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
导语:《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基本宗旨,带动全民重温那些曾经学过的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2017年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
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舞台上,没有败者。“中国诗词大会”之所以不叫“中国诗词大赛”,就是因为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主旨,其定位并非一场比赛,而是一场诗词的狂欢。不论是参赛选手还是电视机前的观众,大家聚在一起,并非为了单纯地比拼诗词背诵能力,而是以这样的一档节目让大家重温经典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唐诗宋词双峰并峙,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和高峰。诗词这种文学体裁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最凝练的语言表达了最丰富的情感,语约而义丰,古典诗词又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令人产生无限遐思。“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而言,《中国诗词大会》是一档成功的节目。
《中国诗词大会》首先解决的便是文化节目套路化、程式化的窠臼,在赛事规则上采用“以一敌百”和“击败体”的内循环竞赛机制。每场比赛,106位挑战者将全部参赛,分为个人追逐赛和擂主争霸赛两部分。即每场比赛结束时,现场统计百人团中答对最多且最快的前五位选手,他们将成为下一场比赛的参赛者。每位上台的选手最多可回答10道题,期间如果出现失误,便停止答题,选手得分以每一题百人团中答错的人数叠加计算。个人追逐赛中,5名选手上台与百人团同答一组题,最后5人中累积击败人次最多者为该赛段优胜者,此人将作为攻擂者,在擂主争霸赛部分与守擂擂主进行比拼,竞争该场比赛的擂主席位。 从一对一、点对点的单线程PK模式演变成更富有冲突感与不可预知性的一对多、点对面的多维度PK模式,避免了场上选手互动不足的缺憾。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2】
过《中国诗词大会》的朋友都知道,节目有“9选5”和“12选7”,在最终的电视节目中呈现的是3个字或4个字一排,一共三排,看起来简单了不少,可是现场选手使用iPad答题时,不论是9个字还是12个字,都只有很长的一横排,时间亦只有短短的10秒,所以难度很大,难度并未体现在诗词本身的记诵上,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挑出一句五言或七言的诗句来。不错,最终给出的诗句答案一点也不难,可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挑出来,并且给出的两句诗并非毫无关联,而是大部分字相同,只缺最后一个字或靠后的某个字,这样的题目设置就有着较强的迷惑性。而且,因为时间限制,当你发觉有误想要删掉前面已经选好的字重选,时间是不够用的,你必须第一时间判断准确,否则,决无“改过自新”的机会。
正因此,那些手慢的选手,或曰反射弧长的选手就吃了大亏,譬如一直困守“百人团”的李新,中国古代文学博士,师从河北大学韩成武先生,现在是保定学院中文系副教授,论知识储备,“百人团”内罕遇敌手,可是一直慢半拍,所以直到第十场比赛结束,他也未能争取到登台机会,抱憾而归,殊可叹也。
《将进酒》《山居秋暝》《望岳》《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国诗词大会》上,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接踵而至,让观众惊喜的是,这些诗歌并没有多么高难,入选节目的所有诗词题目,几乎全部出自中小学课本,涵盖豪放、婉约、田园、边塞、咏物、咏怀、咏史等各个类别。
10期节目,每期有50首诗歌题目呈现给观众,整个录制下来,大概用了600多道题,可题库中的题可不止这些。练小悦说,节目组在诗词题目的甄 选上注重“普及性和专业性并重”,并邀请全国诗词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题库专家组”,历时数月为节目出题。“在他们出题之前,我们也给了他们一些框定, 题目多是中小学学过的、熟悉的题,这样可以跟观众有互动,贴近性强。几个月的时间里,题库组出了很多很多题目,我们再来做后期筛选,最后选出了1000多 道备用,然后再把这些题目进行语言电视化改造和背景视觉意境设计等。”
《中国诗词大 会》亮点颇多,不仅主持人董卿和4位点评嘉宾康震、蒙曼、郦波、王立群妙语连珠,节目组通过在线选拔、地面海选、节目组邀请三种方 式,在全国范围内万千报名者中挑选出的106位诗词达人也水平颇高。有趣的是,年纪最大的选手55岁,最小的只有7岁,相差48岁。此外,选手中甚至还有 外国诗词爱好者。“选手选拔非常严格,真的是经过了层层选拔。这106人能够参与录制,前提就是答题为优。”
2017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3】
最近看了几期的中国诗词大会,颇有感触。这个节目不错,至少在弘扬和推广中国诗词文化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宋词和元曲、明清小说等文体一样,都曾经在中国历史上灿烂和辉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很多人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在诗歌的熏陶和陪伴下长大,也吸引很多人加入到诗词创作的队伍中。
尽管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很多人写诗,甚至现在写诗的人都比读诗的人都多,但是,如同大唐盛世早已成为历史一样,一个朝代有一个朝代的'文学样式,每一种文学体裁经历了辉煌之后,渐渐走向衰落,然后被另外一种体裁取代。诗歌的繁盛已经过去,不太可能出现像唐诗那样的诗歌盛世了,尽管现在有很多人写诗,但是已经写不出唐诗宋词的韵味和感觉了,读之只会让人觉得生涩干巴无味,无法吸引人读下去。好在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让千百年之后的我们读起来,仍然能感受到诗人营造的意境和表现出来的独特韵味。
中国诗词大会好多选手的水平相当不错,一些选手非常年轻,尤其是国学小才女才16岁,就这么谙熟中国古典诗词,张嘴就来,反应迅速,让人不得不佩服,真是后生可畏呀。本来我以为喜欢古典诗词的一般都是中文专业的人,至少是学文科的人吧,没想到选手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纯粹的理工科男、制造智能机器人的博士、警察、空姐、卖肉的大叔、学戏曲的人、玩游戏的小男孩,甚至几岁的孩子,而且人家对唐诗宋词那么熟悉,有些我们这些学古代文学专业的人未必能马上答出来的诗句,人家不假思索就张嘴而来,叫我们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情何以堪,真是高手在人间呀!人家背诗是几千几千首的背,甚至有的人能背上万首诗,真是厉害之极。只怪自己读书时下的苦功不够,用力不够!
不过,感觉中国诗词大会上的诗不是特别难,有的甚至可以说相当简单、常见,而且好多题反复出现,经过一番训练答题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而且最不可理解的是即使有些非常简单的题,百人团里出错率还比较高,不知道百人团的成员是怎么选出来的,参赛者中的确有好多非常厉害的选手,但是就百人团的出错率来看,有一些选手的水平也不是那么高,至少看来不太像专业水平的。而它的得分计算也比较有意思,你答对,对手出错,你才能得到分数,也就是敌人的失误就是你的得分,别人错得越多你得到的分数更多,别人不出错你就得不到分,当然前提是你也得对,否则你就自动出局了。
选手答题阶段题目难易度还可以,有的相对简单,个别稍稍难一点点,比较精彩的是攻擂部分,紧张刺激,颇能见选手功力,能走到这一步的选手都相当不错,对唐诗宋词还是非常熟悉的,功力比较深厚,不得不佩服。这个节目,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看,可以激发孩子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热爱。
看了中国诗词大会,更激发读诗词的兴趣。大学研究生的时候背了不少诗歌,但有的现在已经忘了,决定以后还是把专业捡起来,否则人家理工科的人会的诗词比咱们学中文的人都要多,这有点说不过去。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相关文章: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观后感精选03-02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12-17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1-31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06-21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6-17
于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6-17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03-25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1-06
《中国诗词大会》的观后感06-17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