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
导语:《朗读者》用文化、情感感染人,引导观众关注阅读,引导观众更加关注阅读中的人生趣味。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第十一期《朗读者》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1】
《朗读者》以那一天为主题,特别邀请了诸多知名人物前来参加。而江疏影更是作为嘉宾在当天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以及让人感动的惊奇物语,在场的观众也被江疏影所经历的往事所感动,不少网友还因此纷纷落泪。
江疏影毕业后不按别人的轨迹走,留学英国丰富人生体验
江疏影从小学习艺术体操,16岁开始接拍广告,200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当时她的同学还有陈赫、郑凯。但是江疏影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进入娱乐圈拍戏,而是选择到英国继续深造。
节目中,江疏影分享早期留学的经历,当时有一本1000多页的经济学科书,对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的江疏影来说简直是天书,但是她咬紧牙关查字典把每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写在书上,最后把这本书“啃”下来了,到了毕业后这本书舍不得扔,至今保留着。不仅如此,由于自己一人到国外,举目无亲充满了无助感,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只能蹭邻居家的网,有时候连不上网甚至会痛哭。虽然当时过得如此艰难,但也不后悔“那一天”的选择。
回国后27岁“高龄”出道的江疏影,也曾受过外界的质疑,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年选择留学的“那一天”,同时感谢道“那段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造就了有价值的我,造就了我跟其他人不一样”。究竟“那一天”还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作为台湾话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老戏骨之一,金士杰在之前的很多年里都只活跃在话剧艺术的世界中,很少参演商业影视剧。不过近年来,观众们却经常能在各种商业片中看到这位演技明显高出一筹的老戏骨,其精湛的台词功力加上细致入微的表演甚至经常把主角的光芒都掩盖过去。而能让这位特立独行的表演艺术家入世的转折点,或许就在他的一对龙凤胎出生的那一天。
据悉,节目中的金士杰曾透露,自己在年轻时只专注与自己的剧本和故事,生活朴素的他甚至都不用手机,与当前的时代发生脱节。并且知道57岁才宣布结婚,而他的妻子也为他生出了一堆及其可爱的龙凤胎。金士杰对此十分感动,尤其是在自己得到孩子的那一刻,他感慨的表示居然在自己手中得到了另外的生命,同时也第一事件想自己的96岁高龄的爸爸哭喊出这一喜讯。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2】
朗读者一直倡导这样一种用生活勾连人与文学的理念,读的不是文本,是故事,更是情怀。当老戏骨金士杰遇上知性聪颖的主持人董卿,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据悉,在这期节目中,金士杰将谈到很多关于孩子、关于父亲角色的故事。熟悉金士杰的人都知道,在之前的很多年,他一直不婚主义的支持者,与其说是对抗社会,还不如说是因为骨子里的悲观主义,让他害怕自己没有能力把另一个生命带到世界上来。然而,当花甲之年的金士杰成为了父亲,幸福也以一种他没有过的姿态,让他的后半生变得很不一样了。为什么会改变坚持这么多年的想法?很多人都会问起,金士杰曾经说过,他是因为玩了一个叫云霄飞车的游戏,对人生有了新的思考,后来才决定结婚的。关于这个问题,在《朗读者》他会怎样跟观众分享?
从不婚主义到为人夫为人父,金士杰相信人生是为一段旅程而来。初为人父的他,对孩子最美的愿望是,“我给了他春天,他就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在电影《剩者为王》里,金士杰就饰演过一位父亲,面对三十几岁未嫁的女儿,他说:她不应该为父母亲结婚,不应该在外面听什么疯言疯语听多了就想着要结婚。她应该想着跟自己喜欢的人,白头偕老的结婚,昂首挺胸的,特别硬气的,憧憬的,好像赢了一样。其实金士杰对待儿女的态度也是如此。正如金士杰的父母给他的自由一样,从来都是肯定他、鼓励他,支持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因此才让他成为了今天的金士杰,成为台湾现代剧场开拓者及代表人物,成为我们眼中的老戏骨。
《最后十四堂星期二的课》是金士杰老师的话剧代表作,他用他的`方式,诠释了他对于爱情、工作、家庭、宽恕、死亡、衰老等人生大课的理解,或大笑、或大哭,每一样都是人生真谛,每一样也都是金士杰本身。“你必须追寻生命而且拥抱生命!而且,当你如此做了,有时候生命也会回过来拥抱你,而这种经验是你永远无法相像的!爱!爱是唯一理智的行为。如果我们没有爱,就好像小鸟折断了翅膀。”戏如人生,金士杰教你迟早要上的“14堂课”。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3】
就在骤然火起的中国诗词大会刚刚过去没多久,董卿主持的新一档节目《朗诵者》又让观众们大饱了眼福和耳福。当然,心灵才是最大的受益者。节目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那些“朗读者”带着真情,伴着实意,给我们献上了一场场无与伦比的视听盛宴。
看了《朗读者》首播,朋友说,她似乎遇见了多年前的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己和未来希望的自己。这些普通中不普通的人,他们用最真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力量,让我们收获了意想不到的经历、感悟及反思;他们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美和旺盛的生命力真的挺好,让我们仿佛都回到了起点。一个人,一段文,这是一种诗意的情怀,而美的生活从来都不能缺少这些。
这些节目像一股清流,它洗涤、净化都市里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慢下来”用心做节目,真是稀缺而有价值的电视文化,它走进了心里,这样的遇见真的很美!
文化类的节目越来越受到关注,或许是因为被快网络时代的浮躁影响的人们,开始注意到了那些其实非常珍贵的东西,这些东西都需要你很慢又很平静得去感受自己的内心。文化节目在鸡年闻鸡起舞,让人高兴的同时,却感叹独木难支,这股清流可能难以成为主流。主持人董卿也表示,“我并不认为这些节目得到关注,就标志着中国文化类的节目就开始大火或者说迎来了新的春天,但是起码它是个风向标,大家的关注给我们带来了鼓舞。文化类节目真的不好做,它需要更精心的设计。”
在这个浮躁和功利的年代,优秀的传统文化已经被忽略,又有多少人会静下心来阅读,即使是诗词大会,更多的是关心武亦姝年少成名的家长。引发的诗词热绝不能仅仅热这一时,让人心血来潮去背背唐诗宋词,更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人心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传承下去。
而在这种文化大环境的格局下,不是一个两个的节目能改善的,不是一朝一夕之力,而是需要文化底蕴的慢慢积累,细水长流,也许我们该期待遇见更多的文化清流。
【第十一期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朗读者第十一期那一天观后感05-03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05-03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05-02
观看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05-07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范文05-04
央视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05-03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800字05-07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600字05-03
朗读者第十一期观后感800字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