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时间:2021-12-08 12:29:0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通用6篇)

  看完某一作品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通用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通用6篇)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1

  1919年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

  1919年是中国第一次对西方列强说“不”。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这是怎样屈辱得像虫子一样走过的一百年?中国人,在近代史上,能算得上是“人”吗?我们咬紧牙关,我们忍辱偷生,四万万中国人,锻炼出了多少中华之魂,磨砺出了多少华夏脊梁?

  啊!一段血泪史,几多辛酸泪!

  《我的1919》,一次生动而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又一次警钟长鸣,给我们以居安思危的训诫!

  本片描述上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华裔留法爱国知识分子肖克俭,为抗争列强,喂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1911年中国推翻封建王朝满清帝国。

  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电影《我的1919》通过中国外交使团在“巴黎和会”上,拒签“凡尔赛和约”的历史事件,生动展示出80年前中国外交风云,讴歌了中华民族威武不屈的民族精神和蓬勃高涨的爱国激情,同时也揭示了”弱国无外交”这样一条真理。影片着重表现和描写;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

  影片充分表现了作为“弱国”的中国,在列强的国际社会中讨回正义,讨回平等是何等的艰难。但是,中国终于挺起胸膛,第一次面对列强说:不!从此开始了中国上世纪新的篇章,是中国人民觉醒而奋起的出彩华章!

  “弱国无外交”,又一次被提到了案上,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能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那么,即使有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如何精彩地运用他特有的机智,幽默,巧取,以一块怀表怒嘲日本代表,如何以他的个人才华和人格舌战群敌;以及肖克俭如何如何奔走呼号,声嘶力竭,如何壮酬国、慷慨赴死……在世界强权政治的大环境下,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绝对优势前提下,通通都显得苍白无力了。

  一颗再尖锐的沙砾,又怎么能敌得过一块坚固而巨大的石头呢?

  “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这样慷慨激昂而又字征辞严的话语又有什么用呢?充其量是赢来了让娜母女的支持。有用么?无奈啊!

  实际上,不论何时,国家强则外交赢的真理都是不变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来,我们建国初期为什么饿着肚子都要发展重工业,为什么艰苦卓绝都要研究原子弹氢弹,为什么你排除万难都要钻探油气田。或者说为什么如今的朝鲜要发展核武器,为什么当代的印度要搞航天。

  为的就是能在世界的舞台上说一句有分量的话,为了能在这个地球上站稳脚跟,不致像鲁迅先生说的,被开除:“球籍“啊!

  请13亿的中国人牢牢记住吧:弱国无外交!在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需要这句话常响耳畔。须知未雨绸缪,须知居安思危,或许是卧薪尝胆。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2

  “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政府提出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美英等国操纵会议,无理拒绝中国的正义要求。中国爆发五四运动,全国人民为拒签和约进行斗争,在巴黎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让签字。”——《中国近代现代史》

  终于看了期望已久的《我的1919》这部电影,这并不是一部新电影,甚至有点老。早在我读高一的时,历史老师就推荐我们去看这一部片子。但由于种种原因,观看的时间一再推后。

  不得不承认这是一部极好的电影,它不像平常看的那种战争片,整片充满着鲜血和枪炮声,但是,它无时无刻不充满看不见的硝烟,充满着悲壮。1919年是个特殊的时间,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

  1918年,历时四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1919年初,中国驻美公使顾维钧作为本国政府的全权代表赴法国参加巴黎和会。中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和会上却处处受到歧视,野心勃勃的日本政府更企图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辩论会上,顾维钧慷慨陈词,从历史、人文等诸多方面阐明中国必须收回山东的严正立场,由此获得全世界与全国的一致称赞。

  为争取在法华工的同工同酬,顾维钧的好友肖克俭在巴黎组织游街弃工,遭到法国警察逮捕。获释之后,他仍然积极投入唤醒民众的工作。然而,他和朝鲜革命者一起爆炸日本代表团所住旅馆的偏激行为使朝鲜和中国成为舆论矛头的指向。

  巴黎和会最终拒绝了中国的正义要求,决定由日本继承德国在胶东半岛的特权。国内由此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肖克俭等人也在巴黎集会抗议。而软弱的北洋政府竟然逼迫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代表团团长陆徽祥等人左右为难之下只好出走,代表团仅剩顾维钧和王正廷两人仍在坚持外交斡旋。肖克俭眼见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中国的现状,愤然给爱妻留下遗书,在凡尔赛宫广场举火自焚。这是这部电影的内容。

  当我看到顾维钧为了争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五个席位,他和陆征祥总长前去拜访法国总统克里孟梭,表现得不卑不亢时;当我看到美国充当“和事佬”,希望中日能友好协商解决山东问题,当日本貌似公正友好地表示不会攫取山东的主权而只是拥有在山东行使经济特权时,他毫不客气地讽刺日本是捡个钱包把钱拿走还给主人一个空钱包,愤然离席时;当我看到他在面对个大国的刁难时,他顶住国内政府的压力,发表了激情洋溢的演说,斩钉截铁的指出:“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语出惊人,获得全场一致的掌声时,我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我为他感到自豪,他是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英雄。而当我看到肖克俭因为组织留学生抗议,发表慷慨激昂的演讲,直至最后一书告爱妻,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我为他而心痛,为他而愤怒。他要用他的热血来唤醒沉睡的中国人民。然而当时在他们背后的是一个软弱无能的政府,也许正是印证了那一句至理名言“弱国无外交”,当时的政府竟然会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他们完全不顾及人民的想法。

  巴黎和会是失败的,但我个人觉得,它也是有一定的作用的,真因为这个巴黎和会,才有了五四运动,我们要感谢顾维钧,是他拒绝签字,因为这样,1919年才成为了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的分界线,才成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分界线。1919年6月28日,中国人民终于第一次向列强说“不!”

  “弱国无外交”,这是饱含悲痛的五个字,这是深刻烙印在从近现代开始所有中国人心上的字。我们必须时刻记住,一刻不忘,世世代代都要铭记!

  因为,我们为了这五个字,失掉了多少领土,失掉了多少白银,失掉了多少自尊,失掉了多少中华好儿女……我们付出的太多太多,我们不能也不要重蹈覆辙,悲剧性的历史,就坚决地让它永远留在昨天吧!

  “弱国无外交”,告诉我们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说话才有被听见的权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3

  众所周知,1919年是我国近代史很重要的一年,是新民主主义和旧民主主义的分割线,具有历史意义的五四运动就是这一年发生的。而电影《我的1919》就是讲述了这一年发生的事情。这部电影是我高中时学校组织看的,今天又把这部电影看了一遍。算是重温一下这段令人气愤的历史,也有许多和当年不一样的感受。

  《我的1919》讲述了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陈道明扮演的本世纪初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的种种经历和他的挚友肖克俭,为抗争列强,为讨回正义,在凡尔赛宫广场自焚的感人肺腑的事件。

  参加巴黎和会前,中国以为这是一个机会,作为一战战胜国的我们有权利让他们给我们的屈辱一个公正的判决,可我们得到的是什么?会议开始前,中国参会的五个席位减到两个。中国代表团希望德国归还山东省,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可是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遭到拒绝,山东省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这一切只是让我们深深地感到遗憾和无奈,总结起来只有五个字:弱国无外交!

  我印象最深的是顾维钧在和会上中文发表的演讲,他拿出会前捡的牧野先生的金怀表,说是牧野先生进入会场之前为了讨好他,争夺山东的特权送给他的。当牧野先生说他无耻时。他又说“牧野男爵愤怒了,他真的愤怒了,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山东省的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四万万中国人该不该愤怒?我想问问,日本的这个行为算不算是盗窃,是不是无耻?是不是极端的'无耻??”后来他又言辞激烈的强调“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样!”

  看到这段我首先对顾维钧的外交手段和机智表示钦佩,就像当时会议代表们所说的,他像老鼠一样聪明,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从他激烈的言辞中我们也深深感到他的爱国情怀和对不公平待遇的气愤。我为中国有这样一位有勇有谋的英雄感到自豪。然后是对日本的无耻行径表示愤慨,更对列强的行径表示无奈,和主权完整是神圣而不可侵犯的。巴黎和会并不是一次正义的审判而是帝国主义无耻的分赃场所。我不明白山东省是中国的领土,他们有什么权利把山东送给日本,中国在他们眼中到底是什么?弱国没外交,那连基本的尊严都没有了吗?

  另一段印象深刻的就是影片接近尾声给时肖克俭在凡尔赛宫广场的自焚,熊熊燃烧的烈火中英法美三国国旗付之一炬,他用牺牲自己生命的方式表达了对合约的不满,他把自己的满腔热血献给了深爱的祖国。

  我想到了弱国的悲哀,没有在国际上占据地位,所以我们连保存自己尊严的眼里都没有,只能任人侮辱,得到的只有拒绝。我们也为当时北洋政府的无能与软弱表示气愤,那样的合约竟然还准备签字。不过,我们也看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一直的都在,不论是在哪。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这次会议是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

  中国这次外交失败有意义的,他让我们深刻的明白“弱国无外交”的悲哀,让我们感受到被列强欺辱的无奈,我们能做的只是让自己变强,让他们再不敢轻视。弱国无外交,这五个字教会我们太多,而我们为此也付出了太多,历史记载的是过去中国为此所付出的代价,而我们要做的是书写祖国美好富强的未来!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4

  从外交官顾维军在和会上义正词严的讲演、肖克俭具有爱国性质的游行及自焚事件等多视角,来展现影片主题,加之以鲜明的人物形象,庞大有力的意象,从而迸发出五四时期势不可挡的护国热浪,或许这正是影片《我的1919》能成功契合历史与艺术的原因所在。

  影片别出心裁的选材于中国五四这一特殊历史阶段,从中国外交群体在国际上的斗争和惨败为线索,同时一条暗线贯穿其中,即以肖克俭为代表的群众自发式举动,将民族尊严、国家利益、儿女私情演绎的淋漓尽致,贴切到位。

  顾维军无疑是影片中成功塑造的人物之一。导演使用了大量的灰色基调,并多次穿插采用黑白胶片摄制的客观镜头,将当时的社会景象与黑暗的一面有根本的表现,并对人物形象的表达起到了衬托作用。陈道明精彩的演绎更是彰显出一种大气,有一种深沉的感觉,肃穆庄严,举手投足都合乎一个外交官的风范。陈在影片中主要行为就是“说”,参与谋划、密谈、发言、辩论。顾维军性格上与陈性格上的孤鹤鹰隼一般的气质,淡淡沉醉于自身的眉目流转,或是不露声色地演练一身的陡然一身正气。

  面对日本代表百端的挑衅与排斥,于众代表的排挤等困难,顾的言行举止更映衬出他的机智与胆略,他论证有力,措辞得体,一次次怒吼着一个中国人歇斯底里的呐喊。编导通过设置这些事件,加上影片中短促的音乐和顾沉重有力的脚步声,使顾的形象更加丰满。

  在顾的对白与旁白的设置上,导演所设置的人物顾的性格也得以十分强烈生动的体现。在第一次与日方正式交锋中,他巧用日本代表掉表一事,迫使日方愤怒,吊足与会代表的胃口,继而旁征博引,摧毁了日本不良图谋的第一座堡垒!在日本的引诱下,他巧妙的与之斡旋,他抛弃了清政府的妥协与软弱。有着自己的立场,他也曾在忍耐、利益、放弃间游弋,却最终拒签丧权辱国的条约,在国家、民族利益面前他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是一个真正剪掉辫子的中国人。

  巴黎和会上,中方受到种种挤压,影片中却两次将官员间的相互推卸责任的镜头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一方面突显出国人的麻木不仁,一方面却也在对顾“敢于直言、捍卫正义”的性格塑造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北洋政府决意屈从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中方代表团总会长陆征祥进退维谷的境地,斗争由此进入最艰难的阶段,导演在这一组画面巧妙的使用了一系列的自然场景,如阴云密布,雷雨交加,这些都一一交接着顾矛盾复杂的心境,渲染了一种压抑的氛围。这种给观众心灵上的感染,就像让娜的母亲最终脱口而出顾的那句话一样“中国人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人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当然,影片中同时也有一组温和的场景,如肖克俭在受伤后在让娜家中养伤,与顾在花园中散步,阳光明媚的风景,这既让人看到顾等外交官抗争努力后的微妙希望,又前后相应,相辅相成的作用十分强烈。

  在人物肖克俭的刻画中,顾站在与之不同的立场上,有着较大的矛盾冲突。同时肖的行为举措也影响着顾在外交问题上的认识。当肖克俭献身于熊熊烈火时,影片采用了一组平行蒙太奇镜头,多次切换场景(肖在烈火中绝望的面孔、顾在弹奏钢琴时麻木不仁的表情,梅的哭泣),将影片的主题推向高潮。肖具有爱国精神的举动,对顾有侧面烘托不可低估的作用。

  导演运用电影独特的审美特征与表现手法,巧妙地调整影片叙事风格,既有效突出了银幕形象,又强化了戏剧风格。《我的1919》能够从历史体裁中找到与艺术的契合点,这确实难能可贵!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5

  不久之前,在德育基础课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一部非常精彩的影片——我的1919。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巴黎和会时期,我国北洋政府的时任外交官顾维钧、陆徽祥等为了争取祖国东北的合法权益而所做出的鲜为人知的艰辛努力。

  看完这部电影后,它所留给我印象最深感受如果用两个词来形容的话那么一个是心寒,一个是震撼。

  1919年,从国家这个大背景上也能推断出小至个人的生活经历。当时的北洋政府头子袁世凯一心只想当皇帝,并为此早已和协约国日本签下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把当时生活悲惨的老百姓更是推向了水深火热之中,全国一片哀鸣。好不容易等来了中国作为战胜国而参加的巴黎和会,可结果呢,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反而又将落入日本之手!作为一个富有强烈爱国之心而有才华横溢的年轻外交官,顾维钧当然不会听之任之,只会倾尽其所能来维护祖国的利益。但让人可悲的是当他运用其过人的机智与学识在与日本代表的辩论中大获其胜并赢得会议全场的热烈掌声后,面对的却是胆小怕事的同事们的非难。和这样的人共事已经够心寒的了,可更让他心神俱碎的是来自政府甚至是同胞们的责难!一面是自己艰辛的为国家所做出的一次又一次的努力,而另一面却是自己政府发来的一封又一封的催签电报。终于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长辈陆徽祥彻底崩溃了,只好借出走来躲避,但顾维钧没有而且直至后来遭到同胞们的辱骂与挨打时他也没有选择逃避,独自的坚持着、坚持着……但我看出了他的心在滴血、愤怒在燃烧、从未有过的孤独也在侵蚀着他的心灵。可他最终都没有让这种种困难得逞,而是毅然对抗政府的命令,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看到这一幕时,激动的热泪早已盈满我的双眼。

  以前的我曾一直坚信“弱国无外交”这句话,可看完这部影片后,更确切地说是看到少川(顾维钧自少川)作为一名外交官所展示出来的翩翩风采后我毫不犹豫地改变了我的观点在那样的国际环境中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弱国,如果按照“弱国无外交”的说法,哪顾维钧应该像以前的李鸿章和以后的何应钦一样,乖乖在帝国主义的威逼利诱下签字还谈什么我国自己的利益和要求,因为“弱国无外交”嘛。可让我震撼的是顾维钧没有,在同事们都在回避日本代表团的邀请时,他不仅独自扛起了这个任务,而且还聪明地利用怀表事件像猫戏老鼠般把日本代表狠狠地耍了一顿,并借此表明了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欧洲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也因此应得了欧洲各国对中国山东权益的肯定。这怎么能说不是一次成功的外交呢?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外交!这也是中国第一次真正对帝国主义说“不!”

  没有哪一个国家从一开始便是强盛的。虽然强国往往在外交上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更应该关注那些不是强国,但却努力为维护本国应得利益而奋斗的国家实体。因为只有这样的国家才有希望、这样的国家才能赢得世界的尊重、这样的国家才具有生生不息的顽强精神动力!

  说来可悲,要不是这部电影我可能永远不会知道在那样的年代里曾有过少川、肖克俭等等这样一群优秀的中国人为了祖国的利益义无反顾地牺牲着自己的青春、才华甚至是生命,但从我知道的那一刻起他们的光辉形象将会永远地留在我的心里,借此也向所有为了人类高尚事业而奋斗的无名英雄们送上我最诚挚的敬意。

  《我的1919》观后感1500字 篇6

  这学期老师组织我们看了部影片——《我的1919》。从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电影。影片主要讲述了1919年初,中国代表顾维均等人赶赴法国巴黎参加和会的事,中国作为战争胜利国,但在巴黎和会上提出的要求却不被接受,中国代表顾维均无奈,只能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历史。影片真实生动的记录了当时中国屈辱的一段历史,同时又是令人感慨的历史。

  看完电影,我感慨万千,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中国代表在驱车赶往巴黎的路上被围困殴打,以至于在巴黎和会的开始就被其他国家的代表嘲笑?为什么日本帝国敢在战败的情况下,还如此猖犷的要求中国代表作出让步?为什么中国的热血青年和留学生在抗议的同时,被无情地殴打?而又是为什么作为战胜国的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从开始的五个变成了仅仅的三个,却还依旧无法有发言权呢?记得有人说过: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屈辱史!不是中国代表的无能,也不是中国代表情愿被其他国家的代表踩在脚下。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不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其他帝国势力的强大,集团的私欲不断地膨胀,在占有欲的驱使下,他们不断的向外扩张势力,都想侵占中国这块没有反击之力土地,而且都不希望中国在东方崛起!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时中国的落后,清朝政府的腐败,当局统治者的懦弱无能!即使有些许有志青年也无法挽回这段沉痛的历史,有多少热血青年的举动不是被统治者无情地抹杀!这就直接的导致了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失败。我们都不情愿看到事情还是无情的发生了。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在和会结束后,中国的热血青年再次的愤怒了!

  在影片中中国的代表更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驱车赶往巴黎和会现场被围困殴打时,他的内心是平静的;在被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嘲笑时,他的内心依旧是平静的;在会见法国重要代表时,从言谈表达中可以知道他仍然是平静的。然而在得知中国参加和会的代表即将被减少为三人时,他立即和其他代表商量,进一步和法国重要代表斡旋,当被婉言拒绝后,他愤怒了!在巴黎和会的现场,面对日本帝国主义代表的无理取闹、滑稽之谈,他真的愤怒了,从他的言词可以看出一颗爱国的心在跳动。他的言语铿锵有力,让日本帝国主义代表无言以对。

  当中国有机会取得胜利的同时,清朝腐败政府作出屈辱的让步,他愤怒了,在离开的时候,他的心伤了。但是他还是强忍着泪水和悲痛,在和约即将签字的现场,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表明了全中国有志青年的观点。在他的言辞中,我们不仅听到了他的愤怒,更听到了一个民族即将奋起的声音。不仅是他在努力着,全中国的有志青年都在努力着。他的好友在和会的同时不断地争取中国能够得到应有的公平,不断的在各处激愤的演说,号召有志青年奋起。在烈日下他慷慨激扬,不知疲倦的演说!在暴雨下他依然如故,他的演说带动了中国的有志青年,也代表了当时中国热血青年的心声,为了中国能在巴黎和会取得胜利,他瞒着妻子,带着自己的远大理想,崇高目标自feng了。一个个热血青年为祖国的胜利事业奉献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了解到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要在土地和人数上强于别的国家,更重要的是在综合实力上。而中国的崛起更是离不开那些有志青年的努力,他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不断为国家和人民献计献策,为中国的崛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让我更清楚的了解了这段历史,也对这段历史有了新的理解。我们要铭记这段历史,不断的鞭笞自己前进,尽个人最大力量让祖国屹立于民族不败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