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中国历史上的十个遗憾
历史最大的魅力可能就在于它是按照命运写好的剧本进行着的,哪怕结局很荒谬,作为旁观者的我们也只能扼腕痛惜,不可选择,无法改变。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很多的人或事在不断的流逝中给我们带来了千载的遗憾。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历史上的十个遗憾,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No.1 赵高乱秦
历史同秦始皇开了一个大玩笑,你不是期望万世一系吗?偏偏让你二世而亡;你不是幻想长生不老吗?最后只拨给你四十九年寿命,连半个世纪都不到;焚书坑儒,防备读书人造反,而铁打的大秦江山竟然毁于一阉人赵高之手……
秦始皇暴死后,赵高威逼利诱李斯合谋篡改诏书,扶昏庸的胡亥作皇帝,赐太子扶苏死!扶苏死后,赢氏子孙不但尽数被诛,胡亥当了皇帝不但毫无建树,只知道享乐,朝廷大臣随意被杀,李斯也没能幸免,而且还实行更严酷的暴政,最后导致农民大起义。幕后主使赵高还嫌不够,最后还逼死了秦二世胡亥。也就三年时间,秦始皇苦心建立的强大的秦朝就这样被赵高搞的千疮百孔、奄奄一息了。
如果公子扶苏不死,大秦帝国,该是怎样的一番景色?
No.2 曹操的赤壁之败
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争。曹操在这场战争中失败后再也没能卷土重来,从此势力仅限制于北方,此消彼长,刘备和孙权则因此胜牢牢地站稳了脚跟,试想一下如果曹操是赤壁之战的赢家,曹操父子尊重文化重视人才,绝不是司马昭父子可比的,赤壁若胜,则中国历史,又该是另外一种情形了吧。
No.3 晋传痴君
晋武帝司马炎神武一生,对内却是个“妻管严”。司马炎长子早死,二儿子司马衷却是个痴呆的人。司马炎觉得司马衷没能力胜任一国之君,一直不想立司马衷为太子,而杨皇后却执意要“立长不立幼”。司马炎居然最终决定立司马衷为太子,司马衷也就是以后的晋惠帝。痴皇帝司马衷登基后,基本上是一废物,没过几天安生日子,司马衷背后宫廷实权派开始内斗,紧接着就是八王之乱。不但把一个统一的晋朝给毁了大半,而且后来闹出了五胡乱华的悲剧。
No.4 宋武帝北伐的虎头蛇尾
东晋100多年里进行过多次北伐,均以失败告终。离胜利距离最近的一次,当属东晋末年刘裕领导的义熙北伐(公元416~418年)。宋辛弃疾的名句“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美的就是这次北伐。然而,和历次北伐一样,义熙北伐最终也草草收场,功败垂成。
刘裕的缺点是野心太大。为了独掌大权,他铲除了与他一起起兵的刘毅和诸葛长民。另外,在北伐的过程中,刚刚收复长安就急于回国篡位,长安重地竟只派小儿子刘义真驻守。最终导致关中之地得而复失,尽入夏帝郝连勃勃之手,从此之后南朝再无攻入长安之举。这也令华夏族失去了一次大一统的机会。
No.5 杨广篡位
杨广是隋文帝的二儿子。隋文帝杨坚可是文治武功,不但统一了中国,结束了南北朝对立,北逐突厥,而且,把个大隋朝治理的井井有条,史称“开皇盛世”!“开皇盛世”的繁荣程度直逼后来唐朝的“开元盛世”。可惜盛世没多久,杨广为了获得太子位,处心积虑,在杨素等人的协助下,杀了隋文帝,然后假传圣旨,赐太子杨勇死。杨广在弑父杀兄后,当了皇帝,现是征大批民工修建东都洛阳,然后为了游乐开凿大运河,而且三次发兵征讨高句丽。此人是活活把一个“开皇盛世”搞成了尸首遍地、穷人蜂拥的乱世。
No.6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大家肯定都知道,可造成什么样的恶果呢?先是大大的打击了李唐朝廷的权威和力量,从此唐朝逐渐进入了“小朝廷,大藩镇”的时期,各地军阀势力开始抬头,致使民不聊生,发生民变;其次,在中原内乱时,吐蕃趁机攻占了安西度护府,唐朝的西域和河西的领土彻底丧失;西南的南诏趁机作大,形成独立王朝,要不是元朝攻占云南,我看云南会和越南一样独立于中央王朝。此时唐朝的领土只和秦朝时差不多了,“肥唐”从此变成了“瘦唐”。
No.7 柴荣猝死
周世宗柴荣乃五代后周太祖郭威的养子,是后周的第二个皇帝,他也是宋太祖赵匡胤的老上级。柴荣可是个雄才大略之人,在北汉和辽国的联军南侵的压力之下,力排众议,毅然挥军对杀,大破之。柴荣善于治军,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已失传),制订了消除割据、实现统一计划。攻取西歧一带,三征南唐。而后为把辽人驱逐出幽云十六州,开始挥军北上,进攻辽国,连克数城,辽人已经闻风丧胆,准备弃守幽云十六州了。可惜快打到幽州时,柴荣不幸病重,班师回朝,到东京后不久就归西了,而后才有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建立了个福而不强、受尽凌辱的“瘪宋”。
No.8 靖康之耻
宋朝的江山大部分毁在宋徽宗手里,一个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一百多万的人口,还有中国文化达到顶峰的繁荣就这样消逝了,成为一片废墟。
那些传世的珍宝们,也因此被毁,举个例子,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的传世作品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有民国时徐悲鸿先生收藏的一副《八十一神仙卷》被认为是吴道子的真迹,但还没有最后的定论。徐悲鸿先生在此画上题上“悲鸿生命”四字,可见此画在徐悲鸿心中的无上地位。而《宣和画谱》著录的北宋宫廷中收藏的吴道子的画竟有九十三幅之多。
这些无价之宝在遭遇“靖康之耻”被金兵掠到北国后就再也没能回来。中华文明就此损失了一大批无以伦比的珍贵宝藏。
No.9 崇祯中兴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崇祯登基后,开始进行各方面的治理,他力图挽回明朝衰败的局面,促使明朝中兴。先是铲除了魏忠贤阉党,为树立皇权打下了基础,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了。凭心而论,崇祯是一个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对国事认真负责的统治者,自登基以来,他几乎没有睡过一天好觉,但勤治天下的责任心并不能弥补他的缺乏经验、多疑和刚愎自用这些性格特点!而这些性格特点与1644年到来有着直接的联系,崇祯若真的多一些睿智和宽厚的话,明朝真有可能会中兴,而且最起码不至于亡国。在当时,明朝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明王朝守住了国土,那么自鸦片战争始,中华民族长达一百多年的屈辱史是否会改写?
No.10 慈嬉受宠
道光皇帝在英国的洋枪洋炮下,无奈的开了个不平等条约的头。道光1850年死后,奕宁继位,即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正逢清朝乱世,国库空虚,危机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而后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真是内忧外患呀,咸丰皇帝有重整天下之心,却无回天之力,在1861年含恨而死。他割地赔款也就罢了,把位子留给自己的后继之君,也许后继之君会有更大的作为,可是他却留下个祸根,就是他宠幸的叶赫那拉·玉兰,此人就是以后慈禧。慈禧在咸丰死后在幕后操控朝政毫无建树,而且慈禧是安逸享乐之辈,知道用钱盖戏园子、搞寿辰,但是不知道变法革新,增加军备,致使满清甲午战争战败,而后被八国联军入侵,不但再次割地赔款,而且国格丧尽。
中国历史的遗憾
1、和氏璧、传国玉玺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传奇色彩和最珍贵的一块宝玉石。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块玉石能珍贵到与它相提并论。
历史上对和氏璧的材质有各种猜测:有认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认为是夜明珠的,也有认为是陕西蓝田玉的。
史书上称它“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处,它能熠熠发光,能除尘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称“夜光之璧”。可见确有它的珍奇、稀罕性。
一九八三年工程师郝用威在全国地史报告会上称:“和氏璧即是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发源地板仓坪、阴峪河一带”。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了解和氏璧的由来、传说和质地的好奇心。
和氏璧和由它制成的传国玉玺在中国历史上断断续续流传了很长的时间,直到五代十国时期的后唐。
当时石敬瑭引契丹军攻至洛阳,后唐末帝李从珂怀抱传国玺登玄武楼自焚,传国玉玺就此失踪,再也不见了踪影。
从那时以后的各朝各代,都是当朝的帝王自己刻制自己的玉玺,再也没有能得到历朝历代都认可的真正的“传国玉玺”了。
这个损失之重,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历史来说是多么的巨大,谁都能掂量出其中的分量来。而传国玉玺到底是什么材料制成的,恐怕真的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了。
2、阿房宫的损毁
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宫是历史记载当中最为雄伟的宫殿建筑了。无论是前三代还是后来直到清末的两千多年间,再也没有任何古代的建筑可以和阿房宫相比较高低了。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国力日益强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开始营造朝宫。由于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时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宫。
唐代诗人杜牧的《阿房宫赋》写道:“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 在这里,杜牧把阿房宫的诞生与六国的覆灭直接联系起来,可见在秦覆灭一千多年后的唐代,阿房宫之雄伟大气的形象还深深影响着那时的人们。
其“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的气势,借杜牧的《阿房宫赋》流传于千年后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想入非非。
但阿房宫这座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奇迹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与现在遗留下来的古建筑之间有些什么传承关系?是否有些当时建筑时奇巧的工艺没能流传下来?这些看来都将是千古之谜了。
唯一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阿房宫能够留存到现在,她一定比印度的泰姬陵、法国的卢浮宫要壮观得多!从秦始皇陵墓陪葬的车马坑里出土的铜车马上我们可以看到:那时的工艺是远远超乎我们想像的!
而如果阿房宫能存留到现在,对我国建筑技术和工艺将有多么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3、华佗《青囊书》的焚毁
华佗行医在东汉末年,是中国最早能实施外科手术的医生。
他一生的传奇医术令历代国人叹服。单是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迹就被写入了正史、改编为各种戏剧,广为流传在民间。
当华佗打算给曹操打开脑壳引出“风涎”,根治他的偏头痛病的时候,曹操却误以为华佗将要害他,将其关入大牢。华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里把自己的平生所学写成《青囊书》,打算流传下去造福人类。
他将《青囊书》交给看押自己的吴押狱,想叫他继承自己的医技。
以下有两种说法:其一,吴押狱很高兴地接下书,向华佗表示一定继承他的医术,当个救民于水火之中的好医生。他把书带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后,回到衙门辞去差事,准备回家研读医书。
其二,吴押狱当时就未敢接书,华佗大失所望,自己举火把《青囊书》烧毁了。
不论哪种说法,《青囊书》是就此消失了。《黄帝内经》流传下来,使得中医理论得以确立;《伤寒论》流传下来,使得张仲景“医圣”的地位得以确立;《本草纲目》流传下来,使得李时珍“药圣”的名头世界传送。
可惜的是,华佗的《青囊书》却没有流传下来,中国医学就此所损失的东西太多了,许多东西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谜了。
4、《兰亭集序》的失踪
东晋时期的书圣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至今无人能够撼动。他传颂千古的最佳书法作品就是写于公元353年的《兰亭集序》,这是任何对中国书法有起码了解的人都熟知的事情了。
有关《兰亭集序》的故事也在历史上广为流传,最为人们认可的一种说法就是:唐太宗派萧翼到辩才和尚那里骗取到王羲之的书法真迹《兰亭集序》后,把他一直带在身边,并留下了遗嘱:死后用这一绝世珍品殉葬。
当年,王羲之乘着酒兴,用鼠须笔,在蚕茧纸上即席挥洒,心手双畅,写下了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的被后人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当时就名满天下、惹人追捧了。
而唐太宗酷爱书法,是唐代颇有建树的书法家、收藏家和书法理论家,一生致力于收藏王羲之的书法真品,据说先后共得到两千二百余件。
5、“靖康之耻”损失的文化瑰宝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开封),上自徽、钦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国,北宋就此灭亡。
宋宫中所有的法驾、卤簿等仪仗法物、宫中用品、书籍、印板、浑天仪、铜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图,连同宫人、内侍、伎艺工匠、倡优、府库蓄积,全部被金人席卷一空。
金军除了索取金银绢帛之外,又抢去皇帝玉玺、仪仗、天下州府图、乐器、祭器,以及各种珍宝玩物,掳走百工、技艺、宫女、内侍、僧道、医卜、娼优和皇子、皇孙、后妃、帝姬(公主)、亲王等贵族,与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营。
据说,宋徽宗当时听到金银财宝等被掳掠的消息毫不在乎,等听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书、藏画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
6、鼎失踪
秦汉以后民间就广泛流传禹铸九鼎传于商周的故事,如《史记》说“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用于祭祀,“遭圣则兴”,周灭亡“鼎乃沦伏而不见”。
《资治通鉴外纪》更说“禹复为九州,收天下美铜,铸为九鼎,以象九州”。大禹治水不仅使九州恢复了生机,而且加强了各地的联系。
九鼎就是由九州的贡金所铸,所以可引申为国家统一的象征。它遭圣则兴,乱世沦伏,因此不仅是统一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还是盛世的象征。
夏亡,成汤把九鼎移至商邑,又为殷镇国重器。殷亡,九鼎为周所得,周武王又迁至洛邑。陈于西周镐京。周公制礼作乐,创列鼎制度,所谓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是也。鼎于是成为权力的象征。
“问鼎”成为争夺天下权力的表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掠取九鼎时传说九鼎突遇风浪沉没于泗水,秦始皇曾派人多次打捞,始终没能得手。
记载着中华民族统一历史的九鼎就此失去了下落。自夏禹铸九鼎,作为传国之宝,这九鼎就成为权力和国家的根基和象征。
【中国历史上的十个遗憾】相关文章:
中国历史上写诗最多的诗人是谁?11-24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状元之最”10-27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著名错字08-23
遗憾07-05
遗憾07-04
遗憾07-07
遗憾近义词01-15
遗憾的近义词01-17
人生的遗憾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