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时间:2024-04-20 07:07: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看太空授课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1

  今天,我去参加了天宫课堂的录制,感悟颇深。

  首先,在学校的时候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如何进行太空实验设计,并向我们征集太空实验。老师给我们播放了8年前王亚平老师的首次太空课堂,我对她做的水膜实验印象很深,因此,我设计模拟了一个实验,我想象的是在空间站吹一次泡泡,可能大家会觉得这很搞笑,但我很想看看在太空是不是能吹泡泡,太空的泡泡是不是没那么容易破?我还想向王亚平老师问这个问题,虽然并没有叫到我,但是我还是很开心。

  直到今天,我去了科技馆参加活动,“在太空是怎么行走的?在太空养过什么动物?太阳的影子是虚是实?……”在大家的发问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解决了很多疑惑。我很感谢学校和老师能给我这样一次解惑的机会。

  “期待,是所有灿烂结果的开始。”我有很多感悟和期待,比如:我懂得了更多的'航天知识,我也知道了许多的在太空的实验结果,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希望将来有一天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一点贡献。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2

  太空授课,零延时的空中课堂阔别八年,它又回来了。

  翟志刚王亚平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站在了世界最高讲台,为广大的青少年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第三次将三尺讲台放到了广阔无垠的大空上,同样这也是王亚平老师第二次登上A空,为青少年当起了老师。

  八年前的太空授课在无教青少年心底下播下了科学与梦想的种子。而八年后的.今天,天空课堂再度开课,但与上次不同的是,中国人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空间站,也迎来了首次属于自己的太空授课。同时本节课亮点不断惊精喜不断,带来了新的升级,在太约60分钟的授课中三位老师分别给我们讲述了角动量活力与重力伴生、凸透镜成像原理微重力环境等一系列的知识,用生动形象的动作以及诙谐幽默的语言,为我们讲解这些平日很难理解的物理知识,以及实验背后的原理,变得十分通俗易懂。

  本次与地面课堂一直保持交流一个接一个的项目,精彩纷呈!在更多的同学的心中播种下来了一颗颗科技梦想的新种子。

  现如今,我国科技飞速发展嫦娥奔月,北斗……神舟系列傲游苍穹,一次又一次的突破与前进,中国将以往许下的神话都化为了现实,浩瀚的星河中中国航天员的身影越来越多,正在将中华民族对浩渺星辰寄予的浪漫情怀,谱写成探索太空的现实诗篇。

  中国,加油!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永不停止。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3

  本周星期五,我们怀着激动而期盼的心情,在班主任陈老师的指引下观看《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视频。

  视频里的内容是王亚平姐姐在太空里做实验的过程。王亚平姐姐做了许多实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做水膜。在失重的.情况下,王亚平姐姐先弄好一个水膜后,再往水膜里加水,在加水的过程中,水膜里的水不会像在地球上加水时会漏出来,而好像是用磁石吸住一样。加完水后水膜已经变成了一个晶莹透亮的水球。王亚平姐姐再往水球里加一种红色的液体,使晶莹透亮的水球变成了一个红彤彤的水球,像一颗巨大的水晶玛瑙,美丽极了。

  我心动了,这实在是太好玩了!要是我能亲自在失重的太空中做这个实验该多好啊!

  从今以后,我更要好好的学习知识,加强体育锻练,为着登上太空的目标而努力,去探索在太空上更多的未解之谜!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4

  今天,经过妈妈的允许,终于可以在电脑上看太空授课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脑,打开太空授课的网页,认真地看了起来。  在课堂上,王亚平老师告诉我们,在失重的情况下,物体的重量是一样的。这次亲眼看到太空中的`失重现象,感觉不抽象了。航天员就像武林高手,身轻如燕。航天员把自己固定在立着的睡袋里就能睡着;在太空里测体重的方法……太空里的趣事真多啊!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太空里的水球了。先把圆形工具放在水袋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小工具从水袋里抽出来,就形成了水膜,再往水膜上一点点加水,就形成了水球。水球居然没有从小工具上掉下来!更令人惊奇的是,我们通过水球,可以看见对面物体的倒影。如果往水球里加入空气,空气居然不会浮在水面上,而是停在水中任意的地方。一个水膜最后可以被填充成一个水球,还可以染色!王老师最后制作的水球就好像是魔法师手中的水晶球这太神奇了!

  在太空的失重状态下,液体表面的张力能形成这么完美的水球,太有趣了。如果地球上也能形成这样的水球和水膜,就可以用来制作放大镜了!

  太空好奇妙啊!如果我们也有太空居住计划,或者能去太空旅行该多好!

  这堂太空课不仅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还使我对太空产生了无限的想象,更使我佩服起了科学,我相信,只要努力,中国的航天业的明天就会变得更美好。

  据说,全国有8万多所学校6000多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了“太空第一课”。我也其中有幸的一员。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5

  今天,我看了王亚平老师的太空授课,“一指神功”、“悬空打坐”、“魔幻水晶”……有趣极了。王亚平老师一会儿成了身轻如燕的武林高手,一会儿又成了变幻多端的魔术师,把我带进了奇妙的太空世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王亚平老师拿金属圈做水膜和水球的那一段了。

  王亚平老师先拿出个金属圈,放在水里,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拿出来,就出现了一个水膜。王亚平老师把这个水膜来回摇动,哇,真是太神奇了,水膜竟然没有破!不过,这还不算什么,我来给大家讲述更神奇的吧。

  接下来,王亚平老师把水注入水膜中,我心想:这球会不会破呢?破了之后水会不会乱飞呀?不过,得先瞧瞧再说。亚萍老师一直在专心致志地注水。呀,水膜变成水球啦。我兴奋极了,可总觉得这水球太小了,我一口就可以吞下了。接着,亚萍老师又往水球里注入红色液体,我一想到刚才想法,要吞下水球,我就想吐!可等红色液体扩散后,那“水晶球”也不逊吧!就像电影《逆世界》里的.红色水晶球似的。我想,要是通过红色水晶球,穿越到不同的时空世界,哪多好呀!

  这些事在地球上是做不到的,我真想亲自做一遍。从明天开始,不,从现在开始,我要好好学习,锻炼身体,长大以后,也上太空去遨游,征服太空,实现我的太空梦,实现中国梦!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6

  自3名航天员于6月13日进驻天宫一号后,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陆续开展。其中,即将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受到广泛关注。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了,这次,神舟十号依然带了一名女宇航员上天,还首次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

  我们看到神奇的表面张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现象,真让人耳目一新。

  小球会做圆周运动,而不是我们地面上看到的钟摆一样的摆动;小陀螺会翻着跟斗前行,而当它自身旋转不停时,它又会定向的转,跟头自然停止翻滚,地球就是这样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状态,太空像个大大的荷叶,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实验,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见着变化,那种奇妙感便更加直观。太空照片看见了,太空对话实现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见,天地间太空讲课交流竟然也实现了!惊叹!

  我们都专心的看着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在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最后还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我觉得这是我上过最有趣的的课,这次太空授课让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我觉得非常的开心。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7

  今天我们观看了“天宫课堂”直播,三位宇航员当了我们的老师,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种种有趣的实验。

  令我印象最深刻地的是双重成像实验。宇航员王亚平阿姨用水做了一个水膜,再不断加水,使它变成了一个水球。原来是在太空中水的表面张力大大增强,才使水不至于滴下来。抽干了水球中的小气泡后,就成了一个凸透镜,王亚平老师的脸就变成了倒立的,真是太神奇了。随后,叶光富老师又在水球中加了一个大气泡,使凸透镜中又有了一个凸透镜,从这个水球前看,就有了一个正立的,一个倒立的像,这就是光的.折射在大显神威。这种双重成像在地面上,几乎是看不到的。

  十分感谢三位宇航员老师给我们介绍的这些有趣的实验。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我们国家科技发展的迅速,航天事业所取得的重大突破。

  上完这节特殊的课,我由衷地为我们国家而自豪。我也希望我长大以后,也能成为一名宇航员,为祖国的科技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8

  昨天,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授课中,航天员与地面师生进行了双向互动交流。 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完成太空授课的国家。和芭芭拉·摩根的太空授课相比,中国航天员的此次太空授课不仅单次时间更长,科技含量较高,难度也较大。

  如果说,太空授课是一份荣耀,它首先属于中国的航天事业,证明着中国航天科技的进步。 航天事业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一个盛大的国家场景。建国初期,那么艰难的条件下,“两弹一星”为中国的航天事业打开局面,浸润其中的执着、激情、奋斗,至今还带给人美好的印象。从神一到神十,中国航天事业“三步走”稳步推进,开启中国壮丽问天路,使中国人一次又一次共同分享荣耀。中国正处在一个需要高度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追求进步与发展的时期,中国的航天事业的进步轨迹,几乎可以说代表着一种纯洁、端正、干净的精神力量,是国家所积蕴的一份独特的精神财富。 太空授课只是本次“神十”任务的一项内容,只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个片段。

  但在这样的一个时刻,它仍然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记忆。对很多中国人 来说,对于太空的感受来自书本知识。这一刻,人们从太空行动的旁观者,变成直接的参与者。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没有这样的机会,现在,人们得以观摩太空一课,感受新鲜,满足好奇,获得人生中难得的体验。

  某种程度上说,航天员是人类迈向太空的直接代表。现在,他们成为太空行动的分享者、传播者,他们在太空的表现和语言展现活泼生动的一面,人们不仅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也记住了他们的个性。惟其如此,一种从未有过的代入感,也随着授课进入了太空。 历史上,人类向太空迈出的第一步,源于军事竞赛——1957年,苏联成功将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成功登月,太空行动超越了一种军事意义,或者国家目的,它实现“人类的一大步”,这个成果属于世界。

  从陆地到海洋和太空,人类向未知领域迈进。而每一次,都代表着人类的文化、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过去半个多世纪以来,航天技术深刻地改变并且仍在改变人类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航天技术,不仅使人类更加深入地认识自身、地球乃至整个宇宙,而且,正在将人类文明推向新的高度。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太空授课所体现的进步,带给人的美好感受,是属于全人类的。

  启示一,航天事业发展成就可以这样直观表现。

  细心的观众可以发现,在央视对“神十”发射的直播中,屏幕右上角有时会出现“天链”字眼,这是表示当时的视频信号来自“天链一号”数据中继卫星的转发。神舟天宫组合体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340公里的高度,属于近地轨道航天器,绕地球运行一圈的时间约为90分钟。一场40多分钟的太空授课,意味着从上课开始到结束,神舟天宫组合体已经围绕地球飞行了半圈多。以这样直观的表现,展示出我国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的超强能力。

  启示二,团结协作的事情可以做得尽善尽美。

  今天的太空授课,是中国第一次,世界第二次。20xx年的那一次太空授课,美国女教师摩根是介绍和演示太空生活,而我国女航天员王亚平的太空授课内容是介绍和演示物理概念,科技含量较高。航天员出身的王亚平,客串起教师来也有模有样,十分专业,现场表现堪称完美。这不仅是她个人的努力成果, 整个课程设置和实验安排也凝聚着我国科普、教育、传媒、科技等多个领域精英的智慧结晶。

  启示三,科学教育的工作可以做得妙趣横生。

  太空授课吸引的不仅是数千万中小学生,还有许许多多成年人。很多成年人看完太空授课后说,当年学这些物理知识时,枯燥的课本上缺的就是这些能让人萌发兴趣的科普方式。航天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一场太空授课,让更多人热爱航天、投身航天,这是最有效的科普教育。 举重若轻的太空授课,不仅展现了我国的科技实力,展示了中国人的智慧和幽默,更播下了探索未来的火种。

  它意味着我们在太空探索中进入了一个更加游刃有余的新阶段——太空应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开启新征程。在我国载人航天第一次应用性飞行——“神十”飞行中,航天工程第一次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 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这一堂探索太空的课程,我们才刚刚开始。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9

  神舟十号飞船20xx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道飞行十五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舟十号发射了,它带走的是全国人民13亿颗紧张的心,带回来的却是1亿滴喜悦的泪水!就让我们一起期待,期待神舟十号回归的那一天。

  神舟十号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它是中国第五艘搭载太空人的飞船。飞船的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组成。升空后再和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的对接,并对其进行短暂的有人照管实验。对接完成之后的任务将是打造太空实验室。任务是对“神九”载人交会对接技术的“拾遗补缺”。

  这将是飞船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一次,航天科技集团神舟十号飞船总设计张柏楠表示,重点是解决空间站建设中的这些关键技术,通过天宫一号的飞行来发现、解决、验证在空间站建设远营中可能遇见的问题,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重点,所以“神舟十号”的任务是一个承前启后的任务。

  我为我们的科学家感到骄傲,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我作为一名初中生,现在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祖国做出贡献,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

  神十成功发射了,承载着我们中国的梦,这是我们航天史上的巨大突破。而且,在这次神十发射后还进行了我们首次太空授课,作为一个将要升入初二开始学物理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观看了这次太空课。在这次授课中,王亚平老师讲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了解了在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这让我对将要学习的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真正接触到物理的时候,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失重环境下物体的`特点。

  这一次观看这一篇视频,我有了非常大的感触。我接触到了平时我想都没有想过的在太空中进行的科学实验。他们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太空中的生活,那些科学道理虽然复杂难解,但是确实绣人迷人的。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未来奋斗。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做出贡献。这样也许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那些神秘诡异却又迷人的太空,甚至在太空中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也许我们还在那里代代繁衍下去,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实验空间站。太空生活让我充满了无限憧憬。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奔跑吧,一定向未来努力发展奋斗,向太空进发,向祖国美好生活努力奋勇献力。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10

  今天是6月20日,我们老师在多媒体教室组织我们观看了王亚平老师主讲的神十太空授课。此次神舟十号飞船还有另外两名航天员——聂海胜与张晓光。他们都穿着蓝色的服装,王老师扎着一个发髻,精神看起来十分饱满。

  开始没多久,聂叔叔就做了一个打坐的姿势,王老师轻轻一推,体重明显不轻的聂叔叔却从飞船的这边一直慢悠悠地飘到了另外一头,姿势滑稽,令人忍俊不禁。

  有不少同学进行了现场的太空连线,应同学们要求,王老师为大家演示了不少实验。第一个就是测量聂叔叔的体重。他牢牢地握住了一个仪器,并重重的撞了一下,然后显示出了他的体重——74公斤。这其实主要是利用了两个东西——太空专用质量测量仪和一个能测出物体加速度的系统。然后根据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这个原理从而算出聂叔叔的体重来。

  接下来聂叔叔递给了王老师一个小支架,王老师将支架上用线连接柱的一个小球拿在手里,并且转动轴,慢慢松手,结果小球不仅没有往下掉落,反而往上走了,而且到了一定高度就静止不动。若挪动小球的位置到一定高度再松手,小黄球就会左右摆动了,但速度很慢。而且,最终的结果都是到一定高度就静止。可是,王老师突然推了一下小球,这次小球就利落地上下摆动了起来,而且不会像在地面上实验的那样转几圈就落下来。真是不可思议啊。

  第三个实验进行之初我就发现道具是陀螺,黄红相间,很是漂亮。之间王老师轻轻松手,转了下陀螺,陀螺就一直慢悠悠地翻滚着。但若是在松手前就给陀螺一个速度,它就会向前或其他方向推进。两者有明显的对比。

  我发现王老师非常可爱。她从水袋里挤出来一滴水,说必须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还以为会是什么神秘道具呢。结果王老师张开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真是好玩哪!

  这个有趣的插曲过后,王老师又将一个金属圈从水袋中取出来,这时我们发现本来空空的圆圈内居然有了一层水润润的薄膜,使得整个金属圈好像一个不稳定的放大镜或古代女人梳妆的镜子一样。如果放大镜或梳妆镜真是这样做出来的该多有意思!

  王老师还把一枚带有中国结的小徽章注入到水镜当中,它就在水膜中慢慢游动,也不会掉出来;而且就算水珠大到要突出金属圈了,却依然没破算,而且也并没有真正脱离金属圈,真是神奇啊。

  后来,王老师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珠子里面,结果整个半透明的'水珠都成了一个红色的圆球,好像这个季节熟透的李子或桃子,让人看了忍不住想要咬一口。

  这次太空展示的实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平凡而枯燥的物理的美妙之处,而且也了解到了有关太空的一些知识,见识到了这些神秘的知识,加强了我对“太空梦”的兴趣。

  希望今后我国还能再进行这样的实验,让我们进一步了解神奇的太空!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11

  本周四中午,我班有幸在学校的录课室上了一节绝无仅有的课,主讲人是神舟十号女飞行员王亚平,她在太空给我们讲授空中课,这节课让我终生难忘。因为王亚平老师都是在太空这个物体失重的空间里给我们做现场实验,让我们从中明白了很多道理,我最喜欢做实验,在家里就经常自己做实验,所以这次看得特别认真。

  首先王老师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做失重,在电梯间给我们做实验,让一个托盘里面放了物体,然后让电梯加速度下落,从而让我们明白了什么叫失重、什么叫完全失重全,失重和完全失重并不是物体没有了重量,而是物体在往下降落时对它的支撑物的压力变小或没有了压力,并不是物体本身没有了重量。

  太空喝水:在空中喝水很困难,不像我们平时喝水,放到嘴边一吸就进了嘴里,而在太空里水的张力加大,他们需要把水放进水袋,然后用力挤压水袋,水才能通过吸管吸进嘴里。王老师还告诉我们在太空中水还能用筷子夹起来呢,可见水的张力有多大!我们还看到王老师把一个水珠放到空中,晶莹的水珠好像玩魔术在空中飘来飘去,总是不下落,王老师一口把水珠“吃掉”了。她说:如果在太空,诗人李白笔下的“飞流直下三千尺”佳句就不可能写出来了。当她说到这里时,我脑子里在想象瀑布不下落而是向空中乱飞的情景,也很神奇。

  摇摆的小球:在陆地上一个小球悬在一点上,稍微给它施加一点力,小球就会来回摇摆,摇摆一会然后就会静止,但是在太空,不用给小球施加任何外力,小球就会自由运动,如果稍微施加一点外力,小球就会绕悬挂中心点作圆周运动,并且停不下来。

  陀螺:在空中王老师手中的陀螺一松手,不用拉绳拉,陀螺就会自由转动,并且停不下来,如果用拉绳拉一下,陀螺会旋转的更奇妙。

  辨方向:当一位同学问王老师在空中怎样辨方向时,王老师给我们做现场试验,

  她让指挥长聂海胜稍微把她拉一下,亚平老师就能随意摆姿势,并指出各种姿势时的东西南北方,说明在太空没有东西南北,但是为了有一个统一的方向,他们规定朝向地球的一方为下方,其他东西南北都不分辨。看到王老师在空中自由转动,我还想到了开始上课时聂海胜指挥长空中打坐的样子,,他们多象电影中的'武打演员啊,我是多么羡慕他们呀!

  神奇的水球:王亚平老师用一个带柄的圆形铁环放进水袋,铁环拿出来成了一个水镜,然后他在水镜上慢慢注水,水镜又逐渐变成了一个水球,从水球这个透镜中还能清楚地看到王亚平老师的影像呢!王老师给水球添加了红色,水球由白色变成了红色,很漂亮,让人看也看不够!

  看了这次空中课堂,我多想羡慕聂海胜老师,他都去过太空两次了,我也多想去太空中亲自体验一次,看来要实现这一点,我必须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本领,还要锻炼好身体,否则只是飞机上放鞭炮---空想(响)一场!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12

  今天,我有幸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天宫课堂”航天授课活动。

  在课堂中,亚平老师给同学们介绍了空间站中的工作生活场景,之后又演示了微重力下细胞的生长实验成果、漂浮活动与液体表面张力为原理的实验,进一步让我了解了在太空环境下的种种科学原理。

  在老师向水膜中放入纸花时,纸花在水膜中绽放开来,美丽而奇妙。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老师的水张力实验。先向水球中注入蓝色色素,使水球变得晶莹透亮,就像我们蔚蓝色的家园——地球。再将黄色泡腾片放入水球,使它溶解在其中,而产生的气泡却不会离开水球,看到这一现象,我既是赞叹又是吃惊,这是因为太空的失重环境而发生的.现象。渐渐地,泡腾片溶解在水泡中了,变成了深绿色,就像地球上的绿水青山。

  这就是航天太空的奥秘,空间站的发射,标志着我国科学研究的进步,天宫课堂的开设,引领着我对科学的探索与研究,这是一次让我终身难忘的经历。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 篇13

  我感受到了中国科技的伟大,中国竟然能把六层楼大小的太空舱发射到太空!并且航天员在太空舱还可以吃到新鲜的水果!我还感受到了太空舱的神奇:在太空中,万物都失去了重力,在太空中喝水都要用一个特别的.袋子。我也感受到了航天员的伟大,他们让中国人实现了航天梦。

【观看太空授课有感】相关文章:

观《太空授课》后感05-22

太空授课观后感12-05

太空授课天宫课堂观后感11-20

天宫课堂太空授课观后感11-28

第二次太空授课观后感11-22

(集合)太空授课天宫课堂观后感4篇11-26

天宫授课观后感06-03

太空世界太空梦05-24

太空08-17

《外太空的莫扎特》观后感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