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诗词吧,诗词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那么什么样的诗词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当太阳到达黄经 150° 时,便迎来了这个标志着炎热暑天即将结束的时节。“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这句诗生动地描绘出处暑之际的独特景象与氛围。
处暑之时,炎热渐退,大地仿佛从一场漫长的燥热之梦中苏醒过来。那曾经令人难耐的酷暑骄阳,开始变得温和起来。正如诗中所言,茅斋周围的炎热悄然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宁静与安详。没有了夏日的喧嚣与浮躁,世界仿佛按下了静音键,让人得以在这份静谧中,倾听内心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微妙变化。
阶下的丛莎,在处暑的清晨,闪烁着点点露光。这晶莹的露珠,如同大自然馈赠的珍珠,给人以清新之感。它们是夜晚的精灵留下的礼物,见证了从炎热到凉爽的过渡。露珠在晨光中闪耀,仿佛在诉说着夜晚的故事,也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它们滋润着大地,为即将到来的秋天做好准备。
处暑,是季节的转折点,也是大自然的一次华丽变身。随着暑气的消退,天空变得更加高远,云彩也更加轻盈。秋风渐起,吹拂着树叶,带来丝丝凉意。树叶开始渐渐变色,从夏日的翠绿转向秋天的金黄与火红,为大地披上了五彩斑斓的外衣。
在这个时节,人们的生活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夏日里的短衣短裤逐渐被长袖长裤所取代,夜晚的睡眠也变得更加舒适。人们开始享受这宜人的气候,走出家门,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登山远眺,俯瞰着大地的变化,感受着秋风的吹拂,心中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处暑也是收获的季节前奏。农田里的庄稼在夏日的阳光和雨水的滋润下,已经茁壮成长。此时,农民们开始为即将到来的丰收做准备,他们忙碌的身影在田野间穿梭,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处暑的到来,让人们看到了收获的希望,也让人们更加珍惜大自然的恩赐。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 处暑,这个充满诗意的节气,让我们在炎热与凉爽的交替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它提醒我们,时光流转,季节更替,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用心去感受生活的变化与美好。让我们在处暑的宁静中,迎接秋天的到来,开启新的篇章。
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这时就连天上的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不像酷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间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秋日的美景正在大地上悄然出现,五彩斑斓,令人遐想。此时,田野上正一派忙碌景象。古代的文人墨客们自然会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佳作。
唐代孟浩然在《初秋》诗中写道:“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同时代杜牧的《秋夕》诗也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诗中的诗情画意,我们那个时代的.儿童,都会有真情实感的。现在的孩子们蜗居在整齐划一的钢筋铁骨的高层建筑里,是很难再有那种纯然的原生态体味了。
宋代的几位诗人写处暑的诗也颇有新意。仇远在《处暑后风雨》中云:“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王之道《秋日喜雨题周材老壁》有“大旱弥千里,群心迫望霓。檐声闻夜溜,山气见朝隮。处暑余三日,高原满一犁。我来何所喜,焦槁免无泥”之句。
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中元节”。中元节的起源与宗教有关。中元是道家术语,特指道教之神地官大帝的生日。时至今日,“中元节”已成为祭祖的重大活动时段,我国古代也留下不少有关中元节的诗词。印象较深的是唐代李郢的一首《中元夜》,诗曰:“江南水寺中元夜,金粟栏边见月娘。红烛影回仙态近,翠环光动见人多。香飘彩殿凝兰麝,雾绕轻衣杂绮罗。湘水夜空巫峡远,不知归路欲如何。”这首诗借中元节夜游浮想,描绘了想象中的月娥的神情风采,同时描写了中元夜彩灯如金如粟,红烛光照辉映,彩殿华美壮丽的豪华景象,反映了晚唐中元夜的节俗盛况。
一场秋雨一场凉,“可爱的夏天就要过去了,我们还十分怀念这个夏天……”我想起60多年前,我的小学国文课本上的这句话。是的,这个夏天真的和我们渐行渐远了
【炎炎暑退茅斋静阶下丛莎有露光】相关文章:
有个女孩叫路莎04-14
茅姓的起源与家谱03-21
黄茅尖作文09-23
北斋雨后古诗12-24
小鸟莎莎与大树比尔童话故事作文09-08
散文欣赏:《悼念丛飞》09-10
尚志斋说阅读训练09-17
踏莎行·闲游07-19
宋词《踏莎行》01-13
裂地分茅的成语解释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