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

时间:2021-08-11 12:38:06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

  导语:隋炀帝杨广是一个功绩卓越,却又荒淫无道的皇帝,那么历史上的杨广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618),是历史上暴君的典型。他给人的印象是:心狠手辣、挥霍无度、滥用民力、穷兵黩武,毁掉了大隋江山。那么,真实的杨广是什么样子呢?他真的如此毫无顾忌地自毁长城吗?对此,许多人也产生了疑问,隋炀帝成为人们关注的历史人物。

  让我们回到隋炀帝的时代去分析历史的细节,去体会真实的隋炀帝吧!

  处心积虑,弑父登基

  隋炀帝杨广生于权贵世家。爷爷杨忠是西魏的十二大将军之一,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随国公。外公独孤信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地位更加显赫。爷爷死后,杨广的父亲——日后的大隋开国皇帝杨坚袭爵随国公。后来,杨坚的女儿、杨广的大姐嫁给了周宣帝宇文赟为皇后,周宣帝在位一年就传位给太子宇文阐,即周静帝。北周大象元年,掌权的太上皇驾崩,幸臣郑译、刘昉为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假传遗诏,命杨坚入朝,掌握军政大权。杨坚掌权后,打击北周宗室,平定地方叛乱,巩固了自己的统治,于北周大定元年二月称帝,建大隋政权。13岁的杨广被封为晋王。

  杨广亲历了争权夺利的残酷与血腥,而看到父亲成为一国之君,掌握数以百万计的百姓,拥有不计其数的财富,杨广感到获得政治胜利的幸福与满足。他开始向往权力。不久,杨广出镇地方。灭陈后,杨广留驻扬州10年,负责新占领区的军政。这一段人生经历,使杨广得到了许多历练,增长了不少政治经验。他开始做起了君临天下的美梦。而这时,朝廷内部、宫廷上下的政治变化,给杨广创造了机会。

  独孤后是西魏、北周重臣独孤信的女儿。她14岁嫁给了杨坚,杨坚的所有儿女都是独孤后所生。史书记载,独孤后贤惠,是杨坚的贤内助。但晚年的独孤后性格发生了变化,她飞扬跋扈、干预朝政,在文帝面前屡进谗言,使许多忠臣良将无辜获罪。文帝杨坚虽为一国之君,统驭四方,但却对独孤后言听计从,甚至说有些惧内,这更导致独孤后的肆无忌惮。而皇后与太子之间早已产生了矛盾。原来,独孤后为太子亲自选了一位门当户对的太子妃,可太子不喜欢这个女子,偏偏喜欢年轻貌美、地位卑微的女子。而太子妃毫无征兆的暴亡,更让皇后对太子产生了怀疑。这成为皇后疏远太子、甚至母子交恶的原因所在。杨广深知母亲的性格,所以他表现得极为“正派”。开皇十九年,杨广从扬州回京拜见父母。离京前,他在独孤后面前上演了一出好戏。杨广来向母亲告别,一阵欢笑后,杨广突然表情痛苦起来,独孤后立刻询问杨广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杨广摇头说道:“我们兄弟五个都是母亲一人所生,从小情同手足,不想大哥成为太子后,对我等兄弟情谊日薄,甚至还曾要加害于我,我生性驽钝,不知什么地方得罪了兄长,不知哪天就性命不保了!”听到这里,独孤后大骂太子:“他与我作对,现在还跟你们兄弟作对。你父皇的江山怎么能交给这种人呢?”说完,母子俩抱头痛哭。杨广的这次亮相可谓漂亮,既明确了母亲对太子的态度,又表明了自己的忠孝。多年的政治经验,使杨广成为一名出色的“演员”。紧接着,他开始联络戏中的另一角色——杨素。

  杨素,祖辈都是西魏、北周显贵。他本人也因平齐之功,而被周武帝封为县公。杨坚掌权后,杨素便投靠到他的门下。隋朝建立后,先后拜御史大夫、纳言、内史令、尚书右仆射,被封为越国公,杨素多次参加战争,屡任主帅,几乎每战必克。杨素博览群书,擅写文章,为人聪明,善于察言观色。这些优点使他得到了文帝的宠信。杨广通过亲信找了杨素的弟弟杨约,杨约将晋王的态度传达给了杨素。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地位,杨素开始与杨广接触,在文帝面前屡进谗言,诬告太子在宫中兴符咒之术,暗藏铠甲,图谋造反。“忠臣”杨素的上奏,加上独孤后的策应,使得本已有废太子之念的文帝最终废除了杨勇的太子名位,不久杨广如愿以偿地入主东宫。

  在做太子期间,杨广小心谨慎,甚得文帝信任,经常在大臣面前夸奖太子仁孝,有治国之才。直到临死前,文帝方才看到了杨广的真面目。仁寿四年,年迈的文帝病重,杨素等大臣与太子杨广侍驾。杨广估计文帝时间不多了,就与杨素商量文帝的后事,而杨素给太子的回信却被错误地送到了文帝手中。这时文帝的宠妃陈夫人,哭着跑到文帝床前,说太子要非礼她。老皇帝看到眼前的这一切,回想起当年的一幕幕往事,才看透杨广的不择手段与处心积虑,大骂杨广,并急忙命人传废太子杨勇前来。门外的杨素看到情况紧急,立刻与杨广密谋,最后决定除掉文帝,控制局面。杨素立刻假传圣旨,将知内情的大臣逮捕入狱,更换皇宫宿卫,宫门由杨广的心腹把守。这时,杨素派人进去“探望”文帝,不久文帝驾崩。权力欲的膨胀让杨广失去了理智,为实现梦想,他要清除一切阻碍,所以他不惜向自己的父亲痛下杀手。

  自欺欺人,炫耀国力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改年号为“大业”。这一年号,反映了杨广“振国威、创伟业”的理想,他梦想着隋朝能够成为一个受万邦来朝的大国。为此,他不断从内政、外交方面努力着。隋文帝为杨广留下了大量的财富、众多的人口,这些为杨广的“大国梦”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支持。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即位不久,杨广就延请突厥、西域诸国的首领到东都洛阳来欢度新年,其间向其炫耀隋朝的国势。隋炀帝这种和平外交的做法,自然有可取之处,但在实际操作中,未免过于铺张浪费、不切实际。

  大摆排场,南下北上

  不能否认隋炀帝杨广是一位追求成功的帝王,他希望自己的帝国江山永固、恩泽四海。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隋炀帝曾经三下江南、四巡北方,是一名真正的“旅行家”。但对于隋炀帝的巡游,历来被认为是他纵情山水、不务正业的表现。被人诟骂的原因还在于,为了巡游,隋炀帝下令修建大运河、修筑长城、驰道,劳民伤财、滥用民力。其实,隋炀帝的主观目的是好的,他希望自己的国家强大、政权巩固,但他专断独行的作风、操之过急的工作态度,使得这些大工程修筑成功的同时,造成国家大量财富的流失和民力的消耗。

  据史书载,杨广身材挺拔,相貌俊秀,才思敏捷,擅诗书,有很高的文化修养,这使得杨广自幼就非常有优越感。另外,他生于功臣家庭,自幼衣食不愁、生活安逸,没有生活在民间,体会不到民间的疾苦,更不知道金钱财富的来之不易,导致隋炀帝养成了不惜民力、挥金如土、好摆排场的坏习惯。

  杨广的摆排场是与他的巡游相结合的,因为他要做给别人看。为了便利南北交通,也便于南下扬州巡游,隋炀帝于大业元年下令河南、河北各郡百万人修建通济渠,这样他就可以从洛阳的西苑乘船直接南下到达扬州。在官吏严厉的督建下,隋唐大运河中效率最高的一段——通济渠经过170多天就竣工了。

  同年8月,隋炀帝开始了第一次的南巡。这次南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规模宏大的船队。隋炀帝乘坐的船叫龙舟。龙舟分为四层,有六层楼的高度,船上有众多房间,功能齐全。上层完全仿造宫城的布局,有正殿、内殿、东西朝堂,可以举行朝会;中间两层有一百余间房子,供炀帝休息、娱乐之用;下层是宦官、宫女等宫中侍从人员的住处。船上装潢考究、金碧辉煌。皇后、嫔妃、王侯将相、文武百官、僧道术士等等,各自乘坐专门的`船只。数千艘不同用途的大小船只装载各种物资随行,在船队的最后是数千艘兵船负责安全保卫。陆地上,几万名纤夫、骑兵一路相随。大的场面、大的排场,满足了炀帝的个人权欲,使他在自己的大国美梦中越走越远。

  隋炀帝还多次北巡边疆。北巡的重点是突厥地区。突厥是北方大漠的少数民族政权,是隋朝的重要边患。大业三年,隋炀帝第一次北巡,他命令河北十余郡的男子开凿太行山,修筑到达山西的大道。隋炀帝的北巡,得到以突厥等北方诸部落的高度重视,突厥启民可汗亲自率众迎接。炀帝非常高兴,设宴款待了诸部首领。在北巡途中,隋炀帝乘坐一种特殊的交通工具——观风行殿,住在“行城”里面。观风行殿就是一座巨大的车,车子的底部有许多大轮子,上面用木板做地面,而在上面修建宫殿,炀帝白天就坐在移动的宫殿里观风,可谓神气十足。但这车的运行完全都是靠人力,炀帝的舒适是建立在大量人力为其服务的基础上的。突厥人见到这个庞然大物,都吓得跪倒在地,头都不敢抬,他们以为大隋一定有神灵相助,城市和宫殿才会“走”。

  隋炀帝不管南下,还是北上,大排场都是空前绝后的。他尽其所能地用实际行动诠释皇帝的权力,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同时,杨广天真地认为,大排场具有视觉冲击的效果,给人留下大隋强盛的深刻印象,从而达到四海咸服的目的。但隋炀帝没有考虑到民力的负担与诸蕃政权的心理承受度。在繁重的劳役下,大量劳动力丧生,国家经济因此蒙受了重大损失,许多农民不堪重负,纷纷聚众起义。另外,他无休止地以势压人,造成少数民族心理的逆反情绪。隋炀帝第三次北巡,就曾被突厥人包围了一月之久,险些丧命。

  迷信武力,兵败辽东

  隋炀帝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不惜牺牲一切。他的梦想就是大隋政权能够得到海内各国的拥戴与臣服,自己能够成为万国之主。但对于不归附的政权,他决不会手软,三次出兵高句丽就是例子。

  高句丽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政权,兴起于魏晋时期。至北朝末年,由于中原战乱频仍,它借机多次侵扰辽东、河北地区,掠夺土地与劳动力。隋文帝于开皇十八年曾派兵攻打高句丽,但以失败告终,高句丽上表谢罪,文帝就没有再次出兵。但对于怀有“大国梦想”的隋炀帝而言,辽东之败是奇耻大辱,发誓一定要让高句丽王跪倒在自己的脚下称臣纳贡。

  隋炀帝认为,文帝时期的战败在于战略失误与轻视敌军。为了取胜,隋炀帝进行了周密的部署。大业八年,隋炀帝令二十四路人马一齐出发。由于部队的每次行动都要先得到隋炀帝的同意,贻误了很多战机。而且敌方经常诈降,掉以轻心的隋军受到了重创。当地恶劣的气候条件、陌生的地理环境,再加上敌军的战略战术,隋军惨败,不得不撤兵。宇文述率领三十万大军,活着回来的就只有二千七百人了,可见战斗的惨烈。

  第二年,杨广决定再次讨伐高句丽。这一战,依然是非常艰难,隋军与高句丽陷入了战略相持。隋朝每天要承担巨大的军费开支,这使得隋朝的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可这并没有减弱炀帝对军事胜利的渴望。就在这时,隋朝礼部尚书杨玄感的叛乱,使第二次征高句丽的战争不得不立刻结束。“杨玄感之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政治信号,反映了当时百姓厌战的民情和财力衰竭的国势,同时也说明统治集团内部已出现分裂,隋炀帝的施政已经非常不得人心了。

  可是迷信武力的隋炀帝,仍然固执地要第三次讨伐高句丽。大业十年,兵力明显不足的讨伐开始了。战争是交战双方国力的较量,隋朝虽然国势衰败,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高句丽已经支撑不住了。开战不久,高句丽王就上表谢罪投降。隋炀帝心满意足地班师凯旋。可是等待他的,不是举国欢庆,而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崩离析。

  三次征辽战争,隋朝损失惨重,大量人口丧生,国家财力耗尽,人民无家可归、卖儿鬻女、饿殍遍野、骨肉相食。隋朝在农民起义的打击下,已没有了挣扎的力量。大业十四年,不可一世的隋炀帝被部将宇文化及兄弟杀死,隋朝灭亡。几个月后,隋炀帝的姨表兄弟李渊称帝,唐朝开始。

  隋炀帝是一位试图延续辉煌、维护国威的皇帝,并且一直以理想主义治理国家,但他的自负心理与官宦背景,严重左右了他的治国理念与方法,最终导致统治的失败,国家的灭亡。虽然我们不能否认隋炀帝的美好初衷,但滥用民力、铺张浪费、迷信武力、炫耀国威的做法必须予以批判。历史上留下的关于隋炀帝的材料非常少,其中还增添了许多虚假成分,使得隋炀帝千百年来一直是昏君的同义词。但从现有的材料,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隋炀帝是昏君、暴君的结论。与此相反,隋炀帝开凿了举世闻名、泽被后世的京杭大运河,他执政时期的一系列改革,为唐朝盛世的到来做了必要的准备。隋炀帝是一个永远说不完的人物。

【历史上真实的杨广】相关文章:

历史上真实的拓跋浚07-19

杨广是哪个朝代的04-14

杨广的诗词有哪些?12-02

杨广和李世民的比较06-15

李渊和杨广的故事06-17

历史上真实的武大郎与潘金莲01-17

古诗人杨广相关简介03-31

唐太宗霸占杨广妻女08-27

如何评价隋炀帝杨广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