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颜氏家训十名实篇

时间:2023-10-08 15:52:36 飞宇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颜氏家训十名实篇

  《颜氏家训》是汉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作者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颜氏家训》成书于隋文帝灭陈国以后,隋炀帝即位之前(约公元6世纪末)。历代统治者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被后世广为征引,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可见《颜氏家训》影响之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原文】

  名之与实1],犹形之与影2]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容色姝丽,则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于世者,犹貌甚恶而责妍影子镜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忘名者,体道3]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惧荣观之不显,非所以让名也;窃名者,厚貌深奸,干浮华之虚称,非所以得名也。

  人足所履,不过数寸,然而咫尺之途,必颠蹶4]于崖岸,拱把之梁5],每沉溺于川谷者,何哉?为其旁无馀地故也。君子之立己,抑亦如之。至诚之言,人未能信,至洁之行,物6]或致疑,皆由言行声名,无馀地也。吾每为人所毁,常以此自责。若能开方轨7]之路,广造舟之航8],则仲由之言信,重于登坛之盟,赵熹之降城,贤于折冲之将矣。

  吾见世人,清名登而金贝9]入,信誉显而然诺亏,不知后之矛戟,毁前之干橹10]也。子贱11]云:“诚于此者形于彼12]。”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让卿,王莽辞政,当于尔时,自以巧密;后人书之,留传万代,可为骨寒毛竖也。

  近有大贵,以孝著声,前后居丧,哀毁逾制13],亦足以高于人矣。而尝于苫块14]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左右童竖,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谓其居处饮食,皆为不信。以一伪丧百诚者,乃贪名不已故也。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天才钝拙,而家世殷厚,雅自矜持,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甘其饵15]者,递共吹嘘。朝廷以为文华,亦尝出境聘16]。东莱王韩晋明17]笃好文学,疑彼制作,多非机杼18],遂设讌言,面相讨试19]。竟日欢谐,辞人满席,属音赋韵20],命笔为诗,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21]。众客各自沉吟22],遂无觉者。韩退叹曰:“果如所量!”韩又尝问曰:“‘玉珽杼上终葵首,当作何?’”23]乃答云:“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24]韩既有学,忍笑为吾说之。治点子弟文章,以为声价,大弊事也。一则不可常继,终露其情;二则学者有凭,益不精励。

  邺下有一少年,出为襄国令,颇为勉笃。公事经怀25],每加抚恤,以求声誉。凡遣兵役,握手送离,或赍26]梨枣饼饵,人人赠别,云:“上命相烦,情所不忍;道路饥渴,以此见思。”民庶称之,不容于口。及迁为泗州别驾,27]此费日广,不可常周,一有伪情,触涂难继,功绩遂损败矣。

  或问曰:“夫神灭形消,遗声馀价,亦犹蝉壳蛇皮,兽迒28]鸟迹耳,何预于死者,而圣人以为名教29]乎?”对曰:“劝也,劝其立名,则获其实。且劝一伯夷30],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31],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32],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33],而千万人立直风矣。故圣人欲其鱼鳞34]凤翼,杂沓参差,不绝于世,岂不弘哉?四海悠悠,皆慕名者,盖因其情而致其善。

  抑又论之,祖考35]之嘉名美誉,亦子孙之冕服墙宇也36],自古及今,获其庇荫者亦众矣。夫修善立名者,亦犹筑室树果,生则获其利,死则遗其泽。世之汲汲37]者,不达此意,若其与魂爽38]俱升,松柏偕茂者,惑矣哉!

  【注释】

  1]名:名声。实:实质,实际。

  2]影:指从镜子等反射物中反映出来的物体的形象。

  3]道:事理,规律。

  4]颠蹶(jué决):颠仆、跌倒。

  5]拱把之梁:两手合围曰拱,只手所握曰把。拱把之梁,即很小的独木桥。

  6]物:这里指别人。

  7]方轨:车辆并行。这里指平坦的大道。

  8]造舟:连船为桥,即今之浮桥。

  9]金贝:指货币。

  10]干橹:盾牌。

  11]子贱:即宓子贱,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不齐,孔子的学生,七十二贤人之一,小孔子30岁。为人有才智,仁爱,孔子赞其为君子。

  12]诚于此者形于彼:在这件事上态度诚实,就给另一件事树立了榜样。

  13]哀毁哀毁逾制:居丧时悲伤程度及其做法,超过了《丧礼》上的规定。

  14]苫块:寝苫枕块的略称。古人居父母之丧,以草垫为席,士块为枕。

  15]饵:以利诱人。

  16]出境聘:担任两国间同好的使者。“聘”,古代国与国之间通问修好。

  17]韩晋明:北齐时人。北齐宋德郡王韩轨之子。后主高纬天统年间(565—569)改封为东莱王。晋明有侠气,诸勋贵子孙中最留心学问。

  18]疑彼制作,多非机杼:怀疑这位士族的文章不实际值自己创作的。制作:创作。机抒:指织布机,这里比喻作文的立意构思。

  19]遂设讌言,面相讨试:“讌言”,指宴饮言谈。“面相讨试”,要当面试一试。

  20]属音赋韵:泛指作诗联句。

  21]彼造次即成,了非向韵:这位世族拿起笔来一挥而就。但那诗歌却完全不是过去的风格韵味。造次:草率,轻率;造次即成:草率成章;了:全,完全;向:以往,从前;韵:诗歌风韵。

  22]沉吟:沉思吟味。

  23]玉珽杼上终葵首:全句意思是:玉笏板与“终葵”这种方头椎一样,以有刃的一端为上。玉珽,即玉笏,天子所持的玉制手板;杼上,把上端渐渐削薄;终葵,一种方头椎,上宽下窄;首,头部。24]珽头曲圜,势如葵叶耳:珽头弯而圆,像葵叶那样。这位士家子弟误将“终葵”这种方头椎分拆开来,将“葵”误解成是葵菜叶般形状。

  25]经怀:经心。

  26]赍(jí):以物送人。

  27]迁为泗州别驾:提拔为泗州别驾。泗州,今安徽泗县和江苏泗洪一带;别驾,即别驾从事,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官。因其地位较高,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魏、晋、南北朝沿设。

  28]兽迒(háng):兽迹。

  29]名教:指以正定名分为主的封建礼教。

  30]伯夷:注释见前注。

  31]季札:春秋时代的贤者。姬姓,名札,又称公子札、延陵季子、延州来季子、季子。吴王寿梦最小的儿子。吴王寿梦想传位于季札,季札推荐长兄诸樊继承王位,自己避居于乡野。寿梦死后,寿梦长子诸樊再让季札,季札推拒,诸樊于是即王位,声明自己死后,季札继位。诸樊死后,寿梦次子余祭再让季札,季札还是不当。余祭让他治理国内一城,季札被封到延陵。季札有治绩,后来季札被称为延陵季子。寿梦三男馀眛死后,派使者迎季札继承王位,季札不去,反而逃走。王位最后由吴王寿梦庶长子吴王僚继承。

  32]柳下惠(前720—前621)展氏,名获,字禽,“柳下”是他的食邑,“惠”则是他的谥号,所以后人称他“柳下惠”。据说他又字“季”,所以有时也称“柳下季”。春秋时期鲁国人,今安徽利辛县展沟镇柳林村乃是展禽故里。是鲁孝公的儿子公子展的后裔。柳下惠被认为男子在两性问题上的作风正派的典范:一次出远门,晚上住在都城门外。当时天气严寒,忽然有一位女子来投宿,柳下惠恐怕她冻死,就让她坐在他怀中,用衣服盖住她,一直到第二天天亮也没有发生越礼的事。于是留下“坐怀不乱”的成语故事。

  33]史鱼:名佗,字子鱼,也称史鳅。春秋时卫国大夫。卫灵公时任祝史,故称祝佗,负责卫国对社稷神的祭祀。史鱼为人正直。卫灵三十八年(前497),卫公叔子曾设家宴招待灵公。他告诫叔子说:“子富而君贫,必将遭祸,免祸的办法,只有富而不骄,谨守臣道”。他多次向卫灵公推荐蘧伯玉,“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临死嘱家人不要“治丧正室”,以劝戒卫灵公,史称“尸谏”。孔丘称赞他正直:“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季扎也称赞史鱼为卫国君子、乃柱石之臣。

  34]鱼鳞:鱼的鳞片。这里形容密集相从。杂沓:众多杂乱貌。参差:不齐貌。此二名意思是:圣人希望天下之民,不论其天资禀赋的差异,都纷纷起而仿效伯夷诸人。

  35]祖考:祖先。生曰父,死曰考。

  36]冕服:古代统治者举行吉礼时所用的礼服。冕指冕冠,服指服饰。

  37]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8]魂爽:即魂魄。

  【释文】

  名与实的关系,就像形与影的关系。如果德行丰厚才艺全面,那么他的名声一定很好;如果相貌俊俏靓丽,那么镜子里的影像也必定美丽。现在不修养自身而到世上求好名声的人,就如相貌很丑却想要从镜中得到美丽的影像一样。品德高尚的人忘记名声,一般的人树立名声,没德行的人窃取名声。忘了名声的人,能合乎道德,享受着鬼神的赐福保佑,不是用来追求名声的;树立名声的人,修养自身谨慎行事,害怕荣誉德望不彰显,不是用来求取名声的;盗窃名声的人,表面上忠厚骨子里奸诈,追求不切实际的虚名,不是用来求得好名声的。

  我看到世上的人,清廉的名声树立起来了,然而钱财却装入了口袋;诚信的名声彰显了,然而答应别人的话却不能兑现,真不知是不是自己后面的矛戟,刺毁了自己前面盾牌啊。虑子贱说:“我在这里讲诚信就在那儿表现出来。”人们的虚实真伪虽然藏在心里,但没有不在言行中显露出来的,只是一时未观察清楚罢了。一旦被观察清楚,巧妙的伪装还不如朴实真诚,(如果不能经常保有其德),必将遭到更大的羞辱。伯石三次辞让卿位,王莽多次辞去官职,在当时,他们自以为做得巧妙周密;但后人却把这种行为记载下来了,并且传给子孙万代,(后人看了),可以使骨髓发凉汗毛竖起,(令人非常吃惊)。最近有个大权贵,以孝出名,前后两次居丧,悲哀消瘦越过常制,也足以超过一般人了。然而曾在守孝的茅屋中,用巴豆涂在脸上,使脸上长出疮,表明是哭泣太厉害而造成的。伺候他的童仆不能掩盖这事,(告诉了别人真相),更使外人认为他以前的居处饮食都是不真实的。因为一次伪装丧失了一百次诚信,这是不停地贪图名声的缘故啊。

  有一士族,读书不过二三百卷,而且天资差,但家世殷实富裕,一向认为自己为了不起,常用醇酒美味和珍宝古玩等来结交各位名士,那些从他那里尝到甜头的人,就一个接一个地吹捧他。朝廷也认为他真有文采才华,也曾让他出境访问。北齐东莱王韩晋明很喜欢文学,疑心这人的诗文并不是自己写的,于是就设宴叙谈,要当面同他讨论试探他,宴会从早到晚欢乐和谐,文人墨客满座,定好音韵赋诗,(一比高低),这人很快就写完了,但完全不同于先前的韵味。各位客人正专心自己写诗,竟没人发现这一点。韩晋明退席后感叹道:“果然不出所料!”韩晋明又有一次曾当面问他:“玉珽杼上终葵首,究竟是什么形状呢?“这人答道:“珽头弯而圆,像葵叶那样。”韩晋明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他是忍着笑给我讲了这件事。

  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用这样的办法来抬高他们的声望和地位,这是极不好的事。一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为他们修改文章,终有暴露真相的时候;二是子弟们心中有了依靠,会更加不努力学习。

  有人问道:“(一个人)的精神灭亡了,形体消失了,遗留下来的名声和评价,则如蝉壳蛇皮,鸟兽足迹,毫无意义,怎么同死去的人有关呢?而圣人却要用他们的名声教育后人,(这是为什么呢?)”我的回答是:这是为了劝勉。劝勉大家树立好名声,就能获得实际的名声。而且褒奖了一个伯夷,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清廉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季札,就有千万人树立起仁爱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柳下惠,就有千万人树立起贞节的风气了;褒奖了一个史鱼,就有千万人树立起正直的风气了。所以圣人希望他们像鱼鳞凤翼一样优秀杰出的人,都能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来,难道不够伟大吗?天下悠悠众生,都是爱慕名声的,圣人大概就是顺着他们这种心情引导他们努力向善罢了。或者从另一个角度上讲,祖上的嘉名美誉,也是子孙的衣帽房屋,自古及今,获得他们庇荫的也太多了。修善行立美名的人,也像是在造房子种果树,活着时就获得他的利益,死了就赠给后人。世上那些急于追名逐利的人,不领会这个深意,希望他的名声能与魂魄一起飞升,能像松柏一样茂盛,真是太糊涂了啊!

  【简评】

  此篇论述名与实,即一个人的外在名声和品德修养的关系,提出了一些至今仍需遵循的看法或格言,如:“名之与实,犹形之与影也。德艺周厚,则名必善焉”;世人追求名声的三种境界:“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窃名”。上士忘名,反而实至名归;下士窃名,尽管能蒙骗一世,结果必然大白于天下。作者举出诸多实例,如以巴豆涂脸骗取孝名的“大贵”,假装关怀百姓的做官“少年”,“多以酒犊珍玩,交诸名士”以哄抬名声的“士族”,最后皆真相大白,为世人不齿。所以作者告诫世人:修改润色子弟的文章,用这样的办法来抬高他们的声望和地位,这是极不好的事!作者最后还谈到树立典型的重要性:“劝一伯夷,而千万人立清风矣;劝一季札,而千万人立仁风矣;劝一柳下惠,而千万人立贞风矣;劝一史鱼,而千万人立直风矣”,这些皆值得今人借鉴参考!

  作者简介

  颜之推(531年—591年以后),字介。颜氏原籍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先世随东晋渡江,寓居建康。侯景之乱,梁元帝萧绎自立于江陵,之推任散骑侍郎。承圣三年(554年),西魏破江陵,之推被俘西去。他为回江南,乘黄河水涨,从弘农(今河南省灵宝市)偷渡,经砥柱之险,先逃奔北齐。但南方陈朝代替了梁朝,之推南归之愿未遂,即留居北齐,官至黄门侍郎。577年齐亡入周。隋代周后,又仕于隋。

【颜氏家训十名实篇】相关文章:

《颜氏家训》的现代影响11-01

颜氏家训四:治家篇11-23

颜氏家训八:勉学篇04-07

《颜氏家训·教子》文言文翻译03-30

颜氏家训节选文言文翻译03-22

读《颜氏家训》有感(通用22篇)09-29

《颜氏家训》读后感(通用23篇)12-12

颜氏家训读后感范文(精选39篇)03-16

成语十全十美中是哪十全哪十美02-10

十全十美造句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