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

时间:2024-05-24 08:25:5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锦集【15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锦集【15篇】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

  央视《典籍里的中国》成为我的“追捧对象”。“补课追剧”,身临其境,仿佛自己就是“撒兄”的角色。几千年来,祖先一直在记录我们的历史,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部典籍,都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人们世代守护、薪火相传,让精神的血脉延绵至今。

  当代读书人,应以新的方式读懂典籍,知道我们的生命源起何处,知道我们的脚步迈向何方。今天我们品读典籍是在探寻古人精神和当下需求的一个连接点,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强党性、悟思想,亦与读典籍“异曲同工”。百年xx,恢弘磅礴,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以史为鉴,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应该传承好、守护好、开创好我们党创立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读《尚书》,应有“知先贤治政之本,知个人修身之要”之“传承精神”。

  打开《尚书》我们可以追溯到华夏文明的源头,“中国”一词,在文献中最早出现在《尚书》里,“民本”概念,最早就源于《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忠诚基因,深刻领悟我们党以忠诚经受考验、以忠诚战胜困难、以忠诚发展壮大的道理,坚定信仰、坚守信念,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奉献基因,用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诠释党员干部的“成就感”,牢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使命担当,要始终把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扎根于心、生发于情,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广大党员干部要传承共产党人的奋斗基因,要时刻保持奋力向前的朝气,做到实干担当、奋发有为,主动扛起时代重任,叫响“我先上”“跟我上”“一起上”,在“有可为”的时代大有作为,不辜负当初入党入职时的铮铮誓言。

  读《本草纲目》,应有“寿国以寿万民,寿万民以寿国”之“守业精神”。

  时珍曰:“医者贵在格物”,一定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天下医书,利益天下,当天下共修,世代永新”,无论是古代医者李时珍,还是我们新时代党员干部,都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精神中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关心民生的守业精神。“守业”即是“守住初心”,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纵深发展,查处了许多党员干部,他们没有守住初心,倒在了利益诱惑的“橄榄枝”面前。广大党员要深知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造福人民,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既然走上了为民服务的岗位,就要切实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守业”即是“守好事业”,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耕种出丰硕“果实”,有的党员“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万万不可的。“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不管是再小再繁琐的工作,都要认认真真地做完做好,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迎难而上,只有真干事、干成事,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守业是最好的传承,进入新时代,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用无怨无悔的.坚守和付出,在平凡的岗位上笃实力行,厚植人民情怀,诠释担当本色。

  读《楚辞》,应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之“创新精神”。

  两千年前屈原仰望求索,问天、问地、问人,而如今中国航天探星揽月,中国“天眼”就是求索的眼睛,“天问一号”就是求索脚步。而我们,向那些仍不停奔跑在创新前沿的“赶路人”致敬的同时,要做好新时代的“赶考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本领恐慌,在任何时候都要养成善于学习的习惯,当工作业务方面缺乏经验时,要留心观察、善于思考,向领导、同事、群众虚心请教,找准薄弱环节不断改进,结合自身的优势创新谋划工作。“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新时代的党员干部不能没有“拼劲”“闯劲”,更不能搞新形式主义,在关键时刻要有“站得出来、豁得出去”的担当魄力,抵住压力,才能促进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做到在工作中不仅有思路更有“套路”、有想法更有方法、有态度更有高度,不断增强创新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才能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中积累经验,推动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我们,应建立“求索观”,用民本思想指引实践,让创新精神创造价值。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2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第九期——说文解字》终于是播出了。而这一期很巧妙的将许慎的人物经历与《说文解字》密切相连,不仅讲述了《说文解字》魅力之处,更是把许慎的才思敏捷,谨小慎微演绎得恰到好处。

  “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这是《说文解字》部分序言,也充分地表明了作者写这部书的`目的“匡正大道,治国安邦”。而许慎一生的经历也一直致力于此。

  许慎少年时即有文名,号称“五经无双许叔重”。他步入仕途,担任郡功曹,后来举为孝廉。之后,他又成为洨地的长官。后因功绩卓越为太尉南阁祭酒,这时他遇到了,他的老师贾逵,此后他的一生都在校书东观,编写《说文解字》。

  他编写《说文解字》,坚持从实际材料出发,以历代传承下来的文献和通人之说来证明文字的形、音、义,以此来解释经义,而他首创部首录字,排序“始一终亥”的故事更是令人叫绝。

  说文解字,头绪万千。当从何时始,从何而终一直困扰着许慎,因此他不断思考,不断的对比各个字之间形、音、义、表的异同,以及天干地支之间的关系。而突发奇想的悟出了以“一”为始,以“亥”为终,540个部首排列组合。

  这样的一个排列组合,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分析文字的理论,同时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和汉代的文字训诂,反映了上古汉语词汇的面貌。

  《说文解字》是许慎一生心血之作,包含了他与老师贾逵两代人的光阴,是中华民族不可多得文化瑰宝。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3

  大家了解《本草纲目》吗?《本草纲目》是一部影响世界科技进步的奇书,它不仅是一部药物学专著,其内容还涉及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冶金学、化学以及天文学、气象学等领域。先后被翻译成日、法、英、德、俄等多国文字,在世界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实我之前也不怎么了解,但是在这周我看了一个名叫“典籍里的中国”的文化类节目,了解到了《本草纲目》《楚辞》《史记》《论语》等等著名的中国典籍。

  “典籍里的中国”是撒贝宁主持的节目。每一期都会挑中国古代典籍进行戏剧演绎,介绍主要内容和作者的生平。

  其中有一期节目,讲的是《本草纲目》。《本草纲目》的.作者是李时珍,他父亲是一名名医。李时珍也十分想像父亲一样为百姓治病,但是他的父亲一心想让他读书,便对他说:“行医难,你不要像我一样,做一只逆流而上的船,你好好的读书,考取功名吧!”然而李时珍并不罢休。他三次向父亲请求,答应他去行医,他的父亲最终被李时珍的精神感动,问他:“你为什么要行医?”李世珍说:“我想造福百姓,给他们治病。”李时珍的父亲后来终于答应了。李时珍也随父亲四处行医,但是后来他发现,历代的本草书有许多地方有错误。他就下定决心,要修订一本新的本草书,以防百姓看病时抓错药。李时珍四处行医积累医药学知识,在民间搜索药方,历经年,终于写写出了一本部、52卷、近0万字的《本草纲目》,这本书首次将本草用纲目分类。当他要去印刷时,当地最大的书商对他说:“这本书有0万字,需要大量的精力和人力。我虽然想帮助先生,但是真的无能为力呀!”李时珍说:“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吗?”书商想了想,说:“如果能求到当代最有影响力的文人王世贞先生做的序,那同行肯定会竞相印刷。”李时珍听了之后,奔赴千里之外,去找素未平生的王世贞作序。他到了王世贞家,经过多次求见之后,才顺利地见到了王世贞。王世贞看了书之后,也被震憾,答应为他作序。但是李世珍担心这本书还有纰漏,又拿回去经历了十年,改正了一些缺漏,再让王世贞作序。终于书商胡承龙愿意印刷此书。然而,让人遗憾的是书刚刊印好,李世珍却撒手人寰。

  在当时情况下,写《本草纲目》十分困难。但是李时珍不畏困难,逆流而上,最终终于刊印出版。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和不怕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是他没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我们可能就看不到《本草纲目》这样的著作了。

  我以前一直不知道坚持究竟是什么意思,李时珍的故事让我知道了:坚持就是不怕困难,不放弃!坚持,就是将自己喜欢做的事一直做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4

  之前对王阳明的个人经历略有了解,通过本次看《典籍里的中国》最后一期,演绎了王阳明的一生,比起看书,给人视觉的冲击确实大一些。

  王阳明,生于书香门第,父亲王华是状元,所以少时成长家境优越,除了读书写字,他也喜欢舞刀弄枪排兵布阵。但在朝廷供职之后,他的人生就开始变得坎坷。上书谏言,被廷杖三十,险些毙命。侥幸撑下来还被贬去贵州边远地区。途中宦官也派人杀他,不过未能得逞。去了贵州,又不幸染病。即便在这样多舛的命运的折磨下,他也没忘记少年时立志做圣贤的`志向,先贤的教诲也谨记于心。他一遍遍追问自己什么是理,什么是道。最终悟出心即是理,知行合一的大道,最后继续悟出了致良知的道理,从此一生践行。

  我们偶尔会抱怨自己起点不高,不能出生在一个家庭条件好的家庭里。在看王阳明的一生的时候,从结果来看,无疑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回顾其过程,极其艰难。一个状元的儿子,自己也中进士入朝为官,却被打个半死,还要贬去偏远地方,这种巨大落差对一个人的身体的精神打击是致命的。起点高,也意味着摔得重。如果是块土,摔下来可能也就散了,变成泥。如果是个皮球,摔得越重,弹的越高。问题是,你经不经得起摔。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是因为他是圣贤,所以能讲出大道理,能够忍受非人的遭遇。而是因为,他经受了非人的待遇,然后把这些经历说出来,也把自己的思考说出来,以教化众人为己任,最终才得以成圣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5

  面对泛滥不绝的洪水,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洪水,定九州,保民主;面对纣王惨无人道的暴政统治,武王拢民心,顺天意,英勇作战。这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迹,在《尚书》中有具体记载。如今,我们捧起《尚书》,了解其背后的故事,是文明力气的代代传递,更是中华精神的深化学习。读《尚书》,了解中华文明,了解任何一份文化的传承都来自于世代坚守,来之不易。

  典籍经典的流传,源于它本身不朽的价值,无法复制的成就,以及难以超越的贡献。读史书让我们明白我们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去向何方;读《尚书》,也让我们"知先贤治国之本,知朝代兴衰之由,知个人修身之要。'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的个体由一个个小的个体组成,而本国的民众则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影子。《尚书》中的思想,与我们当今治国理政之路有很多相像之处,不论是"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思想,还是"敦睦九族,协和万邦'的民族团结,甚至是"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的节俭节省,都能为我们当今国家建设所学习。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当我们于一轮皓月下品读典籍之雅韵,于一轮青影中品尝典籍之内涵,其自身不朽的文化价值,便不言而喻。

  典籍经典的流传,依靠于从古至今代代人的珍视与守护。孔子删述六经,亲自亲自整理编纂《尚书》内容以便后世解读学习;伏生一生献于《尚书》,年逾九旬仍传《书》授学;孔子后人孔安国视《尚书》如命,用完其力促使《尚书》的传播。几千年的'岁月,几千载的春夏秋冬,多少次的灾难突降,多少次的战火满天,穿越几轮年岁,攻克多少困难,多少人为此坚守付出,《尚书》这部典籍不减此前风韵,还能款款立于我们眼前。不论是精选《书》中精髓的孔子,还是舍命护《尚书》的伏生全家;不论是宣扬《尚书》价值使其广泛流传的孔安国,还是当今仍在争辩《尚书》的史学专家们,他们懂珍宝,敬文化,珍文明,他们视传承全人类的经典为己任,用一己肩膀支起中华文化国库的一隅天空。

  典籍经典的流传,更在于当今人们的学习与确定。《典籍里的中国》中,当伏生看到,《尚书》在如今光明的图书馆中展览,听到如今的孩童用稚嫩清亮的声音娴熟的诵读"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他确定是震惊、感动又无比欣慰的。如今深厚的文化氛围,让典籍于生活中呈现自身的才智与价值;如今高科技的产品,让典籍不在一书难求,《尚书》也可以走进寻常百姓家。青石刻石,青史永存;文明薪火,筚路蓝缕,代代传承。我们学习文化元典,典籍经典,内化于心,实践于行,连续对此的传承与学习,连续构筑辉煌的华夏文明。

  "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尚书牧誓》中这样描述武王伐纣前的立誓场面。新时代的我们,也应立下传承文化经典,传递文明薪火的誓言。到底,有典籍才有中国;到底,典籍经典辈辈读,文明薪火才能代代传。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6

  以前,我在书上看到过“徐霞客”这个名字,知道他的故乡在江阴,但对他的生平事迹了解甚少。这次有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典籍里的中国》这部记录片,才对徐霞客有了更深的`了解。

  “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大丈夫早上在大海边,晚上便去往苍梧之山。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是多么豪迈洒脱呀!而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便是用他的双脚,走遍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用生命履行了这句话。

  徐霞客小时候受父母的影响,立志要踏遍祖国各地,寻访长江源头。徐霞客长大后,初心未变,便开始游历各地。没有先进的仪器,他就用脚丈量,用眼观测。腿疾复发时,即使爬他也要爬到长江源头。路上遇到强盗抢劫,他宁可牺牲自己,也不愿损失辛苦得来的数据。徐霞客生命最后几年的西南“万里遐征”,纠正了“长江源头是岷江”的说法,为中国现代地理学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此外,徐霞客还为后世留下了许多文章,如《游天台山日记》、《游黄山日记》......

  看完这部纪录片,我被徐霞客热爱祖国每一寸山河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地奔走于中华大地,途中的艰难险阻没有吓到他,反而使他愈加坚定。徐霞客的事迹让我明白:坚持铸就成功之路,成功由坚持诞生!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7

  一部典籍,凝聚了中华人民世代的心血与智慧。人们世代相传,将一部那典籍流传至今。接下来了,我们就一起走进典籍——《楚辞》。

  说到《离骚》,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以屈原浪漫主义为主的一部千古流芳的典籍。

  战国时期,楚国与齐国联盟之时,秦国以六百里商於之地为诱惑,让楚国放弃与齐国联盟。正当全朝廷都在大摆庆宴之时,只有屈原一人上书朝廷,当众对楚怀王说这只是秦国的一个圈套。可是朝廷上的官员都不相信,让大王不要听信屈原,要去追随世代楚王的理想——收回商於之地,秦国派来的使者也极力辩护,还以自己的性命发誓。

  一向与屈原交好的楚怀王在这种情况下竟听信谗言,拒绝了屈原,屈原失望地走出朝廷,留下了千古流芳的“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句诗中,是他对国家的失望、朝廷的厌恶、不与他人同流合污的志向与道不尽的家国情怀。

  但今日,却是越来越多玩世不恭、对国家、社会、人民漠不关心之人。我们需要屈原的高洁情操,需要他的`爱国之心。

  在楚怀王刚即位时,屈原就已写了举世震惊的《橘公颂》。面对众多官员的质疑,一篇《橘颂》,表达了屈原对祖国热土的热爱及拳拳的赤子之心。

  据说后来,屈原回到汉北,看到前方战士们咏着《橘颂》,前仆后继、热血奋战。可见其深深的感染力与爱国情思。我们的中国,正是因为爱国的这种思想,念着“受命不迁,生南国兮”的战士们始终不忘自己的祖国,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

  屈原还为了祖国,整理成古代诸多先贤的经历、思想,汇聚成了《离骚》,源远流长。为探索成功的政治道路,屈原坚贞不屈、不辞劳苦。终是留下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路漫漫其终修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种求索精神,为中国挖掘了不可计量的宝藏。若是没有这种求索精神,中国人的高速铁路或许还落后于世界;若是没有这种精神,5G网络也许还没有出世;若是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就没有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天眼……

  坚持求索的精神、深切的家国情怀……一部《楚辞》,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读典籍,领略先辈们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让我们一起,将先辈们精神的薪火不断流传下去!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8

  提起《史记》,对于刚刚经历过的高考的我们来说,是这样的:“《史记》,原名《太史公书》为西汉司马迁所著”,这是高中课本上给的注释,是冰冷的考点。但对于中国文化史来说,天地永恒,青史永新,述往事,以观成败,鉴得失即可明是非,《史记》是中国历史文化上最璀璨的宝石之一。《史记》真实记录自黄帝到汉武帝3000多年的历史,竭尽全力为后代构写出相对真实的中国故事。

  今朝描摹历史里的山川湖海,他当是骨骼。由于《史记》,我开始去探究一位史官是如何完成一部历史的记录。看他如何镌刻帝王,看他如何为世家诸侯着笔上色,看他如何勾勒出三千年的风雨。《史记》的`总设计师是他的父亲司马谈。正是有他父亲所给予的信念,一部史书成了父子之间,两代人之间的约定。节目中在司马谈临终之时一句“要敬畏写下的每一个字”,令人听之便觉得沉重,这在背后是蕴含的是史官的信仰,是对历史的尊重。史官,手中的笔便是后世探知世界的窗口。修著历史绝不简单,司马迁少时游学,陪同汉武帝治理黄河,寻访过许多名胜古迹,为完成《史记》积累了相当客观的资料。在司马迁的生平里,有一事不可忽略——因李陵之事而遭遇宫刑。宫刑是屈辱的,甚至他在此后无时不因遭遇宫刑而感到羞愧。慷慨赴死易,忍辱偷生难。即使饱受身心折磨,他也仍对得起手中的笔,在《太史公书》中专门作了李将军列传,飞将军可敬,每一位士兵都可敬。我依旧记得那段震耳欲聋的对话“昔日周文王被拘禁之时,推演《周易》;孔子在窘困之时,编著《春秋》;屈原被放逐,赋《离骚》;左丘双目失明,作《国语》;孙膑被残害,剜去髌骨,写出兵法;《诗》三百篇,多数是圣贤发愤而作。我横遭祸事,身躯已残,青史不可废”不虚美不隐恶,他接受人生最大的遗憾,也在这样的意志里创造了最大的价值,万世不朽。

  “欲知大道,必先知史”我们为什么要读史,因为我们要再血脉和文脉传承中找到个人的根与魂。所有人都是从历史而来,向未来走去,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读史可以看清古人的智慧,学习古人处世的态度。就像《史记》之中的《屈原列传》,我们从中了解屈原如芳草的美好品质,佩服他卓越超群的才华,更尊敬他的爱国精神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如同镜鉴。历史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提升眼界,去感受历史里澎湃汹涌的情感。我们不必记住一整部史记,我们更应该从中获取更多的思考,现实和历史之间的联系,甚至做人的道理。《史记》,共计130篇,526500字,包含了4000多个人物。王侯将相,才子佳人,游客侠士,历史就是人民创造的,以人为历史的核心,注入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治世。山河是一部史书,壮游如同读史。《中国通史》里这样一段话:历史者,研究人类社会之沿革,而认识其变迁金华之因果关系者也。世事更迭往复,万事都有根本,以史为鉴,可以明智;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9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框架。

  《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被誉为“百世兵家之师”。他从小饱受战争之苦,所以形成了“重战,慎战,安国,全军”的思想。其祖父孙书立下过赫赫战功,教育孙武“止戈为武”。战争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太平日子,而不是为了争名夺利。

  孙武成人后,叔父为保护他,将他送去吴国。孙武曾辅佐吴王阖闾称王,在著名的柏举之战获胜。后因吴王沉迷享乐,孙武十分失望,于是归隐山林,安心修著兵书,便有了今日之《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流传千年,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中华民族不是好战的.民族,但我们知兵,善于用兵。孙武曾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我们知兵,重战,慎战,但我们认为“战”是为了“不战”,战争不是争权夺利的筹码,而是守一方平安的武器。中华民族热爱和平,坚信止戈为武,践行“铸剑为犁”。这一思想已融入了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流淌在每个中华儿女的血液中。

  展望新时代,一批批志在四方的“新孙武”,正以自己的力量保卫着家国,使兵家思想代代相传,流芳千古。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

  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在央视1套首播,第一期主题是《尚书》。这样的央视开年大戏,果然不负众望。我由衷地讲这绝对是一部上对得起祖宗,下对得起子孙的国学大手笔制作。

  从央视发展史上来看,这也称得上一部开天辟地的力作,这种创新的历史表述方式,或将改变央视老套的叙事方式。看过之后让我觉得:错过春晚不足惜,精神的饕餮盛宴必是《典籍里的中国》。

  果然是新年新气象,央视再用自己强大的制作能力证明了自身不凡的实力。

  《典籍里的中国·尚书》以当红主持人撒贝宁为历史见证人,这位年轻的知性主持人作为新一代读书人的代表,畅游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以伏生对中国著名典籍《尚书》的保护、流传为故事主线,讲述了一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中华文明传承史。

  《尚书》,中国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首,被称为“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相传是孔子晚年整理编撰而成。

  影片以舞台剧的形式,通过声光电的巧妙运用,以简单直观的综艺访谈节目艺术表现手法,构建了一部极具冲击力的历史舞台大剧,给观众以极大的视觉冲击力,深深唤起了我作为一名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主持人撒贝宁既是讲述者,也是观看者,同时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带领观众以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不断穿越在各个历史切片之间。

  撒贝宁与孔子的弟子们大声诵读圣言,自然流畅地将故事主线衔接到故事讲述者。整部剧中,大量使用回忆、眼神、台词等自然过渡手段。策划好、编剧好、演技好!

  回忆与现实,现实与虚构,语言与情感,通过编剧开放、新颖的蒙太奇手法,集成了话剧、舞台剧、影视剧、综艺访谈、现代三维技术等各种行之有效的艺术手法,可以说,无一不用其极,而又恰如其分。

  这部《典籍里的中国》称得上是央视历史纪录片的一个新的.巅峰,所有的影视、话剧等表现技巧都在一个很高的层面得以完美运用,堪称经典电视艺术作品。

  不得不说倪大红老师的表演真的太有张力了。尤其,伏生回眸的那一刹,我不禁动容,热泪盈眶。

  一眼千年。在这场漫长的文化苦旅中,先祖先贤们挺过死亡的威胁与离散的痛苦,用他们的虔诚与笃信,还带着一点骄傲,守护着中华文化的尊严,延续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想起余秋雨在《文化苦旅》里写莫高窟时说的话:“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那么看那些典籍也是。看那些山川河流残垣断壁,那些琴棋书画诗词歌赋,那些奇闻轶事民风民俗,都是。那些鲜活律动的生命,将华夏文化根植在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中,积淀在了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

  我觉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个问题: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将去向何方?《典籍里的中国》就是正本溯源,“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一个哲学问题,背后都是深情款款的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中国人,自己所拥有的无限璀璨的文化宝库。这难道不是我看《典籍里的中国》,并让我为之感动的最主要的原因吗?

  从唐代王维开始,历代中国文人墨客都在创作《伏生授经图》,伏生对于中国文人的影响可谓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这些记录上古先贤言行的书,让后世懂得治政之本,为人之本,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最后,我反思了一个问题:什么是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以为,改成激发文化自信更为合适的。因为,这种文化自信早已深深根植在我们的民族潜意识里了,积淀了一代又一代;它不需要树立,它就在那儿,只是沉睡着,只待着一束光将它唤醒。那束光可能是各类大型文化节目,也可能只是,一席话,一页书。

  我突然发现中华文化真的太美了。它们那么宏大,宏大得令人叹为观止。它们那么厚重,厚重得,值得我们世代传承与守护。

  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多看经典,多读书!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

  今天我看了《典籍里的中国》。

  通过这部戏,我认识了一生爱《书》如命的伏生爷爷(本名伏胜);伐纣的.周武王;代皇上听《书》的晁错。

  这里还有很多名人名言名曲,例如五子之歌;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称尔戈,比尔干,立尔矛,予其誓。—出自《尚书.牧誓》节选。

  我还认识了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荆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这就是华夏九州,多民族的九州,物产丰盛的九州。

  我知道鲧治水用堵塞之法,禹治水用疏通之法,已被尊称为大禹(原名姒禹),他的父亲是姒鲧,本是治水之人,可九年不见其功,便流放至羽山,才换大禹治水。大禹还有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呢!

  我看完这部戏后非常感动,还和爸爸妈妈玩了记九州,太高兴了,我和爸爸妈妈都学到了很多知识,我感觉文字都活了过来,中国古籍离我更近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

  《典籍里的中国》首期节目中,“护书人”伏生用一生护《书》、讲《书》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这场“古代读书人”与“当代读书人”之间穿越时空的对话,开启了一场兼具艺术熏陶和精神洗礼的文化之旅。

  《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袁新文表示,这档历史文化类节目,用典籍破译文化密码,在知识普及的同时也进行了思想阐释,并增强了文化自信。

  “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是《典籍里的中国》一大破题点,《尚书》这期便将“民惟邦本 本固邦宁”这一理念演活了,不仅展现出主流价值的一脉相承,也照应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代主题。

  对于节目诠释“典籍”的叙事手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学部长高晓虹谈道,《典籍里的中国》将远古拉到当代,把文字变成了形象,将典籍中的思想精粹和今天的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节目还拓宽了叙事场域,既有《书》中的故事,也有护《书》人的故事,还有其他与《书》相关的人和事。“这是一个中国故事系列,在一部典籍、一个人、一个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用故事化、戏剧化的方式来识读经典,引导今天的年轻人能够读懂经典,读懂今日之中国。”

  节目首期便选择将《尚书》作为展示对象,把其中的精神内涵和文化价值与独到的电视综艺形态结合起来,让这部文辞古奥、和当下有着相当距离的典籍活在了二十一世纪的电视屏幕上,让典籍获得了一种学术研究之外的.独到观照。评论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表示,节目为电视文艺表现中华文明提供了独到的方式和路径。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说,“《典籍里的中国》核心是用形象阐释典籍。形象是有生命的,有了形象典籍就活起来了。其价值、内涵、深度,不仅是讲好中国故事,也是向世界讲好中华文明的故事。”

  这与节目创作初衷不谋而合,“中国人讲文化传承,我们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在传播文化。而电视节目,能够让更多老百姓看到中国文化的回潮。”《典籍里的中国》艺术总监、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的田沁鑫说。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3

  今有革命之长征,古亦有夫子周游列国,其虽未完全成功,但对于后代人影响深远,在现今来说足以算是周游世界了。今晚我就看了这么一部电视纪录片,写的正是孔子周游列国之事,关于此事,很多人都应该听说过,但你也许并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件事情。孔子这一路,可谓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堪比玄奘西行之九九八十一难,当时又正值诸侯争霸之际,各地战火纷纷,狼烟四起。这位伟大的国学大师,甚至被叫做“丧家之犬”,他为了去楚国传道,被奸臣连困七日,口粮只有一碗稀粥,但他不向奸臣屈服,还说出了千古名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但可惜的是,当时他已经60高龄,受不了这种考验了,但他还去整理各类书籍,为教育做出最后一点贡献。

  在周游列国的途中,孔子的得意门生那位“一担食一瓢饮,在陋巷却不改其乐的颜回以及性格刚强的子路皆离孔子而去,但孔子没有放弃信仰,继续派弟子四处游说,把他的思想发扬光大。而他和弟子的一些言论——《论语》也被后世喜爱。

  二千年前,孔子是鲁国人,一千年前,孔子是中国人,而现在,孔子已是世界人,《论语》如今已被传入很多国家,成为一本巨作,而孔子的思想也影响了许多人,虽说周游列国失败了,但“周游世界”成功了。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今天我在电视上看了一个节目,名叫《典籍里的中国》。这个节目让我看得眼泪直下,眼泪在眼眶里打转。古人的诗词和精神都让我刮目相看呀!

  有个两千多年以后的读书人,带着我们回到两千多年前去,遇见护《书》人--伏胜先生。读书人过来请教伏胜《书》好在哪儿?伏胜首先讲了“禹贡”就是关于大禹治水,大禹不仅治水,还有更大成就,就是大禹披九山、通九泽、决九河、定九州,那九州指的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和雍州。广大的冀州是大禹用足迹一步一步地丈量出来的,古人称大禹的足迹为“禹迹”。

  讲完“禹贡”之后就开始讲他护《书》的经历了。伏胜壮年时,曾经是秦国的博士,天下的《书》大都被毁了。伏胜,只知道国家藏一部、他家藏一部,一次大火把国家藏的《书》化为灰烬,伏胜把《书》看成一条活的生命,伏胜与他的妻子和儿女为了逃避兵火,带上了一车的《书》,坐马车出咸阳回山东老家。伏胜在中途遭遇兵劫,伏胜的儿子爱护《书》,以命相搏,被乱兵杀害了,伏胜的妻女颠沛流离。后来,伏胜的妻子病重,那一年天降大雪,小女儿因险冻死和饿死。为了取暖他们可以烧掉一车箱《书》,但伏胜的妻子宁死也拒绝烧掉一车《书》。伏胜的妻子说:“这一车的书,是爱子以命相搏才得到保住的”。伏胜的妻子挨饿受冷已经气衰力竭,伏胜的妻子知道这一车《书》,如爱子的性命,已经比她自己的性命更贵重了。伏胜回到家乡,刚好家乡也遭遇兵火,伏胜只好将《书》藏于故宅墙内外出避难。伏胜无时无刻挂念着家中藏的《书》,伏胜当天下初定,他再回家园,凿开墙壁发现书简多已朽毁,完整的篇目仅余二十八篇了。之后伏胜要晁掌故把《书》给带回都城,流传天下,之后读书人带伏胜到现代的图书馆,古人叫藏书秘府。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每一本典籍,都是中华文明传承之路上一盏不灭的明灯,而《尚书》的光芒之闪耀至今,无论孔子活伏胜,都是用生命去延续和守护这盏灯的人,酌古至今,学史明智,丰富而珍贵的典籍,值得没一个中年国人去品读,也应该与世界分享,让我们从典籍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4

  《典籍里的中国》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再度打开浩如烟海的中华文化古籍典藏,以文化访谈、戏剧和影视化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古今”时空对话,让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接受典籍背后的故事“洗礼”,感受中华文明,领悟先贤智慧,注入“强心剂”,汲取“三心”力量,在赓续传承中启迪未来。

  汲取“珠还合浦,历劫重光”的奋斗“恒心”。《永乐大典》是明朝修书人将先贤智慧和无数典籍熔铸成的一部“万书之书”,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大的类书,是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在历史传承中屡遭劫难,几经散佚,经过几代人的齐心守护,目前中国国家图书馆馆藏《永乐大典》二百二十四册。节目中以“两脚书橱”布衣都总裁陈济为第一视角,讲述其自幼爱好读书,青年拜师立志修书,中年入驻文渊阁得愿修书,同监修、所辖纂修、誉录、圈点生、校正官等两千余人历经五年成书,在这个过程中即使遇到被火焚烧原稿的沮丧,还是会用持之以恒的心正面面对,用行动化解困难。体现了编纂之难,用心之深,众人以一腔赤诚之心,造就“开卷而古今之事一览可见”。广大党员干部身处实干奋进的伟大变革时代,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将“小我”融入到“大我”中,把“坚持做好每一件小事”看作是一个“螺丝钉”,长久以往,无数人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物之间铸就的无数枚“小螺丝”环环相扣,紧密结合,组成在航行中行稳致远的巨轮。无论遇到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只要坚定恒心,保持奋斗韧劲,没有“扬不起的帆”,没有“乘不破的浪”。

  汲取“究其终始强弱之变,明监戒焉”的`信仰“初心”。中国纪传体断代史书开山之作《汉书》,是班家两代人笃定初心,倾注心血,躬耕不辍历经近半个世纪接续完成修纂,最终创造了正统史学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书写了华夏历史新篇章。以断代为史,记述朝代生命周期,总结“兴替之教训”,寻找“治世之经验”,供后世借鉴。广大党员干部作为党未来事业的“生力军”,为民服务的“勤务员”,要坚守共产党人精神信仰,永远牢记“为民初心”,书写好“为民办事”的行动手册,在经验积累中找准解决百姓问题的“根源”,找好“症结”,深入基层群众做好“望闻问切”,切实掌握人民群众关切的问题、真实的需求,扎实而务实地“对症下药”“靶向治疗”,开出“问民所需”“民之所盼”的良方,将“为民服务”这本行动手册写好、用好、修整好,“以通古今,备温故知新之义云”。

  汲取“儒有忠信以为甲胄,礼义以为干橹;戴仁而行,抱义而处”的履职“忠心”。《礼记》是一本教导人们如何成为彬彬有礼的君子的百科全书,上到治国方略,下至道德修养。郑玄注“礼”,传“礼”,一生践“礼”,传先圣元意,让世人明白“礼也”礼就是道理,“屡也”礼就是实践,“体也”礼与人一体。广大党员干部要坚守工作岗位,要扎根乡村“沃野”,发挥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风气,带头助力乡村振兴;要根植基层“沃土”,发挥苦干实干、甘于担当的模范作用,为群众“遮阴纳凉”。敢于接受“摔打”,善于“摸爬滚打”,在积累干事经验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解决问题本领和防范风险意识,能于“咬牙爬起”,永远站在群众前面,为群众“遮风挡雨”。用实际行动“书写”履职尽责四个字,让自觉担当使命的赤胆“忠心”“匹配”上正值美好的青春年华!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5

  刚到新年,《典籍里的中国》一场“《尚书》的流传”感动了不少人。真的把诘屈聱牙的古籍活了起来!

  可惜,在今古文《尚书》这个问题上,似乎没有说得很清楚。

  《尚书》概况

  《尚书》,即上古之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中国自古重视文献流传,上古文献有所谓的“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之说。相传,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中国很早就建立了史官制度,其中有“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说法,事即为百国之春秋,我们今天可见鲁国之《春秋》。记言之书,即为《尚书》。

  《尚书》为记言,主要记载前代明君贤臣之言论,有典谟誓命训告。而根据所记朝代不同,又分为虞、夏、商、周四部分。

  《尚书》原本称《书》,汉代以后被列入儒家经典“五经”,故又称《书经》。

  今古文《尚书》差别的产生

  自汉初以来,有今文、古文两种不同的传本。《汉书·艺文志》说:"《尚书》原有100篇,孔子编纂并为之作序。"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焚书令》,秦代的焚书给《尚书》的流传带来毁灭性打击,原有的《尚书》抄本几乎全部被焚毁。

  汉代重新重视儒学,由秦博士伏生口授、用汉代通行文字隶书写的《尚书》,共28篇,人们称之为《今文尚书》。

  西汉时期,相传鲁恭王在拆除孔子故宅一段墙壁时,发现了另一部《尚书》,是用先秦六国时的字体书写的,人们称之为《古文尚书》。《古文尚书》经过孔子后人孔安国的整理,篇目比今文《尚书》多16篇。

  伪古文《尚书》

  西晋永嘉年间战乱中,今、古文《尚书》全都散失了。东晋初年,豫章内史梅赜给朝廷献上了一部《尚书》,包括《今文尚书》33篇(梅赜从原先的28篇中析出5篇)、伪《古文尚书》25篇 。

  唐代,孔颖达撰《五经正义》,其中《尚书》部分就以这部《孔传》作注。孔颖达撰的《正义》,成为官定本颁行全国,其经文并刻入《唐石经》中。宋代把《孔传》和《正义》合成《尚书注疏》,明清时刻在《十三经注疏》中。

  唐代起,即有人怀疑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的真伪,宋代吴棫正式提出了考辨,以后递经明梅鷟、清阎若璩、惠栋等人进行了严密考证,最后判定这部书是"伪古文尚书",《孔安国传》是"伪孔传",这一本子是"伪孔本"。

  如何看待伪古文《尚书》

  伪孔本中保存了今文二十八篇,虽非先秦原本,但也应该是商周文献的孑遗,仍是当代研究古史的珍贵史料。

  李学勤先生强调:“史料不是只用真假来判断,而是有可行性高低的问题。”因为研究先发现的.大量简帛书籍,与现存古书相对比,不难看到,在古书的产生和传流过程中,有以下多种情形值得注意:

  1、佚失无存。2、名亡实存。3、为今本一部。4、后人增广。5、后人修改。6、经过重编。7、合编成卷。8、篇章单行。9、异本并存。10、改换文字。

  “总的说来,除了少数经籍早已被立于学官,或有官本之外,古籍一般都要经过较大的改动变化,才能定型。”

  清华简《尚书》

  在清华大学20xx年7月入藏的一批战国竹简中,出现了失传两千多年的《尚书》真正原貌。

  清华简中已发现有多篇《尚书》,有些篇有传世本,如《金縢》、《康诰》等,但文句多有差异,甚至篇题也不相同”。

  更多的是前所未见的佚篇。《傅说之命》与今本《说命》不是一回事。《书序》告诉我们《说命》是三篇。当代清华简的《傅说之命》真是三篇 。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相关文章:

在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1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12-09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1-10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2-04

《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2-26

【经典】《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05-15

典籍里的中国的观后感05-22

[优]典籍里的中国观后感10-08

典籍里的中国汉书观后感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