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

时间:2021-03-17 18:59:5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

  红军,一个多么让人熟悉的名字,一个伟大得不可磨灭的名字。我们永远无法猜透他们脚下走过的的长征路的艰苦卓绝。接下来小编搜集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欢迎查看。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一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周年,我充满着对此次纪录片的好奇心,更怀着向革命先辈学习长征精神的心情,观看了北京卫视台播放的大型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

  在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过程中,我感觉这个纪录片的拍摄更新颖、也更容易走进人心。它通过对长征的过程和历史档案等老素材,用创新的手法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据说“此档节目的摄制团队从江西出发,横跨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14个省、市、自治区,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发掘了100多份从未被发现或较少被关注的历史档案,共拍摄素材超过1500个小时。”可见他的用心,通过观看,也不难让人看出拍摄角度的新颖 。本片不仅重现了当年那群怀揣革命理想与信仰的年轻人以及他们所经历的艰苦卓绝的辉煌历程,还以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给当代年轻展现了一个大家不曾认真了解过的一段辉煌历史,很推荐大家都看一下,一定会觉得很有意义。

  《红军不怕远征难》的观看,让我进一步了解了长征这段历史,也更多的知道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在怎样的条件下艰苦抗战,又是怎样一次次的克服困难,他们发扬着无私奉献、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国家危亡,抛头颅洒热血,用血和泪铸就了“长征胜利”的辉煌篇章。而长征精神之于我们当代人在记住的同时,更应被传承和发扬,就像总书记说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二

  今天,我观看了《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电影,使我深受鼓舞。我没有理由不佩服那些红军战士,他们不怕困难,硬把万里雪山,千里草地踩在脚下。这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但是红军战士们做到了,他们没有靠任何东西,只是靠那钢铁般的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当我看到在爬雪山的时候,一位战士精神抖擞地喊着:“同志们!加把劲!上雪山开粮仓去!”我被红军的乐观主义精神感动了。道路漫漫,困难重重,他们没有被吓倒,而是迎着困难走,踏着困难上,在逆境中克服重重困难,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真让我钦佩。在过泥泞不堪的草地时,一位战士一不留神陷进了沼泽,在这十分危机的时刻,另一位战士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把战友拉出来了,自己却陷进了沼泽,再也没能上来。看到这里,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影片中的英雄形象,让我一生都不能忘怀,那舍生忘死的精神,会一直激励着我,鼓舞着我。我暗下决心,难解的数学题,难做的作文,难记的英语,今后我一定不会退让。和红军叔叔的困难比起来,我这点困难算什么?我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英雄的品德和思想,热爱祖国,无私忘我,不怕困难。

  敬爱的红军叔叔,我们今天的和平环境和幸福生活是您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会珍惜这一切,更会以您们为榜样,为祖国美好的未来努力学习。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三

  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北京卫视《档案》推出大型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将镜头再次聚焦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迹。《红军不怕远征难》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用今人的眼光去重新审视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成功找到了长征于当下的意义。在和平年代,战火硝烟的长征已经远去,但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却历久弥新。每一代年轻人的成长都需要一次长征精神的洗礼,在触摸历史、今昔对比的过程中感受心灵震撼,重新审视自我和当下,进而学会珍惜和敬畏,收获无往不胜的勇气。

  不同于以往的影视作品侧重于对长征过程的描述,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将这段苦难辉煌的历程作为背景,通过对史料的重新发掘,重在揭秘这段征途中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将刻画的重点放在这群怀揣着革命理想与青春热血的年轻人身上,从更加贴近当代年轻人心理的角度,展现一个人们不曾了解过的长征,给当代年轻人带来震撼。这支年轻的导演组从江西出发,经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翻越了都庞岭、老山界、娄山关、乌蒙山、夹金山、岷山、六盘山,渡过了潇水、湘江、乌江、赤水、金沙江、大渡河,穿越了松潘大草地,祭扫了一百多处红军烈士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采访了200多位长征历史亲历者、见证人和红军后代。导演组重走长征路的目的',一是挖掘长征路上红军将士震撼人心的故事以及人性的力量,二是进行实地的资料调研,三是用现代的视角,记录红军长征途经之地今昔的对比变化。这些年轻人将自己的真实感受熔铸在纪录片中,希望传递给更多的年轻人,带来关于长征精神的时代重铸和热议。

  电视创作需要与历史同流、与时代共进,历史不会等待懈怠者和观望者,开拓者才是电视创作者们应扮演的角色。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这要求电视节目创作者在激烈的竞争中要看清自己的前路,要始终将历史精神和文化气质的精髓传递出去。不忘初心方能守住长远,在电视泛娱乐化的背景下,《红军不怕远征难》对促进创作心态的沉淀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回归,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直以独特的讲述视角、精致的视觉效果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见长的《档案》节目坚持不断创新,在保持纪录片真实性的同时努力提高艺术性,丰富着纪录片书写的手段和形式。《红军不怕远征难》对“长征”题材进行了别具一格的呈现,在这里历史不再枯燥,纪录片也不再刻板。电影化的拍摄手法将波澜壮阔的长征历程进行了全景展现,对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史料挖掘又构成了纪录片扣人心弦的细节描写;多时空的叙事手段打通了历史与现实之间原本不可逾越的壁垒,让观众在今昔的穿梭中体悟最真实的历史和现实。

  纪录片《红军不怕远征难》完全走出摄影棚,所有的拍摄全部在真实的历史场景、遗址和重建的场景拍摄。纪录片创造性地采用“双叙述人”的交叉讲述方式。在角色和内容分工上,石凉更多的是一位历史“亲历者”和“体验者”,在片中,他将体验很多不同的历史角色,比如通讯员、炊事员、红军连长甚至是某个旁观的普通老百姓;而谭江海更多的是一位历史的“回望者”,梳理和总结这段历史,同时推进故事的讲述。在情感上,石凉代表的是感性,谭江海代表的是理性。两人也分别代表着历史和现代两个时空,而两个时空的转换是由他们的交集来完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红军不怕远征难》突破了长期以来对长征历史艺术创作的视觉惯性,选择符合史实、减少艺术加工和臆想的拍摄手法还原历史。在“美”与“真实”的选择中,选择把“真实”放在第一位。凭借不断求索的精神,带着对历史虔诚的敬意,踏遍祖国的万水千山。这部充满诚意和创新的作品,有望缔造新的影像传奇。

【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红军不怕远征难纪录片心得体会12-13

六年级学生读《红军不怕远征难》有感04-26

八年级上册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10-21

红军电影的观后感12-14

红军勇士观后感三篇09-16

纪录片《故宫》观后感03-31

纪录片家风观后感03-27

孔子纪录片的观后感04-01

敦煌纪录片观后感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