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协同育人观后感

时间:2024-06-13 13:17:41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协同育人观后感(必备15篇)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协同育人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协同育人观后感(必备15篇)

协同育人观后感1

  暑期来临,孩子们最快乐的时光开始了。在这样的时间听到这样一堂公开课,感受良多,受益匪浅。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在孩子成长中也做了很多不关心或过度关心孩子的情况,在观看公开课后,了解了现阶段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之后会带孩子多多了解社会,在不同的场景场所学习更多的知识,多多了解自然,让孩子多去自然,认识动、植物,认识花鸟鱼虫,热爱自然,开阔学识。

协同育人观后感2

  一、真正意义上做到以身作则

  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孩子都是一张白纸,父母的行为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孩子的效仿。作为家长,我认识到身教更大于言传,现在孩子的思想品行、道德观、人生观都在日趋成熱这就需要家长以身作则,时刻正确引领、引导孩子往德智兼备的人生轨道。

  二、要做智慧型家长

  学会放手。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在孩子成长的每个阶段,在他自己能力范围内理应接受的行为,做父母的不能替代,要做有原则、有底线的父母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做一个有担当、有责任的人。

  三、不给孩子贴负面标签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他会渴望得到认可,我们作为父母在这个时候一定要给孩子最大的安全感,而不是一味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去做对比,不轻易地否定孩子的一切。当然父母也不能无原则的宽容,做的不好的地方,是需要父母正确引导。

  四、家底教育与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

  需要家长与学校联手沟通与合作,教育不是老师的事情,我们家长不能把所有的教育责任都想当然地转嫁给老师们,相反更多的是需要父母的关注和教育,让孩手感受到家庭的爱和关怀,不是丢学校就不管了。

协同育人观后感3

  陈默老师分析了“双减”教育新政下父母焦虑的症状以及产生原因,深入浅出地讲述让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为和观念。一直以来,我们秉持“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观念,这是错误的。孩子们就像花儿,不同的孩子就像不同的花朵,拥有着不同的.花期,父母只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爱和支持,静待花开就好!

  过度地催逼孩子、不自觉地拿孩子跟别人家的孩子比,不仅使自己焦虑,还给孩子带来焦虑和压力,这对孩子的身心成长很不利。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被温柔以待、快乐成长!

协同育人观后感4

  洪明老师在会上提出,儿童是人,与父母一样,与成人一样,有完整的人格,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要尊重他的意志,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而不仅仅是关注他的学习。现代社会家长存在四个误区:喜欢攀比、注重分数、喜欢抢跑和过度学习,这很容易打击孩子自信心,只看到孩子的短板,边缘化德育体育美育和劳育。不是最高的'期待才是最好的期待,适合的期待才是最好的期待。

协同育人观后感5

  听了陈默老师“双减”之下父母如何应对的讲座后,我有以下感受:首先,家长不要给孩子传递过多的焦虑,不断催促孩子学习,传递焦虑会导致孩子压力过大,学习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其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理想投射到孩子身上,要承认个体差异;最后,家长要做好角色定位和情绪管理,帮助孩子做好心理调节,可以多陪孩子去图书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这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协同育人观后感6

  7月15日,我观看了家庭教育公开课——《家庭建设与父母携手育儿》,受益匪浅。

  公开课中,刘慧教授和李宁老师讲到,父母要学会读懂孩子的表达,要重视孩子内心的感受,要允许孩子有情绪、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要对孩子进行积极的语言引导,培养孩子正向积极乐观的思维、表达和态度。

  一直以来家长过多的重视孩子的学习,没有重视孩子的心里感受,总是觉得父母做的一切是为他好,孩子就应该听父母的,可平日里和孩子也会意见不一致,有时你说你的他根本听不进去,作为家长还很生气,认为孩子不听话不懂事,不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通过学习,我明白了,首先要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与孩子平等交流,鼓励孩子把自己的感触和情绪表达出来,正如两位老师说的给孩子最有价值的关心,而不是自以为是的对他好,要重视孩子的内心感受;当孩子有情绪时不能一味的'打压、批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孩子真正想表达的东西。其次身教重于言传,父母首先做好自我的情绪控制,才能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父母平日里不应该总说孩子这做的不够好,那做的不对,应该以积极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善于发现细小的闪光点,父母的肯定有利于孩子形成正向积极的乐观态度。

  非常感谢学校、老师们给家长们提供的学习平台,让我们学到了很多科学的育儿方法和家庭教育理念,作为家长更要加强学习,与孩子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协同育人观后感7

  家校社,顾名思义,指的是家庭、学校、社会。家校社协同育人就是三方联合起来共同教育我们的孩子。由此可以看出,教育好孩子,不是学校单一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我们家长以及社会团体共同参与进来,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指导我们家长要多多地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目前我们的孩子还是属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阶段,是不成熟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接受到了正确的教育,那么离开学校,回到家庭的时间呢?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来自哪里呢?没错,是父母,是我们的言传身教。

  作为父母,在用语言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为孩子做好的榜样。必要且真诚的沟通,是打开孩子内心的钥匙;时常的谈心,能掌握孩子的心理变化。如发现有问题,要及时和学校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同学的相处等等各种情况。时刻掌握孩子的第一手资料,和学校共同努力,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在看直播的过程中,有一个情况很有感触,就是稳定和谐的父母关系,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无疑,孩子是聪明的,同时也是敏感的,能觉察到周围的变化,而稳定的生活环境,是孩子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协同育人观后感8

  “育人”的目标在于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就是要让孩子学会做人,懂得做人的道理,从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从小就要养成自尊、自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宽厚待人、为人正直、助人为乐、孝亲敬长、富有责任感的优良美德。

  这次殷飞教授的讲座,让我们家长更加深刻地了解到教育孩子不光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我们家长的.重担。做为父母,我们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要与学校家校合一、协调一致,发掘孩子的闪光点,用爱与包容教育孩子。同时,家长们也要做好孩子的榜样,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协同育人观后感9

  今天听了陈默老师的演讲,深深的触动了我,陈老师用一个词简单明了的概括了父母的内心世界,那就是焦虑。我记得第一次参加彭仪萌一年级入学家长会的时候,校长一再和我们强调要调整心态,让我们成为牵着蜗牛去散步的人。里面几句话当时看了就看了,今天再次回看,内心再一次触动,讲的多么的真切和形象。

  我催它,我唬它,我责备它,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彷佛说:“人家已经尽力了嘛!”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受了伤,它流着汗,喘着气,往前爬……

  学会等待:牵蜗牛的人就是我们这些家长,蜗牛就是才上小学的学生,我们催促,我们唬叫,我们责备,正是因为我们的焦虑。而我们的焦虑来自和别人的对比,来自我们自身的不自信。陈老师一再强调我们要学会等待,这就是对蜗牛的态度,蜗牛本来就走得慢,这个慢是被我们成年人定义的,而不是来自蜗牛世界的慢。他们其实已经很辛苦了。既然是去散步,就应该一起慢慢欣赏沿途的风景,这也是一种成长,也是蜗牛该有的步伐。

  减少对比:我们之所以催,之所以责备,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别人家的孩子,优秀的永远在别人家。在比较中,催促他们快速成长,但却是偃苗助长。

  双减之下,我们要如何做,我谈谈我自己的想法:

  1、双减,是一项国策,是为了减轻教育对家庭的负担,减轻对学生学习的压力。目前的`教育,我觉得是金钱和时间的比拼,父母经济压力大,孩子学习压力大。

  2、双减,减少和别人的对比,减低自己的虚荣心。孩子是我们的一切,但学习不是孩子的一切,我们学会等待,我们不用他们和别人家的小孩对比,不再把孩子的成绩好坏成为我们吹嘘的资本。

  3、双减,减少过高的期望,减少不必要的投入。行行出状元,行行要人才,培养他们真正需要的,喜欢的,减少自己的压力,也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协同育人观后感10

  今天,我看了孙云晓和刘可钦两位老师的家庭教育公开课“寓教于生活,成就美好童年”让我受益匪浅。

  家庭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影响孩子一生的是家庭关系和积极丰富多彩的生活。美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相亲相爱,儿童优先(做事考虑孩子的感受),自主自强,共同成长。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但也是不稳定的榜样,消极的态度会给人一种悲观和绝望,积极的态度能带来自信和乐观,这将影响孩子的人格发展。所以父母在孩子面前尽量都是乐观向上的.,充满张力,活力,动力,追求和目标。

  寓教于生活,不仅仅是讲讲道理,而是在生活中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良好的习惯。家庭中的劳动教育,最好持之以恒,生活技能不止于做饭,还有扫地拖地,洗衣服,洗碗,擦桌子等,热爱家务劳动的好习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责任心,还可以调节家庭氛围和情趣,父母不要怕麻烦,以培养孩子的劳动热情(认知认同劳动,劳动给人光荣,使人快乐)为目标,完成该完成的力所能及的劳动任务。

  好的教育就是与孩子共同成长,一起长大,共同创作美好的生活。

协同育人观后感11

  今天晚上有幸聆听了由南京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殷飞教授关于“家校社协同育人,父母可以怎么做?”的专题讲座,殷教授从五个不同的角度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立体与丰满,我特别喜欢那句“让我们把平凡的生活过出教育的.味道”,这句话发人深省,让我受益良多。

  是啊,教育不应狭隘于校园,局限于课堂,教育无处不在。润儿细无声,深爱孩子的我们应让他们在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里学会爱与包容;在家务劳动中学会责任与担当;在诱惑迟疑时学会自律和自省……很多时候家长适时地引导真的太重要了。

  孩子的成长之路漫长而又短暂,为人父母更应珍惜当下的陪伴,比如每天抽点时间当个安静的聆听者,了解孩子一天的喜怒哀乐;让满是正能量的鼓励与肯定帮孩子卸下一天课业的疲惫……教育真的不仅局限于课本与试卷,放下焦虑,不忘初心,带着孩子学着用心去感受、用脚去丈量,常怀感恩之心体会这世间的美好。

协同育人观后感12

  家庭教育大部分的内容就是生活教育。孩子通过在生活中向父母学习为人处世的本领。所以,创设美好的家庭生活,给孩子做以身作则的好榜样,才能帮助孩子获得更好的发展。

  在生活教育中,给孩子设立稳定的劳动岗位很重要,这是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好方法。当孩子明白自己的劳动是有价值的,付出是有回报的,孩子会更乐衷于进行劳动活动,获得更大的自我肯定。

  事实上,没有其他工作比日常生活教育对幼儿肢体、精神、心智以及道德的发展更为重要。因为孩子借由日常生活的活动创造自己,致力于改善自己,使自己趋向于完美。日常生活教育对孩子的'成长真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日常生活也能让孩子变得更加优秀。

协同育人观后感13

  从我们家长及孩子的角度上讲,双减政策是弊大于利的,为什么这么说。那就要从校外教培行业兴起的根源说起。 家长们为什么要补课?是希望孩子成果好。为什么希望成果好?由于考高中,考大学的淘汰率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广阔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拥有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从而取得分数上的优势。假如全部学校可以给予同等的、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什么家长还要去教培?

  那么我们不看以前,只看现在。在初中升高中必须腰斩的情况下,我们剩余50%的孩子,十四五岁的孩子!必须去职业学校另谋出路!试问有多少家长愿意就此放弃继续投入资源培育。

  教育的公平性和高效性是永久存在冲突的,我的孩子在那50%升高中以外的成果中徘徊,但是我有资源,我有力气赚钱,我有好的私教渠道,为了孩子家长们连命的可以不要,花些资源让自己的孩子顺利升学又有何不行?在这种中考、高考分流的指挥棒下,大多数的学生和家长不得不去竞争优质教育资源。 其实政策里有一条特殊好,“乐观开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工作,促进新优质学校成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乐观推动集团化办学、学区化治理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 推行下去势必会平衡教育资源,让学期房概念渐渐淡化。我所在的内蒙古包头就已经推行很久了,实践起来或许有诸多因素不便吧,效果甚微。

  总之,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国家,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真正的得到减负!更希望教育能实现真正的公平!

协同育人观后感14

  王殿军校长关于家校政社协同共育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对孩子会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与学校应该是互相支持、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学校教育会影响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也会反过来影响学校教育的成果,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双减”政策下,相信家校共育的成果会更显著,孩子们的能力会得到更多、更全面的发展。

协同育人观后感15

  “双减”是什么?“双减”是减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减去学习活动中机械重复而对开发学生智能无用的作业练习,减去过时、繁琐与实际应用无关的教学内容。 我个人觉得,“双减”是对老师而言是好的。老师为了减负,短时间内就得增加工作压力,钻研教学,备好课,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既不增加学生负担,又能提高课堂效率,老师们教得快乐。

  “双减”最终的受益者是我们这些学生。想象一下,以后的课堂,每个同学都能得到公平的进展,全部的同学共同奔向同一个目标,不允许任何一个人落伍。课堂上,我们聚精会神的听讲;课后,我们以前的“海洋作业”会变成以后的“点滴作业”。以前,作业占用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我们整日沉浸在作业的海洋里,抄抄抄,写写写,做不完的作业,没时间看电视,没时间看课外书,没时间玩游戏,没时间锻炼身体,没时间出去逛,我们就像一个整天只会抄抄写写的学习机器。

  而实施了“双减”措施,我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我们可以成群结队地区图书馆,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加入喜欢地俱乐部,可以自由安闲干自己想干的事情了。这样,周一至周五的校园内,每逢周末的公园里、游乐场里、广场上处处都会是同学们玩耍的身影与欢笑的`声音。这样,不仅仅使我们得到了精神上地放松,而且还陶冶了每个人地情操,熬炼了我们自主学习地能力。

  其实,我认为减负不仅仅是减轻课本上被束缚的知识,二十为了让我们能够有更多的额时间和经历培育广泛的爱好爱好,从而扩大自己的视野范围,把握更多的课外知识,多了解社会,增强自己的实践能力。“双减”这项措施真好,假如能真正的、长期的实施下去就更好了。

【协同育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协同育人观后感06-07

协同育人观后感精品(15篇)06-08

协同育人赋能成长观后感2022[优秀]11-15

家校社协同育人观后感200字05-25

班主任家校协同育人心得体会(精选23篇)04-11

家校协同育人促进孩子成长家长心得体会(通用6篇)06-20

家校协同观后感11-11

家校协同的观后感(精选13篇)08-31

教育人生格言09-29

形容教育育人的成语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