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

时间:2024-06-14 23:24:48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

  唐太宗李世民,尽管是一个有能力的皇帝,但他的手段却也很残暴,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夺位的吧!

  一、太子李建成步步紧逼

  自从秦王李世民讨伐完王世充、窦建德,头顶着胜利的光环回到长安后,太子李建成联合齐王李元吉开始以李世民为敌,欲除之而后快。

  有一次,太子赠一匹烈马让世民试乘,马肥壮喜蹶,世民以难以驯服,世民从马上摔下来几回,不禁发了一句感叹:“生死有命,一匹马岂能杀死我!”

  建成一听,计上心来,把世民的话作了改动:“秦王自言,我有天命,当为天下之主,岂有浪死!”李渊闻之大怒,欲治世民之罪,正好当时要征伐突厥,世民才免于问罪。

  一计不成,太子建成恼羞成怒,他决定设计毒死秦王世民。

  那天,建成通知世民前来赴宴,打算在酒桌上解决兄弟之间的恩怨。世民也早想和太子建成和解,欣然赴约。

  酒过三巡,建成一手端起一杯早已盛满酒的杯子递给世民,一手搭着世民的右肩,诚恳地说道:“干了这杯,这俩以前的那些过节就一笔勾销。”

  说完,建成就一饮而尽,世民心里很感动,想到兄弟之间终于和解,拿起酒杯,一饮而尽。刚喝完,就感觉心口一阵巨痛,一口鲜血吐了出来。

  淮安王神通见状,马上过来搀扶着世民回到西宫,世民一直休息了一个多月身体才渐渐恢复。

  秦王府中人才济济,这对太子集团不利,建成打算收买秦王府的人才,孤立世民。

  建成私下里以金银财宝来贿赂魏迟敬德,魏迟敬德根本不吃他们那一套。后来他又去收买程知节、段志玄等人,也被拒绝。见无法收买,建成与元吉向皇帝建言,把他们逐出秦王府。

  其时,突厥入侵,建成向皇帝推荐由元吉挂帅出征,讨伐突厥,元吉趁机向皇帝请求带上秦王府骁将随行,慰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秦叔宝都被他要走。

  建成与元吉密谋,秦王世民必然在昆明池为他饯行,他们将埋伏勇士于中军仗前,趁机将他杀死,他的那些骁勇之士也一并诛杀,对外宣称秦王暴病身亡,他为太子,天下谁敢不从?

  他们的阴谋被秦王府的人知道,还没有等到阴谋得逞,玄武门事变就发生了,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身首异处。

  因此,正是太子建成与元吉步步紧逼,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世民及秦王府的那些谋士们被迫发动反击,世民造反,确实也是无奈之举。

  二、皇帝的态度暧昧

  皇帝李渊的态度暧昧也是这场政变发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帝国立储这种大事情上,李渊的态度一直摇摆不定,这给秦王李世民和太子李建成二人传达了一个信号:帝国的掌门人还未定,二人都有机会!

  纵观历史上所有的宫廷政变,很多都是立太子不明确造成的,朝三暮四,一会想立长,一会想立幼,这是动乱发生的根源。

  最初,李世民劝李渊起兵晋阳,李渊曾对他说:“若事成,你的功劳最大,当立你为太子。”李渊登上大位后,将要立世民为太子,世民却辞让了。建成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登上太子之位。

  皇帝觉得有愧于世民,给了他很高的地位,专门为他设了一个官职,天策上将,这个官职权力非常大,几乎和太子的地位一样崇高。

  皇帝的这一举动貌似在安抚世民,实际上给世民和建成发出一个错误的信号,那就是帝国实际上有两个太子。然而一个帝国是不可能出现两个太子,解决的办法只能是武力解决,身体消灭。

  自从世民那次赴宴饮了毒酒之后卧床养病,皇帝来探望世民,他又一次给世民传递错误信号,劝世民去洛阳,在那里他也可以自建天子旗号,自陕西以东都归世民管辖。

  皇帝出了这么个主意,初衷是将二人隔开,避免矛盾激化,殊不知,若真如他所愿,大唐将分裂为两个帝国,天下将又起战端?

  皇帝的建议理所当然遭到世民和建成的同时拒绝,双方矛盾已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谁也不愿妥协。

  正是皇帝在立储问题上的摇摆不定,彻底激化了世民与建成双方的矛盾,使双方最终走向了武力解决。

  三、双方幕僚也是政变的推手

  关于玄武门之变,不仅仅是太子建成与秦王世民的个人恩怨,他是以二人为代表的两股势力之间的较量,双方的幕僚都是这场政变的参与者和推手。

  任何一方老板的失败,也必然会导致老板的幕僚的彻底失败,老板和幕僚的利益是紧紧捆绑在一起 。

  我们先看看李世民这边,当李世民一直处于被动防守的时候,最急的人其实是他的幕僚们。李元吉要出征突厥,密谋将秦王李世民集团的人一网打尽,当尉迟敬德知道这个消息时,他急切地对世民说:

  人情谁不爱其死!今众人以死奉王,乃天授也。祸机垂发,而王犹晏然不以为忧,大王纵自轻,如社稷宗庙何!大王不用敬德之言,敬德将窜身草泽,不能留居大王左右,交手受戮也!

  尉迟敬德这番话地代表着李世民的幕僚们的真实心态,他们这些文臣武将,跟随李世民出生入死,辛辛苦苦打下了大唐的大部分江山,指望着加官进爵,封妻荫子。现在因为老板的失败,他们轻则下岗回家待业,重则被太子一党清算,说不定连命都保不住,他们能不急吗?

  因此,敬德以辞职来逼李世民,长孙无忌也在旁边帮腔,逼迫世民立即采取行动。

  世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能寒了兄弟们的心吗?哪怕他此时想停下来,可他停得了吗?他的幕僚们绝不会答应,更何况,李世民也是有野心的,否则他就不是李世民。

  再看看太子建成那边,魏征作为谋士为他出谋画策,他见太子毫无战功,建议太子向皇帝请战,讨伐刘黑闼,以谋求更大的政治资本。

  而作为太子的重要盟友,李元吉多次劝太子除掉李世民,很多坏点子也是他出的。太子的幕僚团队也是相当强大,除了魏征,还有王珪、罗艺、薛万彻等,他们依附太子,和太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也是政变的主要推手。

  因此,秦王世民与太子建成可以说是身不由己被迫参与到这场兄弟相残的死亡游戏!

  李世民的野心

  历史中李渊是一个好色无用的昏君,即使退位后也不消停,整日花天酒地,无心政事。

  为人所不知的是,正式李渊的谋略和明确定位,才有了历史上唐朝的出现。

  当然,说唐朝的建成离不开李世民的贡献,这也无可厚非。李世民就像是为了带兵打仗而生,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军事才华,其天赋异禀、出类拔萃,让父亲李渊也感惊讶。

  而且他终日与父亲一起活跃在军队中,练就了良好的军事的能力。稍大一些,就随着父亲征战沙场,所以,唐朝能建立,李世民在其中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李世民虽得父亲器重,但按照古代王朝制度,嫡长子李建成才应该继承太子之位,而且前朝隋炀帝的教训还恍如昨日,李渊怕重蹈覆辙,也不敢立李世民立为太子。

  但李世民才能确实很出色,李渊还是把扩大唐朝的疆土的期望寄托在了他的身上,他的做法就是不断给李世民官职和头衔,最终授予他“天策提督”的称号。

  也正是李渊的这些行为让李世民滋生了自己统治国家野心,对自己将来占有唐朝政权信心满满。

  还因为父亲曾告诉他,总有一天会让他接管大唐:

  上(李渊)之起兵晋阳也,皆秦王世民之谋,上谓世民曰:“若事成,则天下皆汝所致,当以汝为太子。

  太子李建成也不是无用之辈,他看穿了这一切后,心中陡然升起一种忧虑。

  身处太子之位,李建成花了自己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在治国理政上,而他在军队中的威望却逊色于战功累累的李世民。看到李世民的军队实力愈发强大,李建成的担忧也越来越重。

  李世民的

  李世民称帝后,任用贤能、勤于政事,造就了唐朝盛世。单看这方面,李世民是一位出色的君王,但从人性角度来看,李世民如此对待自己亲兄弟就有点难以接受了。

  结合大量史料,以及当时相关人士的口述资料,唐书里记载的事件,恐怕和真相想去甚远。

  玄武门事变后,李建成的家人包括子嗣全部被处决,罢免了家族成员的宗籍,为来之不易的皇位永绝后患。

  齐王李元吉的后代也一个都没有被放过,统统诛杀,李世民还占有了一些李元吉的后宫佳丽。其中,杨氏还给李世民生了一个儿子曹王李明。

  这些事唐朝史书上从来没有记录过,也许是当时的人不敢记录。由于史书的记载通常会突出当时皇帝的伟大,不会把一些黑暗的事件记录在册,直到后来的朝代史官才将这件事记载在史书上。

  唐书中描述的李渊和他的儿子们,正是李世民处理这一不可磨灭的污点的方法。这种方法体现了李世民的险恶狡诈。

  李世民暮年,看到长子李承乾和次子李泰在朝堂上激烈争斗,就像当年“玄武门之变”的序幕。

  也许这时的他预感到了儿子们会重蹈他的覆辙,脑海里浮现出了父亲在面对相同困境时的彷徨且无奈的神情。

  想必他早已对自己的兄弟心怀愧疚,只是身在皇室之中身不由己,后来,他封李建成为“隐太子”,并让十三子李福给李建成供奉香火。

  可叹的是,历史的轮回中,事件总是在不断重复,皇位的诱惑能让人为此不择手段。

  李承乾最后还是造反了,效仿了父亲李世民的当年行为,让李世民也体会到了当年父亲李渊的复杂心情。

  不知李世民是否会对杀害兄弟篡夺皇位的事情感到后悔?

【李世民杀兄逼父夺位的玄机】相关文章:

李世民的夺位之路02-13

寒浞夺位的故事06-26

李世民取东都09-15

陶兄07-15

杨广和李世民的比较10-24

关于李世民的小故事08-25

诗人鱼玄机的故事04-19

鱼玄机的诗欣赏12-09

有关李世民取东都的故事10-21

唐代诗人:唐太宗李世民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