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渊和杨广的故事
导语:李渊是隋炀帝杨广手下一员大将,同时也是他的心腹,为何会造反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渊和杨广的故事吧!
李渊最近几天不太顺心,这几天他一直嘀咕着要不要辞职单飞。毕竟他和杨广是好哥们,天天称兄道弟,拍屁股走人很不厚道,但是长期这么耗下去,他可能自己也赔的血本无归。自打杨广接手父亲的公司,整天花天酒地,还取了个败家媳妇萧皇后,更是挥霍无度。杨广从来不打理公司,导致业绩下滑,窦建德王世充李密等人不是撤股就是另起炉灶,大隋公司面临倒闭的风险。这可把李渊难坏了,毕竟也是公司的大股东啊。
同事杨玄感起兵造反一事,更是把他雷得死去活来。李渊做梦都没有想到,像杨玄感这种根红苗正的高干子弟都会造反,这是否预示着大隋已经气数将尽了呢?他的天子表弟对杨玄感造反的事情震怒万分,下令严加查办,凡是和这件事儿沾上边儿的官员,一个不留,很多人无故送命。隋炀帝的狠辣,让包括李渊在内的很多官员都感到害怕。
“不是我不明白,而是这世界变化太快”,这句歌词可谓李渊此时心态的最佳写照,剧变的时事不断刺激着他紧张而敏感的神经。眼看着“大隋号”就要触礁沉没了,是与之共存亡呢,还是另谋出路呢?李渊和他的家族终于走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
隋炀帝觉得他的这位表哥应该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事实上,李渊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现实主义者。他算是看穿了,大隋灭亡那是迟早的事儿。想要他为了个“忠孝”的虚名做行将倾覆的“大隋号”的陪葬人,门儿都没有!面对现实,李渊产生了一个大胆的念头:再造一条船,自己开。
想法是有了,但想法毕竟是想法,从想法到行动之间还有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没错,老李确实动了另起炉灶的念头,但事到临头,他却犹豫起来。
这是因为造反是一条极其危险的不归路,赢了,什么都有了,输了,荣华富贵,项上人头,乃至身后名声,就什么都没有了;而且,一旦迈出了第一步,就再也无法退缩了,除非走出个“柳暗花明新天地”,否则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了。起兵造反,是不是一定会赢呢?这个李渊可不敢保证。另外,他身边有隋炀帝的卧底,而且还不止一个,是两个,一个叫做高君雅,一个叫做王威。这两人名义上是李渊的左膀右臂,实际上就是隋炀帝派来监视老李的眼线。如果谋事不周,被这两人窃取了天机,那可就麻烦了。
诚然,所谓“富贵险中求”,世间种种利益往往都带着风险,包赚不赔之事实在是凤毛麟角。承担风险是需要勇气的。可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这样的勇气,比如李渊。
那该怎么办呢?
答案很简单:帮他树立信心,增添勇气。
于是,在这风云板荡的关键时刻,有三个人站了出来,帮助李渊重拾了自信。这三个都是牛人,而且一个比一个牛:第一个名叫刘文静;第二个名叫裴寂;第三个就是老李的二小子李世民。
史载,刘文静“伟姿仪,有器干,倜傥多权略”,是一个诸葛亮、刘伯温式的人物。大业年间,刘文静靠着祖先的'福荫,出任晋阳令。在晋阳,他结识了一个让他前半生爱、后半生恨的朋友——裴寂。
裴寂,表字玄真,和刘文静一样,他也是个“官三代”。不过,起点时的裴寂可比刘文静差多了,他很小的时候就没了爹娘,成了一个破落户,是几个哥哥将他拉扯大的。十四岁的时候,靠着先人用血汗挣回来的功劳,裴寂才补了一个州主簿的位置。
大业年间,裴寂终于熬到了晋阳宫副宫监的位置。他就是在这个时候和刘文静结为朋友的。两人都将对方视为知己,交情好得不得了,晚上睡一个被窝,都嫌不够亲密。
裴寂曾遥望城头的烽火,仰天长叹:“唉,你看看我这一辈子,家道中衰,穷困潦倒,又四处颠沛流离,还有什么前途啊!”
刘文静比较乐观,笑着回答说:“只要你我二人意气相投,还用担心将来会卑贱吗?”
果然,上天并没有让他们等待太久。大业十二年底,改变他们一生命运的那个人来了。这个人就是李渊,李渊调任太原留守兼晋阳宫宫监,成为晋阳的最高长官。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刘文静发现李渊其志不小,便主动向李渊接近。在李渊他们家做过一次客之后,他才发现,老李家牛掰的人实在太多了,其中最具潜质的就是李渊的二小子李世民。
【李渊和杨广的故事】相关文章:
杨广和李世民的比较06-15
李渊之子李元霸06-19
杨广是哪个朝代的04-14
李渊退位后的生活06-22
李渊主要事迹06-17
李世民气死李渊06-26
杨广的诗词有哪些?12-02
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06-15
唐太宗霸占杨广妻女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