事儿,想瞒过老姜级别的太平公主就没那么容易;太平公主看不惯他两面三刀的做派,在中宗想提拔宋之问当中书舍人的时候硬生生以宋之问贪贿的事情拦了一杠子,结果宋之问不但升迁没戏,反而遭贬为没有什么实权的汴州长史,还未等赴任,又改成了越州长史,一杆子把宋之问从河南开封支到了浙江绍兴,估计是太平公主觉得汴州离京城太近,所以再弄远点,为了图个眼不见心不烦。

  宋之问以为这一去,可以远离宫廷角斗的漩涡,混个安全着陆,但他忘了还有天理昭彰一说。宋之问末日的到来,全托韦后母女玩儿的过火所赐,这娘儿俩觉着老公太窝囊,于是在公元710年的六月,往中宗吃的意大利馅饼里放了农药,结果中宗一命呜呼,韦后随即立十六岁的太子李重茂为帝,自己和女儿一同摄政,想找个合适的机会也效仿婆婆那样成为新一代女皇。韦后母女的行径终于惹毛了年少气盛的临海郡王李隆基,他与太平公主合力摇了韦后和安乐公主的命,并拥立李旦即位,史称唐睿宗。因此公元710这一年用了三个年号,唐中宗的“景龙”,少帝李重茂的“唐隆”,睿宗的“景云”。

  领导班子换了,照例要清算一批对方的,提拔一批自己的;宋之问自然属于前者,唐睿宗对他的评语是“狯险盈恶,无悛悟之心”,通俗点说,就是阴险狡诈、作恶多端;而且死不悔改;这样的家伙还是放的越远越好,于是宋之问被流徙到钦州,地点在现在的广西钦州。

  唐睿宗这一辈子,别的事情没干,就让座儿了;第一次让给妈,第二次让给哥,终于以为不用再让了,结果发现生存在姐姐与儿子的夹缝中,日子也过得更难受,他知道儿子李隆基是块料,索性又让了一次,让三儿子君临天下,自己退居二线享清福去了。

  史称唐玄宗的李隆基等位之后,对宋之问的所作所为也颇为唾弃,就问这孙子怎么还没死啊?天子金口玉言,不多日,诏书送到钦州,赐宋之问就地自裁。

  这时候的宋之问再也拿不出志得意满的那个样儿,相反,据载他接旨后双腿哆嗦个没完,头上背上尽被冷汗湿透,在使臣告诉他可以回家跟老婆孩子Say Good-bye的时候,他已经“慌悸不能赴家事”,最后总算是颤颤巍巍吃饱了洗净了换了身新衣服上路(“饮食沐浴就死”),应验了害人者终害己的真理。

  说到宋之问的死,也有一段小故事,当时一位有宿命通功能的高僧万回,历高宗、中宗、睿宗、武后、玄宗五朝,玄奘法师西行归来,专门去拜望过他。万回平时疯疯癫癫,跟后世在灵隐寺骂秦桧的疯僧有得一拼。他救过有复唐之功的崔玄暐、讥讽过大红大紫的张易之、唾骂过飞扬跋扈的韦后母女,鼓励过时为普通皇子的李隆基,顺便警告他一下开元盛世到五十年之后就会被渔阳鼙鼓打了个粉碎。

  据载,崔日用、武平一、宋之问、沈佺期、岑羲、薛稷几个人曾一起去找万回,想请万回预测一下自己的未来,万回先看看沈佺期,说你真是个才子啊。这可是天子都尊崇的圣人所言,沈佺期因此大喜过望。万回又对武平一说:“给你取个名字,叫‘佛童’,这样你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了。”武平一虽然是武后娘家人,但跟那些武姓族人不同,从来都是低调低调再低调,为了避免牵扯进内宫争斗,甚至一度跑到嵩山学习佛法。后来应召入仕,也是在必须的场合写些应制的诗词。轮到岑羲、薛稷两个,万回瞅他俩眼神颇为轻蔑,这两位爷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岑羲就气哼哼的上马,跟薛稷说:“野狐禅,没什么可信的”,最后,万回看了看宋之问,摇摇头,说:“你小子也没跑儿”。

  薛稷的书法、绘画在当时均属上乘,还是唐睿宗的儿女亲家,在玄宗一朝,因太平公主企图颠覆伟大领袖李隆基的英明领导一案牵连被赐死。岑羲也是因为同案,但是是被处决的,而且家产全被收了。

  崔日用开始站错了队,后来及时从武三思阵营投奔到李隆基麾下,因此与沈佺期都算得以善终。

  宋之问趋炎附势的结局,自然就不用多说了。

  回到开头,那首藏有刘希夷冤魂的诗,全文为: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儿女惜颜色,行逢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开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惟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个宋之问虽然辈分上是甥舅,但俩人年龄所差无几,同在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高中进士,据说刘希夷文采恣肆,放荡不羁,并善得一手好琵琶,他可说没有宋之问那么多“上进”的心机。一日,甥舅两个谈论各自的诗词,宋之问看到刘希夷所作“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觉得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喜欢的什么似的,当即摆出长辈的身份,让大外甥把这两句让给自己,不知道是刘希夷当时就没同意,还是刚开始想答应,不一会儿就反悔了,总之让宋之问碰了一鼻子灰。宋之问一气之下,竟让家仆把大外甥绑架到柴火间,用装满土的麻袋活活压死。

  这件事情不见于正史,但在像《唐才子传》那样的杂记中倒多有叙述,以宋之问的为人,一辈子如同飘萍般的行为上看,扼杀外甥,对他来说也不是什么难事,这是说心理上。

  宋之问的故事讲完了,他的文采确实应该得到公正的评价,但他的词章往往带有很强的目的性和环境色彩,说白了,都是为了以阿谀之法换得一己之利。

  文采如同技术,有先天带来的,也有后来的日积月累,是可以加减消长的。但品行就不然,一张白纸,是任凭环境随意涂抹,还是竭力保持自己最宝贵的纯真,怎么样选择,这才是该思考的问题,因为那一念,就奠定了自己的未来。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2

  传说,羊肉泡馍是从古代的“牛羊羹”演化而来的,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但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羊肉泡馍与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之间的故事。

  据说,五代末年,赵匡胤还未得志时,身无分文,穷困潦倒。一日,在长安(古时西安)街头流浪的他,因饥饿难耐,不得已低下男儿头向一家烧饼铺讨吃。店主看他可怜,就把几天前剩下的两个烧饼给了他。可放了几天的烧饼又干又硬,根本咬不动。这时,他闻到了一股肉香,原来不远处正有一家肉铺在煮羊肉。赵匡胤便向店家讨了一碗羊肉汤,把干硬的烧饼掰成小块泡进汤里。没想到,这碗烧饼吸入了肉汤的香气,肉汤泡软了烧饼,一碗“汤泡馍”吃得赵匡胤浑身发热,饥寒全无,精神大振。

  几年后,赵匡胤得了势,掌握了兵权,“黄袍加身”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当了皇帝的赵匡胤,每日山珍海味,日久天长,嘴里没了味道。一天,他突然想起了那碗香到心里暖透全身的“汤泡馍”,立即传旨御厨速速做来。但御厨做了几次,赵匡胤都觉得不是当年的那个味儿。

  一次,赵匡胤外出巡察,行至长安,不知不觉又来到当年流浪的那条街,又闻到了那久违的肉香。这一下,赵匡胤食欲顿起,下了御辇直奔肉铺,让店主马上做一碗“羊肉泡馍”。店家见皇上驾到,又是惊喜,又是惶恐。街上的烧饼铺已关了门,店家只得让妻子烙了几个饼,怕皇帝嫌是死面饼,便把饼子掰得碎碎的',浇上羊肉汤煮了煮,再放上大片牛肉,又在汤内放入了菠菜、粉丝,撒入葱花,最后又淋上几滴鲜红的辣椒油。当热气腾腾、香味四溢的羊肉泡馍端到面前时,赵匡胤尝了一下,立刻找到了当年的感觉,于是,皇上的架子也不端了,在臣子、卫士惊异的注视下大快朵颐。吃完后,赵匡胤全身舒畅,当即赏赐了店家。

  一夜之间,皇帝来吃羊肉泡馍的事就在长安城里传开了,越来越多的人慕名来尝美味,店家索性把肉铺改成羊肉泡馍馆,吃的人多了,馍也掰不及了,于是谁吃谁就自己掰,反倒生出许多情趣。

  久而久之,羊肉泡馍成了长安人最喜爱的小吃,一直流传至今。美味的羊肉泡馍不断地出现在陕西历史与文学作品中,或许还因占了皇帝的龙威,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碗”。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3

  太平兴国五年(980)三月,辽为雪满城之耻,命西京大同府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率兵10万杀奔雁门关,又一次大举攻宋。宋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杨业,率数百精骑绕过辽军,在敌后迂回,出其不意,由雁门关北口南向袭击辽军。辽军攻关受挫,“后院起火”,顿时溃乱。雁门关守军趁势开关掩杀过来,前后夹击,辽军大败溃逃,雁门关大捷的指挥者扬业,原名刘继业,北汉勇将,号称“无敌”。太平兴国四年五月,宋伐北汉,刘继元献城投降后,刘继业还继续据城苦战。宋太宗爱其忠勇双全,很想收归己用,于是命刘继元招抚刘继业。刘继业为保全城中百姓,开城受降,迎接宋军。宋太宗授右领军卫大将军,复姓杨氏,名业。后又任命杨业为郑州防御使。十一月,宋太宗委以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的要职。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4

  北宋时期,辽国侵扰中原,朝廷派抗辽名将杨延昭为帅,镇守瓦桥三关。杨延昭打败了辽军的数次进攻,辽军不甘心失败,又调集30万人马,在龙谷口摆下“天门阵”。杨延昭因不识天门阵,派人去五台山请哥哥杨五郎。为了修复杨五郎的兵器,孟良前去穆柯寨强取降龙木,被穆桂英打败。杨延昭之子杨宗保争强好胜,不把穆桂英看在眼里,拍马挺枪来战穆桂英。两人各自施展自己的'本事,一时打得难解难分。穆桂英看宗保年轻英俊,武艺高强,又是忠臣之后,顿生爱慕之情。于是,穆桂英佯装败退,智擒杨宗保,从而成了一段好姻缘。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5

  宋徽宗赵佶一生有两多,其一,多才艺;其二,多子女。在艺术领域,不论是吟诗作赋,填词作曲,还是笔墨丹青,鞠场竞技,宋徽宗堪称一流;在生育方面,宋徽宗也以多子多女,在中国古代帝王生育史上独领风骚。据《宋史》记载,北宋灭亡之前,“徽宗三十一子”(《宗室传》,“三十四女”(《公主传》)。单凭这份官方的不完全统计,宋徽宗已经毫无悬念地坐稳了历代皇帝中孩子数量最多的头把交椅。

  其实,宋徽宗被俘之前,还生有一子,即赵相,只不过《宋史·宗室传》失于记载。据《宋会要·后妃》记载,“(宣和)七年八月四日,诏:婕妤王氏隆诞,亲属可依下项推恩……”,这个孩子即三十二皇子赵相,后封为韩国公。对于赵相,《靖康稗史笺证·开封府状》也有记载,“韩国公相三岁,即小皇子”,也就是“靖康之难”中被俘的宋徽宗幼子。由此可知,靖康之难前,宋徽宗生有三十二子,三十四女。

  《靖康稗史笺证》,由宋人确庵、耐庵编纂,对汴京沦陷、金兵北归记述非常详细,因内容非常耻辱,故正史多无法记载。该书包括:《开封府状》(宋人无名氏)、《青宫译语》(金人王成棣)、《呻吟语》(宋人无名氏)、《宋俘记》(金人无名氏)等七部分,由不同作者根据亲身见闻,逐日记录而成,各种资料相互验证,参考价值颇高,是探究宋徽宗被俘前后生子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宋徽宗生孩子多,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好色。《宋史》评价他“轻佻”,算是留了面子。据《靖康稗史笺证·青宫译语》记载:宋徽宗“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畀位号,续幸一次,进一阶。退位后,出宫女六千人”。能够一次裁减六千宫嫔,估计宋徽宗在位时后宫人数不下万人。身为皇帝、太上皇,宋徽宗不把心思和精力用在理政和御敌上,而是醉心于创作,纵情于床第,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北宋覆亡。

  入金后,宋徽宗被封为“昏德公”,受尽侮辱,疲于辗转,最后在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境内)落脚。期间,虽然条件差了些,空间小了些,但宋徽宗周围的女人却不少。据《靖康稗史笺证·开封府状》记载,宋徽宗被俘时,有封号的妃嫔和女官有一百四十三人,无名号的宫女多达五百零四人。这些妃嫔,分几个批次被押运到了金国,除去中途死亡和被金人霸占的之外,仍有相当一部分留在了宋徽宗的身边。

  《靖康稗史笺证·宋俘记》称,宋徽宗“入国后,又生六子八女”,“别有子女五人,具六年春生,非昏德胤”。也就是说,宋徽宗被俘后,他的女人们共生了十九个孩子,其中“六子八女”是宋徽宗的骨血,而“别有子女五人(大都被殇)”则是金人的种。《宋俘记》是金人所著,在涉及宋徽宗颜面方面,未免毫无顾忌,但这更提升了它的.可信度。如此算来,宋徽宗被俘前后,生三十八子,四十二女,共计八十个孩子。

  那么,这八十个孩子的命运如何呢?先说皇子,北宋灭亡前,三十二个皇子中有七人夭逝,剩下的二十三个皇子(不含赵构),连同后来出生的赵极、赵柱、赵檀等六个皇子,与宋徽宗、宋钦宗一起做了亡国奴;至于四十二位公主,除“恭福帝姬生才周,金人不知,故不行”(《宋史·公主传》)得以幸免外,其余的要么夭折,要么死于颠沛,要么成为金人的战利品,供人奴役或淫乐,最后均不知所终。破巢之下,焉有完卵?!

  不过,话说回来,宋徽宗父子、赵氏宗室以及那数千名被俘官员所掌握的高度文明,最终却为野蛮的女真族打上了永久的汉文化烙印。据《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载,女真后裔中的“伊尔根觉罗”姓,其汉姓即为“赵”。《黑龙江志稿·氏族》也称:“觉罗者,传为宋徽、钦之后。”也就是说,后来,满清的某些望族,不排除是北宋皇室后裔的可能。这,恐怕是中国上生育能力最强、生孩子最多的宋徽宗,所没有想到的。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6

  宋仁宗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妨试一试。”旨意下发后,大臣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

  本文原载于《百家讲坛》(蓝版)2011年第1期,原题为:“权力约束:宋仁宗的亲笔御书为什么不值钱?”

  宋仁宗在位期间,后宫嫔妃很久没有升迁,十分不满,便屡屡提出申请,仁宗总是说没有先例,大臣们不会答应。妃子们不信,说:“圣上出口为敕,谁敢不从?”仁宗笑着说:“你们不信,不妨试一试。”旨意下发后,大臣们果然上奏说没有依据。有的嫔妃半信半疑,仍然向仁宗讨要封赏,仁宗也不推辞,取来彩笺写上某宫某氏转任某官,妃子们开心地退去。到了发放官俸时,妃子们各自拿出御笔要求加薪,宫廷财务部门却一律不予理睬。妃子们郁闷地找到仁宗,当着仁宗的面将御书一一撕毁,不高兴地说:“原来使不得。”

  自古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意思是说天下所有的子民、财物都是皇帝的私有财产,可以任由其支配。莫说是在封建王朝,即便是在民主与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的今天,上级领导若想给某人升官加薪,只要一句批示、一个电话,甚至一个眼色,有关部门就会忙不迭地认真领会、坚决执行。那么,为何仁宗皇帝的“金口玉言”那样不值钱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两个前提:一是仁宗并非傀儡皇帝,他实实在在地执掌最高权力达30年;二是仁宗并非弱智皇帝,他没有被权臣架空或操纵。换句话说,他实际上完全可以将权力的锋芒运用到极致,从而为所欲为。

  因此,我们不能不承认,仁宗皇帝具有某种“权力约束”的内在自觉性。当然,更重要的是,他还将这种内在自觉性通过制度安排而加以固化。当时皇帝直接发出的诏令,有个专有名词叫作“内降”,而“内降”也只有通过朝廷的审批认可才能生效。当时杜衍担任吏部侍郎,就常常不买皇帝的账,将他不认可的“内降”专门放在一个盒子里,攒到十多份就拿去还给皇帝。一次,仁宗感慨地对谏官欧阳修说:“外人知道杜衍封还内降的事吗?殊不知那些原本有求于朕却因杜衍阻拦而中止的人,要远远多于他所封还的。”

  仁宗这句话可谓意味深长,表面上看他似乎对皇权受到约束而感到惆怅,实际上则是为“封还内降”阻止了更多的邀功请赏者而感到欣喜。所以,“封还内降”从某种意义上讲,可以看作是仁宗与朝中大臣的'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配合。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珠联璧合,既让朝政按照理所当然的轨迹运行,又营造了公平、公正的政治环境。

  正是在这样一种自我约束与制度安排下,仁宗当政期间,成了中国上少有的政治相对清明、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这“六家”,都活跃在仁宗时代;有宋一朝的名臣如韩琦、文彦博、司马光、王安石、包拯等等,也都出现在这一时期的政治舞台上。这些不能不说是与仁宗的“权力约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7

  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海陵王准备从西采石杨林渡(今安徽和县东)渡江攻宋。宋军因统帅王权已被罢免,新帅李显忠还没到任,1万8千多名士兵、几百匹战马,宛如一盘散沙,情况十分危急。正巧中书舍人、参谋军事虞允文到采石(今安徽当涂北)犒军,见此情形,毅然担负起抗御金兵南侵的重任。虞允文命令各位将领列兵于江岸不动,将船队分为5队:两队傍东西岸;一队驻守中流,载精兵拦截金军;另两队隐蔽于小港,待机援救。这时,金兵已开始渡江,少数到达了长江南岸。

  虞允文于是亲临前线指挥,与金兵展开激战。到晚上,恰巧江北岩州(今河南潢川)败退下来300名宋兵,虞允文当即发给他们旗鼓兵械,让他们从后山转出。金兵以为宋援军赶到,这才退兵。虞允文又命令将士用劲弩追射,金军败退。海陵王也为其部下所杀。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8

  那是个不寻常的夜晚。

  1048年正月十八,宋仁宗正在皇后寝宫里休息,一声凄厉的惨叫撕碎了夜空。侍卫叛乱、闯进后宫杀人了!这让习惯了文治的仁宗皇帝多少有些紧张,倒是曹皇后先镇定下来,吩咐严守宫门,保护仁宗,又派心腹去调救兵、预备救火——这一点非常聪明,正是她的预见,叛贼们纵火烧宫的计划流产了。

  宋朝后宫里的传奇皇后这一夜之后,曹皇后在史书上留下了生动的形象。

  第一次变法的旁观者

  宋仁宗有三个皇后:第一个郭皇后是“包办婚姻”,垂帘听政的太后一死,他就找个理由把皇后废了,第三个是深受宠爱的张贵妃,不幸早亡,仁宗思念之下追封为后;而真正陪伴了他大半个帝王生涯的,是第二任皇后曹氏。

  在北宋,许多皇后和妃子系出平民。曹皇后的出身,可以说是非常高贵了——她是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孙女。大多数时候,她温柔简朴,最喜欢的活动是带着宫女妃嫔,在宫里种点庄稼,采桑养蚕。唯有“夜半平宫乱”,才显示出她将门之女的非凡胆识,令宋仁宗大为佩服。

  有个显赫的娘家,对皇后来说,未必就是好事。外戚干政,是所有帝王都小心提防的。曹皇后饱读史书,不愿重演历代皇后家族的悲剧。终其一生,不单独和娘家人见面,连对亲弟弟曹佾也不例外。册封皇后的当天,她的叔叔曹琮上奏,辞谢皇帝的封赏:“我既然成了皇后的'亲属,就不应该再受恩典了。”另一个亲戚曹仪也自请辞去军职。

  在朝廷,曹家没有一个高官,在后宫,皇后没有争过一次宠。张贵妃仗着得宠,越礼提出要借皇后的仪仗出游,而曹皇后并不介意。得意忘形的张贵妃回宫后向仁宗炫耀,仁宗十分生气,狠狠地训斥她扰乱礼仪。

  可一旦涉及到国家问题,曹皇后就十分主动。“夜半平宫乱”过后不久,闰正月十五,仁宗兴致勃勃,想在宫中再张一次灯,重温“灯火阑珊处”的元宵气氛。而曹皇后觉得这样做一来铺张浪费,二来百姓会有闲话,于是便据理力争,再三劝阻,让仁宗取消了计划。多年以后,她对孙子宋神宗回忆这段皇室夫妻的生活时,说道:“我以前听到了民间的疾苦,一定会告诉皇帝,仁宗皇帝听了我的话,也常常会颁发赦令。”

  轰轰烈烈的范仲淹“庆历新政”,在宋仁宗的支持下开始了。此时,曹皇后提出过一些反对意见。但总体上,她保持了一个旁观者的清醒。大变法带来的人心动荡,新党和旧党的激烈论争,丈夫作为皇帝如何驾驭朝局,这一切她都看在眼里,成为日后她极力纠正宋神宗变法的经验之源。

  脆弱皇权的保护者

  1063年,仁宗去世,英宗继位。

  然而,这一次皇权交接,并不像表面看到的那么顺利。仁宗无子,继承人空悬多年,皇族和大臣暗潮涌动,各有人选。自幼被曹皇后领养在宫中的赵曙,一直徘徊在太子位置的边缘。即使仁宗晚年,决意立他为储,可其位子也并不稳固。英宗赵曙在惴惴不安中登基,随时可能动荡起来的政局,却因为两个人得以平稳过渡。

  一个是宰相韩琦;另一个,就是刚刚升为太后的曹氏。

  仁宗死时,曹皇后就在他身边。众人嚎啕大哭,她忍泪而起,下令封锁死讯,宫廷上下都装做仁宗在世的样子。

  这个秘密一直保守到第二天天亮,韩琦奉命进宫。两人安排好一切,才公布仁宗驾崩、英宗即位的消息。

  但事情还没完,英宗就病了。

  这个在皇宫中战战兢兢十余年的新皇帝,终于不堪长期心理压力,精神失常了。仁宗大殓当天,他神智不清地呼号奔走,不能成礼。韩琦没有办法,只得向曹后建议垂帘听政,主持大局。

  与很多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同,曹后深受丈夫的影响,“天下计不从一人出”。大臣有疑而不决的事请她定夺,她会召集众人商议。垂帘,对曹后来说不是一种权力,而是一种责任。

  垂帘一年,朝政井然,两朝交接平稳渡过。英宗康复后,她才得以还政,重新隐居深宫。

  第二次变法的平衡者

  纵观北宋历史,后宫女性真正发挥政治作用,都是在成为太后之时。

  身为母亲,曹后是悲伤的。英宗在位四年,就一命呜呼,短暂得让人觉得曹后所有的努力都像是徒劳。然而,英宗皇位的确立,为年轻锐进的宋神宗铺好了一条路。神宗是英宗的独子,没有竞争当继承人的压力,又得到了祖母的悉心栽培,他心中有万张蓝图,渴望创造一个盛世强国。

  曹后目送心爱的孙子走上皇位,本来十分欣慰。但没过几天,她就蒙了——自己一手培养的孙子,竟和当年被仁宗冷落的王安石一拍即合,决意厉行变法。

  此时,朝中还有不少“庆历新政”的老臣。但是这一批人,已亲身经历了那一轮激进改革的痛苦和后来仁宗长期温和路线的的成效,所以,王安石更加激进的变法方案提出之后,反而得不到他们的支持。

  宋神宗和王安石陷于空前的孤独。

  他们不得不另选一批新人。但这些人,或为钻空子,捞油水,或为走捷径,爬仕途。宋神宗他们把改革变成了一个“怪胎”——群臣反对,百姓也反对。

  王安石喊出了石破天惊的“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掀开了一场关于“国是”的争论。这场争论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朝廷成了“一言堂”,容不得不同的声音。

  深居后宫的曹后,最担心的就是“一言堂”。政令的改变,对国家的影响是一时的;政风的改变,却有无穷后患。她终于出面:“新法有其弊端,现在民间深怨青苗法和募役法,难道皇帝不该想想吗?”动情处,她声泪俱下。

  政策上的劝说宣告无效,曹后转而致力于人事问题,以此维系朝政的平衡,不至于出现向改革派一边倒的情形。

  1079年,在欧阳修、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因反对变法而被贬黜之后,轰动朝野的“乌台诗案”爆发了,苏轼因诗中有不满改革的句子而获罪。

  是年冬天,弥留之际的曹后,把宋神宗叫到病榻前:“当年仁宗在科举考试中得到苏轼、苏辙两兄弟,高兴地对我说:‘皇后,我替子孙觅得了两个宰相之才。’现在苏轼入狱,你怎知不是仇人中伤呢?就算他的诗有所不妥,也只是小过错,不可伤了朝廷的中正平和之本。”

  苏轼由此得以保全。

  与此同时,对已成众矢之的王安石,曹皇后也叮嘱神宗:“王安石的确有才学,可惜仇人太多,你若真爱惜人才,不如让他暂时离京外任。”

  言毕,曹后病逝于开封。

  改革大幕落下了

  曹后一生,经历了北宋两次变法。身为女子,她的角色的确受到了限制,但是,当一群士大夫为了确立自己的主张而大闹朝廷时,深宫中的曹后却能致力于保全双方的精锐力量,为后世子孙留下一批声名卓著的人才。这样的远见,让后世无法忽视她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贡献。

  六年之后,宋神宗也抱憾而亡。哲宗即位,祖母高后垂帘听政。北宋没有第二个曹后,高后不是一个具有宽大胸襟和冷静头脑的人,她全面否定了王安石变法,变法大臣一律被贬。后来,哲宗亲政,叛逆的小皇帝又全盘反对祖母,要全面恢复王安石新政,但北宋也没有第二个王安石。一来二去,北宋朝廷上再也听不到不同的政见,只有不断加深的党争和一遍一遍被修正的“国是”。

  亡国的钟声,已经慢慢敲响了。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9

  王安石出题三难苏东坡,在文坛传为佳话。其第三难是出句成对,共有三句。第一句云:一岁二春双八月,人间两度春秋。 因为那年恰好闰八月,而且正月和十二月都有立春,确是“两度春秋”。东坡虽是才子,但这上联出得蹊跷,一时寻对不出。不过后人已代苏东坡对了出来:六旬花甲再周天,世上重逢甲子。

  王安石考东坡第二句对是: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原来苏州金阊门外至虎丘这一段路叫做“山塘”,约有七里之遥,中间有地名半塘。东坡不久前路过此地,所以王安石出此句难他,东坡果然被难住了。不过,后人假托乩语,也把此句对了出来,对云: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王安石出的第三句是:铁瓮城西,金玉银山三宝地。

  润州(今江苏镇江市),古名铁瓮城,临于大江,其地有金山、银山、玉山,山上有佛殿僧房,当时苏东坡恰好刚游览过,王安石便出了这一题。东坡寻思多时,不能成对,只得谢罪而去。这第三句至今未见有人对出下联,诸君不妨一试。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10

  宋朝时,长沙有位高僧名叫景岑,号招贤大师。这位大师佛学造诣高深,时常到各地去传道讲经。

  一天,招贤大师应邀到一座佛寺的法堂上讲经。前来听讲的僧人很多,大师讲得深入浅出,娓娓动听,听的人深受感染。法堂内除了大师的声音外,一片寂静。

  招贤大师讲经完毕后,一名僧人站立起来,向他行了一个礼,然后提了几个问题,请求大师解答。大师还了礼,慢慢地作答起来。

  那僧人听到不懂处,又向大师提问,于是两个一问一答,气氛亲切自然。

  听讲的人发现,他俩谈论的.是有关佛教的最高境界——十方世界的内容。为了说明十方世界究竟是怎么回事,招贤大师当场出示了一份偈帖。所谓偈帖,就是佛教中记载唱词的本子。但见大师指着上面的一段文字念唱道:“百丈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意思是说,百丈的竹竿并不算高,尚需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才算是真正的高峰。

  这就是“百丈竿头”的由来,“百丈竿头”又作“百尺竿头”。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 11

  权臣,指有权势之臣,专指掌权而专横的大臣。在历史上,权臣层出不穷,如赵高、霍光、董卓、曹操、司马师、刘裕、杨坚等,大名鼎鼎。一般来说,权臣在官场历练多年,具有很强的政治手段,经验丰富,年龄较长。南北朝北齐时期,曾出现过一个权臣,名叫高俨,他十几岁时就专横朝野,后来政变夺权失败,死时也只有十四岁(按:虚岁),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权臣。

  高俨(558年—571年),字仁威,北齐武成帝高湛第三子,北齐后主高纬的弟弟,生母为胡氏。高俨自小非常聪慧,个性狡黠,很得父亲宠爱。清河四年(565年)四月,高湛禅位,太子高纬即位,是为后主。高湛表面上虽退居二线,成为享清福的太上皇帝,但实际上“名号虽殊,政犹己出”(《北齐书·后主本纪》),“军国大事咸以奏闻”(《北齐书·武成帝本纪》),依然死死地掌控者北齐的大权,高纬实则傀儡。在这种背景下,高俨开始高调步入政坛。

  高俨九岁初封东平王,随后一路拜开府、侍中、中书监、京畿大都督、领军大、领御史中丞,迁司徒、尚书令、大、录尚书事,成为手握军政大权、代父行职的风云人物,处理政务时的老成决断让一干王公大臣莫不畏惧,而此时的他,也不过十一二岁,竟成了北齐的权臣。有父亲给他撑腰,高俨小小年纪就气焰嚣张,一是摆谱,“俨恒在宫中,坐含光殿以视事,诸父皆拜焉”;二是僭越,“俨器服玩饰,皆与后主同,所须悉官给。后主先得新奇,属官及工匠必获罪。”即便这样无礼,“太上、胡后犹以为不足”(《北齐书·高俨传》)。

  高俨性格刚强,举一个例子,他经常患喉疾,医生给扎针时,他“张目不瞬”,眉头不皱,眼睛不眨,很有些男子汉气概。当时,高纬已经做了好几年皇帝,但高俨瞧不起这个皇帝哥哥,高俨也经常对父亲说高纬懦弱,将来不能指挥左右。高湛认为高俨“当有所成”,甚至一度“以后主为劣,有废立意”(《北齐书·高俨传》),想废掉高纬,另立高俨为皇帝。后在群臣的劝谏下,高湛才作罢。

  有父亲罩着、宠着,高俨是不可一世的一号人物,连高纬都得靠边站。高湛一死,高俨也就失去了靠山。天统四年(568年)十二月,高湛驾崩,这对高俨来说如同晴天霹雳。高纬亲政后,对高俨还算不错,改封高俨为琅邪王,并继续加封其官职,次年高俨十二岁就做到了大司马。其实,高俨如果就此打住,或安心辅佐,或急流勇退,或许都会有一个好的.归宿,但他偏偏是个不甘寂寞的主。

  武平元年(570年),发生了一件事,让高俨陷入了困境。当时,高俨见大臣和士开、骆提婆等人奢侈恣肆,大兴宅第,十分不满,凶狠狠地教训了他们。二人私底下议论,琅邪王高俨眼光闪动,能看穿人的腑脏,刚才只不过是同他打了一下交道,就紧张得浑身冒汗,在天子面前奏事还不至于这样。这件事发生后,二人“由是忌之”(《北齐书·高俨传》),对高俨开始忌恨起来。高俨虽然身份高贵,但他招惹了小人,而且是皇帝身边的小人,他们能放过他吗?

  果然,厄运来了。武平二年(571年),高纬下令让高俨住进北宫,要求他五日一朝,不久又让高俨任太子太保,余职全部解除,但还兼中丞,督察京师,意在“移俨于外,然后夺其兵权”。高纬此举,显然是和士开的主意。了解实情后,高俨对侍中冯子琮说要杀死和士开,而冯子琮也想废掉后主而立高俨为帝。随即,高俨指使人弹劾和士开,并通过欺骗的手段得到了高纬的同意,并矫诏蒙骗过了领军厍狄伏连。第二天,高俨就派人将和士开捆送给了御史。接着,高俨又指派冯永洛在御史台杀死了和士开。

  和士开是当朝重臣,高纬宠臣,这么无缘无故地死了,高纬必定追究,后果很严重。与其等死,不如一搏,参与杀戮的党徒们逼迫高俨把斗争进行到底。高俨也想取代高纬,于是一不做二不休,率领京畿三千多军士屯驻到了高玮处所外的千秋门。高纬大惊,先是派人去召见高俨,后又向太后求救,均不奏效。最后,高纬总算找来了斛律光这颗救星。斛律光认为“小儿辈弄兵,与交手即乱”,没什么可害怕的,劝高纬亲自出马,便可化解危机。果然,高纬一露面,高俨部众“骇散”(《北齐书·高俨传》),政变宣告失败。

  高俨小小年纪就敢诛杀大臣,发起政变,显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魄力,这让高纬本对高俨更加忌惮。然而,高俨毕竟太年轻了,他就像一个被宠坏了自视甚高的幼稚小孩子,一旦挫折了就一下子溃不成军。自此以后,高俨天天躲在太后宫内。众人以“琅邪王聪明雄勇,当今无敌,观其相表,殆非人臣”为由,皆劝高纬杀掉高俨,以绝后患。高纬犹豫不决,直到九月下旬才决定下手。“是夜四更,帝召俨,俨疑之。……俨出至永巷,刘桃枝反接其手。桃枝以袂塞其口,反袍蒙头负出,至大明宫,鼻血满面,立杀之”(《北齐书·高俨传》),高俨时年十四岁。他的四个遗腹子,生下几个月后皆被处死。一代权臣不仅弄丢了自家性命,还弄了个断子绝孙。

【宋之问的历史故事】相关文章:

宋之问诗歌风格12-13

宋之问的悲剧命运04-26

宋之问诗词大会03-27

《灵隐寺》宋之问的唐诗鉴赏05-07

宋之问《渡汉江》的古诗赏析04-03

宋之问《渡汉江》唐诗原文及赏析08-05

历史人物故事:宋钦宗03-26

历史常识之毛遂自荐的故事10-10

历史人物介绍:宋仁宗01-06

《江夏别宋之悌》唐诗赏析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