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古代“补习班”:教文科,也教理工科,最爱教八股
考试辅导班泛滥成灾
起源于隋朝的科举考试,到清末被废除,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历史。当科举考试成为了士人一朝改变命运的决定性因素后,各种形式的“科举补习班”应运而生。那么,古代的补习班有哪些类型?补习班都上些什么课?老师能不能赚到钱?和今天相比有什么异同之处?
种类齐全:书院成明清时期最大的“补习机构”
古代的学制体系由官学、私学、书院组成。不过,地方官学数量少、人数不多;小型私学的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分散四野、很难管理。而书院大多有稳定的校舍、师资、经费来源和健全的管理规制,因此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书院最早出现于唐中期,为政府设立的官方机构,主要以收藏图书的形式出现。不过,其中也有少数是私人设立,作为隐居读书、聚徒教学的场所。到了唐末五代之际,由于战争及政治的影响,官府无法提供足够的求学处所,一些有所专长的士人便在隐居读书期间,结庐教授生徒,以书院或书堂来命名这种读书或讲学的场所。五代时期的陈氏书堂,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陈氏书堂以“堂庑数十间”“书数千卷”“田二十顷”作为“游学之资”。选拔学生的标准很宽泛,称“弟子之秀者,弱冠以上皆就学焉”。教学内容也并不十分严格,往往因人而异。
北宋前期,中央给予科举及第者丰厚的精神及物质回报。为了通过读书改变命运、提升社会地位,那些无法进入国子监或地方官学的士人,“往往相与择胜地,立精舍,以为群居讲习之所”,形成一股建立新书院的热潮,白鹿洞、嵩阳、岳麓、泰山、茅山等著名书院在那时纷纷涌现。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在其《中国书院史》中曾提到,在两宋三百多年的历史中,书院达到了720所之多,在数量上超过了唐五代书院总和的10倍以上。“学而优则仕”,培养学术人才与科举人才并举,成了书院普遍采取的方法。
到了元、明、清时期,书院越来越受到朝廷直接控制,连书院山长的任免、教学内容的设定、经费的供给都由官方确定,书院逐渐沦为科举的附属机构,成了名副其实的“公务员考试辅导班”。
南京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副教授徐雁平表示,此时,科举考试的录取率成为了书院是否有名的主要标准,书院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科举为主要目标。为了让学生及早适应科举考试程序,书院甚至时常举行“模拟考试”,考试内容、方法等都与科举考试相似。一般每月课试两次,一次为官课,一次为师课。官课由府、县轮流出题、阅卷、给奖。
文社:科举考试前的“强化班”
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古代学子在科举考试前的心情,与今天应考的学生是一样的。不过他们的考前“强化班”,往往是提前一年就办起来了。徐雁平介绍,从宋元时期开始,学生们还以文结社,创办了文社(又称文会、文舍)这一读书人相互学习的场所,以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过,文社更重要的功能是,帮助考生们复习科举中可能考到的知识、模拟科举考试、为即将到来的考试做好万全准备。当时的文社,不少是直接设置在书院里,由书院里的学生在考试前临时、自发组织而成,徐雁平将它们戏称为“科举强化班”。在“强化班”里,学生们常常一起作文,然后相互讨论学习,或者再请来老师做些点评指导。书院的老师自然不会拒绝,因为书院里出的举人越多,书院的名气自然也就越大。
不过,也有不依附书院而独立存在的文社。对于古时的名门望族来说,家族的兴盛与族中子弟是否获取科名可以说是息息相关,科名也逐渐成为了衡量家族的重要标准。为了增加家中子弟的中举率,一些大家族会出钱,在祠堂边专门盖房子,建立起独立的文社,或与他族合办文社。
家长们以家族名义请来已经回乡的举人、进士们,或地方上有名气的学者担任老师,然后将全族子弟一起召集起来,共同复习应考。清朝道光时曾任两江总督兼两淮盐政的梁章钜,家族就一直有设立文社的传统,而他的祖父、父亲、伯父、叔父、兄弟以及他本人,也全部考中过举人,可谓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家族”。
有的地方也会在乡里集体筹办建立文社,由地方上的有钱人共同出资建舍、请老师,供乡里的学子们复习赶考之用。为的是那些高中科举的学生们如果将来做了官,可以回报乡里。这样的情况在当时安徽徽州一带特别盛行,而那些捐了钱建文社的人的名字,还会被记录在地方志里,算是“千古留名”。不过,随着后来限制结社的禁令的颁布,全国各地红红火火的文社活动,也就逐渐平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