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国学常识:焚书坑儒

时间:2021-08-20 10:05:38 国学常识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国学常识:焚书坑儒


  焚书坑儒

国学常识:焚书坑儒

  秦始皇脑袋上戴的那个长方木板子叫“冕”,冕垂下来的门帘叫“旒”。旒一条条的,看着像竹简,上面的珠子一粒粒,瞅着像字,始皇帝眼前总有一篇文章的样子。作为一个讨厌读书看字就困的特困生,他很烦。但“冕”是区分大王和臣子的装逼器械,动不得,于是瞄上了冕的亲戚——书简,烧!

  嬴政并不是第一个烧书的混蛋,其太祖秦孝公就烧过书,也就是商鞅变法时代的“燔诗书,明法令”。当年的火不是很大,相当于演唱会歌迷手举的火机。始皇帝这次,就是红军手里的火把了。领头的是李斯,上书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他同学韩非子在边上煽风点火装铁扇公主,磕磕巴巴起哄:“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两个混蛋的话翻译过来很简单:大海航行靠舵手,不听舵手就剁手。威胁领袖及政权的.书全部烧掉。始皇帝批示:嗯哪。公元前213年,咸阳一把火烧得那叫一个灿烂,烤红了长安人民的脸庞,这坨红晕久久不褪并遗传千年,西北人脸上特有的高原红,就是祖宗当年烧书遗留的印记。李斯这厮倡议撕书,最后自己也被撕了,“腰斩于市”,一刀分裂成“木子其斤”。这是扯淡了。实际上韩非子煽风也是扯淡,话是他之前说的,焚书的时候他早死了。

  始皇帝到底烧了什么书?《史记》记载:“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天下有藏《诗》、《书》、百家语者,皆烧之……”烧的是《诗》、《书》、百家语和民间私藏的六国史,即“诸侯史记”。原因很简单,这些书在大海航的时候骂舵手。除此之外,算卦、医疗、种植业类的书籍不烧,先秦诸子著作也不烧……对了,《乐经》烧了。始皇只烧《乐经》不烧《痛经》,这是与天下女人为敌!不管怎么说,烧书是讨厌的,摧残文化事小,影响秦朝人民俗世生活事大。都知道古代是用竹简清理排泄物的。这一烧,害得秦国人上厕所用土坷垃,菊花蒙尘,舟子震怒。

  舟子震怒,嬴政更怒。始皇三十二年,一个叫候生的小子泛着舟子,到咸阳当骗子,拿嬴政当傻子,说自己能找到仙丹。始皇帝巨资购买游轮让他出海找,王八蛋找不到药,天天玩海钓,领带被海风吹得跟海带一样咸,仙丹还是没找到。候生不但不忏悔,反倒和自己的同行卢生发起了牢骚,数落嬴政的不是。嬴政氏嬴,本姓赵。俩骗子就拿姓开骂:“赵大妈,始皇为人天性刚戾自用。赵大妈,起诸侯,并天下,赵大妈……”

  骂完跑啦!速度很快几乎是飞——百米内没脚印。嬴政追不上,邪火无处可发把骗子同行抓了,于是拉开“坑儒”序幕。始皇帝左臂抻焚书幕,右膀拉坑儒幕,整个造型像拥抱明天的文青一样。公元前213年,由普通青年直接过渡成文艺青年的嬴政,奔往213青年的过程相当迅速,212吉普一样的速度飞驰到了公元前212年,坑人了。程序还算规范,“于是使御史悉案问诸生”。抓到的460多个骗子审完就活埋了。

  坑杀的是骗子,但偏偏叫“坑儒”。一个原因是,挖坑前,嬴政的儿子扶苏说“诸生皆诵法孔子”,汉朝儒生就拼命提起这句,不断重复儒家被迫害的命运,故意把自己的组织发展悲凉化。在中国,越是这样越能得到同情和支持。于是始皇帝摘下脑袋上的冕,换上一口黑锅。到底坑的是不是儒生争议了几千年,没啥可争的。《史记》写的是“方术士”,就是跳大神的骗子。当然这些人识字,也许看过孔子著作,但不能说就是儒生。就像兄弟我虽然是金马影帝,但不能说是天皇巨星。你要强词夺理说喜欢看孔子的书就是儒生,也没问题。就像兄弟我喜欢看名著《白洁》,你就说我是色狼,我也不反对。多大点事啊,又不是抢咸蛋。

  不管怎么说“焚书坑儒”是实打实的杀人、放火,是不对的。更不对的是程序,败家。既然已经做了坏事,不如科学地做:先坑儒,再焚书。如此坑儒挖出的土,焚书时可以顺便烧成砖,用来修补孟姜女哭塌的长城——秦简节约型社会嘛。


【国学常识:焚书坑儒】相关文章:

国学常识之历史上的焚书坑儒08-01

焚书坑儒的故事04-22

焚书坑儒的解释04-13

焚书坑儒的故事04-06

焚书坑儒的意思及故事03-18

焚书坑儒的原因及背景04-06

焚书坑儒对后世的影响07-28

焚书坑儒读后感10-02

经典成语故事:焚书坑儒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