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时间:2022-05-07 11:27:23 观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导语: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不仅真实接地气,而且把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为民办实事的点点滴滴展现得淋漓尽致。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

  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1】

  继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在新疆首映后,5月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联合会(以下简称“自治区文联”)联系工作实际,结合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对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天山南北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及“访惠聚”工作的意义,召开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座谈会。

  座谈会特别邀请了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导演西尔扎提·牙合甫,编剧李牧时,演员梅丽古力·艾买提、巴赫提亚·艾则孜等主创人员在现场分享了影片创作背后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包括整个剧组在编剧前的付出,创作和拍摄过程中对影片情感的重点表达,对艺术风格样式的确定,以及对民间音乐舞蹈为载体的挖掘,对纳格拉鼓如何贯穿整个电影情节的斟酌等方面创作背后故事进行了讲述。

  自治区文联摄影家协会主席李学亮,自治区文联《西部》杂志社社长、副编审黄永中,自治区文联《新疆艺术》(汉)杂志社社长、一级作家黄毅,自治区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副研究馆员彩才等来自新疆文艺界的10多位艺术家,对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进行了分析,并发表了影评。

  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新疆作家协会主席阿拉提·阿斯木说,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有思想,艺术传达方式独特,让人感动,让人思考,积极向上的电影,题材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感染力强,充满正能量,是一部象征关爱和希望的影片;通过电影的形式去极端化,建设健康的现代生活,是一部鼓励各族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创造更加美好生活的优秀影片。在当前我们落实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进程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观影时,我屡屡被震动、被打动、被感动,眼泪夺眶而出。”自治区文联《西部》杂志社副主编、编审张映姝说,在主题的深度开掘基础上,影片在艺术呈现上也不乏精彩之笔。“鼓”这个意象贯穿始终,它代表着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代表着维吾尔族的优秀文化和传统,是群众的心声,更是以工作队为代表的正能量与极端宗教势力对抗的象征物。从偷偷地打鼓,把鼓锁起来,收藏鼓,心甘情愿送鼓,到最后鼓声响起来,从一面鼓到几十、几百面鼓被击打,这一跌宕起伏的过程展现出工作组用真心、诚心、爱心、耐心、细心换得了民心,赢得了民心,也体现出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 张新生总结时表示,《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彰显新疆文艺家责任与担当的佳作。文艺创作应当有正确的艺术追求,要立足于具有稳定性的精神传承,潜心发现现实之真、人民之善、生活之美;文艺创作要有扎实的生活积累,关键是创作者要植根生活沃土、汲取人民滋养,以精心打磨的细节真实,忠实践行文艺创作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原则;我们要认真总结这部电影的创作经验,以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的“鼓声”激发广大文艺家的创作激情,把学习总目标、贯彻总目标、落实总目标的政治要求,融入文艺创作实践各个方面,努力为各族人民奉献更多文艺精品,为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实现新疆长治久安,作出文艺战线和文艺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据了解,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影片艺术地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新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

  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2】

  近日,天山电影制片厂2017年重点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分别在北京、新疆举行首映式,影片带给疆内外观众强烈的震撼。《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宏阔的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最终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艺术再现了近年来新疆社会稳定、民生改善、民族团结、事业进步的生动现实,表现了各族干部群众为实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携手并进的良好精神面貌和高昂斗志。今日,本报刊发4篇专家学者的文章,为读者深度解析这部优秀影片的成功之处。

  一次心灵的震撼

  董立勃 自治区文联副主席、新疆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自治区“访惠聚”驻村工作在新疆大地上全面开展以来,每一个人都深深地感受到了社会方方面面发生的巨大变化。党和政府派出的大批干部走进了村庄,带领着各族群众与“三股势力”进行斗争,狠狠地打击了“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天山南北到处可以看到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祥和景象。而作为这一个文艺工作者置身其中,不能不在兴奋和激动中,思考着如何用文艺的形式去描绘这火热的现实,去歌颂那些为了祖国的利益而甘愿奉献一切的干部群众。

  天山电影制片厂的艺术家们首先行动了起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在厂长高黄刚的带领下团结一心,深入基层搜集素材,组织专家反复论证,剧本几易其稿,克服了拍摄中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终于在2017年的春天,推出了这部名为《塔克拉玛干的鼓声》的故事片。作为第一部反映“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文艺作品,它的问世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各界的关注。

  说真的,我是带着担心和期待的心情走进电影院的。担心的是这个题材的创作难度太大,一些话题比较敏感,会影响主题的深刻表达。但同时又期待着这部作品会成为一朵报春花,为同类题材的文艺创作提供经验和启示,给新疆文艺的春天带来一花引得百花开的繁荣景象。

  我不知道别人在看这部故事片时,有什么感受。我只能说,影片开映后,这个讲了一百分钟的故事,让我觉得还没有看够,灯亮了以后,还坐在椅子上不愿意离开,还想继续往下看。因为我的'整个身心还沉浸在故事的氛围里,深深被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的鼓声震撼着。也就是说,我的担心没有了,我看到了我期待的东西。

  每个民族都有表达内心情感的方式,维吾尔族热情豁达乐观的天性,使得他们生活的地方被称为歌舞之乡。但近些年由于宗教极端思想的毒害,许多美丽的乡村开始变得压抑沉寂。这部故事片虽然没有直接让那些可恶的宗教极端分子露面,但透过大量真实有力的情节,还是让我们感受到了宗教极端势力给社会和民众造成的伤害。婚礼上听不到笑声和歌声;一个热爱舞蹈的美丽少女,被剥夺了自由,还要被逼着早早嫁人;敲了一辈子纳格拉鼓的老人,不得不把鼓藏到箱子里,只能在半夜里偷偷地拿出来抚摸一番……黑雾笼罩了乡村曾经蔚蓝的天空。

  然而这一切,都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到来以后发生了改变。从机关走进村庄的各族干部,和村民们一起日出而起日落而息,别看他们人数不多,但他们特殊的身份使他们像是太阳的使者,不管走到什么地方,都会给人们带来光亮和温暖。

  在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村子里有了第一条柏油路,从此不管是刮风还是下雨,村民都不再受到泥泞和沙尘的困扰;村里建起了可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的广场,让村民们尤其是年轻人有了学习知识休闲娱乐的场所,大大挤压了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空间;工作队把农业技术人员请到田间地头,给农民传授种植红枣的先进技术,让村民致富的梦想变成现实;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走家入户,送去的不但是柴米油盐,更是党和政府的贴心关怀。

  电影中一幕幕感人的画面,是“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真实呈现,并没有进行什么艺术的夸张和虚构。工作队队长何建疆母亲病危不能前去看望,坚守在岗位上直到传来母亲病逝的噩耗。他握着手机泪流满面的神情,让人无法不为之动容。正是众多的工作队队员的敢于担当和奉献牺牲,才最终让南疆的乡村响起了久违的歌声,而一群男人在天地之间摆出的威武的鼓阵,把整部电影推向了高潮。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来得正是时候,它将会带给每位观众一次心灵的震撼。希望有更多的艺术家投身到关注现实弘扬主旋律的文艺创作中去,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激发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和决心。

  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3】

  5月3日下午,新疆文联召开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座谈会,电影主创人员和文联专家代表共同座谈讨论该电影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特点。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以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各项社会事业发生的巨大变化为时代背景,以自治区正在开展的“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驻村工作为叙事线索,讲述了一个名叫阿依古丽的小女孩在驻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实现舞蹈梦想的动人故事。

  自治区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张新生在座谈会上说:“天山电影制片厂的新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关注现实、弘扬正气、艺术精湛的好电影。尤为可贵的是,影片直面宗教极端思想蔓延的严酷现实,以艺术家与人民同爱恨、共情仇的崇高情怀与艺术担当,深情叙述淳朴善良的维吾尔族群众因极端思想影响,隐匿在心灵深处的情感痛苦和精神创伤,以动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弘扬了各族群众拒绝极端思想,创造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幸福生活的时代主旋律。”

  自治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阿拉提·阿斯木说:“影片《塔克拉玛干的鼓声》是一部有思想、艺术传达方式独特丰厚、让人感动、让人思考、积极向上的影片,非常贴近现实生活。影片让我们看到了思想的力量和艺术的盛宴,几乎所有的`画面和细节都蕴含着以情动人的美学理念,流淌着浓浓生活味。”

  自治区电影家协会秘书长、副研究馆员彩才说:“《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做了大胆的尝试与试验。例如,影片中的纳格拉鼓本身是一个民族民俗物象,电影充分地运用仪式化十足的民俗现象,通过镜头放大后被拔高为一种文化奇观或者说文化盛宴,这对观众来说是一种震撼的观影体验。”

【《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塔克拉玛干的鼓声》心得体会09-05

电影《塔克拉玛干的鼓声》观看心得体会(精选5篇)08-18

腊鼓声声07-09

腊鼓声声07-09

我的世界有鼓声作文07-13

穿越塔克拉玛干作文09-04

塔克拉玛干沙漠上系上绿色腰带阅读训练11-04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原文及译文注释02-02

《海洋》观后感 海洋电影观后感10-29

《战马》观后感 电影战马的观后感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