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
导语:作为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年轻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梳理了中国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复活”技术。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精选【1】
首先,这部纪录片以文物修复为主题,里面几乎集中了国内最顶尖的艺术品,包括钟表,字画,陶瓷,漆器,织品,在故宫尘封了许多年,有很多甚至是第一次公布于众,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真的大开眼界(我印象最深的是“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而且对这些文物的背景介绍也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历史,很有意思,很长知识。
然后呢,这部纪录片想表达的最核心的我想还是“匠人精神”。这些中国最顶尖的文物修复专家,很多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静静地,从事着一份伟大又平凡的事业。说伟大,是因为他们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把千百年前的珍宝以它们最完美的姿态呈现给现代的人们,这仿佛是跨越千年的相遇,让人震撼和感动。说平凡,是因为他们就像巷子里最普通的工匠,看起来那么的随和,仿佛手里拿的不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只是普通的一个钟,一个表,而他要做的只是尽自己的力量修好它。你也可以从这部片中看到传承,一批批的年轻人犹如新鲜的血液注入故宫,延续着传承着老一辈手艺人的技艺,以及他们对文物的热爱,对文物修复的执着。这不禁让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思考:不仅是文物修复,还有很多文化遗产方面的手艺需要当代的年轻人去传承和发展,其中很多工作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冷静,我们有责任像老一辈匠人一样让我们国家的文化一直流传下去,不仅如此,我们更要学习的是这些匠人脚踏实地,充满热爱,专心致志地去对待自己的工作,这对我们以后从事职业也是积极正面的影响吧,现在浮躁的我们真应该好好静下来,看看这些大师们是怎么对待工作的,一辈子真能做好一件事,也是功德圆满的。
最后,这部片子没有枯燥的说教,没有刻意的煽情,很多生活的小细节流露出这群干着特殊工作的匠人的清苦,其实也不是清苦,因为他们心里是满足快乐的。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精选【2】
机器的轰鸣声、剪刀划过纸张的声音、硬刷子在木头上的沙沙声……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刚开始,就展现了一个貌似装修房屋一样的现场。
作为目前唯一一部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用新颖的视角走进古老的故宫,第一次系统地梳理了文物修复的历史源流,揭秘世界顶级文物的“复活”技术。
5年前,《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制片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雷建军走进故宫,编写了10万字的有关故宫文物修复的调查报告,他希望拍摄故 宫里的手艺人,做一个真正体现当代故宫的片子。于是,3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诞生了,该片最近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CCTV9)播出。
故宫西北角有几排房子,与坐北朝南敞亮的宫殿不一样,这几排房子东西排列,被称为西三所。昔日这里是冷宫,如今这里是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的办公场所,里面几十位技艺精湛的修复专家便是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主人公。
2015年,成立于1925年的故宫博物院迎来了90周年华诞。为此,故宫博物院在2015年陆续举办了一系列重量级展览——石渠宝笈特展、故宫博物院汝窑瓷器展、清代万寿盛典展等。
其中有一个特殊的展览是位于故宫神武门城楼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特展”。特展是故宫博物院首度举办以文物保护修复为主题的修复技艺和成果展,展 览分为古书画装裱与修复、木器修复、纺织品文物修复、漆器修复、陶瓷修复、囊匣设计制作、钟表修复和百宝镶嵌修复等11个单元。每个单元从代表性的修复案 例出发,以展陈修复后的实物为主体,从文物损伤状况、技艺、传承谱系、文物修复过程等几方面进行梳理与展示。
故宫浩瀚的文物收藏及庞大的古建筑群之所以能历经风霜仍以“如初”的面貌示人,正是缘于故宫博物院已传承60载的文物保护、修复技艺。
这些经过修复的文物出自何人之手,其实并非人们想象中正襟危坐、不苟言笑的老者。在这一群人中,即使年近60岁的老师傅,看起来也只有40多 岁。《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导演叶君说,与人们想象中的气氛肃穆、战战兢兢面对文物的状况不同,修复国之瑰宝的现场很日常化,“这些老师傅在宫墙里,环境安 静,生活节奏慢,每天看着这些赏心悦目的东西,自然年轻”。
从故宫地库里取出来的屏风已经封存了近300年,珍贵的紫檀木边框,彰显财富的螺钿镶嵌,镶铜寿字,在经年累积的尘土下,隐隐若现。如果没有修复师们精湛的技艺,这些曾经华贵无比的屏风,还会以这个模样,继续在故宫某个角落里残破下去。
他们视自己为普通的故宫工作人员,但其实,他们是顶级的文物修复专家,是给故宫文物“治病”的医生。他们的着装言谈与我们无异,同时生活在工业时代,但他们的手艺,却有几千年的生命了。
他们师傅的师傅,是中国古代“士农工商”中的“工”,如今这里依然保留着师徒制。
2015年初,故宫博物院想拍摄一部关于“工匠”的纪录片,曾经参与过《故宫100》的导演叶君顺理成章地成为此次拍摄的导演。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出品人萧寒说,在创作的时候就明确,这部纪录片要做的不仅仅是故宫里的物件,还有这群文物背后的手艺人,希望打动观众的是有感情、有温度、有情趣的人。
为了呈现出现代化的故宫,叶君和他的团队在故宫里拍摄了近4个月。师傅们以为他们呆几天就会走。当时正值春夏,这群年轻人却像“苍蝇”一样,天天都在。
叶君说,他也曾拍过几天就完事的纪录片,但是人物都是扁平化的,“这次是纪实纪录片,需要长时间的拍摄,很短的时间师傅们也很难掏心掏肺”。故宫里的人给叶君取了个外号——“叶问”,一个姓叶的,总是问这问那的人。
与修复的师傅们同劳动、同吃饭、同聊天,这支拍摄团队不仅获得了师傅们的`信任,有些还成为朋友。故宫里严格遵守朝八晚五的工作时间,纪录片的工作团队却不会在5点收工,只要师傅们不反感,下班后还要跟着。
于是镜头里,儒雅内敛、开朗外向、年轻活泼,各具特点的修复师们展现了故宫的另一面。也因此,一个青春化,让年轻人看得下去的纪录片便产生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精选【3】
这是一部纪录片,一部慢节奏的快速叙述纪录片,内容不多但以小见大。
具体的内容就不剧透了,诸位可以先去看看。
就说说自己的观感吧,有位老者即将退休,然而故宫的很多地方并没有去过;还有位说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没有做,似乎过了年纪。人这一辈子几十年,沉下去做一件事,过去也就在不经意之间。难免会有遗憾,和朋友讨论过人的时间,其实感觉人自身的时间与公共时间是不匹配的,自己的时间是与经历所匹配的,经历得多了,时间也就长了。
人这一生总是要做些让自己可以回味的事儿,不谈什么伟大,不谈什么值得,就让自己心里念叨念叨,起码不孤单。
这世上不会没有遗憾,也不会都是值得的,那么先做吧,不然就迟了。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三
之前,我对文物的认识就是年代比较久远的物品,前几天在《周四放映室》观看了《我在故宫修文物》之后,这种看法有了改变。这些器物经过了论百上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朝代更迭、世事变幻,它们身上凝结的是历史变迁,是古老的故事。
观看该片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文物本身的精美,还看到了文物修复师的默默付出。他们在故宫深处,付出自己的青春。有的16岁就进故宫当学徒,到现在五十多岁了,一辈子献给了这些文物。日复一日枯燥的工作和生活,反映了文物修复师们对故宫修复技艺传承有序的坚守。
如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文物,不仅代表着古代的文化与工艺,更凝聚了文物修复师的技术与艺术素养,是古代与现代交汇的展现。让我们对古代文物持有一份珍惜,对其背后默默付出的文物修复师持有一份敬意。
【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2-27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5-11
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12-27
大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1-30
我在文物故宫观后感02-03
《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观后感02-04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2-07
我在故宫修文物观后感01-10
我在故宫修文物影评观后感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