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勋》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观后感需要表达真实的情感,不能虚假刻意。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功勋》观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功勋》观后感1
窗外的小雨沙沙飘落,它似乎在低语,又好像在诉说着什么。我不禁想起那些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现代化建设,而无私奉献、大无畏的人,那有太多的生命让我们感动,那有太多的事迹值得我们回忆。
大家一定都知道刘胡兰吧!那个不屈不挠的女战士,在敌人闪闪发亮的铡刀下英勇就义,他视死如归、镇定自若,刘胡兰的家人哭成了泪人,这是激动的泪水,因为女儿是英勇的,是无畏的,是为了更多的人好好地活下去。
你们还记得江竹筠吗?1948年6月,他被敌人逮捕了,敌人用尽了各种狠毒的手段,想从她的嘴里探听到组织上的秘密,可她硬是咬紧牙关,什么都不说,气急败坏的敌人只得枪毙她,年仅29岁的江姐为了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还有雷锋,他乐于助人,阳光向上。“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他做好事从不留下名字,他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他们是伟大的英雄,他们是清楚的路标,他们还是坚实的丰碑,一个个可赞的'历史人物,我们能不被他们感动?他们是永恒的,因为他们的信念永存!
我们感恩父母,因为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我们感恩生活,因为伟大的祖国;我们感恩祖国,因为祖国的强大。祖国怎能如此强大?因为无数先烈的贡献!让我们永远心怀感恩,永远牢记无数的先烈!让我们沿着先烈的遗志,好好学习,长大后为建设祖国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功勋》观后感2
从《暗算》起先喜爱上了钱之江,也喜爱上了柳云龙。《功勋》刚一“亮剑”就起先“追砍”了,惋惜有多少期盼就看到了多少悲观。醇厚说,军事和情报什么的,我不是专业人士也不是“发烧友”,所以技术细微环节上的漏洞我也就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但是略微用逻辑的思索就能发觉太多的漏洞,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过《功勋》一片也不是完全没有亮点,其中鬼子配角的设计和最终的结局还是让人品出了些味道。《功勋》中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非典型性”鬼子和“非典型性”鬼子军队。《功勋》里的鬼子不再是老电影里那种满脸横肉,满嘴“死拉死拉的”的“典型性”的符号化的鬼子形象。而变成了“每天都想着抓紧结束斗争,随时准备回家,夹在各方势力之间左右犯难,靠着鸦片烟麻醉自己”的迟田少佐;“除了想着为天皇玉碎,还惦记着惠子小姐,极度冷酷,又有些柔情”的黑木少佐;就连东林炮台的小鬼子也不是那种坏的没点“人气”的`样子,尽然也具有了一些“知恩图报,懂得感谢”的“优点”。
这些困难的带着“人味儿”的鬼子形象为《功勋》增色了不少。而“除了惦记着敌人,也惦记着自己人,老想着背后给别的部门下刀子”的“官僚化”的关东军司令部,也让人看出了一些别样的风味。 当然,最让人受用的还是结局的设计,看似有些“荒诞”,因为英雄既没有抱得美人归,也没有批红花骑大马,在人民的欢呼中与政委热情拥抱。而是在老百姓的痛骂中跟着“敌人回国了”,提着脑袋打鬼子,到了到了却成为鬼子的一员,跳进黄河也洗不成“中国人”了。这种有些悲凉的结局在最终给了人久久不能散去的回味,就像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儿,说起来不疼,但是却总也忘不掉。 令人回味的配角、漏洞的剧情、意味深长的结局。
《功勋》观后感3
《功勋》是总局“理想照耀中国——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展播活动剧目。该剧取材于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的真实故事,以“国家叙事、时代表达”的艺术手法,用单元剧的形式,将首批八位功勋人物的人生华彩篇章与共和国命运串联起来,诠释了他们“忠诚、执着、朴实”的人生品格和献身祖国人民的崇高境界。
《功勋》集结了全国一线创作团队和制作班底,由导演郑晓龙担任总导演,李小明任总编辑,曹平、敦勇任总制片人。其中,《李延年》单元由毛卫宁执导,刘戈建、李修文编剧,王雷主演;《于敏》单元由沈严执导,王小枪编剧,雷佳音主演;《黄旭华》单元由杨阳执导,申捷编剧,黄晓明主演;《张富清》单元由康洪雷执导,陈枰编剧,郭涛主演;《申纪兰》单元由林楠执导,巩向东编剧,蒋欣主演;《孙家栋》单元由杨文军执导,徐速编剧,佟大为主演;《屠呦呦》单元由郑晓龙执导,王小平编剧,周迅主演;《袁隆平》单元由阎建钢执导,宋方金编剧,黄志忠主演。
不同于以往的单元剧,《功勋》摒除了“人物传记”的惯用叙事手法,集中阐述八位功勋人物取得成就时的高光时刻。八位主人公来自不同行业领域,性格也不尽相同,不同导演的拍摄风格各异,多元丰富,但都将带给观众同样的情感冲击。
在刚刚曝光的定档预告片中,伴随着张富清(郭涛饰)“那些年,我就是跟着那些党员,我看着他们,我就是这么一路走过来的”沧桑有力的画外音,八位主演饰演的功勋人物依次现身,他们是在不同行业领域默默耕耘、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的.英雄。画面在稻田、山间、医院、战场、实验室等不同场景切换,一段段往昔的峥嵘岁月就是对功勋人物“忠诚、执着、朴实”品格的生动记录和诠释。
“点了头,那就得一辈子默默无闻,放弃以前那所有所有的荣誉。”在奋斗的路上,他们或许放弃了荣誉、战功、甚至身份,但他们从未放弃信念,他们用一颗颗执着的心,无悔着自己的忠诚。一心扎根田野的袁隆平(黄志忠饰)发出“我还是会选择把秧苗插到田里去,不管明天迎接我的是什么命运”的。“不修好这条路啊,我是不会走的。”立下赫赫战功的张富清响应国家号召,主动到贫困地区工作,奉献一生,深藏功与名。“就是一心想让姐妹们挺起腰杆,活出个人样来。”率先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纪兰(蒋欣饰)用她朴素的愿望铸成了中国妇女解放的里程碑。“这么大的事,需要好几年的试验时间,几个亿的代价,如果错了呢?”孙家栋(佟大为饰)、黄旭华(黄晓明饰)、于敏(雷佳音饰)等科研工作者用严谨和执着推动祖国的科技水平迈上新台阶。执着于抗疟研究的屠呦呦(周迅饰)从来没有被挫折打垮过,多年来在医学领域深耕不辍。李延年(王雷饰)“们”用他们在战场上的流血和牺牲换取了如今的安定和岁月静好。
预告片结尾,李延年发出的呐喊铿锵有力、振奋人心:“祖国会记得我们,亲人会感激我们,是我们让他们过上了和平幸福的日子,是我们让敌人知道,我们的国家,无比强大,不容欺辱!”因为他们,中国人不再饿肚子;因为他们,中国人有了上天下海的能力;因为他们,中国人过上了和平幸福健康的生活。是他们的永不言弃才换来这无数个感动瞬间,共和国不会忘记他们的伟大功绩!
《功勋》观后感4
《功勋》当看这部电视剧时,让你有一种使命感,我们民族的精神就是因为有了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英雄们,使我们的国家强大,富强,人民幸福,富裕。我们当前的社会太需要这样先辈们的为了自己的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在那么艰难的时代,上至科学家下至普通的'战士,后方的家人,为了自己的祖国强盛,甘愿付出一切的一切而无悔。
《功勋》观后感5
近日,共产党员网推出《功勋闪耀》系列党员教育电视片,其中《一生只为一清渠》一集讲述了“七一勋章”获得者黄大发为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带领全村200多人艰苦奋斗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这位“当代愚公”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精神。广大青年干部要从黄大发的“闪耀功勋”中凝“心”聚“力”,拿好手中“接力棒”,奋楫扬帆、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为民初心,努力让青春在平凡中闪光,人生在青春中辉煌。
闪耀功勋醉人心,从“绝壁凿渠”中汲取“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凝聚初心不变的“信仰之力”。“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谷沙,过年才有米汤喝……”这首歌谣真实反映着当地生活状况。修渠引水就变成了全村人最大梦想。36年漫长坚守,36年不懈努力,36年初心不改,黄老支书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凝聚初心不变的“信仰之力”,带领村民靠着锄头、钢钎和铁锤,在绝壁上凿出一条约9400米的“生命渠”,兑现了“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铮铮誓言。“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青年干部要从黄老支书“一生只为一清渠”中汲取信仰之力,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知党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始终做赶考路上矢志不渝的追梦者,为努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一份青年力量。
闪耀功勋醉人心,从“绝壁凿渠”中汲取“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凝聚砥砺前行的“奋斗之力”。“生逢其时勇奋斗,征程从未有穷期。”上世纪50年代,修渠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知识,黄老支书对这方面可以说是“一窍不通”,但敢拼善拼的黄大发哪会轻言放弃。于是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从头学起,就这样54岁的黄大发走进了县水利技术学习班的课堂。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一遍又一遍地分解图纸、一心一意地学习工具的使用方法,慢慢地积累了丰富的水利工程工作经验。经过没日没夜的拼搏奋斗,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绝壁上修成了“天渠”,从“天上”引来了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至。”广大青年干部要持续凝聚砥砺前行的“奋斗之力”,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以青春之我、拼搏之我展现奋斗姿态,主动去挑重担、啃硬骨头,不断练就自己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领。
闪耀功勋醉人心,从“绝壁凿渠”中汲取“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民心”,凝聚冲锋在前的“奉献之力”。“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我们的党之所以成为百年大党,就是因为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黄大发正是如此,从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到如今的耄耋老人,“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为了兑现“带领村民致富”的诺言,他没有停下脚步,怀揣着“枝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带头搞起养殖业、种植业,带领村民“坡改梯”,昔日的荒山荒坡变成了良田,以前的穷山沟变成了旅游景点。青年干部要从黄老支书一心为民的精神中领会担当奉献,凝聚好冲锋在前的“奉献之力”,践行“有事我先上”的责任担当,以最饱满的姿态服务基层、奉献基层,争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暖心人”。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广大青年干部,我们应循着“功勋之光”,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主动扛起青年使命,走好“心中长征路”,唱响新时代的奋进之歌!
《功勋》观后感6
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因为这是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曾独自潜伏于多方黑暗势力中,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成为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为抗战胜利奉献青春甚至生命。
纪录片《无声的.功勋》,讲述了大量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在隐蔽战场的伟大斗争。每一集时长十分钟,每个句子单独拿出来就是一段剧情,有时其中的一句话,就涵盖了这个人一生的命运,或许没办法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那时候的抉择,理解他们为了理想的坚定,理解他们为了信念的坚守,理解他们完成任务后继续潜伏的义无反顾……
总有一种理想,值得我们为之守护,珍惜和平,坚守岗位责任,是对所有守护人民、保卫国家的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功勋》观后感7
《功勋》用八个单元记录了首批八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李延年、于敏、申纪兰、孙家栋、张富清、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的事迹。早在立项之初,《功勋》总导演郑晓龙就表示,八个单元的剧组有着一致约定:要尊重时代真实的逻辑,也要忠于功勋人物生而为人的情感。只有如此,才能拍出老百姓爱看的作品。
所以,观众看到的《功勋》人物,有“柴米油盐”,也有儿女情长。比如于敏,这是一个观众陌生的功勋人物,又从事着枯燥的氢弹理论研究,如此“隐姓埋名”献身国防的故事怎么讲?《无名英雄于敏》是从于敏与妻子孙玉芹的家庭生活讲起,于敏一离家便数月、对工作三缄其口,倪妮饰演的孙玉芹包揽家中大大小小的事务,十月怀胎一朝临盆那晚,孙玉芹把熟睡的大女儿托付给邻居,独自一人提着脸盆、待产包步行去医院。单元最后一集,氢弹爆炸成功,大街上人群欢呼雀跃,依然要保守秘密的于敏只能借口发工资让妻子买一只烤鸭庆祝,而妻子则把工资做了各种生活分配,回到家中收听广播,于敏流下了泪水,他无法向妻子说明原因,只是要了一杯酒……在这个故事里,如果说氢弹理论研究是国家层面的叙事,那么在国家命运宏大主题的背后,普通人情感的微观视角,便构建起了有血有肉的故事张力。
在《屠呦呦的礼物》中,观众看到了屠呦呦作为一位科学家视科研如命的一面,也看到了她作为妻子、母亲,在家庭生活中的一面。张颂文饰演的屠呦呦丈夫李廷钊,为了让妻子专注事业,一人包揽所有的家事。剧中用细密的情节与细腻的情感,来表现平凡细碎的“生活的毛边”。在夫妻之间,不仅有柴米油盐、鸡毛蒜皮,更有对事业前途、对人生命运的思考。剧作用观星象作为夫妻二人对话的场景,当两人在深夜仰望星空,畅想未来时,屠呦呦对李廷钊说:“你觉得人会老吗?我觉得不会,信奉科学和真理的人永远不会老!”这样的描写,既有科研工作者特有的浪漫情怀,又不显得刻意。
《孙家栋的天路》单元也没有忘记刻画“军功章的另一半”。妻子孕后期直到生产,孙家栋都在戈壁上与“东风二号”死磕。再进家门时,孩子已落地,妻子一人扛着家里全部家务。曾经,妻子也会为承受分离苦闹点小情绪,为丈夫不肯吐露工作的'详情而气恼,但在偶然被告知那是一项“伟大事业”后,她从此成为丈夫事业的头号支持者、捍卫者。
一位位科学家的背后,是家人们义无反顾的奉献与付出。“其实这家,你是功勋。”这句台词是剧中于敏对妻子的心疼和抚慰,也是主创们对科研人员家属的崇高致敬。正是有了这些绵密扎实的生活化描摹,才拉近了功勋人物与普通观众的距离,英模不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符号化形象,而是有着七情六欲、真实情感的平凡人。
《功勋》观后感8
电视剧《功勋》看完了,心情久久不能安静,一成天,脑海里都出现剧中人一个个牺牲时的场景。最震撼我心灵的,不是金天一、春兰、乔老板、项政委、梅津和卓越的牺牲,而是剧中年仅七岁的巧丫的牺牲。
剧中巧丫戏份并不多,是廖飞和卓越先后租住的康西公馆的老板娘的女儿,聪慧可爱,廖飞和卓越都先后教过她学写字,她对廖、卓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
卓越预备离开新京去东林镇埋伏,外出办事出门前答应巧丫给她买糖人回来。巧丫快乐地等着姐姐回来,等来的却是带兵去康西公馆抓卓越的黑木茨。年幼的巧丫由兴奋变得恐惊,然而当黑木茨把大院里的人都赶去屋子里监视时,巧丫选择了院子一个角落隐藏起来。卓越满怀喜悦拿着买好的糖人回来,走到大门口时,巧丫从角落冲出来提示卓越不要进大院,黑木茨残忍地枪杀了巧丫。
那句"姐姐,姐姐你别过来,有日本人,他们要抓你!'以及中枪后喊出的一声"姐。',让卓越难以接受活泼可爱的巧丫瞬间死在她面前,立刻泪流满面,买的糖人也掉落在地上。若不是巧丫的妈妈还有叔叔冲出来和日本鬼子舍命,全部被枪杀,巧丫妈妈临死前提示卓越快逃,唯恐她还难以回过神来。
直至廖飞帮助卓越脱险,帮她更换成日本医生的身份,在火车站送别后,卓越离去时泪流满面,仍难从哀思中释怀,镜头回放巧丫死前的那两句话。巧丫的死让卓越亲眼目睹了日本鬼子的残忍,也激发了她对日本鬼子的仇恨,决心要精彩完成谍报任务。
第十九集开头这火车站离别的一幕,让我也不禁热泪长流。说不清晰为什么,心里堵得慌。是剧情太伤感,还是我太难受。
再次听柳云龙唱的《功勋》,在那肤浅、激扬的片尾歌声中缓缓站起身来。
《功勋》的确在剧情方面有不少的.漏洞和缺憾,即便如此,这部电视作品依旧是胜利的,特殊是演员精彩精彩的演绎,使该剧从人性化的角度刻画了一个又一个的鲜活的人物,不论好坏形象都很真实。通过他们各自的命运告知我们,是罪恶的战斗把人类本是美妙的感情变成仇恨和伤痛;把才智和才华变成杀戳的帮凶。它告知我们要牢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今日的和平生活是多么的宝贵,而我们只有用自己最大的力气为祖国的建设努力奋斗,让她强大、富强,永久不受侵略。
《功勋》观后感9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最近一直在刷到这句话,之前没怎么在意,但在10月1日国庆晚会胡歌的微电影让我对它开始有印象,而这两天的《功勋》剧集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功勋》的第一篇章讲的是7连指导员李延年,精彩的剧情,逼真的画面,还原度极高的音效,每一帧都是电影质感,这一篇章总共有6集,每一集都有泪点。
作为指导员,感觉他就是全能的,他了解每个战士的基本情况,更相信他的兵,所以他能理解小安东的所作所为,所以会有后面的“锄奸行动”,让那六个战士成了真正的英雄。
他足智多谋,跟连长相得益彰,一个想到头,一个就能把尾给做完美了,所以有了他们配合完美的夺下364.6高地。
他勇敢无畏,为了能支援八连、九连,不顾炮火纷飞,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做了一次试验,得出了敌人炮火的规律以及保护自己的方式,成功保住高地……
最后的最后,三个连只剩下几个人了,还能记得宁死不当俘虏,要拿着最后一颗手榴弹冲进敌群,好在,集结号响起,他们成功活了下来。
当然,如果没有一如既往信任他的上级领导,他的工作不可能这么顺利的完成,比如差点就被人临阵换将,比如那次完美的“锄奸行动”。
很可惜,这双手没能写出心中那份感动的十分之一,那一群群都只是孩子,大多数人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功勋》观后感10
观看纪录片之后,让我进一步了解到那些付出鲜血和生命的共产党情报员背后的故事。在那段峥嵘岁月里,地下工作者们包裹着自己真实的身份与敌人斗智斗勇,他们无惧牺牲,历经艰辛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今天,我们以这些英雄为荣。明天,我们将会成为新的'时代先锋,在本职岗位作出更加优异的业绩。
《功勋》观后感11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观看了电视连续剧《功勋》后,我受到了很多启发,我为老一辈科学家的崇高精神而热泪盈眶,并且,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为有这样的英雄前辈而感到自豪。
剧中,无名英雄于敏有许多细节让我印象深刻。
首先,爱国主义精神在于敏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当隐姓埋名做研究和出国留学的选择题摆在于敏面前时,于敏说道:“你想要和平,就要有不怕打仗的底气,什么是底气,我们造的就是底气,核平衡才是平衡,咱不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咱们,不平等只能挨打,国家存亡的事,必须干!”于敏断然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打算,选择了条件异常艰苦的氢弹研究,以史为鉴,在如今全球化时代,他的这种热爱祖国的精神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学习。
其次,于敏无私奉献、大力协同的品质让我不禁感慨老一辈科学家们的崇高品性。正如于敏的妻子玉芹说的`:“他将一生奉献给国家,我将自己奉献给他。”这是于敏的家国情怀,是大奉献。在与科研战友夜以继日地攻坚克难中,他与战友团结协作,失败、总结、再失败、再总结,纵使条件艰苦,他们始终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辛勤耕耘,终有收获。剧中,有两个细节让我难忘,一是于敏将家里妻子为他和孩子准备的鸡蛋拿出来,用作奖励科研有突破的同事,激发大家的工作热情,二是于敏与陆杰的战友情,他们相互挑战、相互激励,而后,相互扶持,这种情谊,着实让人动容。
最后,作为一名学生,观看了于敏为科学献身的示范后,我深受触动,思考了很多。于敏始终相信科学,敢想敢干。他说道:“搞科研,搞理论,讲的是实事求是。搞科研,需要灵感,不是蛮干。”正确的理论指导正确实践。正是由于这般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我国氢弹研究少走了许多弯路,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往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要将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其中,戒骄戒躁,做真正的研究。
忠孝最是难两全,隐姓埋名数十载。无名英雄于敏,是国家之幸,是民族之幸,更是吾辈之幸。无论条件如何,他始终发扬“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的精神。英雄光辉照亮未来的路,作为新时代青年,我应该继承先辈优良传统,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争取为国家和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功勋》观后感12
和平生活来之不易,因为这是一批又一批有志之士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他们曾独自潜伏于多方黑暗势力中,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成为我党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为抗战胜利奉献青春甚至生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是“隐形守护者”。
纪录片《无声的功勋》,讲述了大量隐蔽战线的英雄人物,在隐蔽战场上的伟大斗争。每一集时长十分钟不到,每个句子单独拿出来就是一段剧情,就像一小本历史书般总是被人匆匆翻过,有时其中的一句话,就涵盖了这人一生的命运,或许没办法感同身受,但是如果我们用心体会,却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他们那时候的情绪。逐渐开始理解他们的理想与坚持,理解他们的和平与自由,理解他们完成任务后继续潜伏的选择;
开始理解限制令之下搜集零件,在夜深人静时尝试自行组装并调试成功“我党第一部无线电收发报机”李强的锲而不舍;开始理解潜伏在蒋介石身边14年,“按住蒋介石脉搏”的速记员沈安娜的`沉着冷静;开始理解在贾汪一线组织23000多人战场起义,为淮海战役胜利做出重大贡献的张克侠的隐忍忠诚;开始理解投身革命事业离家多年,不被家人理解的冷少农写下最后一封家书时对和平的渴望……
总有一种理想,值得我们为之守护,让我们从英雄的故事里感悟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珍惜和平,坚守岗位责任,就是对守护人民、保卫国家隐蔽战线上的无名英雄们致敬。
《功勋》观后感13
《功勋》里第一部真是难得的以我军政工干部为主角的好片。政治工作是我军建军强军最鲜明特色之一,在党史军史上发挥了极大作用,遗憾的是之前表现政工干部的片子太少了,尤其是主角。
上甘岭》的指导员、《大决战》的罗帅都只是次要角色,不过细看可以感悟他们的作用;《东进序曲》的黄主任戏份很重,但主要表现统战工作。《亮剑》的赵政委其实真只是“管生活〞,见不到什么政治工作。《集结号》的指导员更是凑数。这次《功勋》全面展现了一个优秀政工干部该是什么样,什么叫军政双全。
这里面的献礼剧很多,每一步都是尽量复原每个人物背后真实的故事,这一部功勋还是很符合,很优秀的。
现在看到了周迅的屠呦呦板块,周迅的演技真的很好,我认为,用最质朴的`造型,最接地气的演技才能让观众有代入感,周迅把科学家严谨大胆的一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真的很优秀。
在看张富清单元,非常令人感动,一位普通人把为国家为党的奉献做到了最极限,是每个普通人、党员干部应该学习的典范,确实配得上共和国的功勋,向张富清前辈致敬!刚开始没怎么看明白,跟李延年和于敏比好似没有那么出彩,越往后看越明白,张富清不但是战争年代的战斗英雄,更是普通人在普通甚至是艰苦工作岗位上的战斗英雄,真真正正共和国栋梁、功勋。感谢国家给这样的同志颁发共和国勋章。
李延年局部,各个人物鲜明,性格立场有始有终,剧情每集都有自己的核心矛盾。李延年局部看出了关键是导演,毛导太牛了,编剧好、道具好,各种拍摄方式也新潮。
可以说是中国的“兄弟连〞,每一集都可以扩充到一部电影。6集李延年合并剪辑后就是一部优秀的成熟的战争电影。而且比某湖精彩,如果考虑到是现实人物改写,那精彩程度更加升级。
此后的雷佳音局部因为与上级和同事以及家庭的关系,颇具看点,有紧张有幽默。
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是无数先辈的奋斗结果,他们被写在历史上,他们的功勋我们也会永远记得。
《功勋》观后感14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功勋闪耀新时代》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时政专题片,生动讲述了功勋人物的故事。波澜壮阔的奋进征程上,功勋人物用忠诚奉献、执着坚守的人生品格为国奋斗、服务人民,在不平凡的峥嵘岁月里印刻着开拓进取、矢志奋斗的“深刻足迹”,他们的不朽功勋镌刻于国家发展建设的“史册”上。广大党员干部要追寻“功勋足迹”,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朝着奋斗目标勇往直前、积极进取,以奋斗擘画发展之路、矢志为民造福,以奋斗回应群众呼声、为群众纾难解困,画好为民“同心圆”。
常怀为民初心,凝聚奋进合力,画好“众志成城”同心圆。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功勋人物的“高光时刻”在岗位的勤恳付出、为民的`奉献奋斗中闪耀,他们把“功勋”写在赶考征程上,以身体力行讲述动人的时代故事,绽放出精神的不朽荣光,用拼搏奋进照亮了民族的复兴征程,为我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和实践成果。征途漫漫,行程万里,为民初心始终是引领前行的“航标”,不忘初心、肩扛使命,奏响的是最扣人心弦的“乐章”。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见贤思齐、对标榜样,进一步激发奉献为民的热情,发挥为民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问题为导向、以目标为抓手,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要和群众同心同向,带领群众一道奋斗,激发人民奋勇前行的磅礴之力,以众志成城的奋斗者姿态画好“同心圆”。 常悟岗位使命,坚定斗争意志,画好“攻坚克难”同心圆。功勋人物的丰厚事迹是广大党员干部的“教科书”,走进他们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重温那些耳熟能详的故事,感悟他们赤诚的初心、朴实的情感,读懂的是他们的崇高精神与时代价值,凝聚的是不懈奋进新征程的力量。为民服务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为民奉献当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立足岗位使命,全心全意全力地奋斗。“以人民为中心”应当成为党员干部一以贯之的执政理念。心怀为民情、坚定为民行,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牢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始终牢记为民职责,发扬功勋人物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以敬业态度投身斗争,在实践中笃行不怠、勇往直前。要听取群众心声、办好民生实事,将各项民生工程深入推进,有力推动民生事业取得扎扎实实的业绩,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实现民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常行利民之事,激发创新活力,画好“与时俱进”同心圆。在功勋人物身上,生动地体现着创新精神,他们在事业发展道路上建立起卓越功勋,以“滴水穿石,久久为功”的精神干事立业。党员干部要对标功勋人物,在丰富实践、深邃思考和探索创新中汇聚动能,紧紧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凝智聚力,发扬大胆开拓、迎难而上的精气神,将为利民惠民的思想融入血脉、注入灵魂。要努力学习、提升本领,转变思维方式、释放创新动能,积极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思想、好办法,将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丰富经验转化为可以运用于实践的宝贵财富,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推动乡村的发展变化,让群众的日子更加红火。
《功勋》观后感15
《功勋》一书如同一本生动鲜活的功勋簿,立体地展现了九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是怎样“炼成”的。九位功勋人物来自不同的行业领域,打开任何一位功勋者的人生履历,都如同踏入一条宽广的河流,静水流深。
功勋者们将个人理想与祖国的命运紧密相连,有大国重器的时代所需,就有于敏、孙家栋、黄旭华隐姓埋名的坚守;有父老乡亲的家国所依,就有申纪兰、李延年、张富清满腔热血的赤诚;有黎民苍生的生计所系,就有袁隆平、屠呦呦、钟南山苦心孤诣的执着。他们身体力行地诠释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永远是他们行动的根本遵循,祖国和人民需要干什么,他们就去干什么;需要干多久,他们就干多久,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不获全胜绝不收兵。
“一部功勋事,悠悠多少年;千秋家国业,尽在平凡间。”晚年的李延年非常简朴,走在街上鲜有人会认出他就是“共和国勋章”的获得者,那位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屡建奇功,指挥仅存的40余人毙伤美军600余人的一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xx年是抗美援朝胜利71周年,每当谈起当年的赫赫战功,李延年总是平静地说:“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战士,保家卫国是我应尽的本分,这些荣誉是属于所有流血牺牲的烈士和人民群众的。”
见贤思齐,见贤思进,功勋者们忠诚、执着、朴实的精神将历久弥新,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点燃当代青年理想的火种。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中国青年是功勋精神谱系的继承者,吾辈应当追随功勋者的脚步,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成就属于自己的辉煌。
【《功勋》观后感】相关文章:
功勋的近义词07-05
功勋的观后感11-03
《功勋》观后感11-26
功勋观后感12-05
《功勋》观后感(精选)08-19
功勋的观后感6篇11-25
《功勋》观后感8篇12-06
《功勋》观后感6篇12-06
《功勋》观后感7篇02-15
《功勋》观后感(7篇)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