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山观后感
【篇一:《转山》观后感】
看电影《转山》的过程中,突然有一种想西藏的冲动,相信很多人也会有这样的感受。那是对于远方的渴望,那是心灵的呼唤,那是梦想的驱动。影片叙述按传统的时间线来描述,从哥哥的突然世,到发现骑行者日志,他帮哥哥完成他的愿望,整条骑程从丽江出发,直到到达拉萨。影片中男主角从一开始的书生气,学生头,经过一路坎坷艰辛,蜕变为皮肤黝黑,眼光深邃,专注而又执着的成熟男人。这样的蜕变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在观看影片中,真的特别敬佩他经历磨难所表现出现的态度和采取的行动,那么坚定的一直走下。
简单回顾一下这部影片,故事讲述台湾一个骑行爱好者突然离世,未能完成生前定好的骑行拉萨的计划,其弟弟张书豪(男主角)发现他的遗物《骑行者日志》后,决定继承他的遗志,从丽江骑行到西藏,故事就此展开。一路上,他遇到川哥这个有骑行经验的云南面包师傅,还有李桃等生活或行走在滇藏线上人。主人公张书豪,渐渐的他开始明白他哥哥当初的追求,在这条艰险无比的转山路上,他好几次都几乎要放弃,把自行车摔烂,但是又在川哥的鼓励下再次出发。在川哥受伤后,许多人劝他放弃,但是他依然坚持要独自前行到拉萨,现在他不仅继承了他哥的遗愿,还有川哥的愿望,执念,在他心中。野狼的袭击阻挡不了他前进的步伐,寒冷的雪夜,严重的高反,都无法阻止他的追求!他渐渐清楚,渐渐找到了内心的自己,转山路,对他来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当他昏倒被人救到医生处救醒后,老医生对他说,心病还需心药医。
观看电影之后,看到网上好多这部电影的评论,有好的,也有不好。批评的主要是很多过西藏的背包客,认为影片的拍摄不符合实际。其中有个川藏、滇藏都走过的人说,这部电影的漏洞实在太多了。其中有丽江到香格里拉之间根本不可能有8车道的公路;所谓的丽江到德钦,因塌方,有警察在路上拦路,限制车辆通行。这个可以有,但是绝对不会限制自行车通过等等。后来和同学讨论这部电影时候,同学表示这部电影有些狗血,影片中突然来了一段艳遇,她觉得很莫名其妙。还有其他的场景根本不符合事实,网上很多单车爱好者评论到,不知道导演是怎么拍摄的,有没有实地拍摄很大的质疑。其实她说的这些,影片的确存着,但是我始终这是一部感人的电影,至少深深地打动了自己,西藏成为我路途中的一站,自己一定会亲自体验感受的。在我观念中,经历西藏之旅的人会对生命有更大的信仰。
不从影片拍摄的技巧和与实际的符合的角度来讲,我想说她对自己最大的感动是,如果你有梦想就做吧,不要想,不要等,而是行动,不断坚持着,梦想会触手可及的。当我们为梦想迈出一步时,就已经感动了自己和那些不敢迈出的人。关于梦想,周围的朋友都不怎么愿意谈,有人说梦想太重,我命太贱,有人说梦想是要不可以的东西,我只希望可以找份好工作平淡的生活,有人说在这里再卑微的梦想也会被现实碾碎,还不如不想不拥有的好等等。梦想是美好,更是很难触摸的,但是如果你不行动,不勇敢地迈出一步,你又曾知道,它真的比想象中哪里触及,或许不是了。但是同样的我庆幸有这样的朋友,他们勇敢地向梦想迈出了一步,并一直努力着。她,从8岁那年起,就倔强的一直执着自己的梦想,一直活得很嚣张很跋扈,但依然没被小人们砍死。16岁淋了一场让自己大彻大悟的雨;18岁为了自己的梦想撒了一把汗;20岁积攒了一群一呼百应的好友。21岁有一种和生活较劲的作风。22岁放弃国内的一切,清零全部的优越。一个22年连荷包蛋都没煎过的人,变成会做中西各种饭菜,放弃20多年所拥有的全部资源开始漂洋过海,一个人继续深造留学就像座围城城外的人看里面的人,觉得金光闪闪,前途无量,周游世界,吃喝玩乐。围城里面的人却过着这样的生活:不会做饭,学,不学就饿着语言压力,着急上火,熬夜做着成堆的CASE中国的节日,很少能吃上传统的食物,甚至连春节都是考试周,背井离乡,对“家”的定义越发深刻。她坚信,当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她告诉自己要实现职业生涯目标,所以她在一直努力着,很努力,实现着,不断地向梦想靠近着。还有一位朋友,他很喜欢记者、编辑类的工作,但是由于自己不是学的这方面,而且没有工作经历,很很多相关的网站、媒体投递简历,每次都杳无音信,但是他一直在坚持了,执着坚持了好多年,今年他终于找到了一份记者的工作。
每次想到这些为梦想不断努力坚持的朋友,我就不断地告诉自己,要为自己的梦想挥一把泪,撒一把盐,努力坚持一定可以的。因为他们的行动和执着让我相信,只要勇敢迈出一步,不断坚持着,就一定可以的。正如影片中的张书豪一样,勇敢地骑上单车,不断向西藏前进着。这就是《转山》这部电影给我最大的感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篇二:转山观后感】
我想《转山》要诠释的不是激情与梦想,而是在责任与执着的推动下,完成对自我的挑战和超越。
当主人公张书豪一脸茫然地揣着一本骑行笔记,骑着山地车,踏上了从丽江到拉萨的路时,他不是满怀激情地为了自己的梦想选择了这一艰苦的行程,而是因失去亲人带来的巨大的悲伤让他觉得无法承受无可适从时,才选择了这么个替哥哥完成梦想,释放悲伤的苦行僧之旅。也正因着有了要替哥哥完成梦想的责任感与信念以及一路上对哥哥沉痛的思念和对哥哥梦想的追随才让张书豪在一次次频临崩溃的边缘最终又选择了前行再前行……
这一路,不是一个骑车爱好者慷慨激昂为梦想拼搏的过程,而是一个大男孩经受了肉体上的痛苦、心灵上的孤独,感受过人情冷暖、悲喜离合后,从沉重逐步走向轻松,从悲伤逐日走向欢愉,从迷茫逐渐走向清晰,从不知所措走向成熟与自信的过程,这是一次自我的完善和成熟的历练。
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顿然感悟,我想,张书豪的内心在这一磨难式的行程中悄然地强壮了,他的生命也由此完成了一次蜕变和升华!
一个人内心的成长是艰辛的,但同时也不乏美好的收获!
喜欢影片里那个大大的“梅里雪山冰激凌”,喜欢那纯净的白云在蓝天中飘移,喜欢望着那风中招展的经幡从远处到身边的过程,喜欢抑扬的藏乐声中缓缓转动起的经轮,还喜欢远远望到的蓝天白云下霸气的布达拉宫……希望有天,我去看看它们。
也许有些人会认为,一个本身并不痴情于骑车运动的'羸弱大男孩茫然中选择这一艰辛的充满险恶的高原之旅实乃疯狂之举,但我不觉得。当一个人的情绪堆积压抑着让自己无所适从的时候,随心而动给心一个自由,就是对心灵的抚慰,对情绪的释放,也是对自己的负责。
大多数时候,人们做事情都会冲着“有用”这一目的性去行动,当一个人抛开世俗中被人们认可的目的,仅仅因为想做而去做一件事的时候,往往就会被认为是疯狂或者不可思议之举,但这种时候,这个人,也许才是真正的、纯粹的为心而活!
【篇三:转山观后感作文】
也许是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过多的追捧,导致期望值过高,看之前又在琢磨着是否存在读了一本书或者看了一部电影就突然改变人生方向这种弱智傻叉的问题。结果终于是一点都不意外,看完了我心平气和得穿上工作服挂上胸卡回办公室继续奋斗……
对,不是失望,只能是怪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指数虚高。其实这的确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在当前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要干嘛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神马《白蛇传奇》《画壁》这种从拍摄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传轰炸,要么介个绯闻,要么内个大尺度,造就所谓万众瞩目的假象,实则就是一除了噱头,就是噱头的商业电影,接二连三而来的时候,这样一部意义上多少有些单纯的片子,着实值得我们这些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自顾自挣扎的孩子们静心坐下来,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这个我一直对谁都排斥着的代名词。因为在观影途中想到。在离世的书纬面前,他是个孩子;在老驴友川哥面前,他是个孩子;在一路上那么多个满脸褶皱皮肤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个孩子;在屏幕外同处青葱岁月的观影者面前,他同样是个孩子。一个用一个月的时间改写了生命态度的孩子,一个牢记“骑出去就要骑回来”的好孩子。
听说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在想,那个现实中的张书豪,在一个月的生死行程归来后,内心里到底获得了怎样的蜕变和升华。或者说我还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为什么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觉。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这种痴狂,但最后的最后我只想到了一个词,信仰。
念及我日复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无头苍蝇乱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这个词。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经常拿这个词说事儿,从嘴里吐出的时候也没觉得任何沉重严肃。只是因为对这个词的认定和坚持,我那么自以为是得将自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孤立开来,算不上洁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个盘观者毫不留情义正言辞得冠以“虚伪”二字,我泪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却未能得以跳脱或者释然,一成不变或者说是某称程度上更加疲惫痛苦。
关于信仰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宗教,一如影片中那个修行中的藏族女子,为了虔诚不言不语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义寄托于一个虚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心无杂念,其实倒也能算值得。当已完全褪去稚气和小清新的张书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将五彩经文符撒向苍穹,他实现了对信仰的追求。而这个信仰是什么,一个关于亲情的承诺?也许远不止此,那是一颗心灵的成长,何以一言概之。
反观在这俗世里日日满腹牢骚脾气暴躁自视清高又那么不堪一击的自己,觉不久前经历的那场教育倒也是活该或者说必然。幻梦冗长,总要一头扎进冰窟窿才能醒的够透彻。想来,曾经口口念叨的信仰又怎可谓之为信仰,实乃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山外有山。如若那真是信仰,又怎么会如此脆弱如此没有底气。
可是连这么个力量微弱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毁,那还能靠什么在这个怎么看怎么想都觉得是宁死也无法屈从的现实社会里安身立命?这又成了新的问题,并且是更加纠结杀伤力更大的问题。
不论是之前看的《背包十年》还是今天的《转山》,推崇者都不约而同得选择了一个诱人的广告语:自由。道理谁人都懂,我们不断选择被同化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因为所有人都这样”,方式如何殊同,为的不过就是可以使单薄的一己拥有更大的力量,说为了随心所欲也许有些夸张,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众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营销。
然而不是所有找准需求切入口的营销都能成功,能长久深入人心的经典一定是关注本质表达的。所以,不论是《背包十年》还是《转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骑回去就就要骑回来”。在路上的人都喜欢问“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在哪里?内个温暖系女声唱过“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如此拐弯抹角翻来覆去的瞎想之后,我又一次为自己频繁的纠结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暂时停下脚步,岂不正是在为了而后的重新启程铺砖垫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呵呵,不错,好借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于潜意识。
若为信仰,即便再贫瘠,也必是百难不死!不是么?
【篇四:电影《转山》观后感】
首先,这不是影评。墨水甚少资历尚浅,暂还没有能力去随心所欲得写下一篇可以称之为影评的东西。一如既往,这只是一个记录,记录一个周末的下午,李小猪打着工作的幌子溜出去看了这场电影之后内心的汹涌澎湃,以及,安宁。
也许是之前在豆瓣上看到了过多的追捧,导致期望值过高,看之前又在琢磨着是否存在读了一本书或者看了一部电影就突然改变人生方向这种弱智傻叉的问题。结果终于是一点都不意外,看完了我心平气和得穿上工作服挂上胸卡回办公室继续奋斗……
对,不是失望,只能是怪自己不切实际的期待指数虚高。其实这的确是一部值得推荐的好电影,在当前这个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到底要干嘛的中国电影市场,在神马《白蛇传奇》《画壁》这种从拍摄到放映都是此起彼伏的宣传轰炸要么介个绯闻要么内个大尺度造就所谓万众瞩目的假象实则就是一除了噱头就是噱头的商业电影接二连三而来的时候,这样一部意义上多少有些单纯的片子,着实值得我们这些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自顾自挣扎的孩子们静心坐下来,看一看。
孩子。我又提起了这个我一直对谁都排斥着的代名词。因为在观影途中想到。在离世的书纬面前,他是个孩子;在老驴友川哥面前,他是个孩子;在一路上那么多个满脸褶皱皮肤如枯木的藏族老者面前,他是个孩子;在屏幕外同处青葱岁月的观影者面前,他同样是个孩子。一个用一个月的时间改写了生命态度的孩子,一个牢记“骑出去就要骑回来”的好孩子。
听说影片改编自真实的故事,于是我在想,那个现实中的张书豪,在一个月的生死行程归来后,内心里到底获得了怎样的蜕变和升华。或者说我还在困惑的是,九死一生的川哥,为什么不要生活不要女朋友不要命都要追求在路上的感觉。我不知道答案,也真心的不理解这种痴狂,但最后的最后我只想到了一个词,信仰。
念及我日复一日盲目茫然如一潭死水像无头苍蝇乱撞的生活,我再一次想到了这个词。信仰。很久以前似乎我经常拿这个词说事儿,从嘴里吐出的时候也没觉得任何沉重严肃。只是因为对这个词的认定和坚持,我那么自以为是得将自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孤立开来,算不上洁身自好,但是格格不入。直到有一天被一个盘观者毫不留情义正言辞得冠以“虚伪”二字,我泪眼汪汪得落荒而逃,却未能得以跳脱或者释然,一成不变或者说是某称程度上更加疲惫痛苦。
关于信仰最直接的表现莫过于宗教,一如影片中那个修行中的藏族女子,为了虔诚不言不语不眠不休。把生命的意义寄托于一个虚幻的存在,如若真的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心无杂念,其实倒也能算值得。当已完全褪去稚气和小清新的张书豪站在海拔5013米的米拉山口将五彩经文符(其实我也不知道那沓纸到底是什么)撒向苍穹,他实现了对信仰的追求。而这个信仰是什么,一个关于亲情的承诺?也许远不止此,那是一颗心灵的成长,何以一言概之。
反观在这俗世里日日满腹牢骚脾气暴躁自视清高又那么不堪一击的自己,觉不久前经历的那场教育倒也是活该或者说必然幻梦冗长,总要一头扎进冰窟窿才能醒的够透彻。想来,曾经口口念叨的信仰又怎可谓之为信仰,实乃不知天高地厚不识山外有山。如若那真是信仰,又怎么会如此脆弱如此没有底气。
可是连这么个力量微弱的精神支柱都被摧毁,那还能靠什么在这个怎么看怎么想都觉得是宁死也无法屈从的现实社会里安身立命?这又成了新的问题,并且是更加纠结杀伤力更大的问题。
不论是之前看的《背包十年》还是今天的《转山》,推崇者都不约而同得选择了一个诱人的广告语:自由。道理谁人都懂,我们不断选择被同化不断告诉自己“这不是我的错,因为所有人都这样”,方式如何殊同,为的不过就是可以使单薄的一己拥有更大的力量,说为了随心所欲也许有些夸张,而崇尚自由恰是最好的描述。契合大众心理的需求,便是最成功的营销。
然而不是所有找准需求切入口的营销都能成功,能长久深入人心的经典一定是关注本质表达的。所以,同样不论是《背包十年》还是《转山》,都很仁慈善意得作了提醒——“人应该趁着年轻去流浪,只要不忘了回家的路”“骑回去就就要骑回来”。在路上的人都喜欢问“旅行的意义在哪里”。在哪里?内个温暖系女声唱过“你离开我,就是旅行的意义”。
如此拐弯抹角翻来覆去的瞎想之后,我又一次为自己频繁的纠结找到了安慰的理由:暂时停下脚步,岂不正是在为了而后的重新启程铺砖垫瓦,根深蒂固才能枝繁叶茂。呵呵,不错,好借口。阿Q精神常常形成于潜意识。
若为信仰,即便再贫瘠,也必是百难不死!
不是么?
【篇五:电影《转山》观后感】
有人说:“人生就像是一场旅行,无论终点在哪里,我们都要一直走下去!”而《转山》这部电影给了这句话一个最完美的诠释。
主角张书豪本来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无忧无虑、青春帅气,他有梦想,也有激情,可是并不成熟且内向的他和众多莘莘学子一样,想法挺多,做法很少。
故事是因为书豪的哥哥书纬逝世而开始,书纬是一个骑行爱好者,喜欢踩着自行车四处旅游,而他最大的愿望就是骑一次川藏线,当然,到他生命结束,他也没能够实现这个愿望。当悲伤中的书豪发现了书纬写的《骑行者日志》之后,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替哥哥完成梦想,骑行一次川藏线。这个渺小而又沉重的决定并没有得到女朋友的支持,在和女朋友分手后,他整理行装,一个人毅然决然的来到了昆明,准备完成他的拉萨之行。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书豪开始了他的骑行之路,一个台湾人,一辆脚踏车,一个简单的行囊,从昆明出发,不懂内地法律的他办了假身份证,被坑了几千块钱,终于踏入了藏区,一开始的沉闷也终于被沿途美不胜收的风景所掩盖,似乎终点就在前方,轻轻松松就能到达。
可是旅行也像是人生,坎坷无处不在,好在初涉骑行的他遇到了一个热爱骑行的前辈——晓川。
晓川已经骑行过三次川藏线,会说藏语,知道路该怎么走,也熟悉藏族文化,在晓川的带领下,书豪第一次喝到了酥油茶,吃到了藏族传统的糌粑,藏族人民的热情招待,藏族小孩的深深留恋,都给书豪带来了亲切的感觉,寡言少语的他也终于有了一丝丝的改变,一路上和晓川说的话也多了起来。当书豪踩不上上坡路的时候,晓川帮他推车,当书豪试图放弃骑行,对着脚踏车发脾气的时候,晓川劝他消气,鼓励他继续前行。这就像人生一样,一路上总会有那么几个难以跨过的沟坎,难以翻越的高山,而晓川就像是人生中的那些知己朋友,事业上升期的时候推自己一把,人生低谷、决定放弃的时候安慰鼓励一番。再加上藏族女子的喜欢,小孩的留恋,大爹的热情,奶奶的招呼,货车司机的跋扈,狼群的围堵,雨雪的冲洗,这简直就是一个缩小版的人生历程图。
终于,书豪坚定了前往拉萨的意念,如果说刚开始是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那么从晓川受伤离开之后,骑行川藏线已经成为了书豪对自己毅力的考验。
见到了鹰击长空的雄壮,原驰蜡象的美丽,巍峨的雪山像一个个超大号的冰激凌耸立在眼前,身体已经饱受摧残的书豪带着疲惫的身躯和不屈的意志,骑上了通往拉萨的最高山峰米拉雪山,米拉雪山海拔有五千多米高,此时书豪的内心世界肯定是不平静的,他曾经也想过放弃,如果他放弃了,没有人会笑话他,也有过路司机要开车带他上山,他拒绝了,如果他坐车去,也没有人会笑话他,正如剧中那人所说:“五千多米的地方,我坐车都喘气!”高原反应会让人难以忍受,可是书豪忍下来了。他的人生,将由自己书写,他的旅程,将由自己完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真的很不错,爬上山顶看山下的感觉让人心情豁然开朗,不是山下的风景秀丽,也不是山上的树木奇特,而是在登山时经历的种种让人难以忘怀,跌倒过、爬起过、受伤过、开心过、悲伤过、痛哭过、大笑过,这样的人生才算是波澜壮阔,就像在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骑行到海拔两千多米的地方,再从两千多米的地方骑上四千多米的高山,这样的大起大落,才算是真正的跌宕起伏。
《转山》不光是诠释人生,更是鼓励人生,作为一个业余的骑行爱好者,我被书豪这种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所感动,如果有机会,我也会背上行囊,踏上爱车,走上那不朽的征程。
【篇六:电影《转山》观后感】
等了好长时间,这部电影终于上映了。我迫不及待的去大上海影城观看了这部我期待已久的电影!这是一部专门为骑行者们量身打造的影片。故事主线是讲述一位骑友的弟弟为了完成他生前的愿望,独自骑行滇藏线在路上所发生的一些感人的故事!
影片一开始从俩个骑行者的嘴里听到这样的话,一下就戳中了我的泪点。我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骑友,跟很多人说过自己想去这里,想去那里,信誓旦旦扬言的一人旅行。但是总有各种理由为自己搪塞,资金不够,工作忙等等!总之只要你不想去做的,你总有说不完的理由让自己缓一缓等一等不着急。因此你只能成为别人绚烂生活的羡慕者,围观者,或者嗤之以鼻的轻声一笑,自欺欺人地说一句“那又怎样”。只能想影片里的哥哥一样写满了一本子的骑行日志,却只能化为冰冷的躯体带着自己的梦里梦境永远永远的再见。男主角张书豪是幸运的,他有这样一个契机让迷茫的想要逃离的自己,背负着一种信念,一种责任,一种执着踏上自己从来没有想过的道路,去寻找未来,去认知自我。一个人,骑车2000多公里,从丽江到拉萨,为的是替逝去的亲人实现梦想,这样简单纯洁的心性无需太过复杂的诠释。
其实片中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李晓川这个人物。坚持滇藏骑行的糕点师,可以让人依靠的大哥,等待梅里十三峰现身的孩子。没有这样一个人带着张书豪一段路,可能张书豪就无法坚持过前半程。那巨大的雪山冰淇淋最后还是眷顾了这样虔诚坚持不懈的孩子,他带着身上的七根钢钉上路,他随时能问到在路上的味道,他想活着,热烈的活着,因此他不允许自己耗费时光,浪费生命。他说:“我热爱生命,所以我必须走出去。”冰淇淋打火机和雪山冰淇淋相互遥望,坚持下去吧,如果有一天你厌烦了什么,那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至少你有一些事是在一直坚持的。
在骑行的路上,我可能无法做到张书豪那样的壮举,但是作为一个普通骑友,我也愿真心祈祷所有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梦想执着追求者们,平安
【篇七:《转山》观后感:青春的回声】
不要等到哪天在对方的葬礼上说,当时有就好了。——电影《转山》
活在当下,总会纠缠于一个困境:形而上的精神守望受困于形而下的社会跃进,物质在侵袭与蔓延。我们和自己狭路相逢的时候,总有空茫之感在心头,于是,开始躲避心灵的犀利眼神,选择把自己藏在一个牢固的黑洞里。
要摆脱此种困境,那我们就要拿出应有的孤独和勇敢,挣脱物质的羁绊,潇洒转身,再次找回自己原有的心灵与青春,而改编自同名畅销书的电影《转山》恰恰就是这一命题的深刻注解。
电影讲述了一个台湾青年张书豪为了完成哥哥未了的心愿,孤身一人,历经各种艰险,从云南丽江骑车到西藏拉萨的故事。有人这样评论这部电影:“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此话一语概括出本片的宏旨:梦想和不屈的青春。
主人公张书豪本来是一个生活安逸的大学生,并没什么特别的人生追求,骑车历险与他的生活完全没任何交集,他只是在单调的物质世界里扮演着一个叫张书豪的青年。直到有一天,他发现了意外世的哥哥的一件遗物:一本封面上写着“骑行者日志”的普通笔记本。在这本笔记本上,他了解到了哥哥有一个未完成的愿望:骑车西藏的拉萨。哥哥一直是他的精神偶像,因此,张书豪不顾各种反对,义无反顾地来到祖国大陆,挑战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长度近2000公里的高原路线。
想象一下,一个只有24岁的年轻人,能完成如此艰险的路程,依靠的会是什么信念呢?名?利?……非也,名利只会亵渎张书豪的执着与虔诚。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在路程的前半部分,张书豪心中是怀着对死哥哥未竟心愿的一种负责和坚持的信念,这种信念让他勇敢,让他无惧无畏走下。电影里有一个情节最让人动容:他拨通了他死哥哥的电话,对着话筒哭诉……这细节刚好戳中了人的泪点。不可忽视的是,同行的骑行者李晓川也给予他非常必要的鼓励和帮助,这些因素使他顺利完成前半部分路程,他的性格也从内向转化外放,从寡言变多话,创造出另一个新的自我。
其实,张书豪所要面临的剩下路程,更凶险,更艰难。夜路差点坠崖,身受重伤;在怒江被藏獒追逐,命悬一线;在然乌食物中毒,九死一生……这些都没能阻止他前进的步伐,他的心中此刻有了一种更矢志不移的信念,确切地说,是信仰,一种呼唤心灵,追求梦想,点燃青春,不言放弃的信仰。
这种信仰伴随着旅途在逐渐坚定加深,特别是他在通麦遇到一对修行的母女,目睹了神秘而虔诚的宗教活动仪式:转山。
转山,要步行甚至磕头,围着某座山,转圈。转山人需在57公里长,海拔4800米至5723米处的转山路上行走或叩头,快者日夜兼程当天可转完,而一般人则2到3天时间转一圈。据说朝圣者来到神山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罪孽;转山十圈可在五百轮回中免下地狱之苦;转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释迦牟尼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可增加一轮十二倍的功德,相当于常年的十三圈。
朝圣母女无瑕而纯洁的“转山”,深深地感染了张书豪,他逐渐使自己从物质横流的现实囹圄中解脱出来,顿悟到了生命的真谛和青春的力量。
本片有一个最能引人共鸣的镜头,那就是张书豪在登上海拔高度5020米川藏线最高点的时候,不禁流出最酣畅淋漓最男人的眼泪,实现了自我的灵魂净化和升华,可以说,在另一个层面上,张书豪也完成了一次心灵和青春的“转山”。有评论说:在《转山》里我们看到的是干净的一种坚持和最真的人性。所言甚是。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在每个人的心目当中,何尝没有一座山呢?……这座山,便是是我们的青春。无论我们年轻与否,无论生活贫富贵贱,无论遭遇多少爱恨纠缠……只要我们还充满希望,只要我们还在一直坚持,只要我们还有“转山”的坦诚……我们终会听到属于心灵,属于青春的回声。
【篇八:电影《转山》观后感】
我敢说,电影《转山》的编导们为这部片子的片名很费了一番脑筋,可以说在拍片前,已经出台了若干个片名,又推倒了若干个片名,还保留了若干个片名,等待最后敲定。
拍片过程中,各位大师们还在酝酿斟酌。在山里转来转去、转去转来,大家一致突发灵感,何不起个“转山”的片名。就这样片名诞生了。
也对,这部既没多少故事情节又没多少纪录成份的片子,是按故事片起片名呢?还是按纪录片起片名呢?我看过这部电影后,也冥思苦想了一番,始终没找到答案。
这是我杜撰的。
此片是根据台湾畅销书《转山》改编的,片名自然应该是转山。
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在家里宅着,寻找自己的天地。现在有一句很流行的话:“给我一根网线,就是把地球搬到我家”;也可以找出一万个理由,走出家门,寻找原始。现在还有一句很流行的话:“从自己呆腻了的地方到别人呆腻了的地方去。”
导演杜家毅拍完电影《转山》后感慨地说:“我们都是被自己的梦想折磨的人,电影是我们最后的安眠。”我修改后面那句话:“电影是一片减痛药,让我们暂时摆脱折磨。”
一个人怀揣一本骑行笔记,脚蹬一辆自行车,从丽江(2416米)出发,走香格里拉(3300米)——德钦(3400米)——盐井(2400米)——芒康(2516米)——左贡(3877米)——邦达72道弯(4390米)——八宿(3280米)——然乌(3850米)——波密(2700米)——林芝(3100米)——八一(2900米)——米拉山口(5013米),来到拉萨(3650米)。沿途平均海拔超过3500米、路程近2000公里,用了22个高原高寒气候下的白天黑夜。此越野远征是何等吸引人、又是何等可怕;是怎样的令人向往、又是怎样的令人畏惧。
我想,既拍电影又旅行还挣钱,好事一桩呀,让我倒退30年,有这样难得的机会,我一定会跟着去,打个杂跑个腿、沏个茶倒个水我全行;如果再抬高重用我,打个字做个场记,我应该很快就能胜任。
生命如旅行。
xx年11月6日,我和媳妇在王府井新东安影城观看电影《转山》。据说,这是一部只花了3000万元人民币的小制作电影。
看完电影,我和媳妇逛了在王府井举办的台湾小食品展销。
【转山观后感】相关文章:
《转山》观后感02-19
电影转山观后感03-31
转山电影观后感03-31
转山观后感作文08-28
《转山》的观后感范文12-29
《转山》观后感大全12-01
读《转山》有感04-21
秋,转山散文03-22
转山收秋记散文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