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时间:2024-06-08 08:38:11 偲颖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精选23篇)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电视剧天道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精选23篇)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

  应朋友的特别推荐我看了电视剧《天道》,场景的唯美一出场就出卖了作者的性别。时空、人物背景的处理让该剧定位在一个较高的层面。此剧涵概哲学、佛法、道教、禅理、基督及音乐艺术领域的形而上理论。一句“神即是道,道法自然,如来”的台词,就包含了儒、道、佛、精深玄机。必须承认作品很有思想性和值得现代人思索的人生哲学。精彩的台词是本剧最大的亮点。著名影星王志文、左小青饰演的男女主角是一大看点。好听的我就不多说了,看完作品静下来写点什么,这本身就是一个观众对作品的肯定和尊重了。一部好作品是要经得起思考和推敲的,我就说点自己在观看后的直接感受吧!谨代表个人意见。

  编导意在用一个高层面的视角展开一部富有传奇色彩改革开放大环境下的现代商战片。它的很多思想很有思考价值,却有无以为凭的空泛之嫌。随着剧情发展,那种文化属性理论的表达与其说是强化男主角丁元英的智慧之光和思想张力,还不如说是剧本的自我推销或卖弄。那种表达超越了叙事的本身,遗落了刻意的痕迹。尽管贯穿全剧的精彩台词给人云山雾罩、深高莫测地耳目一新,有深度,长见识,受教育,对忙于生计只善形象思维的芸芸众生来说很难参透里面的精要含义。很多觉悟只浮于浅表而未达境界!也许太在乎高论立意的精湛了,反而染了一丝匠气。

  天道即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文化属性决定命运。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属性,而中国五千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颠覆或改变的。一个标志性弱势文化属性的民族将面临什么样的命运挑战及抉择呢?对于剧中角色丁元英这样的明白人来说又是那么的无奈,他只有以自己的一种姿态保持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属性?我们这个民族他又将它归类于什么样的文化属性呢?严谨的逻辑思维、开阔的视野、特立独行价值观、人生观、思辩能力又给这个角色涂抹了什么样的色彩?观后发人深省。从写作构思上我有如下看法:

  一、作为音乐发烧友对音乐的评论太过简单。少了深层次挖掘的内涵,仅凭《流浪者之歌》的三个版本小提琴演奏的阐述是不够音乐发烧级的.评论档次的,缺少更多具体音乐表现手法浓墨重彩的重点品味与描述。音乐是天赋、悟性、文化修养、艺术境界的融汇。作为贫困县最贫困的王庙村三个农民都是音乐发烧友的设计背离了现实状态。一个偶然有可能,三个太过牵强。

  二、商战序幕的拉开构架了一个无所不能的程序式神话。很有戏剧效果,却忽略了程序谋略的实际操作性。一石击起千层浪的跳跃性思维,使得千万资产的民营企业溃不成军地瘫痪惨败,其夸张性让人哑然失笑,不作采信。

  三、作者过多地强调了立论的精髓,学识的高深莫测,欠缺对男主人公塑造有血有肉的饱满和个性的多层次感。明显地看出作者女性身份对男性人物内心刻画的局限性。

  编剧通过两个有着特殊背景传奇男女的爱情礼物引出杀富济贫的商战主线,通过蓄意的操控谋划让王庙村穷人上井沿看一眼天,摸一会老虎屁股。从而警醒人们:这世上原来就没有什么神话。所谓的神话,不过是常人的思维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神不是外来的,神就是你自己,所以,作为自主的人不要靠神、靠别人来拯救你,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2

  当我提起笔时,看完了电视剧《天道》,共24集。一时我真的不知该说点什么。我不得不承认这是我平生以来,我活了20年以来,看过的让我最为感动的一部电视剧,而且不能用简单的感动来形容。我现在只能用震撼来形容我内心此时的感受,来自心灵的震撼。

  当初老师向我介绍这部电视剧时,根本没有想过,会给自己带来这样的震撼,现在的感觉是心底有一种莫名的冲动在翻腾,我到现在还不知道这其中的缘由,只得马上冲回来,提起笔,认真的思考一下,梳理一番。

  这部电视剧是由作者豆豆《遥远的救世主》改编而来。初看时,第一感觉就是,其中的台词尤为的精辟,并且与我所学的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有着母与子的联系,这样说或许不够准确,是所学之识的高度概括和历练,而且有的哲理也不是我现在的学识所能启及的。特别是王志文所扮演的主人公丁元英。对他的言语,让我感到由衷的佩服,仰慕,五体投地的折服。在他的身上,我几乎找不到什么词语去形容,言饰了。我是在现有接触的基础上,体味到了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的博大精深,无边的宽广旷远。品味剧中的台词,仿佛是自己置身于浩瀚的哲理海洋之中,徜徉在其中,受益于其中……

  一集一集的观看,一点一点的升华,愈是继续,愈是让我感动,震撼,由佩服——仰慕——折服——震撼,以至于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同时又在感叹自己是如此的渺小,不可量度,真切的体会到什么是获益,什么是读哲明世,就如那首诗所讲"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净,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一切内涵不是能用我的眼睛所能看到的,能用简单的心去领悟到的,并且也并非是那些俗世凡人所能达到的精神境界和所能启及的学术范围,或者说是只有那些在常人眼里是疯子,是病态的人,才可以悟到,但也不是全部能理解的。我现在真正的信服于书中所讲的"一个人的觉解程度,直接决定影响到一个人理解通晓事理的能力",不是那些个庸俗小人所能看到,理解得到的,这也是世间的一个悲哀。

  剧中左小青所扮演的女主角芮小丹,是一个赋予时代精神的女性。不仅仅是常规法律,特别是在丁元英的影响之下,进入"法"之圣境,西方,东方的伦理道法融于一身,有挥之不掉的超俗魅力。特别是在第22集,因公殉职之时的悲壮场面,更是激起了满腹的震撼,不觉的让自己也进入了戏中的场景。仿佛是自己在经历一般,这就是我为什么说这是我平生以来看过的让我震撼的一部电视剧。之前我也看过比这惨烈的场景的电视剧,也有浓重的视觉刺激,也会让我心头一颤,但这次真的是不一样,在我感觉,有本质上的不一样。以往的电视剧有着不可否认的炒作性和商业性,演绎的大多是普通画面的衔接,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东西,但这部电视剧给我的则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不再是虚幻飘渺,可望不可及的,在火光冲天那一刻,我看到了精神的升华,即便我知道这是一部电视剧,一部小说,不是真实的生活。但我感受到了它的力量,沁人心脾的力量,也许吧,这就是魅力,来自于生活的魅力,无法抗拒。在面对死亡之时,是那般的"如法"的从容,我也在想,若是我,恐怕我不会那样去选择,因为我真的没有那么高尚,没有那样的精神境界,我是那样的卑微,主人公的举动不是我所能启及的,同时看到了觉解程度的贫乏,自叹不如……

  丁元英,在面对芮小丹离去只时,表现出的沉默,影射出的从容,更不是我们常人所能做到的。"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深刻阐述,道法之神韵,正如片中所说,那时,无须解释,解释便会带出一连串的错,说什么也是他和芮小丹两人爱情的亵渎。我领悟到一点超脱尘世之外的东西,一点物质之外的东西,也觉得自己越来越疯,不愿与那些个庸俗之人往来,憎恶接近他们,怕沾染了自己。因此,我是如此的格格不入,不能与他们同流合污,仅是和那些在小人眼里和我一样的"非正常人"有话可说,我想这就是所谓投缘而聚吧!

  天道,道法自在其中,看似没有规则,但却真的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遥远的救世主,人们总希望有救世主,可以来救赎自己的灵魂。从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来讲,救世主即是物质之下的意识,但却往往是一味的寄希望于救世主,却不知道,谁才是真正的救世主!谁才可能,谁才可以真正的救自己,寄命于天,听天由命,到头来是丧命于尘世。道法,讲求的不是单纯物质的充济,而是"无中有,有中无,有时自有,有时却无"!超脱尘界。我想这大抵就是其中让人难以捉摸,难以悟到参透之处。"你不知道你是你,你才是你,你知道你是你,你不是你"!重要的是你的觉解程度,可以领悟到。再有,那首自嘲"自嘲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觉解程度的限制,不能完全掺悟到这其中的内涵和实质。

  再有,片中的那首《天国的女儿》,原本感觉来自青藏之颠才会有的天籁,如今却听到了升华之后的版本,更有可言不可尽的神韵所在,当奏响它时,就已经深深的被它所感染,感觉是脱胎换骨一般的涤洗灵魂和精神,在其中感受到的只有美,没世俗的丑恶,更没有俗世的罪恶。仿佛就是驱除了体内所有的污垢,所有的罪恶。这曲子是如此的干净,如此的一尘不染,清净耳根,浑身都是舒服的感觉。当火光冲天时,仿佛在耳畔响起了天国的女儿。丁元英和芮小丹也在演绎着一段俗人难求的天国之恋,诠释爱情的真谛。我在想,她的微笑,应该就是天国的女儿留给人间最好,最美的礼物。天堂和地狱,有多美好,有多可怕,全都融于人们的心间,两者之间,绝对没有一个严格确定的量化评比标准。

  死亡,不可抗拒的力量,其实真的没有想象的那样可怕,或许,也是一种难以言说的美丽,在选择之间出现的魅力,从容的去面对,去领悟,就会心如止水,就会由激越到平和;或许前世姻缘的造化会带来后世的圆满,或者今世的德善积攒,会换来来世的圆满。这些谁也说不清楚,全都在自己的心中。

  另外,佛,道,法,追根溯源,都会与哲学相干,并且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无法割裂开来,任何事理可以将他们融于一体,进而得到一个近乎完美的解答,而且学习哲学,也也不能仅停留在书本字面,因为那样根本拿不到真谛,拿不到实质,说起来民主需要悟性。三分学,七分悟,有着不上强学可以学到的,并且也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达到一个水平,一个程度的。可能用一生都还不能做好。哲学,这是一条很长很深的路……

  我说过多次了,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或者是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都不是仅停留在视觉冲击之中,而是可以引起读者观众的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人生的思考,与以往不同的思考。并且这部电视剧所带来的思考也不会仅仅局限于此,不会止步于此。我想随着自己学识,阅历的增加,还会有新的感悟,新的思考,对生活,对人生都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来日方长,一点一点,一天一天,去用心品味理解,它,没有尽头……

  最后,希望有看过的朋友,大家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自己所收获的感想,大家一起来分享受益……

  对于这《天道》部电视剧,对我而言,两个字:震撼!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3

  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我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仅谈自己的一点感触吧。

  首先说说结局。可以说我是一集一集的连续的看下来的,中间没有跳跃。一开篇就是一个旷远、纯净、有磁性的女声,空灵的韵味倒也出来了,悲剧的味道也出来了。如果让两个如此明白的人在柏林享受着爱情,那会羡慕死多少的人,不能想象;如果小丹没有死,是毁容了,残了,那么接下来在元英和小丹之间的就是惨剧,更不能想象;既然总要有一个人的消逝才能保全一段永恒的唯美的爱情,只有让的仙女回到天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算是天道吧。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悲剧,放弃一个惨剧的。在剧中小丹的形象太完美了,敬业,不虚荣、睿智,不世故、不贪图,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有张有弛,不缺物质基础,不少精神追求,要命的是还有一张年轻有气质的脸。一个女人能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点都没有,现代的完美女性,此样的人品只应天上有,不能留俗世的。如果说她最后一次的是个意外,倒不如说是成就了一种人性的完美。真的感谢作者对女性有如此高的希望。

  再说说里面的女人,个个有品位,个个聪慧。亚文的精干,欧阳的大气,难得的是都不贪婪,丁可以遇见这样的三个女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感叹!

  我相信丁和小丹之间的爱情,相知,相懂。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小丹的生死关头的沉默,因为彼此都懂,无需言语,有时语言反倒显出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至于丁元英,我倒是可怜他,生活在尘世中,总想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可哪有那么多的净土?祝福他有福气能够再遇到一个仙女。如果不能,还是小丹比较幸福,因为满足,因为知足,我相信她是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再看看自己,有那么多的嗔念,还好,离做仙女去天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感到庆幸。是一部好剧,剧中人表演个个到位,该高尚的高尚,该圣洁的圣洁,小人物的卑猥入木三分。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4

  这个电视剧我看了三遍,我迷恋于丁元英那惊世骇俗的才华,以及古城那三个音响发烧友发人深思的命运。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这三个古城音响发烧友,他们是幸运的。他们幸运于认识了高人丁元英,而丁元英又愿意无偿帮助他们改变命运。如果他们能够一直紧跟丁元英,一直相信丁元英,他们的命运就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从农民变为公司董事,不再为衣食温饱发愁,公司也处在快速发展之中,跻身中国音响界知名品牌行列。

  但是,他们的局限性,他们的认知能力,他们的自以为是,葬送了他们的锦绣前程,他们是不幸的。他们以为靠上了丁元英这棵大树,就将安心无忧的到达插满鲜花的成功的彼岸。他们认为,公司在丁元英的.笼罩下,不可能发生风险。既然发生了风险,只能证明你丁元英并不是高人!于是他们不再相信,不再跟随,扒在井沿上看了一眼,然后又自己松手掉了下去。他们不知道,公司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就必须有惊险一跳!他们不知道,通往成功的路,不可能没有挫折!

  这三个发烧友里,唯一还存在点被救赎的可能的,只有冯世杰。因为只有冯世杰觉悟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自己的眼界、认知能力,抗风险精神······而叶晓明和刘冰,是不可能得救的,因为他们一点也没有意识到,失败的原因在于自己。他们把失败的原因,完完全全地归结到别人身上,而自己是无辜的受害者。叶晓明是聪明的,但他是小聪明;而刘冰更是等而下之,不但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且试图用卑劣的手段重新上位,野心远远地超出了自己的能力,最终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而面对同样的事件,肖亚文却因为自己的坚定判断和坚定相信,实现了人生的逆袭,从一个打工仔变成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董事长。欧阳雪同样,因为相信,她获得了丁元英股票上的巨大收益,并因此在自己的饭店之外,同时也成为了格律诗音响公司的二股东。那么芮小丹呢,她在和丁元英的交往过程中,表面上没有得到任何物质利益,她爱丁元英,她愿意为他全身心付出,像照顾孩子一样无微不至,但她在精神上,在人生境界上,在格局上,全方位得到了丁元英的滋养和提升。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5

  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因为他有着超常人的思维和睿智,仿佛一切的人和事都在他的算计之中;而他为人处世与众不同,不按常规出牌,个性极不入世,又让人不可理喻。其实,只不过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结果就不同而已。他只是一个善于拨开表象看本质的思辩者。之所以说“善于”,是因为他在不断地经历着觉和悟的过程。很少有人真正懂他,因为很少有人能够和他站在一个高度、一个层面对话,因此他是孤独的,这种孤独让人觉得悲凉;他精神的超现实某种程度也决定着在生活中的格格不入,他的这种自我修炼有点出家人修行的味道,这也应了小丹那句“剃了头发就可以当和尚”。

  他评价自己是“一个对传统文化极具偏见的人”。“偏见”,也就是说有着对当下的主流文化不同的声音。为什么用“偏”字,本身就说明传统文化对非主流文化的不包容性,才会让人们觉得他怪,觉得他身上充满了“不合时宜”。他有着长时间在国外留学和生活的背景,使他得以感受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碰撞,从而比更多人有了抽身而出反观中华文化的机会,对于传统文化与现实的不适他有着更深刻的体会。而恰恰是这种普通人所没有的对传统文化的“偏见”,使得丁元英对周遭的人有着神奇的吸引力;恰恰由于有了“偏见”,他才会深刻反思一个人在主流文化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悟到保存自己、尊重规律的重要,他以对天道的认识和思辩,以对文化属性的抽身反思,获得了缜密的智慧;以毫无圆通却真率的人品赢得了信任和广泛的社会关系,从而使格律诗公司海外检验通过、市场顺利打开;以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的态度预料到了一桩桩事件、策划了成功的扶贫商战;而他的智慧和劳动又没有用来为自己、为小丹有所图!他的想法和行为,在这个金钱和权利已成为推动力的社会里太凤毛麟角了,太标新立异了,这样的大智慧、大境界,有几个人能够理解?

  丁元英与世俗文化的格格不入,还体现在有一种执拗。通常看来,被认为处世成熟的人,也就是那种常常被主流文化所肯定的人,内心的想法和外在的表现是可以从容变换的,而被人们认为“不合事宜”的人往往不屑于为了主流文化的要求而改变自己的外在言行,因为他们认为那种改变是虚伪。当元英要去五台山小丹说没有办法请假陪他时,丁元英的回答很直接,小丹不免嗔怪他不能顺便装着表示一下遗憾,丁元英就回答:“这就是圆融世故,不显山不露水,各得其所。可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条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可看出他那他不愿意向世俗文化妥协的孩子气般的执拗率真。

  他其实是很善良的,希望人们能够充分认识文化属性,尊重客观规律,抓住机遇勤奋获取,他所做的一切也是在循循引导着身边人。但他坚守一条,就是帮助不是给予,人必须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他帮人不是帮在表面,而是内心,是意图改变人们故以为是的世界观,让自己的认识从主流文化中冲出来,转变观念,尊重天道,回归自己。因此,接近他、了解他的人,逐渐被他的思想和人格魅力所折服,而认识了、理解了这种世界观,不知不觉中,“觉悟天道,名开天眼”,就被他“扒拉了灵魂”。

  通常我们会认为孤独的人,内心爱的能力较弱。但从丁元英对小丹的感情来看,恰恰是孤独的人,一旦真爱起来,是会强烈、专注到极致的。他真的把小丹视为知己,至情至圣:“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就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小丹回德国探亲,思念驱使他不远万里飞特拉维夫,陪伴她游耶路撒冷。当所有人都指责他对小丹临别前电话的冷漠、质疑他对小丹的情感时,他沉默着,他的感情没必要向任何人辩解、证明!“情感不需要证明,证明本身就是对情感的亵渎”,这只有小丹才能理解!他伤恸得吐血了,他是动了真情的啊!

  但作为一个思索者,丁元英又是矛盾的。他“处处体现出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这种包容,其实就是自己坚信的真理无法融入实践的一种无奈的姿态。他在格律诗创办之初去五台山见佛,求的是个心安。他在边缘思索,企图清静无为,……小丹的坦然赴死,触击了他灵魂深处的所谓居高临下的包容!小丹抢先一步进了基督的窄门,她才是真正的明白人。小丹所达到的,就是他一直希望而没有达到的高度。佛讲一门深入,道讲清净自然,基督讲善恶有报。基督最了解人类,是基础;佛最了解宇宙,是升华后的更高境界;道教取法自然,或者规律。但是首先要了解自然与人类的互动关系,自然成就人,人也成就自然,人不能脱离自然独在,当人希望改变自然、实现自己的时候,清净无为就无地自容了。小丹要丁元英给她造一个神话,只是一个善巧方便,不如说她给丁元英指了一个安心的法门。她不怕失去他,因为丁元英的缘起为她打开了窄门,她成神了,所以她可以继续讲故事。丁元英如果想进窄门,也只能沿着小丹的路继续走下,找到自己的安心之所。若是继续清净无为的话,则永远只是一个身处其中、却欲冷眼旁观的消极避世者,他的心将永远不得安宁。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6

  在下班后,趁家里只我一人,争分夺秒的看完24集电视连续剧《天道》,电视剧虽然看完了,但是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复。

  或许就像剧中说的,文化影视与鸦片是同等的暴利,文化却可以给人启迪,顺应道法自然如来,文化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者文化造就强者,弱者文化造就弱者,悟到觉到才有可能做到,只有做到才是真的。爬到井沿望一眼又掉回井底的人是不是会患精神的绝症?世上本没有救世主,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技术,制度,文化都是我所不能理解的,人活着两件事,一是生存,二是给灵魂一方净土。羡慕剧中女刑警和商界鬼才丁元英超越世俗的爱情。无招无式的爱情,是一颗造物主给的纯粹的心。很多的问题好像有了答案,却又似乎无所谓答不答案,不知道自己是谁,才是自己,知道自己是谁,反而不是自己。世间至真,穿衣吃饭,世间至情,男女爱情。女人不是被爱而可爱,而是可爱而被爱。不求甚解,顺心顺意,活个潇洒痛快;了然于心,顺天顺道,事倍功半;于是有了中庸。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7

  《天道》这部电视剧,两年前看过两次,一直在我脑海里反复回味,那天又下定决心下载下来,再看一遍。总是回味着剧中一句句精彩的对白,一下子竟不知自己身在何处。不光是感动这么简单,它很饱满,像一场精神会餐。于我来说,看它,感觉就如剧中的肖亚文评价男主人公丁元英时说的:“就象开了一扇窗户,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让你思考、觉悟。”我从未象现在这样,被难以言喻的感悟一遍一遍地撞击着,不停地思考。

  《天道》以独特的视角和高度,刻画了一对超脱凡俗的男女,一段可以说天国里才有的爱情,一个现代版的既合国法又合佛法的杀富济贫的商战神话。男主人公丁元英是个与当今社会价值体系和常理格格不入的边缘人,他从私募资金金盆洗手,隐居古城以图清静无为,却与女刑警芮小丹相识。芮小丹的率性、勤奋、豁达和对爱的真挚感染了他,两人成为知己。通过对“文化属性”的讨论和实践,为了承诺的给芮小丹爱的礼物,丁元英为几个古城的音乐发烧友和贫穷的王庙村创立了格律诗音响公司,设计了一场几乎不可思议的杀富济贫的神话。而就在神话即将实现、这对睿智知己的爱情和人生观已升华一致的时候,芮小丹却在一次执行任务中不幸遇难了。对传统文化的公然挑战,加上一系列的变故,让丁元英惹来了更多的骂名……

  无论从思想境界、知识结构、人物塑造、写作手法、语言对话方方面面都是精品,它透彻地探讨了宗教与人性、社会规律与文化属性等深层次问题,展现了丰富专业的宗教理论、融资股票、音乐音响、商业法律等知识,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但相信不是很多人能看得懂或者耐烦看的,在生活节奏如此之快的今天,人们毕竟容易接受融合自己口味的快餐文化。剧中繁多的宗教、音乐音响和商战知识,听了需要慢慢地消化,而主要人物的观点和思维对我们常人来说简直不可思议,甚至可能有遥远、陌生、压抑的感觉,即便能理解,但那种境界,可能也会让人产生可望不可及的酸楚滋味。但是,静得下心来,逐字品味,难以名状的共鸣感会逐渐地包围过来,再品深一点,才发现自己因它,已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那个前生注定?袈纱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智玄大师将其上阕改为: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必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前生因缘注定。

  好喜欢的诗句,不由自主的`喜欢上了男主人公,可是现实中,若真有这样的男人,自己真的能受得了吗?这个问题很值得质疑,不论是从价值观上还是觉悟认识上,实在是敬而远之!

  还有剧中的音乐,天国的女儿,如饥似渴,反复一遍又一遍的听着,一直被那种纯净到一尘不染、震撼到人的灵魂深处的声音激荡着,感悟到自己要真正用心灵去欣赏音乐,去发现音乐那种净化心灵的力量,识之不易啊!

  最后,我才知道,《天道》的导演就是《亮剑》的名导张前导演!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8

  一直甚少看电视剧。有朋友推荐了一部电视剧,名叫《天道》,说值得一看。这个名字起得极大,初看之下,让人想起那个成语:替天行道。

  或许导演、编剧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的确是有这个意思的。因为这部电视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电视剧里的主人公丁元英是个很特别的人。可以说,他游走在俗世边缘。一开始,他用德国人的资金和自己的头脑,和德国人一起来中国股市捞钱。后来,他退出了私募基金的公司,而因此被冻结了个人的全部分红。他委托助理通肖亚文过古城的刑警芮小丹,在古城租了一套房子,从此过上了深居浅出的生活。他挣钱却不恋钱,有口饭吃就满足了。

  这个世界只有男人和女人,所以,只有男人或者只有女人的世界都是不完整的,情节都是不浪漫的,故事都是讲不下去的,电视剧也是没法儿演的。连那个最浪漫的“梅妻鹤子”的林和靖也不能免俗,更何况,芮小丹,美丽,大方,敢作敢为,敢爱敢恨。被这样的女子爱上,怕是哪个男人都拒绝不了的吧。如丁元英一般,一直排斥女人不食人间烟火的汉子,也拒绝不了芮小丹如此这般的绕指柔。

  有了爱情,就有了故事。把一个贫瘠的王庙村变富裕的神话,也不过是丁元英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两人相爱后,芮小丹说:“古城是留不住你的,我也没有奢望天长地久,你给我留个念想,让我知道,你曾经这样爱过我。”丁元英有这番理论: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于是,他不愿意违背这个情字,于是去导演了一场杀富济贫的戏。

  不得不承认,在丁元英的身上,我们看到自己隐藏最深的梦想。“可以活着,却又在生活之外”,丁元英最初从德国回来,在古城安家的时候,便是这种状态。只保证自己的生活必需,与世隔绝。无须应付人情,无须假装世故,无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无须看那些温情的无情的绝情的脸。他以我们最理想的状态活着——只为自己,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剧中说:“他和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个居士说他是个极品混混”。在我看来,他是个智者,他的一切作为,不过是做着我们想做却不敢做的事情,说着我们想说但说不出来的道理,验证着我们常说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去做的那句话:以出世之心入世。他有着达观的生死态度。

  面对父亲的要成为植物人病况,他选择让父亲尊严的死,而不是痛苦的活。这一点,一般人绝难做到。我们都希望亲近的人活着,长命百岁。但我们都忽略了病痛对一个人的折磨——在这里,我只能以一个健康人的身份,来揣测一下被病痛折磨的人的心理。

  虽然我们都知道,我们的生就决定了我们的'死,但是大多人面对死亡的时候,还是充满了恐惧和不甘。可我也看到很多饱受活着折磨的病人,他们不仅要承受病痛对身体的折磨,还要承受“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心理的折磨。在这里,我们无法评说哪种折磨更摧残人,但在这双重折磨下,人活着应该是生不如死吧。就算没有心理的折磨,仅从身体上来讲,不能自理,吃饭、穿衣、翻身、大小便都得靠别人,这又是一件多么无奈和痛苦的事。我常羡慕那些无疾而终的人,觉得那应是人生最大的恩惠。若真有一天面对死亡,我希望,我能够在金钱上、精神上不拖累我的亲人,有尊严的死去。

  面对芮小丹的死,他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由,丫头,不简单呢。芮小丹死,他没有掉一滴眼泪,却伤心至呕血。他这个“从骨子里害怕女人”的男人,没有抵挡住芮小丹的爱恋,他感叹:此生得你红颜知己足矣!芮小丹临死前打来电话,他没有说一句话,致使不能参加她的追悼会。他没有争辩,因为,他对芮小丹的爱“不需要别人的理解,需要理解就是对这种感情的亵渎”。

  谁不希望和心爱的人长相厮守,但常人在厮守的过程中,却往往被那些平淡而琐碎的错误拉远了距离。在丁元英与芮小丹交往的过程中,因为芮小丹的工作性质,其实很多的时候是聚少离多。他们都留给对方足够的空间,用想念和浓浓的关爱来淡化这种“平淡而琐碎”的错误。他们是精神上高度的契合,是一种纯粹的、深刻的、单纯的爱。因为互相吸引,所以彼此相爱。不需要任何形式来证明,不需要别人的理解,爱了,就彼此珍惜,离开也没有遗憾。当枪口对着丁元英时,他用从容镇定表露出了对芮小丹深刻的爱:小丹已经先我一步,我随后而去无缺无憾!不需要什么言语,大爱无言!

  至于贯穿全剧的“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原谅我的才疏学浅,我无法表述对这种博大精深的思想的理解。智玄大师说:“进则净土,退则凡尘,这一步之遥难如登天”。丁元英说:“佛门讲一个“缘”字,我与佛的缘站到门槛就算缘尽了,不进不出,亦邪亦正。与基督而言我进不得窄门,与佛而言我不可得道。”我远在凡尘,离净土非一步之遥。而丁元英,或许是一步净土,一步凡尘,用净土之禅意点化凡尘,用凡尘之灵性参悟净土。

  这个电视剧由王志文演丁元英,当真是导演独具慧眼。在当今的男演员中,只有他是最合适的人选。他把丁元英的淡然、孤僻、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为大家。剧中刻画的几个女性形象都很精彩,敢爱敢恨的芮小丹、大气豪爽的欧阳雪、有胆有识的肖亚文,反衬出了叶晓明、刘冰等男人的渺小和自私。

  人性本是如此,善恶皆在自心。一个24集的电视剧,不是我三言两语所能说完的。还是用智玄大师的谒语结束此文吧:

  悟道方知天命,修行务取真经,一生一灭一枯荣,皆有因缘注定。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9

  看完这个电视剧已经有几天了,应该说很有幸能够看到这样一部剧,这部电视剧带给我的震撼连我都未曾预料到。

  说到这部电视剧,那还得感谢我的一位同学,我是在他的极力劝说之下才决定看这部片子的,虽然之前他给我说过不止一次,但是因为不知道这部剧的特点,所以也就一再错过,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终于见识了这样一部令我叹为观止的电视剧。不能说相见恨晚,应该说这样一个时间正是时候,毕竟,再早一点,我的心智还不成熟,面对这样一部好电视剧也并不一定能够像现在这样理解,当然,再晚一点可能就真的有点相见很晚了,所以说,真的很因该感谢我的这位同学。

  这部电视剧是根据一本小说改编的,同学最早推荐的也是这部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因为一直没有读小说的习惯,所以也就一与之再失之交臂,直到后来有了随时能看电视的条件,所以他就又推荐我说先看一下电视剧,然后再看小说,那样也是一种不错结合,或许又会有另一种感受。听同学说这本书他先后看过不下三次,正因为其中所阐述的能够引起他的共鸣,这点我也确实看到过,曾见他到学校图书馆专门借这本书回来看,后来又见他的手机里存有这本小说的电子版,可见这本书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而现在,轮到我来惊叹这本书的与众不同了,可以说,就算我说再多的谢谢也不足以表达我对那位同学的感激,若不是因为他,与这本小说,这部电视剧的结识不知又会是何年何月。因为小说是中国人所写,所以剧中所表达的都是一些我们中国人的特性或是属性,剧中男主人公的一句话既概括了中国人这种种表现的根源,也总结出了人处理尘事的最便捷的方式。一句"文化属性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概括了整个剧集,也概括了整个社会,同时也揭露了人们的生存的状态。一个人善也好,恶也罢,统统属于文化属性问题,即使有些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外在表现,对于有些想要去刻意隐瞒一下,可以很爽快地告诉你:不要藏了,藏是藏不住的,还不如痛痛快快地表现出来,也能让人赞叹一句:这人实诚,可交!很多东西,我们其实已经认识到他的丑陋,但是不想着去真正做些什么改变一下,只希望通过拙劣的障眼法来掩饰过去,很可惜,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文化属性问题取决于所处的文化氛围,我想一个人再怎么有能力也不足以撼动整个早已形成的文化形态。

  底层人民一直在希望和幻想着过上上流社会生活,也像上层人那样随意出入高级场所,开奔驰、坐宝马,吸洋烟、住洋房,在众多人的目光中款款而来,别人拜倒在在他的足下。不可否认很多人在做这样的美梦,当然,并不是说美梦不能够成真,而是说这种美好的梦是怎样实现的,若正当,则无可指责,若不正当,可以说一定会好景不长。毕竟,上层社会的生活并不是脖子里挂一串金链子,旁边坐几个美女,坐着豪车,住着洋房就能够达到的,那只能算得上是下层人民理解上的上层人民的生活,而且,多数下层人民通过努力所达到的也正是这种生活,但是真正意义上的上层人的生活并没有这么浅显、庸俗。上层人民如丁元英,如韩楚风,下层人民如刘冰,上层人民的生活不为填饱肚子,只为过好日子,不为人前显贵,只有一个人在人后受罪。他不在乎于每顿饭吃的是什么,哪怕是方便面,但是他会下功夫去沏一壶好茶,只为饮上一杯,他会花大价钱买一套音响,只为听上一段完美的音乐,他拥有这些,但是他并不禁锢于此,他很坦然的.向人展示,并不是为了得到别人的羡慕,他可以很大方的舍弃这些,但是下层人们能吗?我们会说他的做法是一种违背,是不择手段,但是真正知道的人说那是策略,一个人能够将全局掌控在手中该有多么不简单,但是他不是诸葛亮,他有自己的自由,他会在别人需要的时候献出自己的计策,但是不会因此而深陷其中,他,始终是一个人。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并不是因为他们想独处,而是周围没有他们的同类。像丁元英这种我们称之为的怪人、鬼才,一旦出现势必会惹得非议,事实证明正是如此,人们不理解他,几乎将所有的不是都"归功于"他,而他也不辩解什么,他知道,对于面前的这群人,说的再多也是对牛弹琴,甚至是多说不如少说。但是,让我们这些为他担心的人欣慰的是,他的周身并非没有一个真正了解他的人,这也正是他能够生存下来的理由,否则没有人在众人的非议中保护他,总有一天他会在外人的非议中逝去。知道他的人不会再去打扰他,因为知道他已经习惯了安静,所以没有什么事他们一般是不会去相扰他的。

  当每个人都说假话而你却说真话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你说的不是人话。他们会认为你是不入流的,但是当他们知道的时候往往会显出并不让人奇怪的趋炎附势嘴脸,因为他们不敢说真话,所以也就不会得到因为冒险而获得的报酬,所以他们希望依附于这种人来得到点什么,而这种人往往又是不爱计较什么的,所以某些人的小伎俩就得逞了,不过他们并不是看不见,而是这些事太小,不值得他们去动动手指去处理,但是一旦他们要动身处理的时候就说明事情已经严重到让他们看不下去,无可忍受,那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的结果想必也就不会好到哪里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多数时候因为小人做得久了,所以即使在别人给自己做出指正的时候也不以为然,所以,总会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时候,但是,最终真正受害的往往是小人。当别人给你最后改正机会的时候就应该学的老实一点,不要总抱有侥幸心理,否则最终只有后果自负,往往这时,留给自己的也就只有这一条路能走,因为这是留给自己的最后一条路。听别人的规劝不是说不辜负别人的期望,而是说给自己一个相信自己的机会,如果连自己都不能够相信自己,那还指望谁能相信你?或许,正是因为小人做的久了,小人之心、侥幸心理一时间难以完全摆脱,所以很多人就连这最后机会都抓不住,又一次露出马脚,而这一次,可能会较以前任何一次都更甚,因为他们也知道这是最后一次,所以也不愿就这么善罢甘休,他们还以为自己是汉子,殊不知正因为小人心理已经将自己断送。

  一个不研究人类心理,不研究人力资源的人,竟能够凭借经济学方面的能力将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条,把人用的得心应手,把对手打的不知所以然。我要说的是,或许他是真正抓住多数人的特点了,所以才能够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间游刃有余,不管是不管是坐拥千万甚至上亿财产的上流人士,还是向往拥有很多财富的小农,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利益,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能够将这些人放在一起去考虑,去使用。或许我们要说,是因为利益使他们走到了一起,也是因为利益使他们分道扬镳。真是因为此,"鬼才"丁元英才能够将自己在别人看来不切实际的计划逐步实施,直至最后达成。这是文化属性,也确实,不管哪国哪地区的文化属性,几乎都不可避免的有关于利益的角色,所以利益能够在这些人之间形成纽带,进而发挥其作用。研究人力资源如何,研究心理又如何,只对文化属性有那么一点兴趣就能够将事情办得如此出色。我们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已经不止再能够称得上是人的人,但是相对于主和神,他还是做人更实际一些。

  他并不属于某一个确切的人群,他不属于某个圈子,他在哪都能够混下去,因为他是一个极品混混。如果只是一个只敢说实话而且趾高气扬的上流社会人士也就罢了,那样他就只在上流社会圈子出入,进水不犯河水倒也可以相安无事。但他偏偏不是那种人,他就是一个混混,无论在哪个阶层中间混,他都能吃得开,可以说是左右逢源,他这种人,可以说让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得敬着,同时也得防着,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对于这种人,有能者与之交,无能者,只可远观,不可亵玩。他是混混,但又不是一般的混混,他不是因为被被生活所迫的混混,他,要雨得雨,要风得风,缺衣少食的情况可以说是不存在,但还是说他是一个混混比较合适,因为他就适合做一个混混,有时我也很奇怪:为什么像他这样一个老谋深算、深谋远虑、大智若愚的人能够在市井间活得那么自如,竟然没有人能够识破,这点不得不让人佩服。

  也许他要的就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公司撼动大企业的市场霸权,他看多了某家店、某家公司、某家上市公司的高调登场,黯然离场。格律诗的出现并不大张旗鼓,当然这是按照那个极品混混的意思来办的,但凡换任何一个人去做这件事都会随了俗,一定会大张旗鼓的热闹热闹。正因为他的高瞻远瞩,所以才能够做一些常人所不能做,也很难理解的事,他要做的正是蚍蜉撼大树,没有什么痴人说梦,更没有什么人心不足蛇吞象,事实是他的确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完美,正是按照他的计划一步一步实现的,对此,我们不得不说,有时候做事就应该探索着走一些非寻常的路,但是这路却又不是谁人都走得通的。

  如果说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有针对的,一阵见血的,那《天道》就处处戳到中国人的痛处。因为丁元英是在德国受的大学教育,所以受德国文化的影响甚大,但是到了中国,很多之前没有遇到过的问题都涌现了出来,这是为什么,难道说中国人真的就不比外国人觉悟高,真的就冥顽不化?一句"文化属性问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让我们无言以对,这句话似乎是在说我们,不管我们想做什么样的动作去掩饰都是徒劳的,但似乎又不是在说我们,文化属性问题,岂是一两个人能够决定得了的!但是,我们要清楚的是,虽然总体上的文化属性是我们所不能决定和改变的,但是我们每一个都是形成这种文化属性的贡献者和受者,即使我们现在已经不能够改变,但也不能对此视若无睹,至少不能够再同流合污,不能再引导更多的人走进去。虽然一滴清水改变不了一杯早已浑浊不堪的污水,但是,要相信,只要有行动,只要有源源不断的清水流进,总有一天能够将污水稀释,能够将杯子洗净。那一天也将是总体文化属性的改变,这的确是一项很浩大的工程,比起三峡大坝、火箭升空、探测月球这等已经相当巨大的项目来说有过之无不及。如果我们还只是想想也就罢了,那倒真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如果我们付诸行动了,那就该是另一种说法了。

  影视终归是影视,相对于小说,在人物心理的表现方面要逊色许多,虽然配有旁白,但是有些方面还是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好。剧情安排比较好的是开始时用了倒叙,一开始就将部分结局呈献给观众,更加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使观众有兴趣看下去。虽说这部剧有点难于理解,但是仔细品味一下,有些地方正是反映出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只是说我们一直处在这样的环境,总感觉这与自己无关,其实有些人物也正是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写照,影视小说等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就体现在这一点,有时就是在写自己的,但是还不会让读者很简单的就发现。

  这部剧刚开始给我的感觉是很突兀,或许正是为了体现人们的一些心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总感觉似乎少了一些人情味,几乎到处都是以利益为连接,或许这正是为了突出问题而不得不做的改变。

  这是一个由一部小说改编而来的电视剧,这并不鲜见,但原著值得一读——《遥远的救世主》。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0

  电视剧《天道》演绎了1995年丁元英(男主角)在柏林解散私募基金,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与年轻女警官芮小丹(女主角)结识。芮小丹被丁元英的个性和才华吸引,心生爱慕,两人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后,为了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礼物,丁元英以非常规的“劫富济贫”方式帮助王庙村扶贫,从而引发社会各色人等在同一文化属性下展现出来的不同人性的故事。

  该剧改编自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其剧情基本上沿袭了小说人物命运的脉络,故事情节张驰有度,剧中人物性格特色鲜明,加上演员精彩的演绎,是一部可看性比较强的电视剧。

  《天道》中让人印象最深的是关于文化属性思考。文化属性是什么?引用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剧中通过丁元英的视角对文化属性的思考和解读,非常有深度,也比较耐人寻味。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丁元英看到了文化属性对人生命运的影响,但他没有意识到这个影响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道观念的藩篱,成了他画地为牢的囚笼,他到古城隐居,他认为佛法“可悟不可修”,以及他对人和事的算计,无一不是这个影响在他身上的映射。

  丁元英长年在德国留学及工作的经历,让他具有了西方文化的价值观,即竞争意识,竞争的结果是强者胜。而丁元英作为一个强者,他参透了文化密码,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趋势,这让他具备了在股市巧取豪夺的能力,也有了力量去左右和影响他人的命运。这形成了他的强势思维,表现在行为上,就是征服和掠夺,于是他不遵守世间法则,利用文化密码在法律真空地带对中国股市进行屠杀性掠取;为了送给女友一份神话礼物,利用法律漏洞和农民急于脱贫的心态,设一个具有杀伐之气的扶贫局,把多人都网在其中;算准了人性,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考验人性,而最终导致林雨锋、刘冰的自杀。这也是丁元英未出场,就被评价为“可以是魔,是鬼,但绝对不是人”的原因。

  丁元英喜欢谈经论道,但更像是坐而论道,他自认掌握了文化属性,却没有抓到文化之魂,他没有认识到正是传统文化之魂,推动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这个魂便是效法天地,唯道是从,这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文化。剧中丁元英、林楚风二人到五台山探访高僧时,丁元英谈到了对佛法的认识,他说“所谓真经,就是能够达到寂空涅盘的究竟法门。可悟不可修。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他的一句“可悟不可修”就可以看出他的境界,他的认知仅停留在知的层面,不愿在行上约束自己。正是因为他不愿在行上下功夫,所以形成了他不管做任何事情,在任何地方都爱钻空子,喜欢走捷径,爱冒风险的行为模式。剧中五台山寺庙的平台上,韩楚风掏出烟给丁元英一支,问:“佛门净地能抽烟吗?”丁元英笑笑说:“栏内是净,栏外是土,靠着栏杆就能抽。”这一言一行无不透露出他的精明和算计。

  丁元英似乎看透一切,包容一切,高高在上地看着众生在红尘俗世挣扎浮游,他把自己看作救世主,却不是真正的救世主,他的行为不含悲心,无关救赎。他在王庙村扶贫,不考虑整体和长远,不关心村人的命运,不关心扶贫的结果,甚至不关心王庙村的后续发展,他只关心文化属性与得救之道的讨论,因为这才是他送给芮小丹的礼物。他想游离于文化之外,却不能全身而退,他做私募,做扶贫,包括与芮小丹的爱情,最后的结局都是为社会所不容,讨来一片骂声。剧中借用芮小丹审理王明阳的对话,与其说是为王明阳找灵魂归宿感,不如说这也是丁元英这种带有灵魂负罪感的人性本能的需要。他到古城隐居,恰好是一种寻求避世求解脱的心理。剧中林楚风借用尼采的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来评价丁元英,其中深层次的原因也正好说明丁元英的认知不落地,不究竟,所以他的灵魂无所皈依,其人生注定是飘浮不定的。

  丁元英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和足够的悟性,他以“觉者”自居,但他既不能把握“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这一天道规律,也没有超越文化中惟命是从的价值判断体系,很明显,他不是真正的“觉者”。智玄大师说他已经踩到得道的门槛了,离得道只差一步,进则净土,退则凡尘,只是这一步难如登天。我的理解是,这一步之遥,就是佛与魔的一念之差。丁元英掌握的文化密码就象一把双刃剑,用好了能造福社会。但丁元英却把它当作掌控他人的武器,他在王庙村设扶贫局,算定了格律诗公司的发展,算定了乐圣公司的命运,但当格律诗公司面临被起诉困境,叶晓明等人对他心生疑虑之时,他故意不将自己的全盘计划告诉他们,其真实的意图就是考验他们的忠诚和信任程度。最终三人因为忠诚和信任度不够强而离开公司,只有自始至终对他深信不疑欧阳雪成了最后的受益者。在这个扶贫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丁元英骨子里是喜欢唯命是从的人。他的强势思维让他不顾及他人感受,随意摆布他人的命运,让人敬而远之,最终落得个孤家寡人。以“觉者”自居的丁元英必然是孤独的。

  《天道》能引人以思考,这思考是对文化属性的深入探求与认知,更是在掌握文化密码之后的选择,是启迪人以觉悟造福人类和社会,还是让它成为私有武器而任意杀伐?看罢电视,我想每个人的心中自会有一个答案。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1

  电视剧《天道》改编自豆豆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可以说这是一部神奇的电视剧,能像这次一样看过电视剧后能不断沉浸在剧中的情节和台词中不能自拔的情形不多。老公先看的,连续两次看到了凌晨两点多,如果不是第二天要正常上班,他真想看个通宵。没见他这样的,我将信将疑地拿过他看完的第一片(我们一家都爱看碟,三口人三台DVD),没想一看就入戏了。剧情结构太新颖了,女主人公在第一集就死了,之后的倒叙中,每个情节都让人揪着心。那两天刚好没什么课,24集不知不觉就看完了。看过后,总觉得有回味,总是想发感慨,昨晚我们聊起了观后感,到凌晨一点还觉得意犹未尽。我向老公建议不能把这部碟片送人了,有空还要看看,总觉得里面的精髓部分还没有搞懂。本剧男女主人公浓墨重彩的经历以及令人感叹的爱情故事创造出了一种超然背叛的意志。全剧以跌宕的故事,个性鲜明的人物,看似毫无温情的商场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

  一、男女主角:

  丁元英(王志文扮演),一个留德的精英级人物,大彻大悟、大智若愚的人物,为了良心甘愿资金在国外被冻结,回到祖国找个安静的古城过隐居的生活。说他生活奢华不为过,一套音响设备值40多万,一面墙的架子上摆满了国际著名曲子的光碟,并且有着正天集团老总韩楚风这样级别的挚友,更不要说还有芮小丹这样的红颜知己相伴身边;而说他贫穷也不假,房间里除了音响及基本的生活用品以外简单到几乎家徒四壁,穷到要变卖心爱的唱片才能吃口方便面度日。然而,奢华也好,贫穷也罢,他离不开音乐,离不开茶道,离不开思辨,离不开谈经论道。商场上的人说他是鬼才,烧友们说他是土匪,而芮小丹说他是“极品混混”,其实他是真正的大智若愚的文化人。

  芮小丹(左小青扮演),一个尽职尽责尽忠的人民警察,有素质,有深度,从一曲《天国的女儿》开始陷入对音乐的痴迷,陷入对丁元英的至爱。她的经典的一句话是:女人和男人对话的方式只有两种,要么躺着,要么站着。为了能站着与丁元英对话,她对自己有了觉悟,对元英曾给她讲过的道理有了觉悟: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由此,她也深深慨叹:神也好,道也罢,更不要说佛,其实就是实事求是地按自然规律办事,但实事求是地做一件事为什么就那么难呢?为了证明丁元英对她说的“文化属性”的作用,更为了能证明丁元英对她的爱,让丁元英“给她留点念想”,也为了对王庙村进行扶贫,她向丁元英提出要个“神话”的礼物,为此,丁元英感慨地说她:聪明如你的女人不多,奢华如你的人不多。

  二、值得品味的台词: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国人在很多时候都忘记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想法,始终把希望寄托与别人,而不是自己。”(丁元英)什么样的文化就决定着什么样的命运,神即道,道就是自然规律;而神不是外来的,神就是你自己,所以,不要靠神、靠别人来救你,其实,只要遵守自然规律,你就能救你自己;如果自然规律已经来到你的面前,你想有疑义都不行。

  “神即是道(天即是道),道法自然,如来。”“只有觉到、悟到才能有所为。”文化属性决定了命运,每个民族、每人都有不同的文化属性,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文化又是多么的难以改变,对一个明白人来说又是多么的无奈,丁元英的文化属性也就决定了他只能被普通的传统文化熏陶的劳苦大众看成是另类,即是另类,所以只能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过着独特的生活;那么,到底什么是文化属性,应该是知识、认知态度、价值观、人生观、思维能力尤其是理性的逻辑思维能力,文化属性就是这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抽象的东西,却又蕴藏着非常神奇的决定性的力量。

  “佛说:见山是山,看水是水,我依佛法如实照观,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悟到了才是自己的。知即是不知,不知既是知。”

  小丹:你怎么看女人?说心底的那点东西。

  元英: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辨证逻辑的障碍,我无意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

  小丹:女人就这么难养吗?

  元英: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杯好酒?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男人把自己能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

  剧中还有很多参禅的语言,对于善于形象思维的我来说很难参透里面的深刻含义,但越是这样我就越是觉得值得一看,有深度,长见识,受教育。至少看过这个剧后,有些事情更加看得开了:如果不能转变自己的观念,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就不要去妄加评论别人的是与非;如果坚信自己的做法是无愧于心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作为在你面前道德与否;谁违背自然规律谁就背离了善终正果;要用包容的心态看那些不正当的现象体现出来的文化属性,这样,似乎你的文化属性就略高于彼了,这不是阿Q精神,而是自然规律:什么样的文化属性决定这什么样的思维和行为,因而就决定了什么样的命运。如果你认为正确的东西始终在你面前找不到光明的市场或方向,那么,当前的.社会文化属性就是如此,依你个人的力量也左右不了,如果不想同流合污,那就只有超然地去看待了。说到此,好像一切的想不通都可以说得通了……

  三、剧中三个人的死

  林雨峰的死。林死前说过:“原来人是可以被憋死的,就这样吧。”其实,他可以不死。但我觉得他的意识里多少有些嗔怒。乐圣音响,只有矛没有盾。在一往无前的冲锋中突遭当头一棒,这么个刚强的人该如何屈伸呢?他选择了微妙的自杀,临死他还要费劲心机造成疲劳驾驶的假象,他救不了自己。

  刘冰的死。刘是小人物的代表,但不是普通小人物的代表,而是极端小人物的代表。既是极端的小人物,就有极端的做法,极端的做法导致极端的后果。刘冰向往富裕的生活本来没有错,但他的做法是在不惜伤害他人的利益为自己谋利。所以他的下场是可以预知的,志大才疏,用心不良,这种人本来不会有好的下场。贪婪害了他。

  林与刘的死不是丁的错,是他们的性格缺陷导致了他们的悲剧。同样,芮小丹的死也不是丁的错,是芮的不昧因果的生活态度让她坦然面对死亡的。芮的死是悟后真修,死的明明白白,轰轰烈烈,是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活得不简单!火药爆炸的刹那,我眼泪划过脸旁,心如丁元英吐血般的沉痛。小丹走了,成为天国的女儿,遥远的救世主。开始不理解小丹临死之前打给丁元英的那个电话,在感性上认为可以原谅,因为丁相信丹,剩下的只有为丹祈祷,但理性上不能原谅,或许丁元英说一句话,就能改变小丹的命运,但他没有说。后来,我更理性的想,丹临死之前打给丁的那个电话,丁如果说了什么,丹的命运如果还是如此,那么别人是不是就不会误解丁对丹的感情?这个其实是看待这段感情的旁观者为自己内心深处求得的一片心安而已。小丹已经意识到了,只不过想再和心爱的人说最后一句离别的话而已,丁懂了,懂了但是他已经无法改变事实,存在决定意识。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2

  网络上无意的浏览,得到了能让我久久不能忘怀的感触。

  “天道”——一部现代城市电视剧,触动了我尘封的心灵,仅仅看了几集,让我的心感觉像婴儿般在接受天雨的洗礼,久久回味。

  习惯了现代安静生活的我们,何曾想到过外面还有更为崇高的生活方式,还有更为另类而又是我不断向往的人生境界和追求。

  听着“天国的女儿”,仿佛又回到了剧情中女主角那瞬间被震撼的永恒感受,听着纯净的乐声,感受纯净的灵魂从天而降,静静拷问心灵,默默流泪。

  默默吸引我的是对剧中男主角不尽的解读,他高学历,对传统文化反感到骨子里但又有无上的包容,在经受不住对中国股市掠夺的良心谴责后,回到古城。

  对男主角,我感受到了自己与他在文化上的巨大差距,他叱咤商场,能够让古城“发烧友”汗颜,文学上所做词让文化局长羞愧难当,对人性的解读撬开万死不赦囚徒的嘴,而心理学的造诣又让他生活的.清楚明白。

  这一切,都注定了他是生活在生活顶端的王者。

  在使我感到生活的差距的同时,又使我有了细细解读他的欲望。

  阶层,我们这个社会的现实,在剧中表现的如此的真实,感觉是如此的不可逾越,在芮小丹与韩楚风的交谈中,芮小丹商场的购物中,都显示的如此震惊。

  反过来想,阶层能否成为我们奋发向上的动力,还是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问自己,是否需要辉煌一次?

  对一个如我彷徨的人,最有益的良药莫过于精神文化的拯救,“天道”中的语言、剧情及灵魂的拷问无不是我的着魔的所在,愿更多的人喜欢。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3

  几日前,利用国庆假期,我渡琼州海峡乘火车北上,路迢迢千里,辗转抵达《天道》外景拍摄地,山东聊城;也即是剧中所称的“古城”。

  古城之印象,尽收于“水”、“古”、“文”的地域风情中。

  漫漫行走在街市,记忆中的熟悉,原是剧中元英与小丹在古城相往的那些桥段。

  东昌湖上的拱桥,古旧的光岳楼,杨氏宅院内的海源阁,四面环绕着的护城河,小丹跳过街舞的大广场,他们俩吃工夫面的小巷口……一一真实示现于眼;我仿佛是以缅怀的心境,追思着他们如天国般荡气的'恋情。

  虽言之,他们并不存在于现世中,而我所敬重应是那份不易的情愫,是那纯洁超然的精神高度。

  是夜,细雨绵绵,秋风清凉;齐鲁大地一方偏隅小村的乡舍间,昏黄灯下,我独自翻看着《天道》的原著——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

  这原是一部非同寻常的文学作品,书中广泛触及人生、宗教、法律、文化、音乐、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金融股票等命题;所喻言揭示的深层哲理,已远超出自己知识架构下的认识境界。

  所以是,欲想言,便生生的不知从何而言起。

  沿着剧中以及书中的脉络,几日后我追寻到另一古城,首都北京;这也正是故事情节中,人物命运与事态发展的转折地。

  悲、喜尽在北京城;大气成篇,叹为观止。

  他人得道悟到而讲出的体验,我仅是个观者;惟自己觉到悟到,才是真正的得之其道。

  秋风里,我伫立皇城根下的街头,只在用心悟觉。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4

  前段时间经老师推荐去看《天道》这部电视剧。是有王志文,左小青主演的都市家庭剧。他是根据《遥远的救世主》一书改编。

  如果没有老师的推荐,我永远也不会知道这部电视剧。这部剧是06年拍摄的,我记得我当时上半年在浙江的宁波,那时候在工厂里面做流水线工人,并不喜欢看电视剧。因为整个厂只有食堂有一部电视,而且遥控器都掌握在别人手里。那些古装剧我也不爱看。最喜欢的就是躲在宿舍里看书。下半年又去了广东的佛山,还是做一线工人。加班加的厉害,更加没有接触这样的电视剧。这段时间已经是看第3遍了。感觉有点小遗憾,为什么之前没有去看这部剧?

  一开始看这部剧的时候,24集全部看完都没有看懂是什么?只知道里面的定原因,和芮小丹谈了一场恋爱后来接着又反复看了两遍。才明白到其中的一点点意思,觉得这部电视剧开启了一个人的'思维格局和意识,老师说这里面只有一个主导的思维模式,就是逆向思维的多米诺布局。不过我到现在也没明白什么是多米诺布局?不知各位朋友可否解释一下?

  剧中的丁元英,它是运用结果思考方式来生活。感觉他把人与事都看得很透,就像他妹妹说的一句话,他们兄妹之间相处都会觉得很累。因为哥哥说的妹妹,听不懂。感觉就是世外高人。像他这样面对父亲病危的状况,这么冷静的人确实极为少见。特别是丁元英跟哥哥和妹妹在家里那一段对话。我到现在反复推敲了几次,其实他说的确实是没有错。可惜我们世俗的眼光根很难容忍这样的人。为此你赞同吗?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5

  四天的时间看完了电视剧,我想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同一件事情,产生的结论往往似是而非。仅谈自己的一点感触吧。

  首先说说结局。可以说我是一集一集的连续的看下来的,中间没有跳跃。一开篇就是一个旷远、纯净、有磁性的女声,空灵的韵味倒也出来了,悲剧的味道也出来了。如果让两个如此明白的人在柏林享受着爱情,那会羡慕死多少的人,不能想象;如果小丹没有死,是毁容了,残了,那么接下来在元英和小丹之间的就是惨剧,更不能想象;既然总要有一个人的消逝才能保全一段永恒的唯美的.爱情,只有让的仙女回到天国,清者自清,浊者自浊,也算是天道吧。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一个悲剧,放弃一个惨剧的。在剧中小丹的形象太完美了,敬业,不虚荣、睿智,不世故、不贪图,有自己的追求,做事有张有弛,不缺物质基础,不少精神追求,要命的是还有一张年轻有气质的脸。一个女人能有的都有了,不该有的,一点都没有,现代的完美女性,此样的人品只应天上有,不能留俗世的。如果说她最后一次的是个意外,倒不如说是成就了一种人性的完美。真的感谢作者对女性有如此高的希望。

  再说说里面的女人,个个有品位,个个聪慧。亚文的精干,欧阳的大气,难得的是都不贪婪,丁可以遇见这样的三个女人,不知是几世修来的福气?感叹!

  我相信丁和小丹之间的爱情,相知,相懂。我可以理解为什么他在小丹的生死关头的沉默,因为彼此都懂,无需言语,有时语言反倒显出苍白无力,一切尽在不言中吧。

  至于丁元英,我倒是可怜他,生活在尘世中,总想找个干净的地方落脚,可哪有那么多的净土?祝福他有福气能够再遇到一个仙女。如果不能,还是小丹比较幸福,因为满足,因为知足,我相信她是此心澄定,亦无苦楚。

  再看看自己,有那么多的嗔念,还好,离做仙女去天国还有很远的距离,感到庆幸。是一部好剧,剧中人表演个个到位,该高尚的高尚,该圣洁的圣洁,小人物的卑猥入木三分。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6

  天道改编自作家豆豆的长篇小说《遥远的救世主》,该书讲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码”疯狂掠夺中国的钱财,良心发现后退出公司,并受到严重的惩罚。最后和芮小丹相爱的故事。

  该剧由王志文老师主演,剧集相比小说略有改动,通过人物行为的刻画,更好的体现了“天道”所蕴含的意义。

  这部剧多年前就看过,当时并没有太多感触,毕竟经历阅历不足,很难从中发现什么。直到前期在投资中感到顿挫无力、毫无方向,偶然浏览网页发现一位投资高手对此剧的一些总结,忽然有所感触,便将此剧刷了一遍,部分深刻之处反复回放。

  两位主角:

  1、是魔,是鬼,就是不是人的丁元英(王志文饰)

  他是一个渴求超脱伦理,游离于世俗之外的奇人。自称是个“小混混”,但却常常作为商战中的组局人,事无巨细地操控着一切。他拥有着不同寻常的价值观,看问题的角度和格局也与常人不同。

  2、天国的女儿、丁总的红颜知己芮小丹(左小青饰)

  她有着对美的感悟,对生命的热爱。爱就坦坦荡荡,以一腔孤勇生活着。像爱孩子一样,疼爱自己的恋人。若勇士一般,奔赴在除恶扬善的事业里。任务结束后,毅然扣动了扳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从天国来,回天国去。

  一、遵从规律,规律就是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然而人与人之间却是有感情的,感情中散发的光辉,就是我们凡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二、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没有神,只有规律。人只有掌握事实规律和自然法则才能拯救自己,成为他人眼中的“神人”。

  巴菲特当年只是加州奥马哈市的一个无名小卒,Nobody。通过导师格雷厄姆和费雪的指引,在好友查理芒格的帮助下,终于领悟了投资之道:企业的价值属性和交易的安全边际,此后所有的交易都遵循规律[网],恪守天道,日积月累成为他人口中的“神”,然而在采访中却可以看到,他也只是普通人,也有喜怒哀乐,有贪婪时刻。

  在子女教育上,巴神也恪守“天道”,绝不给子女过多财富,仅仅供他们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为他深知,子女若比我强,要钱何用?子女若不如我,钱会毁了他/她。

  三、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就是天道。

  丁元英认为,透视这个社会,要通过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文化属性的产物。

  一个国家之所以穷,是穷在思维上。穷在依赖强者,穷在期望救世主上,这是渗透在一个民族骨子里的价值和判断。

  丁元英在经历国外私募基金大肆捞钱获利的事情之后,得出“弱势文化”的最高际遇就是破格获取这样的结论(例如买彩票中大奖,前苏联那种强行平均主义)。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不可兼容,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大趋势让人担忧。

  他已然察觉到文化对人的影响了,可自身仍旧无法彻底摆脱这种弱势文化。所以他选择离群索居,参悟文化属性,反省自身。

  经济学中的基础理论“马太效应”,穷者越来越穷,富着越来越富;以及二八法则,八成的财富集中在两成人的手里,这对应的,也是文化的产物。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

  四、养儿真的防老吗?

  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么父母就是天然的债权人。每个儿女都是为了还债,直不起腰来。

  而老人如果一直想着回报,就会心理不平衡,觉得自己吃亏了,心理就越苦。这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直不起腰来的原因。

  扭转这种观念,根本办法是大力发展社会经济,努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解决好人民的养老保险问题。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大家庭的解体、单一家庭的出现,中国的养老方式最终必将以家庭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养儿防老的观念也必将消失。

  五、股票市场之天道

  遵循投资之原则进行交易,那便符合天道,可以产生1+1>2的效果,最终使得企业融资顺畅,社会欣欣向荣,人人皆有所赚。

  若是贪心四起,采用巧取豪夺的投机之法,便是零和博弈,最终血雨腥风,投资人也会坠入地狱[网](可能是指破产跳楼?)

  整部作品,从受众看,它是小众的。内容过于深度,注定不会有一个妖娆的卖相。没有小鲜肉的年代,老戏骨出演,题材也不是言情,旨在探讨文化属性对人的影响,探讨哲学和宗教,乃至探讨纯粹的人生观。

  这是一部极其珍贵但又被低估的影视作品,每一个角色都是一个故事,每个人身上所体现出的人性的光辉或者阴暗,都是值得深思的。

  作品中放至今天依然不过时的哲学思考、商业思维、研究视角,乃至其中蕴含的智慧,都值得反复品味,仔细推敲。欣赏过它,是我的幸运。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7

  《天道》是我人生这么久以来第一部感觉到“魔性”的电视剧。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完电视剧之后主动想要写一篇观后感。我感觉到了自己的疯狂,仅仅是对一部电视剧,一种激动的心情,一种无法言喻的情怀……

  《天道》这部电视剧是在“华商·领袖风采”第一阶段的课程中一位大哥推荐给我的。当时我在小组中分享了自己之前的一些经历,也是这三年来一直影响我的一个病根。听完我的分享大哥没有表达太多的观点,给我推荐了两部电视剧:《天道》、《风筝》。他说这两部电视剧或许对我有用,值得我一看。两天的时间我追完了第一部电视剧,我对那个病根产生了理解,也对大哥身上散发出的那种气势和那种处世之态增添了一份羡慕与敬佩。或许三年之前我看了这部剧就不会有后面这一系列的事发生。并不是说我对道法,佛法这些东西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并没有那种道之道的境界,也没有对传统文化的评价,有的仅仅只是一个感悟,一个“觉”字。

  大哥讲的是“根”,一个有禅意的名词,一种与传统文化存在火花的活法。我之前的态度是看不懂,现在只是看不透,不敢说有多大的改变,只是心里不自主的泛起一种共鸣,一种归属感。曾经与大哥谈起“信仰”和“信念”两个词,我只看到信仰了的威力而无法完美诠释,关于信念在现在看来也只是参透表象。

  在剧中我找到了一种归属感,仿佛感觉到这三年的自己不是孤单的,那一个月的沉思并不是颓废,信仰并不仅仅只是力量的源泉,信念不仅仅只是结果的导向,配合这几天的课程培训才发现一切都是这么的简单。“欲”字以外还有什么?我不知道

  人的一生有两件事可以做,第一件事是生存,大多数人忙绿短暂的一生是为了这个,第二件事便是寻找人生的`意义,大多数人都想要开始第二件事却被“贪嗔痴”困在第一件事中恶性循环。小部分人旨在探索第二件事,一个字“悟”,佛说看佛性道说看道法还有人说看修为,这是我不懂得的,其实每个人都想完成这两件事情,但完成第一件事顺势成了开始第二件事情的先决条件,很多人望而止步。我可能只是路过,我不知道。

  电视剧中讲的文化属性,我也不懂。五台山论道我更是不懂。我只是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归属感,丁元英的思维方式我触及不到,就连芮小丹的心境修养我都不懂,可能是作为一名观众,但是我对丁元英的做法我有一种特殊的共鸣感,甚至有一种同情感,芮小丹对丁元英的想法我不清晰或者说不敢去评论,丁元英对芮小丹的“此生得你一红颜知己足矣”我也不敢揣摩,由心而发的敬佩让我充满羡慕,丁元英得道所差的这一步可能就是唯一能给我写这篇观后感勇气的吧。

  我需要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8

  多年不追剧的我,在朋友海涛的推荐下,用周末整整两天的时间看完了二十四集电视连续剧《天道》,之所以着迷,是因为《天道》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剧,剧中对物质、文化、爱情、人性、生死、天道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评价,能让人看到不一样的东西,听到不一样的声音,引人深思,觉悟。

  影片一开头,就是一场精彩的枪战,一声爆炸,交代了年轻女警官芮小丹在执行任务中偶遇逃犯,殊死搏斗中双腿被炸断,半边脸严重毁容,最后失血过多殉职。接着是女主人公的旁白,“27岁的那个夏天我死了,但是我心中却是如此坦然和满足。带着一份永恒的爱恋走向天国……”故事徐徐拉开帷幕。我向来喜欢圆满的结局,这个故事一开头就让女主的生命戛然而止,让人心生压抑。本想就此打住不看了,但心中又有一些好奇?女主人公为什么要牺牲?她牺牲的意义何在?直到看完全剧,我才豁然明白,她的离去不仅仅是因为公职,这是她的职业使命使然,也是对唯美爱情的成全,她无法用残缺的自己去面对自己深爱的恋人,已死成全,让爱永恒。

  电视剧《天道》演绎了1995年丁元英(男主角)在柏林解散私募基金,回到中国某古城隐居,与年轻女警官芮小丹(女主角)结识。芮小丹被丁元英的个性和才华吸引,心生爱慕,两人擦出激情的火花。之后,为了送给芮小丹一个神话礼物,丁元英以非常规的“劫富济贫”方式帮助王庙村扶贫,从而引发社会各色人等在同一文化属性下展现出来的不同人性的故事。

  天下之道论到极至,是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至,是男人和女人的一个情字。丁元英与芮小丹的爱情看似悲情但却唯美,可遇而不可求,随缘,惜缘。

  剧中的丁元英是一个神一样的存在,商界奇才,洞悉人性,喜欢参禅论道。肖亚文对自己老板的评价是:说他是鬼是魔都可以,就是不是人。因为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在商界,同行对丁元英的评价有两个字:鬼才。留学世界名校,经济学硕士。高学历,高智商,经商,运筹帷幄,谋篇布局;做人,低调内敛,能屈能伸。他愿意花四十万装置一套音响,也能坐路边摊吃两块一碗的馄饨。关于亲情,他有这样一番论调:如果养儿为了防老,就别说母爱有多伟大。养来养去还是为自己,那是交换。讲责任本来就已经错了,说孝顺再加个美德就更错了,那应该是血缘关系的本来。关于女性,他认为:女人是形象思维的典范,辩证思维的障碍。因此,他对女人怕而远之,直到遇到红颜知己芮小丹。他自知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总想找个地方,一个人呆着,喝喝茶,听听音乐,没有主义,没有观念冲突,谁也别妨碍谁。于是,从私募基金赚钱一笔足以支撑这种生活的钱后,让肖亚文给他安排个清净地。于是,有了古城、芮小丹,有了围绕音响产生的悲欢离合。在丁元英身上,可以读到尼采一句话:更高级别的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王阳明在他的《传习录》中说,“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斟酌调停,无非是致其良知,以求自慊而已。”武志红老师的心理学课程有句话也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成为你自己,而芮小丹的人生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她年轻貌美,明明已经取得德国居留权,却选择回到犄角旮旯里的古城,报考活累钱少还危险的警察职业。这种生存状态在常人眼里属于病态。只有丁元英读懂了她,“你的生存状态不是病态,用佛教的话说实自性,无所挂碍,是自在。自在是什么?就是解脱!你是想到了就做,该拿的拿,该放的放,自性作为,不昧因果。”芮小丹生活状态的真相,让他这个越想活个明白就越不明白的、众人眼里的明白人,自愧不如。芮小丹爱上丁元英后,即便知道后面可能是地狱,还是奋不顾身地去爱了。家人提醒她,那么厉害的男人,恐怕驾驭不了。她却认为,爱情没有驾驭一说。“能够驾驭的,不用驾驭,不能驾驭的,又何须驾驭。”面对爱,芮小丹不贪不痴,不幻想天长地久,她对丁元英说:“咱俩活得不一样,我活得很简单,你活得太复杂,不是平行的两条线,是交叉而过,这于我已经够了。”虽说不奢望,可她还是有所计划:再在警队干一年,然后去法兰克福留学,按丁元英的建议读编剧,学上十年八年,用她的'方式告诉世人,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按规律办事的人就是神。到时候,她一边学习,一边在自家餐厅打工,同时陪伴母亲,每到周末,就去丁元英所在的柏林,与他保持一个不远不近的距离。但世事总是难料,在一次出差过程中,芮小丹在山路上偶遇逃犯。行动前,她给丁元英打了一个电话,说的却是当时面临的情况,没等对方回复,她就挂了。她和他都明白,这个电话,相当于告别。所以,丁元英纵然千万个不舍,却未发一言,更没阻拦。因为他知道,也只有他知道,芮小丹是怎样一个人。电视剧最能打动我的一幕,是丁元英知道芮小丹牺牲后,还能安安静静地泡功夫茶,极其庄重的走着程序,就在他喝下一口茶后,跑到卫生间吐了血,痛到极致,便是五脏俱裂。看到那一幕,我也几度哽咽,透过屏幕,我能感受到失去挚爱后那种入骨入髓的痛楚。

  《天道》中让人耳目一新的还有对文化属性思考。文化属性是什么?引用丁元英的话,“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任何一种命运归根到底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丁元英看到了文化属性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强势文化就是遵循事物规律的变化,弱势文化就是以对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主的文化。这也就有了后来的王庙村扶贫故事,及井里井外的故事。

  先来看看井里的三个发烧友,他们一同抓住了机遇,但最终归宿不同。

  刘冰是一个幻想一夜暴富,坐享其成的小角色,为了生存,开过出租,当过跑堂,后来开了爿唱片店,生意半死不活地挨着。机缘巧合,他有幸和叶晓明他们一起,在丁元英指点下创办起音响公司。可他并不做实事,自封了“办公室主任”头衔,开着公司宝马,到处炫耀,贪慕虚荣。为了能够得到虚妄的荣华富贵,最后出卖人格,背信弃义,幻想借此文件遏住别人命门,力缆狂澜,从此出人头地,实际上,那是为自己推开了地狱之门,趴在井沿患上了精神绝症,最终落个跳楼自杀的悲剧。

  叶晓明在古城开了一家音响店,为人热情,经营之下积累了些许生意场上的人脉。潮流更迭,迫使他考虑关门。机缘巧合,芮小丹去他店里购买音响,交谈之间,提到丁元英家里那套“能够播放清澈女声”的高档音响,于是便结识了高人丁元英。叶晓明能够慧眼识人,出谋划策,及时抓住机遇,借高人的力来创自己的业。因为聪明,当别人对丁元英在音响展会上将自家产品大幅度降价这一决策感到一头雾水时,他能分析出丁的真实用意。同样因为聪明,他一叶障目,关键时刻只看眼前利益。所以,当他收到竞争对手的起诉书时,为避免牵连,连夜退出公司股份。当他退股的那一刻,也是他爬到井沿、却自动放手掉下去的那一刻。认知能力的有限,注定他无法看深看远,无法看懂丁元英的布局。野心,让他胸怀大志。格局,让他坐井观天。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冯世杰与以上二人都与王庙村有关联,也都是创业团队一员,而且都是小人物,都热爱音响,都想创业赚钱,也都抓住了丁元英这个机遇。他借力带动自己所在贫困村发家致富,基于这点初衷,退股后,他决定用个人股份保住村里那些机械设备。因为他知道,一群农民,没钱没技术,建立一套生产体系不容易。冯世杰比刘冰多了做人的忠厚,比叶晓明多了做人的反省。三人中只有他,在意识到事情真相后,自我批评是“烂泥扶不上墙”。所以也就有了后来的格律诗音响公司与王庙村的再次合作,冯世杰也是趴在井沿最久的人。

  再来看看井外的欧阳雪与肖亚文,都是普通男性不能比肩的优秀人才。

  欧阳雪,坦诚、热情、真诚,是芮小丹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她从摆馄饨摊做起,后来拉了芮小丹合开饭店,小打小闹,一年几十万,也挺知足。机缘巧合,她和那帮音响发烧友走到一起,成为格律诗音响公司名义上的董事长——只出资,不管事。她和冯世杰他们一样,认知所限,想不到深远处。所以,董事长的职位,在她,坐得有喜有悲,有惊无险。直到尘埃落定,肖亚文接手这一摊事,她总算能心安理得地做回饭店总经理。用她自己的话说,“除了开饭店,别的什么都不会,所以,只有让我在饭店呆着,心里才踏实。”在丁元英眼里,欧阳雪是个实在人。他离开古城之前,特地嘱咐肖亚文,“没什么特别的事,就别去打扰欧阳雪,让她安安心心经营自己的饭店。”实在人,从不痴心妄想,踏踏实实做事,诚诚恳恳为人。有多大的能耐,就吃多大碗饭。

  肖亚文,受过高等文化教育,做过丁元英助理,有着律师的缜密思维和商人的精明头脑,在无依无靠的背景下,通过分期购房成为有产一族,在冯世杰、叶晓明、刘冰退股后,在格律诗公司表面看起来最危险的时刻,肖亚文当机立断,买下三人退出的所有股份。很快,她一跃成为公司最终的大股东。她的过人之处在于,建立在学识与认知基础之上的会看人、明事理。会看人,让她透过丁元英,揣摩到事物真相;明事理,让她审时度势,能够做出正确抉择。在她眼里,丁元英虽有魅力,对女人而言并“不实惠,没有女人想要的那些东西。”基于这点考虑,她理性又自持地将丁元英定位在熟人与朋友的位置,以确保其价值。于所经之事,步步为营;于男女之情,冷眼观之。肖亚文活得格外现实。归根结底,还是文化属性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的人生结局。

  最后用丁元英在剧中的一句话结尾吧,“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经。一悲一喜一枯荣,哪个前生注定。袈裟本无清静,红尘不染性空,幽幽古刹千年钟,都是痴人说梦!”你我皆是凡人,匆匆人事一遭,不昧因果,自在随性,做一个真实的自己就好!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19

  我用了一天2小时的时间。减去睡觉6小时。吃饭其他2小时。共计16小时看完24集的天道。第二次继续感悟很深。如下。

  芮小丹。丁元英此剧我在十几年前已经仔细看过了。感触很深。

  这次再次走进灵魂。人性还有智慧的综合剧情内。到现在这个剧还是让人灵魂得到洗礼。让精神释怀。让人性体现。

  丁元英的理性和人性本质的透彻。加上思维宽广带来的'逻辑推理。以及胸怀宽广之下男人独有的怪异魅力。使我敬佩。

  芮小丹。刚强的个性。以及知识和技能的结合。加上漂亮女人背后女性独有的母爱特性。演绎了这场情爱的经典故事。

  生意过程顺延加上人性不可逆转的贪婪天性。造就了形形色色的人。我们改变不了他人。只能我顺应这个社会。在社会夹缝中扮演着那个天天穿着戏装敲锣打鼓的自己。这就是社会。

  能把自己洗出来。活出自己。即便违背伦理。不影响别人。不触犯法律。怎么能活出精彩。那才是真正的人生

  注。十多年来里面的两首歌。天国的女儿。和流浪者之歌都在我的手机里下载保存。从未丢弃过这两首歌。听他们能让你的灵魂随之在空中飘荡自如......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20

  近日看电视剧连续剧《天道》,想与朋友们分享一点自己的肤浅观后感。

  电视剧设置了两条线,一条是爱情线,一条是扶贫线。

  我认为以男女主人公爱情的一条线,把人性、人情说得个透彻。男主人公宁缺毋滥的爱情观超凡脱俗,“我不想摧残女人,也不想被女人摧残”是对爱情的高度觉悟,如果在外貌、内心思想、人生格局上两个人都不能够两相平等,那样的婚姻,无疑是相互摧残。而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爱情就达到了相互欣赏、相互影响、相互愉悦的层次。

  以女主人公向男主人公要一份礼物为一条线——“扶贫”。整个事件表现的是,先富起来的并不能主动地、自觉地去拉扯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们,必须有强硬的手段和方法才行。扶贫也仍然需要贫困者自己觉醒、自己觉悟之后,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经过不懈努力达到致富的目的。自己没有领悟、觉悟,外力的帮助无济于事。

  剧中人物刘冰捧着那一沓白纸从高楼跳下的那一幕,是电视剧用艺术的语言告诉观众:人生就是一张白纸,需要自己在上面绘制蓝图,他人无能为力。他人教导的、引导的、指点的、帮助的、给予的,你如果感受得到,那是被动接受,不会变成自己的;你如果领悟得到,那是自觉接受,也还是没有变成自己的;你如果能够觉悟得到,那别人的思想和行为就在你的心里产生了影响,触动了你的心灵,进而启动你的思维,那样就会变成自己的思想行为,或许慢慢的在你这还会有升华。刘冰始终没有认真学习静心读书,缺乏思想内涵,缺乏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和分析能力,只有人云亦云,只有在狭隘的自己利益范围里算来算去。他只飘在人的.生存基本需求层面,而内心又一直都有想要被别人认可的外在需求,而这种需求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虚荣的实质是自卑。自卑又不自知的人,总是难以扶起的。

  人那,什么时候向内求学养,求修为,求觉悟时,什么时候就能够摆脱虚荣、去掉自卑、增强自信。自信的人是可以活得自在洒脱的。

  整部电视剧贯穿全程的是“文化属性”。小丹审判王明阳的那一场戏,实际上是对文化历史中“弱势文化”审视与反观,是站在一个历史高度的反省。与之相呼应的是,小丹去延安参观,回应了“强势文化”的根本内涵: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百折不挠,迎着困难,奋勇向前,军民团结,官兵一致。这样的文化才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强势文化,才是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21

  朋友推荐《天道》这部剧,点开第一集后一发不可收拾,于是用了一个星期在闲暇时刷完了整部剧。关于这部作品,每个人看完都有不同的思考。或者说同一人每看完一遍都应该会引发一些新的思考,这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片、爱情片,据说不少商业、教育行业都有推荐这部剧。

  从名字而言就意境高远,天是道,是事物规律和自然法则,整部剧中佛、道、基督之警句让人不断的陷入思考之中。

  主人公经过名利场后,淡泊的'生活方式,让人不禁想起尼采的那句话,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问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一次酒醉后的那首诗,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醉舞经阁万卷书,坐井说天阔。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祸福,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更能表明其当时的内心所想,身临其境。

  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话贯穿全剧,是主人公思想的概括,似乎超越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

  还有一个词叫文化属性,提出了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概念,并用全局去阐释,自助者天助的强势文化。但无论剧中人,还是现实中的大多数人,却依赖着靠他人的弱势文化,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实在不行就想着依靠神灵。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22

  灵感需要刺激,但是这样让人痛彻心扉的灵感还是少来吧。

  湘推荐的《天道》看完了。如果不是心情悲伤什么事都做不下去,也许还不会有这个耐心看进去。

  很不错的剧本,构思新颖,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但是沉下心来看却是有很深刻含义,从音响行业这个商业题材入手来反映国内经济市场的冰山一角,揭示了一些商业模式的运作内幕,及城乡巨大贫富差异的社会问题。

  高人丁元英,不是普通知识结构的人能读懂的,貌不惊人的王志文把丁元英这个角色演绎的非常好,以至于我在想我们国家的权利机构里如果能多几个丁元英这样的“神人”该是中华民族多大的福音啊!

  剧中提出透视社会的三个因素,技术制度和文化,多次提到文化属性这个词。虽然受知识层次的局限有很多看不懂的,但是该剧看后有触动,有思考。

  用芮小丹的爱情故事做媒介,然后顺势引出所要表现的剧情主题,杀富济贫,平衡贫富两极分化,改变商品成本结构,林雨峰一个人的死换来一个贫困乡村人的脱贫故事。手法自然新颖引人入胜。

  名角不多,我熟悉的只有王志文和左小青,两个中心人物足足的抓住了观众的眼球,角色性格人物形象演绎的酣畅淋漓,剧中每个角色都有特定的代表性,在表演的细节中展现着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像,很受教育。

  丁元英是智慧的化身,芮小丹是女人中的极品。由此演绎出的'天国之恋悲壮打动人心。

  亚文,欧阳雪,韩楚风,在剧中是友谊和铁闺蜜的代言,当今独生子女时代在社会上打拼,除了自己的努力,拥有友谊和伙伴是多么的珍贵和重要!品性,人格还有双方真诚的付出给予和信任才能获取这世上最可贵的情感财富。

  冯世杰无疑是现今社会农村里先进的群体代表,有一定的眼光和公心。淳朴善良勤劳的本性是我们民族的根本。守住这份根本,再经过知识文化的浸泡,就会成为支撑脊梁的精英!

  叶晓明,有点小聪明,不能吃亏,因此他参不透丁元英的大智若愚,所以永远也占不了大便宜,结局就是看着别人弄潮。

  剧中最惨痛的是刘冰,是一个活不明白的人,想着靠投机发财,过上天上掉馅饼的好日子。为了私欲而摒弃良心,违背为人之道,最终自己葬送了自己。

  好的文艺作品荡涤心灵,《天道》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思想深刻的文艺作品。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 23

  天道是一种文化属性大指社会的文化历史、宗教信仰;小指人的文化及受教育程度。

  主人公丁元英是一个心理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他具有着不同的思维逻辑、处事风格。他遵循天道、人道、法道。其道在与‘觉悟’。觉悟那么不成方圆,即方中有圆;圆中有方。一个看似复杂的现象都是由假设干个简单组成,人文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增加着各种色彩,而恰恰丧失了最珍贵的,也是最原始的简单,即文化属性,脱离了天道。

  丁元英是一个被世人看做‘鬼才’的人;而芮小单用剧中的话来讲那么是‘天国的女儿’,在拥有金钱、地位的同时干着一份天职的工作。在世人眼中的两个另类,得到了灵魂上的共鸣,从对方身上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元英一直寻找的简单,小单需要的理解、认同),他们相爱了,他们的爱是‘天国之恋’。只有他们彼此才是懂对方的人,从灵魂深处到达了一定的思想境界。

  芮小单一个活的简单、死的伟大的女人,在她身上把‘道’表达的是淋漓尽致。丁元英看得懂其他所有的人,但惟独读不懂她,只因她活的简单。

  欧阳是一个非常务实的女人,肖亚文那么是一个非常理性的女人,三个不同的女人,代表着三种不同类别的成功女性。而她们的共同点是经济独立、思想独立、生活独立。

  强势的文化、伦理、道德逼死了林雨峰、小明,但他们在丁元英那里得到了一块净土,找到了生命的归宿,灵魂上得到了抚慰。

  我觉的这部电视剧你除了欣赏丁元英外,还喜欢其中的那三个女人及西安的文化、延安的壶口瀑布吧!

  在生活中你也属于另类。你是由元英的‘道’,林雨峰的英雄气,父亲的熏陶和自身的因素组成的。男人和女人是一个整体,“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是一个借口,相信你也会找到属于自己‘天国之女’。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09-19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11-09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11-12

天道电视剧观后感精彩10-22

天道这部电视剧的观后感02-17

电视剧《天道》观后感(精选34篇)08-23

天道电视剧每一集观后感10-18

《天道》观后感11-03

《天道》观后感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