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儿童画展观后感

时间:2021-03-30 15:46:18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儿童画展观后感

  儿童绘本具有具体的故事情节、绚丽的色彩、连贯的画面、富有变化性的情感表现、简单明快的线条,完全符合儿童审美与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需要。接下来小编搜集了儿童画展观后感,仅供大家参考,希望帮助到大家。

儿童画展观后感

  篇一:儿童画展观后感

  看完展览,我感叹孩子们值得称赞的作品以他们这个年龄竟然能创作出这样的作品,尤其是小学生我佩服他们老师的辛勤努力。展览的作品类型包括了书法水墨画、剪纸、陶艺、版画、素描、水粉画、水彩……

  此次画展还有许多表现出 “原生态”的儿童画,学生平时的课堂作业,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绘画活动所受不当教育的影响还较小,从而保持住了儿童画的“原生态”。还有,学生平时自主创作的作品也是“原生态”,这样的作品包括随意的涂鸦、个人思想的图像表达、活动的辅助装饰等等。当一个孩子学会了用类似成人的绘画语言去处理画面,而对当初的涂鸦行为持否定态度的时候,他的画便不再是儿童画,即便他的年龄还处在儿童期。“原生态”儿童画的生存状态不容乐观,它没有能够得到应有的认同与欣赏,不但在有关美术比赛中不能闪亮登场,即使在美术课堂上,由于评价标准的偏颇,也得不到应有的赞许与表扬,甚至直接影响了孩子学习美术的兴趣与信心。

  这次展出看到了以往比较少的“原生态”的儿童画,比如《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我们快乐的生活》等。

  不能否认,少数儿童确实有良好的造型能力,对画面语言的把握比较成熟,但这样的孩子只是百里挑一,大多数的孩子都不具备这样的先天素质。而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绘画,特别是在儿童阶段,孩子们都喜欢用绘画这种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他们不在乎绘画的形式与语言,而对这种表达的过程乐此不疲。美术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更好地去参与美术活动,关注美术文化,在此过程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以求完善自我,和谐社会。如果一味重视技能技巧传授的教学方法,忽视作为常态的儿童画的“原生态”,就是忽视儿童绘画的本质。

  本次画展搭建了展示“原生态”儿童画的舞台,希望在今后的各类比赛中能够更将倾向于“原生态”的儿童画,让学生在良好的社会氛围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与交流的乐趣。

  篇二:儿童画展观后感

  今天我们去参观了一个特殊的画展,这个画展的主题是"童心有爱,七彩梦想"。年少的我们,心中充满了稚嫩的梦想。我怀揣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位于科技宫四楼的画展展厅。

  一进展厅,我便看见了琳琅满目的绘画作品:素描、水彩画、儿童画、沙画、国画,应有尽有,还有别具风格的手工制品。一件件美丽而精致的手工作品吸引了我的眼球,但更令我叹为观止的是一副夏日荷花图,是一幅国画。这幅画画得十分逼真:亭亭玉立的荷花优雅的站在池塘中央,淡粉色的花瓣将柠檬黄的花蕊轻柔的包住,十分美丽。左侧一朵荷花含苞待放,宛如羞涩的小姑娘。荷花下方,几片嫩绿的小荷叶刚刚长成,两侧的墨色的荷叶更衬托出小荷叶的生机勃勃。一只如画龙点睛般的蜻蜓停在盛放的荷花旁,仿佛被荷花淡雅的香气迷住了,久久不愿离开。池塘中,几条顽皮的小鱼在荷叶下嬉戏,十分生动可爱。看到这幅画,我便想起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句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觉得,这幅画的作者想告诉我们的和杨万里一样:我们一定要做一个像荷花一样的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这次画展,我不仅体会到了大千世界的美丽,还知道了做人的道理。这次画展,我真是受益匪浅!

  篇三:儿童画展观后感

  今天下午,我有幸去参观了广州幼儿艺术展后,真是受益匪浅、感慨万千。

  进了展厅,色彩鲜艳、手笔夸张的儿童画立即吸引了我的眼球,我真心被他们那种奇思妙想的作品给震惊了,也为他们的创作能力给折服了,感叹到原来色彩在幼儿是世界里是如此是神奇而有活力。

  因为儿童画不同于成人的绘画,其审美价值的最大特点是天真幼稚、自由浪漫。那些画完全能反映出儿自由自在,天马行空的率真个性。我开始反思,觉得那种片面追求“画得像”的美术教学,并不适于孩子学画,尤其是幼儿作画。我们应该鼓励他们回归自我的本性。自由自在地画,画出儿童自己的感受和天性,才会显示出儿童画的美学特征。因为我觉得儿童画的美又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完整是一种美,残缺也是一种美;成熟是一种美,幼稚也是一种美;清晰是一种美,朦胧也是一种;整齐是一种美,潇洒更是一种美;规范是一种美,自由也是一种美。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儿童画天真幼稚、自由潇洒的可爱之处了。

  这另我想起我以前看过的一部电影《孩子的天空》。古阿明,一个不受老师喜欢的调皮生,家境贫困,爸爸对他说,画图是有钱人的消遣,你乌鸦也想学凤凰飞?可古阿明倔强的说:“我就是喜欢画图啊。”这样的古阿明平常就喜欢涂鸦乱画,但美术成绩永远只有60分,因为他用色不真实、大小比例夸张,老师们都看不懂他在画什么,总以为他只是在捣蛋。但最终他的画却获得了世界美术大奖。

  我突然醒悟到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创造的天赋,只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和发挥的天地,生活中过多的限制让幼儿无法施展和表达自己的创意。目前也有很多幼儿教师都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他们在实际美术教学过程中会让学生“依葫芦画瓢”,把临摹成人范画和单纯灌输技能技巧作为幼儿美术启蒙的教育方法。从表面上看,幼儿漂亮的作品似乎不少,但一味的模仿会使幼儿作画概念化、失去敏锐的感知,深入的思考和充满童趣的想象、失去对新鲜事物的观察,从而束缚了幼儿的创造力。幼儿处于被动状态,机械、麻木地模仿教师的范例,去画自己根本不理解、不感兴趣的内容,使儿童形成一个定势,在他们自己的每一张画里,就会出现一个模子的太阳、房子、花、树、小鸟每个孩子的画没有个性,没有心灵感受。

  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老师都应该重视了幼儿自身的需要和兴趣的培养,充分发挥幼儿自身潜能,遵循幼儿自身心理和智力水平,让幼儿那种天真幼稚、自由想象的灵气自由飞翔,这才更有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增强幼儿对世界的探求欲望。

  幼儿美术作品的创造力与家长也有很大的关系。与成人的作品有极大的区别,幼儿创造的特殊的美术形式,许多家长并不了解其中的.差异。通常以“好不好看”、“像不像”、“合不合理”来评价幼儿美术作品,把自己的评价标准强加与幼儿美术作品上,以自己的审美观来要求幼儿,总以为孩子们的画不美观,比例失调,与实物常态不符等。我们时常会听到家长这样评价孩子的作品:“你怎么跟书上画得不一样呢?”“这个圆怎么画得不圆呢?”、“苹果怎么是蓝色的?”、“哪里有紫色的太阳,你见过吗?”、“你画得乱七八槽的这是什么呀?”。这些评价标准忽视了幼儿心理特征,忽视了幼儿画自身的特点,过分强调了技巧的运用,忽视了幼儿的自身需要和兴趣的培养,打击了幼儿的积极性,限制了幼儿的想象力,从而也就失去了创造的快乐,孩子也因此只会把绘画作为一种负担、一种任务,而不是作为一种乐趣来完成。也违背了幼儿美术教育的目的,不利于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所以我觉得每一个幼儿生来都具有巨大的创造潜质,在美术评价中我们都要注意保护幼儿的自尊心,用欣赏的态度赏识每一位幼儿,以鼓励为主,肯定幼儿的想法,并提出有利于孩子的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不要简单地强调“像不像”、“好不好看”,“合不合理”,应看其是否具有独到的创造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使幼儿有获得成功的乐趣,最能有效的激发幼儿的兴趣,站在和幼儿一样天真的思想上,参与和欣赏他的作品,去引导、启发幼儿的思维,分享他们的快乐,和幼儿一起成长。这也是对幼儿很好的内心传达,使幼儿的创造力逐步提高。

【儿童画展观后感】相关文章:

画展观后感02-06

画展观后感03-31

画展观后感08-05

画展观后感01-24

参观画展的精选观后感01-26

看画展的观后感01-26

参加画展观后感01-26

有关画展观后感01-26

画展的观后感范文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