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元宵节的由来简介
元宵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元宵节的由来简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元宵节的由来简介:
(一)
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不过,正月十五真正作为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东汉佛教文化的传入,对于形成元宵节俗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有关元宵节来历的说法多种多样,有3种说法流传较广。
元宵节来历传说一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死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元宵节来历传说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人们庆祝一年中第一次的月圆之夜。据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元宵燃灯放烟火的习俗就是从这个说法来的。
元宵节来历传说三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大部分地方元宵节习俗有吃元宵、观花灯、猜灯谜,还有擂鼓、舞龙、舞狮等活动,但南北各地风俗也有独特之处。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二)
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是中国春节年俗中最后一个重要节令,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其形成经历了较长的过程。关于其起源主要有:其一为汉武帝太一神祭祀起源说,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其二为佛教起源说,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汉明帝时期,其兴起与佛教东传有关。其三为道教“三元说”,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闹”,是元宵节主题,有赏花灯、吃元宵、猜灯谜等传统民俗活动,舞龙灯、踩高跷、划旱船等传统民俗表演,正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汤圆”也称“元宵”,是节令食物,寓意团圆美满的美好期许。祈福,是节日重要的文化主题,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意蕴,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元宵节,已是中国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的凸显与正月初一“岁首”有密切关系;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备受重视。2008年6月,元宵节这一中国民俗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这一节日不仅在中国是唯一重要的民俗节日,在亚洲的其他国家也有隆重的民俗活动,如韩国的“元宵节”称为“元夕节”。各地的“元宵节”民俗活动有很大的差异,但“祈年”已作为“元宵节”重要的文化内涵。
元宵节又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台戏。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彩灯万盏。人们吃元宵、观灯会、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灯,游乐赏玩,其乐融融,美其名曰“闹元宵”。元宵节的欢聚、热闹、喜庆,承载和表达了人们期盼生活团圆、红火、幸福、美满的意愿与祈求。
【2】起源与演变
起源诸说
元宵节是汉族的一个非常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它的起源说法很多。
汉文帝诛乱说
据记载,汉惠帝刘盈死后,其母吕雉篡位,吕氏宗族把持朝政。吕雉死后,周勃、陈平等人协力于公元前180年扫除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勘平之日恰是农历正月十五日,为示庆贺,文帝每年此夜出宫与民同乐。古时正月又称元月,“夜”在古汉语中叫“宵”,所以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这一天定为元宵节。
祀太一神之俗
这一观点出自《史记·乐书》云:“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这段记载与元宵节颇多相通之处。宋洪迈在《上元张灯》一文引此说,宋朱弁《曲洧旧闻》亦赞同宋洪迈的观点。此后,王三聘的《古今事物考》沿用了这种成说。这一说法遂成为较有影响的说法之一。据说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道教起源
道家解释宇宙分为天、地、水三界,分别以天官、地官、水官掌管。到了北魏时,以三官配三元节,农历正月十五日定为天官诞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地官诞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水官诞辰为下元节。三元日和三官主三元日的说法,最早见于东晋末刘宋初的古灵宝经《太上洞玄灵宝三元品戒经》。 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
节日节期
元宵节的节期随历史的发展演变。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为一天;到了唐代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灯节持续的时间自正月初八的点灯到正月十七夜的落灯,整整十天,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至清代,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明朝永乐时(1403~1424年)曾规定为三天。但从现存明代中后期的地方志看,各地节期不同。北方一般为三天,“正月十四日试灯,十五日正灯,十六日残灯”(嘉靖《太康县志》)。南方,则尤以闽、浙、苏为最长,如浙江杭州府是五天;嘉兴府是十二至十八日,七天;绍兴府是十三至二十日,八天;福建建宁是十二至十七日,六天;福州府是十三至二十日,八天;延平府尤溪县是初十至二十日,十一天;江苏太仓从初八 九至二十日止,计十二三天。
清代时,灯节内容与明代相比没有太大的差别,但是节期也有南北差异,北方基本上仍是以三天为主,南方一般为五六天。通常是十三四日张灯,十五日正灯,十六七日落灯。
新中国成立之后,元宵节一直未被列入法定节假日。当时新中国百废待兴,千百年来第一次当家做主的老百姓,积极火热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之中。1979年后延长了春节假期,但只有3天。2000年,历史性地确定了春节、“五一”和“十一”三大黄金周;2008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被确定为新的法定节日。而元宵节仍未定为法定节日,究其原因,并非元宵节不重要,而是因为这个日期距离春节实在太近。古人之所以元宵放假,是因为当时没有春节大节期。
但是,元宵节作为春节年俗中的最后一个重要节令,现如今仍传承着正月十五节俗:吃元宵、张灯结彩、人流如潮、夜游观灯,全国各地特色活动丰富多彩。
节日民俗
中国情人节
在中国古代,元宵节是一个充满浪漫色彩的节日。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民俗学专家萧放解释,有这个叫法,是因为元宵节是古代难得的两性可以接触的时间。
古人实行宵禁制度,同时古代女性受礼教约束。元宵节的狂欢,给了深闺女子晚上出游的机会。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结伴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原本便是有情人,可以借着元宵节约会。明朝一幅古画《上元灯彩图》描绘了古代大型交友现场。
“男妇嬉游”是元宵节特殊的人文景观。据《隋书·柳彧传》记载,“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场面堪比化妆舞会。在电视剧《大明宫词》中,太平公主和薛绍第一次见面就在元宵节的街市上,薛绍戴着昆仑奴的面具,成为许多人心中的“元宵经典佳话”有很多经典诗句都诞生于元宵灯节。
花灯寄寓
民间在除夕供奉老天爷时要设立“天地堂”。供桌上立着“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的神位;神位前除了摆香炉、供品外,还挂着一盏灯笼,灯笼代表姜太公的席位。据说姜太公当年封神时,别人都封了,就是忘记了封自己,自己没有席位只好和老天爷坐在一起。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赋予很多象征意义:古时候,人们为了驱逐黑暗的恐惧感,于是灯笼衍生为具有驱魔降福、祈许光明之意;在闽南语中“灯”与“丁”发音相近,所以灯笼也用来求子添丁,求取功名,求得避邪平安;“放天灯”,人们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其后逐渐演变为向上天祈福许愿的民俗活动。天灯上写满了心里的各种祈愿,希望天灯能上达天庭,带给人无限的希望和光明。
随着时代的发展,元宵灯节越来越盛大,民族特色越来越浓,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三天;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为五天;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因为灯期不同,所以最初张灯的那天叫“试灯”,十五这天叫“正灯”,最末一天叫“残灯”、“阑灯”。也有叫“神灯”、“人灯”、“鬼灯”之说。十四日夜为“神灯”,放于家中神位、宗祠前,以祭神明先祖;十五夜叫“人灯”,放在门窗、床笫、几案等处,用来避除蝎虫;十六日夜为“鬼灯”,放在丘墓、原野,为了游魂得到可以脱离鬼域。上祈天意,下护苍生,神人鬼畜,无所遗漏。
节日食俗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岁时杂记》详细地反映了北宋首都汴京上元吃面茧的风俗。可知面茧是肉馅或素馅的馒头。馅中放入写着官品的纸签或木片,以占将来官位高低。或选取古今名人警句中可以占前途的吉祥词句。
宋朝郑望之的《膳夫录》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从其技法中可知,子用软面包枣馅油炸而成。吃起来“其味脆美”,即今天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为“油画明珠”。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明代还出现了汤圆、元宵的名称。明末《明宫史》记北京上元节“吃元宵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为果馅,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者”。汤圆此名至今盛行南方。而元宵之称不仅流行北方,还广及南方。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马思远则是当时北京城内制元宵的高手。他制作的滴粉元宵远近驰名。符曾(生于1688)的《上元竹枝词》云:“桂花香馅襄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诗中所咏的,就是鼎鼎大名的马家元宵。
近现代,元宵的制作日渐精致。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粱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甜咸荤素、应有尽有。制作的方法也南北各异。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有小似黄豆,煮食的方法有带汤、炒吃、油氽、蒸食等。元宵除了食用外,也是祀神享先节物,人们还往往互相馈赠。
【3】节日习俗
闹元宵
主词条:闹元宵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大节,包括忙年(迎年、迎新春)和辞年(辞旧年)两个部分,时间上一般从农历腊月初八开始到正月十五结束。元宵节又是中国春节年俗活动的压轴戏,从古至今体现的就是一个“闹”字,而且是晚上的“闹”,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隋、唐、宋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明清时期,老百姓将元宵节过得热闹非凡,各种响器、歌舞竞相上演。顾禄《清嘉录》记载清代苏州“元宵前后,比户以锣鼓铙钹,敲击成文,谓之闹元宵”。清雍正《朔州志》记载,民间“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
吃元宵
主词条:吃元宵、元宵、汤圆
吃元宵是元宵节的主要习俗。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宋代周必大写过一首诗《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其中提到:“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浮圆子就是汤圆,元宵节煮食浮圆子寓意着月圆人圆、幸福美满 。诗人姜白石在一首《咏元宵》的诗中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这”市中珍品"即指元宵。
“元宵”和“汤圆”外形相似,但制作方法不同、口感也略有差异。明代以后,宋代时所称的圆子类节令食物又被称为汤圆、元宵。“元宵”的叫法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较多称为“汤圆”。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一个是用干粉,一个是用湿粉 [102]。二者在馅料上也些不同,元宵多为甜馅,汤圆则甜、咸、荤、素馅。甜馅有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咸馅有猪肉馅。素馅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寓意 。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
猜灯谜
主词条:猜灯谜
谜语一直是中华传统的益智游戏,到了宋朝,元宵节已有了“益智节”的含义,标志之一就是“灯谜”的出现,南宋时,“灯谜”成为元宵节必不可少的助兴项目。灯谜是贴在元宵节花灯上供游人猜的谜语,又称“庾辞”、“隐语”。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谐讔》称:“自魏代以来,颇非俳优,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据吴自牧《梦粱录》:“商谜者,先用鼓儿贺之,然后聚人猜诗谜、字谜、戾谜、社谜,本是隐语。有道谜,来客念思司语讥谜,又名打谜。”周密《武林旧事》“灯品”也有类似记载:“有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
元宵节猜灯谜成熟于明清时期。清顾禄《清嘉录》中记录有当年苏州元宵节猜灯谜的情景:“好事者巧作隐语,拈诸灯。灯一面覆壁,三面贴题,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谜头皆经传、诗文、诸子百家、传奇小说及谚语、什物、羽鳞、虫介、花草、蔬药,随意出之。”猜中者有奖,奖品有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谓之“谜赠”。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前去观看灯会。看到高兴时,乾隆皇帝陪他的大臣们也出了一谜联,让大家猜一猜。随同的学士纪晓岚稍思片刻,就挥笔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乾隆皇帝看了冥思苦想,文武大臣一个个抓耳挠腮,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送花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儿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元宵“其夕,迎紫姑,以卜将来蚕桑,并占众事。”每逢元宵节,一些地方有拜紫姑的习俗。紫姑是古代妇女拜的“姑娘”神。迎紫姑习俗自南北朝时期就已存在。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为大妇所妒,正月十五被害死厕间,成为厕神。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明清时代的上元紫姑卜信仰仍普遍,紫姑卜主要用于吉凶、祸福、丰歉。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荆楚岁时记》中说,正月十五的时候,有一个神仙下凡到一个姓陈的人家,对他们说:如果你们能祭祀我,就让你们的桑蚕丰收。后来就形成了风俗。
走百病
古代有正月十五“走百病”习俗。此俗元代已经出现,周用有《走百病》诗:“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共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 元宵节晚上妇女们相约结伴出游,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走百病是明清以来北方的风俗。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有的在十五,但多在十六日进行。
明代刘侗《帝京景物略》中有:“妇女相率宵行,以消疾病,曰走百病,又曰走桥。”
【4】民俗表演
闹花灯
主词条:闹花灯
每年正月十五,又是闹花灯放烟火的高潮。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始于汉朝,兴盛于隋唐。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描述了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隋唐以后,历代灯火之风盛行,并沿袭传于后世。《如梦录》记载明代开封一带:“诸王府、乡绅家俱放花灯,宴饮。各家共有大犁(梨)园七八十班,各街庙宇俱有灯棚,各家俱放花灯,门前俱点门灯,争放花炮。”
正月十五闹花灯已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无论全国各地哪里都有大致相同的活动。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街上挂满灯笼,到呈现花团锦簇,灯光摇曳的景象。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等,吸引着观灯的群众。
2019年的元宵节期间,故宫博物院举办了建院94年来的首场灯会——《紫禁城上元之夜》,这也是故宫首次于夜间开放,整座紫禁城“爆灯”。进宫看殿、观灯、漫步宫墙、俯瞰整座紫禁城,听畅音阁传来的戏曲,赏金色琉璃瓦上的《千里江山图卷》。
舞龙灯
舞龙灯,也称耍龙灯或龙舞。长长的龙身,蜿蜒起伏,翻腾游走,龙身灯光闪烁,流光溢彩,景象奇丽壮观。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有文字记载的龙舞,例如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辛弃疾《青玉案·元夕》曾描述宋代元宵节盛况:“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舞狮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狮子舞”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装扮成狮子的样子,做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都喜欢打锣打鼓,舞狮助庆。舞狮亦跟随着华人移居海外而闻名世界,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相当盛行舞狮。聚居欧美的海外华人亦组成不少醒狮会,每年的春节或重大喜庆,他们都会在世界各地舞狮庆祝。
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跑旱船起源较早,民间传说是为了纪念治水有功。后来,这种活动逐渐传到许多地方,形成了今天的跑“旱船”。“旱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旱船”的乘一般由姑娘、媳妇扮演,手里拿着桨,做划船的姿势,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模拟在水中起起伏、颠簸,表演者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各地特色
华北地区
北京
北京的灯市在东安门外迤北(今灯市口一带)。做灯者,皆各持所有,到灯市出售。“灯之名不一,价有值千金者。”更有技艺百戏,于市上演出,观者男妇交错,挨肩擦背,热闹非凡。乡村人则扎秫稭作棚,周悬杂灯,门迳曲折,长三四里,入游者一时迷不能出,谓之“黄河九曲灯”。有的家人,以小杯子108个盛油夜灯之,遍置井灶门户各处,聚如萤,散如星,颇有趣味。夜间并放烟花炮竹,通宵不尽。此外尚有走桥、摸钉以祛百病等习俗。正阳、宣武、崇文各门皆不闭,任民往来,校尉巡守,通宵达旦,其盛况亦不亚于唐宋。
天津
按天津人的习俗,正月十五这一天,煮元宵、炸元宵、包素馅饺子。天津的元宵主要有江米和高粱两种,茶食店售卖的多为江米元宵,馅多种多样,称“什锦元宵”。争(蒸)财神,按天津“老例儿”,天津灯节前还要做刺猬老鼠等蒸食。这些小面刺猬和小面老鼠应是“正月十四争(蒸)财神”时才做好,刺猬头冲外,意为招财;正月十五刺猬头冲里,意为进宝。
民国时期,天津卫的元宵节活动围绕着一个“闹”字展开。从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三天,城厢内外、民宅铺户、商号门前要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尤其在估衣街、宫南宫北大街等商业旺地,整条街都被各色彩灯、花串装饰一新。
河北
河北较为独特的元宵节习俗有井陉的拉花,井陉拉花是一株古老艺术奇葩。赞皇县元宵节习俗——“拉碌碡”,拉禄碡是一种表现劳动生活的舞蹈,主要活动在元宵节,它以打击乐伴奏。有大鼓、大锣、铙、水镲等。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
河制作制作北怀来民间的花灯,以制作精巧样式繁多而著称。在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将花灯悬挂于城门楼上、牌坊底下。寺庙、商号、店铺、居民、百姓均挂在大门口。入夜所有花灯全部点燃,其形状各具特色。
山西
挂花灯,是山西人民欢庆元宵节必备的一种形式。每逢元宵节来临之时,家家户户都挂起各式各样的灯,从十四至十六,每晚都开形形色色,异彩纷呈。放焰火,为山西人民元宵节最为喜人的活动。元宵节夜在广场都要进行放烟火活动,到时全家都走到大街上,去看那美丽的烟火。
内蒙古
内蒙古作为中国北方的北方,元宵节也要吃元宵,所吃的元宵同样也是滚出来的。辽阔的内蒙古有东西部差异,各地有着独有的地域文化特色。东部的通辽市,畜牧业较为发达,元宵用料方面自然也就有了自己独到的特色。奶皮子元宵、酸奶元宵、奶酪元宵,软糯的糯米皮,包裹着的大块奶酪米皮儿,是奶气十足的元宵。蒙古族人民在正月十五的晚上,要先举行祭月的仪式,虔诚地向月亮献上最好的美食,希望来年风调雨顺,水草丰美,牛羊无病无害。元宵佳节的夜晚,结伴而行“走百病”,见桥必过。
东北地区
辽宁
朱碌科镇位于朝阳市建平腹地,凌河支流蹦河左岸,曾经是这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西朱碌科黄河阵由清嘉庆年间朱碌科举人蔺玺臣自关内引入朝阳市建平县朱碌科镇。朱碌科黄河阵源自古代兵家布下的九曲黄河阵,并在九曲黄河阵民俗活动的基础上,历经200余年的传承发展,形成了集烟火表演、民间舞蹈、民间音乐等于一体的大型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每年农历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是“跑黄河”的日子,包括“偷灯求子”“跑百病”“撒灯”“祈福”等民俗活动,每年参与人数达10余万人 。2021年,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主词条:元宵节(辽西朱碌科黄河阵)
黑龙江
农历正月十五在瑷珲古城则称为“上元节”,是集汉、满、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民族文化为一体的重大节庆活动,兼具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于2021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代表项目名录。身穿节日盛装的各民族同胞载歌载舞、赏灯猜谜。走在“祈福路”上,人们跨马鞍、跨火盆、摸铜钱、抹花谜,博得“头顶红绸,鸿运当头”“跨过马鞍,平平安安”的好彩头。主词条:元宵节(瑷珲上元节)
吉林
吉林在元宵节期间,赏冰看雪闹元宵。元宵节前夕省内多地发布焰火表演活动。焰火表演将以网状、字幕、造型等形式与音乐结合的方式呈现,营造流光溢彩、喜气洋洋的节日氛围。除了常规的焰火表演,还有传统技艺打铁花。 (主词条:打铁花)
西北地区
陕西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除大闹花灯外,还流传一种“放天灯”的风俗。这种风俗由来已久,据史可查唐时已有此举。“伴灯馍”流行于陕西铜川一带。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期间,各家各户在自己房屋里,设香案点烛焚香,鸣放鞭炮。屋内处处点灯,灯旁放着各式各样的花馍,称为“伴灯馍”。
甘肃
元宵灯会是舟曲县东山乡群众最重大的节日,比过大年还要隆重,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每逢灯会,东山乡家家户户春节前就开始制作花灯。正月十四、十五、十六的夜幕降临时,灯会会长、副会长向神灵祈福。“说话先生”诉说灯会缘由,祈求神灵保佑。祈祷结束三声炮响,鼓乐齐鸣,灯队出庙,依次称为头灯、二灯、三灯、四灯,每盏灯代表一位神灵。据《新唐书·姚崇传》等史料证实,东山转灯的习俗最早可追溯至唐代,距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
永昌县卍字灯俗是永昌县传统民俗文化活动,源于明朝时的北京灯艺,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卍”字灯城占地面积为11881平方米,灯阵横竖各19排,共设365个灯杆,灯阵正中央树10米主杆,上方悬挂1个大花灯,象征一年风调雨顺、山河锦绣;入口处树4个灯杆,象征一年四季;其余360个灯杆上悬挂花灯,象征农历360天。
宁夏
黄河干流多弯曲,素有“九曲黄河”之称,而宁夏作为中国唯一一个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省份,“天下黄河富宁夏”也由来已久。因此,盐池县的“九曲”又称“九曲黄河龙门阵”,在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看杂耍、演社火等众多庆祝活动中,“游九曲”成为当地每年“闹”元宵的重头戏。盐池九曲游路全长2400米,由寓意福、禄、寿、喜等“九宫”以及众多彩灯组成。近年来,“游九曲”已成为一种大型群众性民俗活动,吸引甘肃、陕西、内蒙古等周边省区的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青海
九曲黄河灯俗,是青海省乐都县地方传统节日民俗,九曲黄河灯阵起源于黄河沿岸,因灯阵曲折绵延如黄河之龙曲而得名。灯阵包含二十八星宿、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五行四象等内容,并大量植入张掖乃至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的许多地方文化元素,让游客在观灯的同时,也可观赏烟花、社火表演、民俗演艺等传统文化活动,如今已是这里传承千年的文化遗产。
新疆
新疆天山南北“耍”社火“闹”元宵。划旱船、扭秧歌、舞龙舞狮、黑走马、麦西来甫等多元文化的展演,给节日中的民众带来吉庆祥和的热闹场景。 放烟火、舞狮,这些现在过元宵节的必备节目,也是古代新疆“潮人”所追捧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就珍藏着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狮舞泥俑两件文物。织锦中鸡、羊则与“吉祥”谐音,对羊对鸟灯树纹锦的图案,被称之为“火树银花”。这个成语其实源于唐朝杨贵妃的姐妹韩国夫人。天宝年间一个元宵节,她在一座高山之颠的树上挂了各色各样的特大彩灯,使遥远地方的人们都能看到它,蔚为大观,于是,人们便以“火树银花”比喻。藏品舞狮泥俑,1960年出土于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高12厘米,长10厘米。
华东地区
山东
开展游艺活动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杂耍的形式各种各样,狮子舞、龙灯舞、高跷、旱船、花棍、秧歌、赶毛驴等应有尽有,内容以戏曲为主。曲阜城周围村村玩龙灯,每个村的龙灯都要到孔府中表演。孔府耍龙灯的地方在二门里大堂前,平时不得入内的孔府,这时也准许外人入内看耍龙灯。耍龙灯时,孔府的当差和“花炮户”在一旁燃放焰火。
江苏
元宵节泰州有5大习俗,吃元宵、闹元宵、猜灯谜、放烟火、送吉祥。送吉祥是泰州部分乡镇特有的习俗。在元宵节这天,亲戚朋友要给新婚的新娘子送桥桩、送子观音等,以祝福早生贵子。还有些地方是拉着新娘子走百子桥,同样是求子。
安徽
古城凤阳县,荡秋千、挑灯笼、撂火把等民间习俗,成了元宵佳节的三大习俗。民间有“元宵节荡秋千,一年腰不疼”的说法。在宿州地区,元宵节做“面灯”是世代相袭的风俗。淮北人用豆面做成豆杂面灯,有当摆饰的、还有蒸着吃的,以代表有福气。在合肥,会把灯笼扎成动物的形状,让里面的画面动起来,俗称“走马灯”;在蚌埠很多人家的孩子会在晚上挑灯笼玩耍,灯笼上往往有“麒麟送子”、“鲤鱼跳龙门”等式样,这些都是美好的祝福 。划旱船则是皖北亳州农村一种民间传统文化,每到节日,旱船队就踩着鼓点舞起来,引得村民们纷纷上前观看。
浙江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宁海闹元宵是在正月十四的夜里进行。民间习称“行会”。现今前童古镇、黄坛镇还保留有元宵行会习俗,尤前童元宵行会著名。主词条:元宵节(前童元宵行会)
萧山河上龙灯胜会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又有龙灯又有会,还有马灯来凑对。”河上龙灯胜会与其他以龙为内容的各式活动截然不同,龙不是翱翔起舞的,而是“端坐”在板凳上,并由一截截龙段连接而成,龙段最长可达120段,需数百人共同参与。舞龙时,队伍需在引领者手上“龙珠”的指挥下,合着锣鼓节奏不断变换表演阵势。
福建
元宵节给新嫁女送灯,是旧日福建的习俗,各地送的灯品式样不尽相同,但目的一样:“添丁。”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灯节中还有一叫“穿灯脚”的习俗。灯节中的舞龙灯,是福建元宵节中最受欢迎的节目,龙灯长数十尺,有头有尾。灯节中还有一种灯猜颇受欢迎,灯猜也叫“猜灯谜”或“出灯猜”。
台湾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中南地区
河南
河南人最独特的习俗,就是在元宵之夜,家家户户都得在祖宗墓前,用竹蔑和红纸扎上灯笼,点燃其间的蜡烛任其燃尽。元宵节一般的习俗是赏花灯、猜灯谜、吃汤圆、舞狮。
偷灯盏。正月十三、十四,各家蒸罢白白圆圆的馒头,就开始蒸灯盏了。做灯盏的食材是纯一色的黄面或黑面,不用发酵,捏成窝窝状。在正月十五夜里,则在窝窝里添满棉籽油,再用几股棉线搓成粗粗的灯捻子,做成了灯盏,并将灯盏放在迎门的土地堂里。点燃灯盏的人家,也像除夕守岁样,大门洞开,熬个通宵。老人们在屋里烤火说闲话,不时出来看看,若是被小顽童偷去了,再拿一个燃上就是了。灯盏一夜不能灭也不能缺的,没了灯盏,来年的福气就找不到家门了。老人都认为,小顽童是福神的使者,天使把灯盏偷走了,福气就送到家了。
湖北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是著名的“龙灯之乡”。每到元宵节来临,几乎每个村每个湾都有舞龙的习俗,百条高龙起舞,翻江倒海,蔚为壮观,是由人民群众“自发组织、自愿参与、参与者多、观赏者广”的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杨店高龙在2023年元宵节更是被央视七度关注。
杨店高跷,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引入杨店镇,流传已有600余年。杨店高跷与杨店高龙“双星合璧”,同台竞技,相伴起舞,共同构成杨店喜庆热闹的年俗之美。杨店高跷被湖北省人民政府纳入第四批湖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杨店镇孙家大湾为“武跷”代表,杨店镇楚江院为“文跷”代表,楚江院高跷以四到十七八岁孩子为主,称之为“娃娃高跷”。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郴州市苏仙区正源村的村民正在为即将到来的“火仙牛”闹元宵进行最后的彩排。据村民介绍,牛是该村的守护神,“火仙牛”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村民们在每年的正月十五,会用稻草扎成牛的形状再插上香火与火龙一起闹元宵,以此为本村保平安。
江西
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晚饭后,全村老少就会集聚在村中祠堂或者庙宇,手持元宵歌本,对着元宵画唱歌,当地人称之为唱元宵歌(也叫唱船)。正月十五晚上除了唱船、赞船、划船等活动外,还要喝元宵酒、吃元宵羹——这是当晚的压轴戏。整个祠堂摆满桌椅,有村民用年数已久的海壶盛满自己酿造的米酒,给每位来宾倒上满满一碗,每张桌子上还盛有一大盆元宵羹供大家享用。
广东
广东的元宵节喜欢“偷”摘生菜,拌以糕饼煮食以求吉祥;新安县民有於生男者,皆於元宵夜庆灯。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茂名六双花灯节是每年正月十七,年例期间,流传于信宜六双村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广西
民族文化的多样性造就了广西各地丰富多彩的元宵节文化。在食物上,在上林、靖西等地,人们有吃油团的习俗,有的地方也称为煎堆、油堆等,在天等、德保、邕宁、马山等地的壮族人民在元宵节吃大粽,表达对团团圆圆的期望。
元宵节最隆重的活动就是灯会。俗云:“三十晚的火,十五夜的灯”。广西的灯会盛行于清末、民国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灯会以桂林、梧州、桂平、玉林、钦州等地最为兴盛,尤以桂林的“龙灯出游”最为壮观。近年来,南宁地区元宵灯会很盛行。在客家话中,“灯”“丁”同音,挂灯意即挂丁,于是,元宵花灯又具有了这样的民俗意蕴——象征子嗣繁衍、人丁兴旺。在客家人聚居地区,凡上年添有男丁的人家,必于元宵或前几日挂灯。梧州岑溪地区也有这样的习俗。踩风车: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人民酷爱踩风车活动,以每年的元宵节、三月三、六月六最为热闹。
打扁担:“壮族打扁担”在壮语中又称“打鲁列”和“谷朗”。起源于古代壮族先民“打舂堂”活动。“打舂堂”即是舂米,壮族人民每年收割新稻要举办尝新节,舂新米、做新饭,祭祖祭鼓神,然后大家尝新米,以祝贺丰收。唐代刘恂《岭表录异》中有这样的记载:“广南有舂堂,以浑木刳为槽,一槽两边,约十杵,男女间立,以舂稻粮。敲磕槽舷皆有徧拍,槽声若鼓,闻于数里。虽思妇之巧弄秋砧,不能比其浏亮也。”
香粉十六坡:又称为香粉古龙坡会。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附近数十里的苗族男女身着民族服饰,拿着芦笙,牵着马匹,结伴赶往古龙坡。在“百节之乡”融水苗族自治县,这里的苗族坡会有着100多年的历史,并形成了颇具规模的系列坡会群,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西南地区
四川
每到正月,自贡灯会就成为南方最上相、最具有想象力的“跨年活动”。自贡人将最原始的新年赏灯不断改造创新,至20世纪初时,已经融合了提灯会、闹花灯、放天灯与舞龙灯等彩灯形式,自贡灯会成了充满活力与创新的“现代艺术展”。
四川元宵节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关于正月十五富顺地区的“偷青”习俗,还有着一定的文化渊源。偷青的习俗在富顺流传多久,具体时间无从查考,有说始于宋代,亦说为明清的几次移民活动,即所谓湖广填四川传入,说是当年闹蝗灾,蝗虫铺天盖地,把庄稼都吃成光杆杆,人们点起火把驱赶烧死蝗虫 。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云南
云龙县於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於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正月十六闹元宵,是云南爨乡曲靖市陆良县的风俗,在正月十六,大街小巷人如潮,这一风俗从清代沿袭至今,成为陆良县独有的一张文化名片,2017年6月,被云南省政府纳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独特的民族节日拉祜扩塔节、目瑙纵歌节、赛装节等在正月十五庆祝的民族节日逐渐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除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元宵习俗外,正月十五这一天,云南各地也有“对调子”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晋宁是云南“对调子”最为盛行的区域之一,每年元宵节期间,晋宁都会举行宝峰调子闹春会,吸引着来自晋宁、石林、楚雄、昆明、宣威,乃至贵州的民间歌手、歌迷等数万人前来观礼。 对于客居他乡的弥渡密祉人来说,春节可能不回家,但正月十五一定要回家。密祉灯会闹起来,四面八方的群众将整条密祉大寺街挤得水泄不通,最多时可达四五万人。
贵州
“滚龙”是寨英古镇特有的民俗艺术,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正月十五日夜,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古镇“滚龙闹元宵”活动。土家族民俗是“炸龙”活动此次“炸龙”云集了70余条龙灯队伍,并吸引了近20万群众驻足观看,场面震撼令人心跳。德江土家族民众过元宵节分为白天和黑夜两段:白天以舞龙、耍狮、花灯表演等为重;元宵夜则炸龙狂欢。该县在600多年前就有“舞龙求雨”的图文记载和土家舞龙、炸龙的传统,并延续至今,此项活动已被列入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海外活动
韩国
在韩国,正月十五叫“正月大望日”,意为“望满月”。在这一天吃混合了糯米、高粱米、红小豆、黄米、黑豆等杂粮做成的五谷饭;吃坚果,据说可以使牙齿更坚固,还能防治疔疮等皮肤病;喝“清耳酒”,祈愿新年不患耳疾,一年到头听到的都是好消息。韩国农村还保留着一些正月十五的传统庆祝活动。如“烧月亮屋”,用树干或竹子搭成圆锥形的屋架,挂上写着新年愿望的纸条,圆月升起之后,人们用手中的火把点燃“月亮屋”,围着火堆欢歌起舞。
日本
日本把公历1月叫正月,1月15日称为小正月,小正月日本有很多民俗活动。而农历正月十五这天,日本的中华街非常热闹。如横滨中华街每年都会举办元宵节赏花灯的活动,一些当地的华人华侨都会前去凑一凑热闹。
朝鲜
在朝鲜,元宵节被称为“正月大十五”。在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做用大米、黄米、小米、豆子和大麦混合而成的“五谷饭”,不仅象征着“五谷丰登”,也象征着长寿、富裕、健康、多子、平安“五福齐来”。此外,家家户户在这一天还有必不可少的一道菜,那就是用冬天常见的干萝卜叶、干蕨菜、干辣椒叶、干桔梗、红薯藤干、葫芦干等9种干菜做成的“九种菜”。最能提起人们兴致的是晚上的“迎月”。据说,最先看见“大十五”月亮的人,一年之内将好事不断,未婚的小伙子看到了,这年将会迎娶一个“圆月般”漂亮的姑娘;已婚的男人看见了,这年会生一个健康的娃娃。
东南亚
东南亚不少国家的华人都保持了中国南方地区的习俗。在元宵节,当地华人在保持各自传统的同时,经过和当地文化的融合发展,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过年习俗。新加坡福建会馆几年前就开始在元宵节举办热闹的“踩街”活动,活动上会表演精彩的武术、舞狮和演奏南音。元宵节是马来西亚华裔重大的传统节日之一,其“抛柑接蕉”的习俗热闹浪漫、别具一格。在印尼西加里曼丹省的山口洋,一年一度的中国传统文化活动举行。元宵节大巡游是山口洋华人系列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高潮的活动。
旧金山
旧金山农历新年花车大巡游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也是美国最大的夜间游行之一,更被誉为世界十大巡游之一。中国的元宵节,也是旧金山市民欢乐的一天。巡游队伍中,不仅有充满节日喜庆的中式花车,还有中国传统的舞狮、舞龙表演,中国的传统武术、舞蹈、乐器,美国民众玩得欢,文化真是没有国界。
【5】民间传说
始于上古火把节
传说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元宵姑娘
汉武帝的宠臣东方朔风趣而善良。一日冬天去御花园赏梅,遇一宫女欲投井。朔搭救后问明原委,原来宫女名叫元宵,因进宫后长久不能见到亲人而思念,遂起轻生念头。东方朔同情并答应帮忙。东方朔摆摊占卜,所有人问卦结果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长安城大恐慌。汉武帝向东方朔请教,朔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解释说:正月十五晚家家挂灯吃元宵,城外百姓进城看灯,好似满城大火,以瞒玉帝。是日晚,元宵双亲进城观灯。在东方朔的帮助下一家终于团圆。
袁世凯改名“汤圆”
传说,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成果后,一心想复辟登基当皇帝,又怕人民反对,终日提心吊胆。一天,他听到街上卖元宵的人拉长了嗓子在喊:“元——宵。”觉得“元宵”两字谐音“袁消”,有袁世凯被消灭之嫌,联想到自己的命运,于是在1913年元宵节前,下令禁止称“元宵”,只能称“汤圆”或“粉果”。然而,“元宵”两字并没有因他的意志而取消,老百姓不买他的账,照样在民间流传。
舞狮起源
汉代起源说:相传汉章帝时,西域大月氏国向汉朝进贡了一头金毛雄狮子,使者扬言朝野,若能驯服此狮,便继续向汉朝进贡,否则断绝邦交。汉章帝先后选了三人驯狮,均未成功。后来金毛雄狮狂性发作,被宫人乱棒打死,宫人为逃避章帝降罪,于是将狮皮拔下,由宫人兄弟俩装扮成金毛狮子起舞,章帝信以为真。后来传出汉宫,老百姓认为舞狮子是为国争光、吉祥的象征。于是仿造狮子,表演狮子舞。舞狮从此流行。
北魏起源说:舞狮作为表演艺术,成形于北魏时代。用金丝麻缝成狮身,派善舞者到魏进贡,意图舞狮时进行刺魏帝,幸被忠臣识破。后因魏帝喜爱舞狮,命令仿制,务实得以流传后世。
唐代起源说:故事传说唐明皇游月殿时,在阶前出现一只五彩缤纷、阔口大鼻的独角兽对着唐明皇没有恶意,且在阶前滚球,姿态威武。唐明皇醒后要重睹这一现象,自此之后,舞狮便流入民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就有诗云:"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作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可见唐代已有狮子舞。
灯联话元宵
元宵节张灯这一传统习俗。古往今来留下了无数情趣盎然的元宵吟灯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南宋有个叫贾似道的人镇守淮阴(今扬州)时,有一年上元灯节张灯,门客中有人摘唐诗诗句作门灯联“天下三分明月夜,扬州十里小红楼。”据说,此联为中国最早的灯联。此后历代都有人争相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镶挂壁灯联、门灯联。
清代安徽桐城人张英、张廷玉,被称为“父子双学士,老小二宰相”,皆能诗善对。有一年元宵节,张府照例张灯挂彩,燃放鞭炮。老宰相出联试子“高烧红烛映长天,亮,光铺满地。”张廷玉思索时听到门外一声花炮响,顿时领悟,对曰“低点花炮震大地,响,气吐冲天。”对仗工整,天衣无缝,堪称妙对。
北宋王安石妙联为媒的故事,为人津津乐道。王安石20岁时赴京赶考,元宵节路过某地,见一大户人家高悬走马灯,灯下悬一上联,征对招亲。联曰“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王安石见了,一时对答不出,便默记心中。到了京城,主考官以随风飘动的飞虎旗出对“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即以招亲联应对出,被取为进士。归乡路过那户人家,闻知招亲联仍无人对出,便以主考官的出联回对,被招为快婿。一副巧合对联,竟成就了王安石两大喜事。
传说,明成祖朱棣于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路上遇一秀才,谈得颇投机。朱棣出上联试他才情:“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那秀才立即对出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永乐”是明成祖年号,朱棣大喜,遂赐他为状元。
灯诗话元宵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历代文人墨客赞美元宵花灯的诗句数不胜数。
唐代时,元宵放灯已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京城“作灯轮高二十丈,衣以锦绮,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为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诗云:“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描绘了灯月交辉,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崔液的《上元夜》:”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灯诗虽未正面描写元宵盛况,却蕴含着十分欢乐愉悦热烈熙攘的场景。
宋代时,元宵灯市更为壮观。白居易诗云:“灯火家家有,笙歌处处楼。”范成大诗道:“吴台今古繁华地,偏爱元宵影灯戏。”诗中的“影灯”即是“走马灯”。辛弃疾的颂元宵盛况之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宋人周必大(《元宵煮浮圆子前辈似未尝赋此坐间成四韵》)云:“今夕知何夕,团圆事事同。汤官寻旧味,灶婢诧新功。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岁时编杂咏,附此说家风。时节三吴重,匀圆万里同。溲浮虽有法,烹煮岂无功”。这是最早描绘元宵(汤圆)的诗。
明代时,将元宵放灯从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赋诗盛赞元宵节,把人们带进迷人的元宵之夜。诗曰:“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清代,元宵热闹的场面除各种花灯外,还有舞火把、火球、火雨,耍火龙、火狮等。阮元有羊城灯市诗云:“海螯云凤巧玲珑,归德门明列彩屏,市火蛮宾余物力,长年羊德复仙灵。月能彻夜春光满,人似探花马未停;是说瀛洲双客到,书窗更有万灯青。”清代诗人姚元之的《咏元宵节》诗:“花间蜂蝶趁喜狂,宝马香车夜正长。十二楼前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
【元宵节的由来简介】相关文章:
泼水节的由来简介故事11-25
元宵节的由来02-09
关于元宵节的由来02-21
元宵节的由来的作文汇总5篇06-02
清明由来07-09
清明由来07-09
风筝的由来10-10
人的由来10-06
马年的由来09-22
汉字的由来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