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感动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2-09-09 02:54:3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导语:“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是由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栏目组主办的人物评选活动,2016年12月7日开始网络投票。评选活动在全国范围内评选出当年具有震撼人心、令人感动的人物。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感动中国2016年度颁奖晚会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感动中国观后感

  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1】

  今天我们看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给我很深的感触。每一个时代的页码上都站着一位我们的主人公,往下一页传递着“信”与“真”这两种质地机器坚硬的情怀。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情感更是弥漫着一丝真情的气息。深深呼吸一下,似乎它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坎里,沁如心脾,久久回荡着。

  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要有隐形的翅膀,发挥出自己的能量,创造奇迹。我想,真正的感动,的'确伤感,可是它补心,并且化作继续前行的信心和勇气。有的时候,感动让人脆弱,因为它能触碰你内心里最柔软的地方,但是更多的时候,感动让人坚强,因为当你看到身边还有那么多人善良坚强的活着。你,也就有了更多向前的勇气。

  其实我认为,生活中,有太多太多人在自己平凡的生命中感动着别人,也感动着中国。中华民族之所以逐渐富强起来,也是因为有了他们。也许作为一个平凡的人,我无法去做一些感天动地的事情,但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为别人做些什么,为集体做些什么,为家庭做些什么,那我们也会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中国人。而我们的家庭,集体,祖国也将越来越好!相信每个看了感动中国的人都会有一种充实感,支撑着自己。让自己受到洗礼。

  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2】

  支月英说,自己身在山区学校,真的割舍不下山里的孩子,打心底不愿意亏欠他们,正是如此,自己却亏欠了自己的亲人很多很多。

  2000年以后,她独自一人承担一个完小和两个分校的教学和管理任务,长期超负荷工作,支月英这些年常常头晕眼花,她患有甲状腺功能减退、高血糖。

  2003年10月18日上午,正在讲课的她身体剧烈疼痛,细心的学生发现她脸色苍白,汗珠直往下流,赶紧叫来家长迅速把她送往医院。医生诊断她患胆总管胆囊结石,并马上进行了手术。住院的几天,她心里一直惦记着她的学生。刚刚出院,就立刻回到了学校。

  2005年“泰利”风暴袭击着支月英所在的山区时,支月英带病护送学生回家,一不小心从陡坡上滑下,掉进了山谷,学生们吓得直哭喊:“老师,您怎么啦?”。支月英不顾浑身是泥,手脚鲜血直流,一边安慰着学生一边爬上小路,继续送他们回家。

  2006年,常常头晕目眩的她经医生检查,患有高血压,且引起了视网膜出血,严重影响视力,工作生活只能靠一个眼睛来维持。

  2012年2月,组织上考虑到支月英年纪偏大,身体欠佳,决定调她下山到中心小学任教。正在此时,一个距离泥洋村十多里的更偏远山村白洋村(澡下镇最远山村)群众联名请支月英到白洋村任教。她的`家人考虑到她年龄大了,身体又不好,不赞同她去更远更艰苦的地方,她苦口婆心说服家人:“白洋村的家长要求我去那儿当老师,我不能让白洋村的孩子不读书!”在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下,她打着行李奔赴大山更偏远的山村白洋教学点任教。

  2012年暑假,为了解决白洋村教学点校舍破旧问题,上级教育部门决定新建校舍,支月英就起早摸黑,一边教学,一边照料施工,帮工人做饭,甚至将丈夫也拉来帮忙。整个暑假,支月英都是在校建工地度过的。如今,崭新的校舍宽敞明亮。乡亲们看到崭新的校舍,感动不已。

  支月英说,奉新县委书记张家良,奉新县教育局长黄晓珍,澡下镇党委书记李百强等领导多次到教学点慰问她。考虑到支月英的困难,组织上多次给她调动的机会,但支月英都婉拒了。她乐观地说,“能坚持一天就干一天吧!”就是这样,支月英用男子汉的气质和智慧管理着这所边远山村小学,使这里的教学成绩、综合评估、普九指标都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位于全镇的前列,乡亲们也亲切的称她为“铁夫人”。

  36年来,看到山里孩子一个个走出大山,支月英总是说,她自己来山区任教值得。支月英说,当在千里之外创业的学子来看望她,亲切拥抱她的时候,这种幸福感只有她自己才能品味到,“这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时刻”。“我只希望山里的孩子们,能好好学习,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3】

  她是大山的女儿,像一支燃烧的蜡烛,闪耀着灿烂的光辉,照亮了深山孩子的梦想,她和千千万万山村教师一道,努力实践着中国山村的教育梦。36年来,支月英坚守岗位,把爱意播撒在这青山绿水,让这份爱生根发芽,承载起贫瘠山村的绿色希望。她走得最多的路,是崎岖、坎坷的山村小路;她想得最多的人,是天真、可爱的山村孩子;她做得最多的事,是寂寞、艰苦的山村教学;她心中始终笃定的一个目标,那就是教好深山的每一个孩子,做一棵大树,守望这片深山,为这片贫瘠带来希望。

  36年来,支月英因坚守而获得了众多荣誉:2010年度“感动奉新十佳人物”;2011年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013年宜春市最美劳动者、道德楷模;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5年3月,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2016年6月,获得全国“两优一先”(指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表彰;2016年9月,获评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2017年2月8日,获得“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

  对于获得的荣誉,支月英称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人,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

  为了小爱,她选择了进入大山

  支月英1961年5月出生于南昌市进贤县,1978年随叔父来到江西省奉新县冶城共大(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读书。受叔叔的影响,1980年支月英一毕业就返回老家进贤县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就在支月英准备献身家乡教育事业的时候,在奉新县澡下林场工作的同学蔡江宁写信告诉支月英说,“澡下林场子弟学校招考5个老师,不知你是否愿来试一下?”读书时就对蔡江宁有好感的支月英二话没说就参加了考试,并以第二名的成绩被顺利录取。

  当支月英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时,母亲赌气地说:“你要是去了那山旮旯做老师,我一辈子都不认你这个女儿!”。此时,支月英如同五雷轰顶,这边是生育养育自己的母亲,那边是深爱的恋人,天大的难题摆在了支月英的面前。这位19岁的南昌市进贤县姑娘因为心中有爱,她不顾家人反对选择了走进深山,只身挑着被褥行李,来到海拔近千米、离家两百多公里,离乡镇45公里的山旮旯——奉新县澡下镇泥洋村小学,做起了山村教师。

  泥洋村小学地处江西省奉新县和靖安县两县交界的.泥洋山深处,交通不便,师生上学全靠两条腿在崇山峻岭间爬行,八十年代的江西山区,食品稀缺,山里人都是靠天吃饭,生活贫困艰苦。为了生存,支月英像当地人一样,自己动手种菜;对于支月英来说,更大的困难是学校位于山里,都是山路,更谈不上公共交通了,每逢开学,孩子们的课本、粉笔等都由支月英和其他几位同事步行10多公里的山路肩挑手提运上山。就这样,支月英开启了自己的教育事业。

  为了大爱,她坚守初衷

  山花开了,总有孩子给她采来最香的一束;山果子熟了,总有孩子为她献上最甜的一捧;支月英生病了,总有孩子把平时很难吃到的鸡蛋送到她手里给她吃;逢年过节,总有乡亲们送来自己舍不得吃的东西。

  孩子们有情,乡亲们有意,支月英对大山有了爱。每当风霜雨雪时,支月英就把孩子们一个个送回家;平日里孩子也把她当姐姐、当妈妈。山区里的人重男轻女,很多人不让女孩子上学,支月英就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在家。上世纪80年代初,支月英每月工资只有20多元钱,有些家长交不起学费,她就帮着垫付。当自己连买米买菜的钱都不够时,她只得去借。她觉得自己就像是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学生就像是一群叽叽喳喳的小鸟,在她身边飞来飞去,快乐地歌唱,孩子们快乐,她自己也幸福着。

  1982年,支月英与自己的老同学蔡江宁幸福地走进了婚姻的殿堂。也就是这一年,支月英受命于离家上百里远地处山村的泥洋林业分场子弟学校任教,支月英说服爱人的挽留,独自来到了人烟稀少,条件更加艰苦的泥洋林业分场子弟学校。晚上支月英不得不一个人住在那鸟啸兽嚎、无人为伴的旧教室里点灯备课、改作业。为了能留住支月英,好心的村妇们轮流搬着被子来与她做伴,经常有孩子带着家里炒的菜送给她吃,碰上星期天没回家总会有人请她去吃饭。这一切深深地打动着支月英,也使她从内心里下定了扎根山乡教学的决心。

  一些教师因为吃不了山里的苦,来了又走,而支月英认真地备课、上课、改作业,安心地教孩子们语文、数学,还教他们唱歌、画画,与孩子们一起玩耍,陪着孩子们长大,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支月英一个人一直在这里坚守着。

  只有坚守,才有希望。

  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4】

  2月8日晚,在“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九三学社中央常委、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安徽省委副主委、中国科大常务副校长潘建伟院士作为量子通讯的领跑者当选“2016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之一。 “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评价潘建伟:“站在世界的最前排与宇宙对话,以先贤的名义,做前无古人的.事业。 ”

  喜讯在安徽九三学社社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社员们纷纷表示,以潘建伟为榜样,大力弘扬九三学社爱国民主科学优良传统,从我做起,勇攀高峰,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业,在社务工作中勇挑重担,为实践科技创新的“顶天立地”,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感动中国2016十大人物观后感【5】

  刘盛兰一个普通的名字,是位普通的人,这样一个普通的人,年轻时是普通的,中年是普通的,唯有老年是有着不普通的经历的。

  73岁的时候,妻子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法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帮助那些失学的学生,这就是老人的初衷,但是后来,刘盛兰资助失学学生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设想。

  一天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失学学生的报道自从看了那则报道后73岁的.刘盛兰就将自己只能免强生活的工资全部捐去救助失学学生了。而受到刘盛兰捐钱救助的学生,也逐渐的从山东周边的几个市区“增加”到全国各大城市,最多的时候,刘盛兰用微薄的工资同时资助着50多名失学学生。

  每天的清晨,刘盛兰从床上起来就弄点简单的饭菜,吃完后就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走街串巷去干所谓的“工作”了,直到捡回一大堆塑料瓶、破纸盒。刘盛兰在17年里几乎没尝一点肉末,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从来都是吃着那些邻居好心送来的饭菜和捡回来的食品,刘盛兰这十七年里穿的都是不知道打着多少补丁的洗的都掉色的衣服。就这样刘盛兰捐资助学的钱数可达7万多元,一共资助了100多个失学学生。

  20xx年8月,刘盛兰因为肾病,所以迫不得已住进了医院,但他仍旧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因为得知刘盛兰住院,很多受刘盛兰资助的孩子来到医院来看望他,照顾他。

  春蚕死去了,但留下了华贵丝绸;蝴蝶死去了,但留下了漂亮衣裳;画眉飞去了,但留下了美妙歌声;花朵凋谢了,但留下了缕缕幽香;蜡烛燃尽了,但留下了一片光明;雷雨过去了,但留下了七彩霓虹。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