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血战湘江观后感

时间:2023-11-22 07:16: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血战湘江观后感(9篇)

  观看一部优秀作品之后,我们会受益匪浅,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血战湘江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血战湘江观后感(9篇)

血战湘江观后感1

  看得出来,电影《血战湘江》下了很大的功夫,和八一厂过去的战争电影风格区别不大,战争场面一丝不苟,相当认真。电影的主线非常清晰,就是毛主席在湘江战役中的不断抗争,最终湘江战役的惨败导致了领导层思想的改变,通过了毛主席提出的方案,在通道及时转兵,避免了第二次被包围。

  这部电影中我感觉耿乐扮演的耿飚非常神似,不知道是不是他的后人。张一山扮演的李天佑实际上并不是很像,但是感觉张一山真的是卯足了劲在演。何健虽然台词写得很凶狠,但是实际上的何健还应该更加杀气腾腾,的`确,正如电影里所说,他不仅杀了很多的革命者,还有他们的家属,例如毛主席的夫人杨开慧。白崇禧的篇幅虽然不少,但是并没有展示出他智慧的一面,在湘江战役中,白崇禧还是很好的把握了战役的主动权,避免了与红军鹬蚌相争,让蒋介石渔翁得利。

  周恩来演得相对来说很拘谨,与伟人风采有一定的差距,演员不是很放得开。蒋介石、杨开泰都塑造得比较表面化,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剖析,例如在知道主力红军渡过湘江之后,蒋介石会有纵虎归山,后患无穷的感觉。电影虽然给的戏份有限,但是仍然需要深入挖掘角色的内心,才能打动观众。

  这部电影和我预想的还是有差距的,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要塞入太多的元素,必然会导致整部电影内容不清晰。如果是拍摄成三个小时的电影,应该会更加合适。

血战湘江观后感2

  “如果中国革命的胜利,要用我们的鲜血才能筑成,那我们必须英勇献身。”《血战湘江》最打动我的,就是革命先辈对革命的坚定信念。

  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在面对李德和博古的错误指挥时,就不会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战士们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坚决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的小儿子在知道父亲和哥哥都已经牺牲后,不会坚定跟党走,并以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而骄傲。

  “风雨浸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苦难可以摧残人的`躯体,战争可以让人丧失生命,但没有任何磨难可以打垮革命战士自始至终的坚定信念。几经挫折再度奋起,历经磨难淬火成钢。远大理想和革命信念始终坚定执着,闪耀着火热的光芒。

  身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感谢那些为了促成今日的和平而奋斗的战士们。作为一名学生,我们或许做不出什么伟大贡献,但我们可以拥有一颗赤诚的心,可以接过革命先辈的爱国主义旗帜,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血战湘江观后感3

  以往在课本上,大家只知道湘江战役是红军长征中很重要的一战,是打得最惨烈的一仗。但是究竟当时场景是什么样,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得很少,自然没有可借鉴参考的相关影视资料。

  此次,《血战湘江》用电影镜头向观众讲述了83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的悲壮故事,正面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深刻揭示了左倾错误路线给红军带来的.惨痛损失,生动表现了红军34师官兵前赴后继、勇于牺牲,全力掩护中央红军渡过湘江,为苏维埃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大无畏精神。

  这是导演陈力继成功执导《周恩来四个昼夜》和《海棠依旧》等影视剧后,再次迎难而上的力作。作为向党的十九大、纪念建军90周年献礼影片,陈力直言:“接拍这部‘命题作文’时压力很大,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

  确定拍摄后,随着前期走访老区、查找资料、采访人物等,越是走近这段历史,越是感到震撼,红军战士们坚决服从、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感动,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5万英烈的身影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他们太年轻了,平均年龄才20岁左右啊。”陈力说,“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我有责任必须拍好这部影片,让更多观众熟知这段历史,红军在湘江血战七天七夜的历史不应被忘记,也不能被忘记。”

血战湘江观后感4

  昨天一大早,“重走长征路喜愿传中国”车队一行来到了位于广西兴安城内红军长征突破湘江烈士纪念碑园,凭吊在惨烈的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3万多红军英烈。

  队员们向目前全国最大的红军长征烈士群雕像敬献了花篮,花篮的挽联上写着:“在湘江战役中英勇牺牲的红军英烈永垂不朽!”表达广东人民对湘江战役中牺牲英烈的'景仰之情。随后,队员们来到位于狮子山顶、由聂荣臻题文的突破湘江纪念碑前,庄严地宣誓:“重走长征,砺志自强;饮水思源,关爱老区;红军英烈,永垂不朽;长征精神,万古长青!”

  此时,追寻父亲长征踪迹的老队员赖乃坚动情地说:“当年父亲提着脑袋参加革命,无怨无悔。湘江战役实在是太惨了。我父亲的几个最亲密战友当年就是战死在这里!都是同乡啊!就永远地长眠在这里……”说着赖老先生不禁潸然泪下。

  离开湘江战役纪念碑园,车队启程溯漓江而上,来到漓江发源地、素有“华南第一峰”之称的瑶山(即老山界)。

  途中,在华江乡干部的陪同下,队员们看望了88岁的老红军刘华连。72年前,他还是16岁的孩子,部队发给他一条枪、三颗子弹、两颗手榴弹,他便匆匆投入了战斗。在黄沙河陷入敌人的埋伏圈后,部队伤亡惨重,刘华连当时用腿夹着两具尸体、用枪当桨划过河,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刘老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才重新回到家乡,发现自己早已被当作长征中牺牲的烈士。重走长征车队给刘老送上了1000元双喜慰问金,以感谢他对革命所作出的贡献。

血战湘江观后感5

  4月21日至23日,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在我省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展映,剧组主创人员亲赴现场与观众进行了热烈互动,这部有血有肉、有故事有情怀的电影精品得到了我省观众的一致赞誉。

  4月23日上午,《血战湘江》在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展映,官兵们看得格外认真。片中惨烈的战争场面、革命先烈的流血牺牲让年轻的官兵感受到革命英雄主义的强烈震撼。学员王世伟表示:“这部影片充分揭示了什么是大局意识、什么是牺牲精神,让我很受教育,并且时时叩问自己,要想成为一名新时期的合格军人,还有什么不足之处。”学员唐嘉良则激动地说:“这部国产影片真正拍出了革命先烈的'血性和气魄,我希望将来能有更多更好的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吸引年轻人走进影院,让他们不再一味迷恋国外影视作品。这部影片不同于所谓的‘抗日神剧’,它的细节真实感人,也最打动人。”

  河北传媒学院是本次河北展映的最后一站,放映现场座无虚席,没有座位的同学甚至直接坐在了过道上。电影是属于年轻人的,我特别希望年轻的学子们去走一段长征路,去感受一下革命先烈当年洒下鲜血和汗水的地方,从而更好地珍惜当下,铭记历史。

血战湘江观后感6

  历史题材的电影,最大的特点与魅力,就在于它将过往的事塑造的有血有肉,让我们感觉向当年的情景迈进了一大步,风烟狼藉亦或歌舞升平,都变得亲切了些。

  而《血战湘江》这部电影也是如此,它将历史课本上寥寥几笔带过的渡江”放大,再放大,揉开了一草一木,揉开了每一个人物的眉眼,将一幅巨大的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令我们拥有更真切的动容,更深刻的`思悟。

  在我的印象中,毛主席一直被安上历史书上的那张脸,慈爱,冷静,睿智,坚定,是一个手握大权的沉着中年形象。而在影片中,却展现了另一种模样,似乎还是青涩的青年,在李德、博古频频犯下左”的错误还一意孤行时,他几次三番劝阻,未果。此时才能感觉到,毛主席一步步走得更远更深实属不易。即使屡次碰钉子,他也不气馁,不抱怨,而是立即策马飞奔,去尽自己最的努力挽回。

  课本中留下的只是关键人物的姓名,可除去他们,还有千千万万以身殉国的战士,他们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为书写辉煌的历史贡献了一份力量。而他们最令我动容的,是他们心中因信仰而牢牢筑起的一份军人的尊严”。该片中,印象最为深刻的电影画面,便是奄奄一息的战士气若游丝地嘱咐战友将自己的帽子扶正,然后安然阖目。即使是死,党的意志也永远在那发光发热,而我们战士将不负这份意志。他们也应该被尊敬,也应该被记住。

血战湘江观后感7

  在短短的七天之内,中央红军在蒋介石的围追堵截下强渡湘江。中国红军只有八万多人,而李德指引的错误路线使红军付出了惨痛的代价,短短几天就牺牲了五万多名战士。中国红军虽然武器比敌人的弱,可他们比敌人勇敢,个个都是敢于牺牲的英勇战士。为了保护大部队顺利过江,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看到一位位英勇的战士倒在水中,江水渐渐都染成了血水,我不禁黯然泪下。将士们用他们的生命换来革命的最终成功,粉碎了蒋介石想要围歼中央红军于湘江以东的意图。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用历史验证的结论。我们现在富裕的生活是牺牲的革命战士们用他们一滴滴血创造出来的,我感激他们。而我能给他们最好的报答就是努力学习,将来让我们的中国变得更加繁荣昌盛。

  军事顾问李德自恃才高,却只是纸上谈兵。而同样拥有最高指挥权的天才博古也一味地,盲目地相信,支持李德的决策。在这时,毛泽东清晰地判断出己方决策的失误,敢于质疑高层,却遭到怒斥。但他并没有利用人际关系夺权,而是忍气吞声,用实际行动尽量将红军的伤亡降到最低。

  我看到这里,仿佛身临其境,抑制不住的愤怒,狠狠地拍了一下椅子的扶手。但当看到毛泽东忍气吞声时,我也随之冷静了下来,是啊,冲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遇事要镇定,学会冷静思考。

血战湘江观后感8

  最近,公司党委号召大家进行党史教育,我认真观看了《血战湘江》这部电影,感受最深的是革命先辈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

  湘江之战,中央红军8万多人被50多万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敌人设置了多道封锁线,在湘江更是布下了天罗地网,可谓困难重重,险象环生。但勇敢的共产党人坚定信念,一定要冲出重围。他们有无比坚定的信念,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战士就不可能在面临巨大牺牲的时候,仍然坚守在战斗一线;没有坚定的.信念,红军各级指战员就不会对在面对李德和博古同志错误指挥时,仍然坚决执行命令;没有坚定的信念,陈树湘师长就不会明知担任后卫任务九死一生,还率领全师官兵在枫树脚之战中与十几倍的敌人殊死激战,宁死不屈,直至牺牲。

  没有坚定的信念,二纵队的官兵就不会在没有得到命令前,不放弃任何一件物资,用生命保障“辎重”安全;没有坚定的信念,林裁缝就不会带领四个儿子前赴后继参加红军,一心一意跟党走。最让人感动的一幕是,当林家老四赶回部队后,得知父亲和哥哥都已经壮烈牺牲,他虽然泪流满面,但仍然坚持要参加红军跟党走。

  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的革命先辈用他们的鲜血换来的,我们应该倍加珍惜,继续努力把我们国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血战湘江观后感9

  为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血战湘江》近日在京首映。

  该片讲述了82年前红军付出巨大牺牲血战湘江、不畏艰险以必胜信念保卫党中央的悲壮故事,表现了红军将士满怀对革命的无限忠诚、对党的坚定信念。过去以血战湘江为主题的影视作品较少,这部影片使红军长征史上最壮烈的一幕得以全景式的'艺术再现。

  曾执导电影《周恩来的四个昼夜》和电视剧《海棠依旧》的女导演陈力,以表现感情细腻、长于刻画细节著称,而《血战湘江》是她首次执导战争片。陈力表示,以往影视作品对湘江战役表现较少,电影《血战湘江》则是对我国战争题材影片的一次题材突破。在战争场面拍摄上,《血战湘江》无一3D镜头,演员们全部真实拍摄。为全景式再现红军长征史上的壮烈一幕,剧组动用兵力7600余人次、群众3.5万余人次,使用炸药2吨多、油料83吨,力求真实还原当年的湘江血战。

  该片由八一厂副厂长柳建伟执笔编剧,王霙、保剑锋、徐箭、董勇、孙维民、耿乐、张一山、陈创、王大治等主演。

【血战湘江观后感】相关文章:

血战湘江观后感09-13

《血战湘江》观后感11-16

(优秀)血战湘江观后感11-10

血战湘江观后感(精选20篇)09-04

血战湘江观后感(通用19篇)07-17

红色主旋律电影《血战湘江》观后感07-14

血战考场06-26

湘江的哭泣06-11

关于湘江的诗句12-27

血战温泉关的故事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