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

时间:2022-10-24 11:35:21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

  晋代王羲之,字逸少,是世上难得的才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献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

  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黄伯思《东观徐论》云:“王氏凝、操、徽、涣之四子书,与子敬书俱传,皆得家范,而体各不同。凝之得其韵,操之得其体,徽之得其势,焕之得其貌,献之得其源。”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尝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后战乱中,其后世走乱,家谱遗失,后世分布在沈阳,海伦等地。现知其后世有王庆凯、王潇丹等人。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王羲之书圣地位的确立,有其演变过程。南朝宋泰始年间的书家虞和在《论书表》中说:“洎乎汉、魏,钟(繇)、张(芝)擅美,晋末二王称英。”右军书名盖世于当时,而宋齐之间书学地位最高者则推王献之。献之从父学书,天资极高,敏于革新,转师张芝,而创上下相连的草书,媚妍甚至超过其父,穷微入圣,与其父同称“二王”。南朝梁陶弘景《与梁武帝论书启》云:“比世皆尚子敬书”,“海内非惟不复知有元常,于逸少亦然”。改变这种状况的是由于梁武帝萧衍推崇王羲之。他把当时的书学位次由“王献之——王羲之——钟繇”转变为“钟繇——王羲之——王献之”,在《观钟繇书法十二意》中,

  萧衍云:“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不迨”,或作“不逮”,不及之意。萧衍的地位使他的品评有特殊的感召力,因而舆论遂定。

  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评钟繇则“论其尽善,或有所疑”,论献之则贬其“翰墨之病”,论其他书家如子云、王蒙、徐偃辈皆谓“誉过其实”。通过比较,唐太宗认为右军“尽善尽美”,“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唐代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和颜真卿、柳公权,五代杨凝式,宋代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历代书学名家无不皈依王羲之。清代虽以碑学打破帖学的范围,但王羲之的书圣地位仍未动摇。“书圣”、“墨皇”虽有“圣化”之嫌,但世代名家、巨子,通过比较、揣摩,无不心悦诚服,推崇备至。

  庾翼:“吾昔有伯英章草十纸,过江颠狈,遂乃亡失,常叹妙迹永绝。忽见足下答家兄书,焕若神明,顿还旧观。”

  萧衍:“①子敬之不迨逸少,犹逸少之不迨元常。” “②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

  唐太宗:“心慕手追,此人而已,其余区区之类,何足论哉!”

  虞龢:“羲之书云:‘顷寻诸名书,钟、张信为绝伦,其余不足存。’又云:‘吾书比之钟、张当抗行,张草犹当雁行。

  孙过庭:“且元常(钟繇)专工于隶书,伯英(张芝)尤精于草体,彼之二美,而逸少兼之。”

  米芾:“谢安慰问帖,字清古,在二王之上,宜乎批评子敬帖尾也。“

  王羲之生平简介

  王羲之(321~379,一作 303~361,又作 307~365),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属山东)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

  后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其书法真、行、草、隶诸体皆精,尤其擅长真书、行书。字势雄强多变化,有“龙跃天门、虎卧凤阁”之誉,为历代书法家所崇尚,有“书圣”之称。少年时期的王羲之,就以刻苦好学、机智勤敏而誉满乡里。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官僚家庭。父亲王旷为淮南太守,叔父王导为司徒,伯父王敦为扬州刺史,叔祖父王澄为荆州刺史。他父亲这一辈人都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所以他有很好的学习条件。

  王羲之小时候少言寡语,谁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热爱学习,喜欢钻研,遇事机智有心计。他 7 岁开始临池学书,到 10 岁时,字写得已很有水平,他的叔叔伯伯都十分喜欢他。

  王羲之到了 11 岁,很想学一点关于书法方面的理论著作,用来指导自己。有一天,他在父亲王旷的枕头里发现了一本叫做《笔谈》的书,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便如醉如痴地学起来。正当他兴趣正浓时,被父亲发现了,问他:“为什么偷读我枕中秘本?”王羲之只是望着父亲傻笑。母亲从旁插话道:“他恐怕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吧!”父亲说:“你现在年龄太小,等长大了,我自然会教给你读。”王羲之急不可待,不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不成了日暮之学,青春年华不就白白浪费了吗?”王旷十分惊奇儿子的这番议论,认为儿子少有大志,应该从小好好培养,于是便将《笔谈》的内容认认真真向王羲之作了讲解。羲之有了扎实的临摹功夫,又有了《笔谈》的理论指导,几个月的功夫,书法便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后,他又拜当时的女书法家卫夫人为老师,在卫夫人的悉心指导之下,练习书法,有了更长足的进步。王羲之跟卫夫人学了一个时期,书法已十分圆转成熟。连卫夫人也不得不惊叹:“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孩子将来一定要超过我了!”

  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同他转益多师,刻苦磨砺分不开。

  他真书学钟繇,草书学张芝。他自己说过,他的书法比起钟繇来,可似说是分庭抗礼,或者要超过他;比起张芝,应当是并驾齐驱、比翼双飞。他还向魏碑和汉碑学习,追摹书法源流。他自己说:“我小时候学习卫夫人书法,自认为学得很有成绩了。后来渡江到北方游历了一些名山大川,见到了李斯、曹喜等人的书法;到许下见到了钟繇、梁鹄的书法;到洛下见到了蔡邕的三体《石经》;在叔伯哥哥王洽处见到张昶的《华岳碑》,才知道仅仅学习卫夫人,还是远远不够的,白白浪费时间罢了。于是转变师承,向众碑学习。”

  王羲之学习是极其刻苦的。他不仅每天要花大量时间用到练字上,就是走路、吃饭、与朋友闲谈,也总是想着写字的.笔法,用手到处指指划划。据传,有一回他在书房里练字,书僮送来了他最喜爱吃的馒头沾蒜泥。几次催他吃饭,他连头也不抬一下,继续挥笔直书。书僮只好请王羲之的夫人来劝他用餐。王夫人来到书房,见他手正拿着一块沾满墨汁的馒头往嘴里塞。原来,在他吃馒头的时候,眼睛看着字,脑子里想着字,因而错将墨汁当蒜泥,一边练字一边吃,还直夸夫人做的蒜泥好吃呢!

  王羲之习学书法,不仅向有字碑、有字帖学习,而且善于向无字碑、无字帖学习。这也有许多有趣的传说。山阴道上空灵秀逸的江南山水,给了他的书法清朗俊逸的风格。他不仅师法大自然,从大自然中吸取书法中的灵气,

  而且善于观察动物。他特别爱鹅,从鹅的步履沉稳,鸣声清越,举首展翅的疏朗飘逸中体会书法结体中疏密、开合的种种奥妙。有一次,他听说山阴有一个道士,养着几只美丽的鹅,王羲之便兴致勃勃地前往参观。他到了道士那里,正看见几只雪白的鹅双翅扇动,追逐嬉戏,确实活泼可爱。王羲之爱不忍离,再三请求道士把几只鹅卖给他。道士推辞了一番,最后说:“你如果真的看中了我的鹅,就请你为我写一篇《道德经》,这几只鹅就送给你了。”

  王羲之欣然答应,为道士写了《道德经》,把鹅装入笼子里带回了家。其实,这是因为道士喜欢王羲之的字,王羲之却不轻易为人写字。道士打听到他特别喜欢鹅,故意采取以鹅易字的方法。至今,绍兴城内戒珠寺和城外兰亭都有鹅池,碑文皆为王羲之所书。

  王羲之在年轻时,书法作品就已成为珍品,一般人很不容易得到。传说王羲之一次在蕺山见一老太婆卖六角竹扇,烈日炎炎,竟无人问津,便动了侧隐之心。心想,老太婆扇子卖不出,中午无钱买米,不就要断炊吗?便走到老太婆摊子前边,在她每把扇子上写了 5 个字。老太婆起初很不高兴,心想,你在我扇子上胡画乱涂些什么?王羲之向她说:“你只要说这是王右军写的,要一百钱一把!”老太婆照此喝价,扇子果然一抢而空,心里好喜欢。

  她赶紧跑回家去,又抱来一些扇子,要王羲之写,王羲之只是笑笑,便走开了。

  王羲之从六七岁开始练字,直到 59 岁死时为止,50 年间笔墨不辍。愈到晚年,愈是老练沉雄。他很钦佩汉代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学习精神,常常以此鞭策自己。根据记载,除绍兴兰亭外,江西临川的新城山、浙江永嘉积谷山以及江西庐山归宗寺等处,都有他的墨池。他的儿子王献之继承父风,又有发展,世称“二王”,影响极为深远。王羲之存世作品已无真迹。行书《兰亭序》《圣教序》《姨母》《丧乱》《孔侍中》,草书《初月》等帖,皆为后世勾摹之作。

【王羲之对后世的影响】相关文章:

后世影响和典故04-18

屈原《离骚》对后世的影响02-24

孟浩然对后世的影响03-17

杜甫对后世的影响有哪些02-26

宫体诗对后世的影响03-30

谢眺对于后世的影响08-10

焚书坑儒对后世的影响07-28

屈原的《离骚》赏析和后世影响04-07

《观沧海》的创作背景和后世影响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