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
导语:《朗读者》第十一期以“那一天”为主题,那一天你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第十一期《朗读者》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1】
世界上的每件事都是流动的,过去决定了现在,现在预示着将来。然而总有一个时间节点,在那一天,聚焦着整个事件的关键时刻,让所有人为之铭记。4月29日(周六)晚,央视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即将播出第十一期节目。本周,《朗读者》将以“那一天”为主题,邀请到前外交部礼宾司司长安文彬、中国南极科考奠基人郭琨、著名表演艺术家金士杰、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特级摄影师姚建中、中国内地女演员江疏影等嘉宾一同在朗读中分享生命中最难忘的那一天,和那些令人惊奇感动的细节。
江疏影毕业后不按别人的轨迹走,留学英国丰富人生体验
江疏影从小学习艺术体操,16岁开始接拍广告,2004年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考进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本科班。当时她的同学还有陈赫、郑凯。但是江疏影大学毕业以后,并没有和其他同学一样进入娱乐圈拍戏,而是选择到英国继续深造。
节目中,江疏影分享早期留学的经历,当时有一本1000多页的经济学科书,对于从零开始学习英语的江疏影来说简直是天书,但是她咬紧牙关查字典把每个单词翻译成中文写在书上,最后把这本书“啃”下来了,到了毕业后这本书舍不得扔,至今保留着。不仅如此,由于自己一人到国外,举目无亲充满了无助感,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只能蹭邻居家的网,有时候连不上网甚至会痛哭。虽然当时过得如此艰难,但也不后悔“那一天”的选择。
回国后27岁“高龄”出道的江疏影,也曾受过外界的质疑,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当年选择留学的“那一天”,同时感谢道“那段经历,造就了现在的我,造就了有价值的我,造就了我跟其他人不一样 ”。究竟“那一天”还发生了怎样的故事?
60岁喜获龙凤胎,金士杰感慨花甲得子心路历程
作为台湾话剧界最具影响力的老戏骨之一,金士杰在之前的很多年里都只活跃在话剧艺术的世界中,很少参演商业影视剧。不过近年来,观众们却经常能在各种商业片中看到这位演技明显高出一筹的老戏骨,其精湛的台词功力加上细致入微的表演甚至经常把主角的光芒都掩盖过去。而能让这位特立独行的表演艺术家入世的转折点,或许就在他的一对龙凤胎出生的那一天。
年轻时,金士杰一直抱定不婚主义,专注在自己的剧本和故事中,他骑自行车、穿旧衣服、不用手机,现实生活与时代几乎脱节。直到57岁时,金士杰突然结婚,然后在花甲之年喜获一对龙凤胎。对于孩子出生的那一天,金士杰用“奇幻”来形容,“我是一个凡人,怎么会在我手上出现另外一个生命。”彼时,金士杰的父亲都已经96岁高龄了,他第一时间打电话给爸爸,老爷子在电话那头高兴得边哭边叫喊。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2】
如果有人招手说来呀,我当然还会去央视这个豪华大包间朗读,而不是在悄寂的书桌上静读。
人总是会凑个热闹,对不对?
可我读过的最好的书,司马迁,张岱,托翁和妥斯托耶夫斯基,茨威格,狄金森,张爱玲和张晓风,包括金庸和古文观止,包括尼采和北岛…… ,都在无人打扰的地方。
八零年代在阿克塞,老跑到学校外山沟里读《十字军骑士》《斯巴达克思》。兰州黄河边,找没人听见的水洼子,听青蛙们求偶如鸡鸣,我兀自高吟《孟子》,或死啃《左传》。暑期人走光光,正是裸肉一身、轻松上阵猛攻《庄子》之时。有分教: 一头雾水,蝶人不分,又自以为是。
九十年代带班,四平米冷冰冰的教师休息室是读丰子恺先生的疗伤去处:班均分上不去,整日枯守苦守,同情孩子们被试卷关押,喜欢着他们作文里一点点灵秀真纯,又抱怨着没带上六十五个北大清华的苗子…… 。看完班级排名榜,开完“严防死守”主题大会,再回到小房间冰凉板凳上,会晤温醇仁善的丰子恺,临摹几张报纸的《自叙帖》,就再次喘息过来,嘴脸又是个完整的人了,就又想反思上过的《雷雨》,谋划《庖丁解牛》上出点新意,写一篇永远不发表的杂文。
现在?星期天上午懒觉,可以把伸缩床头灯跟狄更斯一起抱在怀里漫读。
马桶也是好地方。
小树林,嘿,那还用说?
一圈子台灯最本质,你把那一小坨明亮放在漆黑夜的戈壁滩上,也足够隔开荒凉与丰美。
偶然看一段央视,人人都说的《朗读者》气派成这样,还是没想到。
阅览室色彩光华流金泻玉,一切珠光宝气,像港台武侠片神怪洞府,像富豪土豪或CEO宅第,像KTV包间,亦或就是个明星秀场,有些明星如斯琴高娃,来一段也来彩且飞泪。只是,这不太像个读书人聚会之地,也绝非我为抵抗寂寞满足好奇而不觉捧卷痴迷的那些去处。
第十一期朗读者观后感【3】
“朗读”是一部分,“者”是一部分。“朗读”是和文字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而“者”是和人有关的一部分,是大千世界各种人给我们带来的启示。这两部分都是我感兴趣的。所以,未来节目一定不仅仅是朗读,你首先看到的还是人,人生命之中发生的故事、留下的痕迹。所以,《朗读者》归根结底,就是一个人和一段文字间的关系。
这些东西不哗众取宠,被遗忘在角落,我们今天就是要把它们打开,呈现在观众面前,看一眼你就知道它们有多好。我觉得好坏大家都有自己的审美。为什么“诗词大会”这么受欢迎?就是因为这些东西我们平时忘了,央视提供这个平台让我们温故而知新,大家就觉得特别满足,因为好的.东西永远总有需求,好的精神食粮总是供不应求。如果大家能安安静静地看完这期节目,觉得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我就特别满足。如果在节目中这段没听够,再重新翻一翻,回去再看一看,就更好了。其实,这本书可能就在你的书架上,只是你很久没翻它了。
电视节目的关键,常在人的魅力。第一期播出后,《朗读者》的豆瓣评分达到了9.4。节目抓人的秘诀在于,它不是就文字论文字,而是借着朗读,把朗读者背后的生命故事带到人前,引发共鸣和一点思考。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
节目还体现出了层次感和丰富的细节,因此简单的节目模式看着并不单调。朗读者的出场顺序是有讲究的,前后的故事与文本有联结与呼应。“遇见”的既有大爱,无国界医疗互助之爱、文化艺术永恒追求之爱,也有小爱,亲情与爱情。节目以李云迪的钢琴曲开场,以台湾民谣之父胡德夫的《匆匆》收尾,气氛圆融、统一。涉及到需要专家解读的文本,康震教授也只在必要时出来点评一二,没有给节目添染太多学究气。
总之,这是一档有着人文精神追求而又不那么曲高和寡的电视节目。重新做回一个朗读者,重新来关注文字和生命的故事。
然而,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电视节目在把自己从曲高和寡处拉下来的同时,也要清醒意识到,观众对文化类节目的追捧和热情,节目播毕后并不能多少化为对知识渴求的内在动力。这是人文类节目的最大局限性。以各种维度而言,《朗读者》等高分节目的热播都只是一股清流,而不能预兆着文化春天的彻底到来。
【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相关文章:
观看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05-08
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400字05-02
第十一期朗读者那一天观后感05-08
朗读者第十一期那一天观后感05-03
《读者》观后感02-05
精选《特朗勃》观后感02-19
《朗读者》观后感精选11-14
《朗读者》的经典观后感01-04
《朗读者》观后感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