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精】
认真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摔跤吧爸爸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
给这部电影打五星。
前半段看到爸爸逼两个女儿起早贪黑地训练、在印度这样传统的国家把她们头发剪掉、调整她们的饮食来实现体重增长等等,以实现他年前时未实现的梦想让我想起中国的父母的样子,所以我心理觉得不赞同甚至有些反感这位父亲。
现在想来,当我心里的想法和电影里两位女儿的内心呐喊是一样的时候,不是说明电影很成功吗,能这样牵着观众的情绪走,着实厉害。
接着,父亲的做法由一个14岁要出嫁的女孩嘴里,道出事情的本质:“你们的父亲这样对你们,你们觉得他很坏吗?而我恰恰希望我能有那样的父亲。他要求你们进行刻苦地训练,说明他把你们当成他的女儿,他认真地爱着你们保护着你们。我只能走一条很多印度女人走的路,14岁出嫁,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人,跟他生儿育女,过上和我的母亲一样的生活。而你们可以选择另一条路,你们练习摔跤,就有机会去接触更大的世界,接触更多的人,还有机会让世界看到你们。所以你们不该感谢他吗?”我的心情随着这个转折,和二位女孩的不再与父亲敌对,认真投入父亲精心安排的各项训练去了。
影片后面还有一个触动我的点,就是当父亲被恶人关起来不能去现场指导女儿比赛的时候,女儿在最后关头要放手一搏,她脑中出现一个画面,是父亲儿时把他们丢进河里,在岸上对她们说:“女儿,你们要自己努力往上游,爸爸不能总是能救你!”不知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竞泪流满面,是为了父亲的英明睿智坚持和格局、也是为了女儿的成长独立。
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由阿米尔汗主演带出,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我也着实为演员和电影故事和导演点赞。我的邻居带着她的两个孩子去看电影,也给了非常高的评价。阿米尔汗真的是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他的电影看出,他确实是看到印度现存的问题,对印度的教育、女性、孩子怀着关注又希望能改变他们命运。另外两部他主演的电影也是五星推荐:《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2
5月2日,由印度男星阿米尔-汗主演的新片《摔跤吧!爸爸》在上海举行看片会,该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温暖幽默的励志故事,映后,有观众称赞剧情热血逗乐,摔跤竞技惊心动魄,画面充满异域风情。据悉,《摔跤吧!爸爸》将定档于5月5日全国上映。
作为宝莱坞最知名的印度男星,阿米尔-汗享誉国际,佳作无数。而过去阿米尔-汗也凭借着《三傻大闹宝莱坞》、《我的个神啊》等影片在国内的广泛流传而打下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其中《我的个神啊》更是以近1.2亿人民币创下了宝莱坞电影在中国内地的最高票房记录。
《摔跤吧!爸爸》是阿米尔-汗的最新力作,该片根据印度著名摔跤手马哈维亚-辛格-珀尕的真实事迹改编,是一部讲述女性为自己争取命运自主权并赢得尊严的励志喜剧电影:印度摔跤手冠军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儿子可以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不料命运的捉弄让他连生了四个女儿,偶然的机会他开始教授女儿摔跤,期间趣事多多,但也由此引发了一连串有关舆论、宗教等的社会话题事件。
阿米尔-汗在电影中饰演主角马哈维亚-辛格-珀尕,并经历了该角色的19岁、29岁和55岁三个年龄段。为此,阿米尔-汗先是完成了角色19岁的青年戏份;随后在短时间内增肥28公斤,以演出该角色55岁时发福的状态,此时阿米尔-汗的体重已达到了100公斤,俨然一位大腹便便的中年胖子,最后为了贴合该角色29岁摔跤手生涯黄金时期的体型,阿米尔-汗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在健身房挥汗如雨,不仅减掉了25公斤的赘肉,更学习摔跤技巧,练就了拥有八块腹肌的魔鬼身材,他的敬业精神也赢得了大批观众和粉丝的高度赞扬。
映后,有观众称赞该片幽默诙谐又不乏深意的剧情所感染,“这是一部非常鼓舞人心的励志影片,不仅有浓浓的喜剧效果,还非常的励志感人。”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3
在我的印象中,印度影视一贯以其异域风情及歌舞魅力感染人,《摔跤吧!爸爸》却将父爱和梦想结合得如此完美,并且聚焦金牌意识和女权意识,整部影片呈现出一种破而后立的格调,既有对现实的鞭笞,又有打破传统的勇气,动人心弦,令人热泪盈眶,也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写点东西。
父爱
曾经是印度摔跤冠军的父亲,在为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之后,希望生个儿子来完成自己未实现的梦想,赢得世界级比赛金牌,但事与愿违,妻子连连给他生了四个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女儿在打架中战胜了男孩,这让父亲眼前一亮,有了类似“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灵感,决定对其中两个女儿进行摔跤训练,帮助他实现夙愿。在现代家庭教育的语境之下,这位父亲很容易被冠以“自私”、“偏心”、“虚荣”的帽子,以自己的权力改变女儿的命运,逼迫女儿做她们不喜欢的事情......随着剧情的发展,父亲对女儿从事摔跤事业的规划,其实是爱的成分大于父权的成分。印度的女性地位不高,常被当作家庭附属品,很多女孩子未成年就步入婚姻,过上了繁杂而艰苦的家庭主妇生活。而影片中,摔跤老爸一直怀揣着冠军梦,偏执地想将梦想延续到下一代,以“暴君”形象对两个女儿展开魔鬼式训练,甚至将女性象征的长发给一剪没了,两个女儿为此搭上美好的童年时光,乃至青葱时光,不仅仅要承受着身体上的疼痛,还要饱受外界的非议和嘲笑。也许你会说,剧中父亲独断专行,丝毫不尊重女儿们的个人意愿。但是,女儿们所承受的磨难,又何尝不是别的女孩所仰望的幸福?他引导女儿们进入体育竞技行业,彻底改变了女儿的命运走向,把女儿变成了一个拥有世界视角的现代女性。摔跤小舞台,社交大舞台,女儿所拥有的人生,其精彩程度要远远超过其他印度女性,这何尝不是父爱的伟大体现。都说父爱如山,深沉而厚重,不像母爱那样温润透彻,也许有时难以察觉,但只要你碰了壁受了委屈,他就一定站在你能看得到地方,为你加油打气。这就是父爱的力量,人生中最不可或缺的力量。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4
《摔跤吧!爸爸》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讲述曾经的摔跤冠军辛格培养两个女儿成为女子摔跤冠军,打破印度传统的励志故事,凭34.5亿卢比(约合人民币3.7亿元)创下了印度影史票房纪录。
阿米尔汉饰演的辛格一家生活在闭塞的村庄,这里从来没有出过学摔跤的女孩,两个女儿吉塔和芭比塔被灌输了辛格的冠军梦想,她们忍受着极其严苛的训练和他人的嘲讽。
影片中的父亲辛格的教育方式,引来了热议。的确,所有人都要承认,他把自己的女儿培养成了顶级的摔跤手,在这个意义上,他非常成功。但他既严苛又疯狂的训练方式,以及强制要求女儿完成自己未尽的事业的做法,却让有些观众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如此“强权式”的父亲,《今日影评》的嘉宾又会如何来看待呢?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潘若简在《今日影评》中表示:“没有最理想的父母,也没有最理想的教育,同样也没有最完美的孩子。好的教育是给孩子一个能够有自由意志的教育,让孩子有空间去选择。”
在影片中,印度的女孩子过了14岁就要嫁人,以后的生活,就是生孩子、做饭。她们的生活本来就无从选择。而辛格确实以强权的方式,给了毫无选择机会的吉塔和巴比塔一种新的可能性。
从人性上讲,父亲以自己的意志行事,不可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特殊的社会环境,女性的社会地位,使得父亲必须根据孩子的天赋来为她们谋划未来。以及,最最关键的一点,父亲其实做到了因材施教,毕竟他看出来了女儿们摔跤的天赋,并不是无由来地瞎折腾。
甚至可以这么说,父亲其实是难得的伯乐,因为他真的知道,自己的孩子就是摔跤的材料,不培养是浪费人才。虽说很苦很累,但是总比孩子一生碌碌无为、浑浑噩噩要好许多,他把自己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并没有错,因为孩子有这个天赋、条件,其次为国争光就是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不断地接力下去。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5
苦,永远为乐做铺垫。
许多人,包括吉塔和巴比塔,他们都会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当其他人在看漫画时,我却在学画画;为什么当其他人在打游戏的时候,我却坐在书桌前解奥数;为什么当别的女孩过着安逸和悠闲的生活时,吉塔和巴比塔都在苦练摔跤。
吉塔和巴比塔每天早上五点起床接受训练,她们被剪掉了长发,与男孩比赛,面对痛苦的训练,她们只能绝望地说:“为什么要摔跤?”
我们也如此,当我们坐在书桌前,做着似乎超乎我们能力范围的题目,左手撑着脑袋,右手握着笔,在草稿纸上抠着,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时,也会烦燥地对爸爸妈妈说:“我不想做了,我为什么要做这些题目?”
同时,吉塔和巴比塔也开始了反抗,调爸爸的闹钟,故意摔得很惨,弄坏灯泡,这些都只是想解脱那绝望的生活。
其实,我们有时候也是这样,遇到难题时,我们便悄悄看一看答案,便写了上去,完全不去思考解题思路,以为应付了老师和父母就可以了。
有了一点点成绩的吉塔开始骄傲和放松自己,成绩当然也落了下来,经过一次次失败,吉塔终于后悔没有听父亲的话,又开始像从前一样严格要求自己,用心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吉塔在奥运会上夺得了金牌。爸爸激动地热泪盈眶拥抱着吉塔和巴比塔说:“你们是我的骄傲!”
而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在那一点点的骄傲自满中学习成绩直线下滑,这才抹着眼泪后悔没听老师和父母的话,便开始勤学苦练。
无论是吉塔和巴比塔,还是我们,都一样,我们或许在遇到困难时都会退缩,但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人给我们指点方向,他们可能是父母,也可能是老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的谆谆教导、无私帮助,我们价值。
伴随着风趣的印度音乐,我品味了一个成长过程中不会遗忘的故事,也让我重新看待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愿我们终将成为电影中的吉塔和巴比塔,成为父母的骄傲!
也愿,我们都能“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6
今天观看了《摔跤吧,爸爸!》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辛格曾是印度的摔跤冠军,但却因生活所迫,没能实现为国家拿金牌的愿望,因此他把这个希望寄托到了即将出生的儿子身上,谁知妻子一连生了四个女儿。在一次偶然的机会,辛格发现他的女孩儿很有摔跤潜力,就决定要把他的女儿训练成摔跤冠军。在他和孩子共同的努力下,终于如愿以偿。
这部影片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辛格在训练他的女儿时,每天早早就让她们起床跑步进行锻炼,为了惩罚女儿的小小错误,他还把她女儿的头发剪掉,并给她们换上了男孩儿的衣服。看到这里,我仿佛回想起了我在舞蹈学校时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很严格,每天在天刚刚亮的时候就让我们下楼晨跑了,我们嘴里喊着口号“一二一”,整个班级脚下的步伐一模一样,老师也很负责任地一直看着我们。在我们练功时,我们最怕听到的就是练“后胯”了,因为很疼,首先我们要耗胯,我们一只脚搭在墙上,另一个膝盖搭在沙袋上,手抱头。虽然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但这五分钟就像过了一个月一样长,有的同学甚至疼到发抖,老师依然会一视同仁。当我们听到老师说:“下”时,每个人都松了一口气,脸上的泪水和汗水都混在了一起,就像刚洗了把脸一样。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训练了,老师喊着“一二三四”手上拍着响亮的巴掌,让我们的动作整齐化一,到了下课时,我们的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当然老师为我们也付出了不少,拍巴掌手都起茧了。所以说我们今天的成就,是与老师的辛苦分不开的。
因此,就像辛格的大女儿Geeta夺得世界冠军时说,她最最感谢的是她的父亲,我们也感谢我们的老师,其实我们应该感谢生命中每一个对我们看起来狠的人,如果没有这一个狠劲,又怎么做得好事情呢?所以,我也感谢我的父母,虽然她们狠心把小小的我送到广东那么远的地方去跳舞,但没有她们的舍得,就不会有我的成长。
《摔跤吧,爸爸!》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女性励志的的电影,当然看点还有很多,没看的读者们快看吧!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7
拿到冠军就会被很多人记住!(不是原话大概意思)。
爸爸:马哈维亚。观影过程中,其实有时候会认为他做的不对,比如妈妈Daya aur说:不能把自己的愿望强加在自己的女儿身上。马哈维亚说给我一年的时间,一年的时间如果我错了,那我就彻底放弃我的梦想。我突然对这个老爸有很大的改变,一年的时间,足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游遍全国,可以绕地球365圈。在赛场上、手术台上几分几秒都显得珍贵,何况是一年。但是,作为一生持有这个梦想的老爸,用一年的时间放弃一个梦想是多么难的抉择。他的梦想不是他自己一个人的梦想,是改变人们对女性只是家庭主妇的梦想,是国家的梦想!
第二次对爸爸产生不好的`影响是,和女儿吉塔的争论。感觉吉塔说的挺有道理,逛逛街、做点女生做的事情也不影响训练。她想要的生活。她教练教给他新的摔跤技术,她感觉比老爸的好。还为此吉塔和老爸比摔跤。最后老爸输了。她对巴比塔说:“总得有人来破除老爸的教法...(忘词了)”跟着吉塔的话走,当时我心里也觉得吉塔说的蛮对的,不能老是沉浸在自己的旧教法里,也要相信教练,毕竟教练也是国家对的教练。但是通过巴比塔的话,也说明了,爸爸确实可能是因为老了,才会输的。听着心酸。后来,通过比赛,证实了还是老爸的教法有用,毕竟爸爸是从小栽培的她的,最了解最懂她的就是爸爸!
妈妈Daya aur是值得尊敬的母亲。虽然嘴上说,不要在我的厨房煮鸡,她觉得家里都没买米的钱了哪来的钱买肉。但最后还是支持爸爸的梦想。影片里台词不多,但是演的很好,悲喜的表情淋淋尽致。
最搞笑的部分是全村人教他们怎么生男孩子的方法。在没有办法的时候,许多人还是选择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印象最深的部分是,爸爸训练女儿的片段。欢快的歌声里听不到是在怨恨爸爸(歌词都是怪爸爸),小孩子的可爱之处。
最精彩的部分是,摔跤比赛。这部分应该占影片中很高的分。在看过的电影中,例证一个人很厉害的,通过比赛也许就一两场,而且每场的时间都不多。精彩的镜头最多也就两个。但是看着影片,比赛还是很多,并且重要的比赛时间都很长,精彩的镜头也比较多。
写的有点糟糕,有时间可以去看看噢!亲身体会更深刻!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8
在印度的一个农村里,有一个贫穷的人家。一位严厉的父亲,一位慈祥的母亲,一位善良的表哥和两位可爱的女孩。
影片以表哥的视角为开头,介绍了这一幸福的家庭。父亲曾是摔跤冠军,他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成为一个摔跤王者,但生出来的却是两个女孩。父亲并没有因为两位是女孩而放弃,他对这对姐妹一直很苛刻,努力训练她们,最后两人都成为了世界冠军。
两个女孩不仅很努力,这位爸爸也花费了不少的心思,不惜一切代价来培养孩子。不管家里条件怎样艰苦,都给她们吃最好的食物;为了研究战术,不知看了多少遍比赛录像,从早到晚从未停歇过。可能孩子也不知道她们的爸爸付出了多少的代价,但爸爸总在孩子困难时积极鼓励孩子去勇敢地面对恐惧。
影片中使我印象最深的片段是后期比赛中,姐姐一次次战败,而妹妹一次次获得奖杯。这一个片段中姐姐与妹妹的成绩鲜明对比使我感慨万分。曾经,姐姐在爸爸的教导下,也是一次次获得辉煌,勇夺冠军。但离开父亲,到了当地最好的摔跤训练学校,跟了新教练脱离了爸爸的训练后,就开始享受生活开始堕落了,比赛成绩从而一落千丈。所以这里的事例告诉我们,即使脱离了严格的教育,我们也要不断的警戒着自己,不能像电影中的姐姐一样去不断的自我松懈下去。
可能作为子女的我们很难感受发现父母的爱,其实父母一直深爱着我们。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孩子。因此,我们应该多体谅父母。小时候我们总会依赖着他们,而他们也为我们扛下了许多困难,为我们的未来开辟了一条阳光道路。但父母终究不能陪伴着我们走完人生全程,路总得自己摸索着前行。而他们总会做一个旁观者,默默地支持着我们。当一块生活的巨石挡住了去路,我们无法自己推开它。这时,父母总会和我们一起去面对它,和我们一起想办法推开它。
父母总是报喜不报忧,而身为子女的我们也应该让父母少操一点心。未来的事总归要自己去面对,未来的路也要我们自己一步一个脚印的去走。我们要多去孝敬父母,因为以前父母为我们挡下了太多的事,现在我们也要去懂得感恩。父母的爱才是最无私的爱。
人间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爱。但我觉得,亲情之爱,才是最伟大最亲切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9
阿米尔.汗可能是我最喜欢的印度男明星了――我也不认识别的印度男明星――他的影片我看过三部,都拍得不错。分别是:《未知死亡》、《三傻大闹宝莱坞》还有今天要说的这部《摔跤吧爸爸》。
这部影片的故事主线很简单:一个虎爸,为了延续自己的摔跤梦想,玩命折腾女儿,最终成功。从两位女主人公――吉塔、巴比塔被迫训练时起,我心里就在想:这不就是报纸上,我国著名钢琴家,某郎的童年故事吗?后来一看电影结尾,果然真人真事。
片中的很多细节,闪耀着许多人性的光辉,让我很感动。特别是在接近片尾过程,我似乎还听到了观众为里面的人物鼓掌和加油声。这个充满励志的故事,也让懒惰的我极为惭愧。甚至过后还感叹自己浪费了青春。但我还是有疑问:这种“英雄父母”造就不凡儿女的教材,是否值得所有父母学习?
传承梦想这种事,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很多家长在看了某郎或者某成功人士传奇经历以后,都想着有一天儿女也能像他们一样耀眼。进而来弥补自我感觉平庸的人生,或年少时因为种种原因没有实现的梦。可我必须说,这种想法挺美好,但似乎缺乏理智。为此我提出四点疑问,仅供参考。
第一个:这种成功概率太小,付出的成本太高。搞好了,孩子可能承传了你的梦想;搞不好他会产生大逆反。不仅会用各种方式躲避你布下的天罗地网,还可能导致你们关系的破裂。孰轻孰重,明眼人一看便知。这如何解?
第二个:许多家长选择的项目都人满为患。有些选择需要天赋。万一孩子不成功,时间成本又搭了进去。他会不会因为高不成低不就埋怨你?会不会因此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且留下遗憾?会不会跟你说:要不是你非让我学xxx,而让我学xxxx,我早就在那个领域成专家了!你怎么回答?
第三个:你如何断定你想让他/她传承的梦想,将来不会被取代或者淘汰?如今科技经济蓬勃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取代大部分工作。万一中的,后果如何承担?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0
一个女孩的命运应该是什么?待在厨房里,乖乖等着出嫁?照顾好丈夫,看好孩子?在大多数印度人的眼里,答案无疑是肯定的。但在辛格眼里,答案是否定的。他是一个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因生计所迫放弃了梦想。但是,对摔跤的热爱同样也流淌在了他女儿的血液中。辛格带领着两个女儿,吉塔和巴比塔,用实力打破了印度人对女性固有的偏见。
吉塔和巴比塔将两个男孩打得鼻青脸肿,辛格没有责骂,反而在女儿们略显笨拙的动作中看到了他曾经的梦想,看到了他梦想重新实现的希望。
五点钟就起床,超负荷的体能训练让两个女孩苦不堪言。辛格何尝不心疼啊,看着女儿累得喘不过气的样子,他都想让他们休息一下。但理智最终战胜了情感,辛格对女儿又叫又喊,转过身,自己反而落下泪来。
女儿们最终理解了父亲那躲在风沙后的爱,那混着泥巴里的爱,来帮助他她们成功的爱。
“我不会永远保护你,我只能教会你如何战斗,只有你能拯救自己!”这是父亲逼根本不会游泳的女儿跳下河时说的话。这何尝是对游泳而言啊,这是对女儿的梦想而言,更是对她的人生而言。再想想我们,又有谁能护我们一世周全?没有,真正能够帮助我们的人,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父母、老师最多只能暂时地保护我们,并不是永远。但他们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战斗,如何生存。
当吉塔进入国家体育学校时,她开始注重外表,不再信赖父亲的教导。这多像青春期的我们啊!吉塔向父亲挑战,并打败了父亲。可她并没有注意,父亲已从壮年进入中年,头发已经花白,身体也不再强壮有力。反观我们,我们又是否关心过父母?即使吉塔这样,可父亲仍在默默关心她。父母就是这样的啊,即使你让他们再怎么生气,他们依然爱着你,那么深沉,那么执着的爱着你。
影片的结尾,吉塔顺利了,她摘下奖牌递给父亲,父亲又为她戴了上去。多好啊,父女俩的梦想实现了,那份沙泥里的爱也“褪去铅华现异彩”了。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1
这是一个发生在印度的真实的故事。爸爸因为自身原因,而没有拿到世界级的摔跤冠军,他期望把他自我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自我的后代上。
他一向期望自我有个儿子,信从了各种方法,可是并没有得到儿子,而是接二连三的女儿。当他以为自我的梦想将永远不可能实现。这时,他的女儿惹事了,打了邻家的男生,当爸爸问她们怎样打的,她们俩的动作使爸爸眼睛里看到了一丝光亮,发现她们有摔跤的天赋。
于是,爸爸开始培养她们,但她们却反抗。参加她们朋友的婚礼后,朋友告诉她们,她还期望有这样的一个爸爸,为自我的未来着想,她们为此而触动。开始配合爸爸的训练。
就这样在坎坎坷坷下,她们成为了当地的摔跤高手。从开始鄙夷、不解、嫌弃的眼神,到羡慕、敬佩、不可思议的眼光,都让她们给跨过了。就这样把她送进了国家体育馆,在那里能够受到最好的指导,她说。可在那里大姐开始变得堕落起来,逛街、留长发、看电影,无时无刻享受着生活,留那么一点点时间训练……
几场的国际赛,她都以败北而归。她噙着眼泪,拘束得给父亲打了电话,而父亲能体会她的感受,给她莫大的支持……就这样她做回了原先的自我,剪掉头发,开始刻苦的训练。父亲也陪着她偷偷地练。
就这样世界级赛事,最终向她走来。前两个对手她都以很好的比分拿下比赛。最终一局,也就是惊心动魄的时候,父亲并不在她身边,当她以一比五的差距,别人都认定她不可能成功的时候,她想起爸爸的话:孩子爸爸不可能随时随地的保护你,最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靠自我,然而她又想起爸爸说的五分那一个高难度的动作,这个五分很难,但不是不肯能……她做到了,赢得了世界冠军,被关在屋子里的爸爸听到国歌声,眼里留下了感动的泪水。
他快速的冲进赛场,抱住女儿:你是爸爸的骄傲!
这个摔跤手多么不容易啊!历经沧桑、历经坎坷,如同西天取经般的困难,最终她做到了。人生就是这样的非凡,在逆境中成长。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2
一开始对于这部电影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看的,大概是因为空间朋友圈都在推荐这部电影,说评分很高,所以和舍友去看了,但是后面越看越震惊。
看了简介,说是喜剧片,其实剧中喜剧的成分并不是特别多,完全是励志的表现,而搞笑的部分也只有“我”作为表哥看到的经历的一些事情吧。可能是因为对于印度的不了解,在看到女孩子14岁就要嫁人时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开头觉得爸爸叫吉塔和巴比塔练摔跤,是一种自私的表现,没有问过女儿是否愿意,就自己做主让她们完成自己的梦想,后来认识到爸爸这么做完全是为了让她们可以选择自己以后的生活时,我真的被震撼到了,父爱可以如此的伟大而又无私。表面上是父亲为了自己的梦想而训练她们,实际上则是为了她们以后的发展,为了她们自己的未来,为了让她们可以逃脱14岁就嫁人的命运。
在此之后,吉塔和巴比塔理解了父亲也越来越热爱摔跤这项运动。即使是被男孩子看不起被别人嘲笑,也毅然决然的走上了摔跤这条道路,并且最后越走越远。
片中出现转折的地方是吉塔的屡次失败,是她对于父亲那些训练方法的不理解,是她迟来的“叛逆期”。而父亲却没有和她争论,而是以自己的方法不断教导着吉塔,最终赢得了摔跤的世界冠军。
在这过程中,在吉塔失败而又不理解父亲的时候,我和舍友有过两种猜测,一是吉塔最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继续让父亲指导,最终成为世界冠军;另一种则是吉塔继续坚持自己的想法,而巴比塔则是对父亲的做法深信不疑,最终成为了世界冠军。两种结局的猜测侧重点各有不同,第一种侧重于吉塔的转变,表现父女之间的温情以及和好如初理解父亲的过程;而另一种侧重于吉塔和巴比塔的对比,表现父亲是正确的,因为父爱让我们相信最适合我们的才是最好的。思考了很久之后发现,第一种猜测可能更合理一点,第一女主应该是吉塔,在之前少儿组比赛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了,并不是说吉塔和巴比塔双女主这样不好,而是这样的话没有办法完全突出重点,无法体现父爱如山这个主题。
即使整部电影是励志的,是喜剧,但是父爱依旧是贯穿整部电影的线索,让人印象深刻,又不禁落泪。
第一次写影评,中间的不足请谅解,以后会继续改进的。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3
我被《摔跤吧!爸爸》这部印度电影深深地吸引住了。不得不说,印度的电影业在不断发展,那群艺术人在用自己的电影来让全世界了解他们热爱的祖国——印度。
我感触良多。
电影讲的是一位摔跤手爸爸迫于现实的残酷,最终放弃自己热爱的摔跤事业,奔波于现实,过着普通人的生活。但梦想从来都不会改变,它只是在沉睡,等待着下一个春暖的契机。偶然一次机会,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对摔跤有着别样的天赋,于是魔鬼训练开始,故事的启程开始……
“什么?你要培养女摔跤手?”全村的人都对这件事惊悚不已。村里的人对父亲的嘲讽、哂笑,对此事严重不抱看好态度。全村人都认为父亲是个疯子,他们一家都是疯子。
人们常说,天才和疯子只差一步距离。当两个女儿刻苦锻炼,当父亲默默忍受全村人的讥讽,当迎来春暖的契机,女儿赢得世界冠军时,全村人惊呼:“天才!天才!……”
戏剧性的反转,在现实中何尝没有?小时候被当成笨蛋的爱因斯坦,如今谁人不知道他?被认为丧失听力无法创作音乐的贝多芬,如今是谁在天天歌颂?
他们被贯称为疯子,因为只有疯子才会心无旁骛没有杂念地做自己要做的事。仿如一个机器人,每天重复重复再重复,对自己要求严格,对身边的所有事熟视无睹……天才就这样练成了。我认为,天才和疯子是一种等级阶段,他们之间只有一步之遥。你是疯子,打怪打怪,就升级成了天才。
欲成功,先发疯。欲发疯,需要有用命也要去坚持的事业。
没有谁会简简单单成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发疯的过程、奋斗的历程必然充满艰辛,但值得拥有。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部电影反映了很多方面的事物,印度的社会发展、传统文化,以及人人羡慕歌颂的家庭温情。
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4
这部电影是我看的第一部印度电影,可以说让我十分震撼。电影里的爸爸年轻时是位摔跤运动员,但因为种.种原因,直到退役他都与金牌失之交臂。从那以后,阿米尔·汗的梦想就从自己拿摔跤世界级金牌变成了:让即将出生的儿子替自己完成梦想。可是,天意弄人,他妻子生的四个孩子偏偏都是女儿。在他以为金牌梦即将破灭的时候偶然发现女儿们有当摔跤手的潜质,看到希望的他决定不能让女儿的天赋冥灭,像其他女孩一样洗衣过一生。再三考虑之后,与妻子约定一年时间按照摔跤手的标准训练两个女儿。而两个孩子为了摔跤,换掉了女子的裙子、剪掉了飘逸的长发,只是为了练习摔跤,并且赢得一个又一个冠军,爸爸也不顾舆论培养女儿学习摔跤,最后成为了千千万万女子的榜样。
在电影里面有很多的场景让我百感交集,更是不禁潸然泪下。特别是当我看到自信的geeta在国际赛事统统遭遇首轮淘汰,十分沮丧时,因为妹妹的劝说给爸爸打电话。当电话交到爸爸手里的那一刻,我看到geeta什么话都说不出来,啕号大哭,爸爸本来一言不发,听见女儿哭了也是泪流满面,挂下电话的爸爸立刻收拾行李,告诉妻子“我要去见我的女儿!”。因为他是父亲啊,他是陪着geeta从小到大一路走来包容一切,真真正正为她着想的爸爸,是那个最了解geeta的天赋和弱点的教练,他坚信他的女儿是真正的冠军苗子,她没有赢一定是因为教练没有正确的教导,所以不论如何都必须去!父爱如山想必就是这样的吧。
爸爸同时更是爱着这个国家的,在电影结尾时,爸爸被虚伪的教练诓骗,关进了储物间出不去,无奈又焦虑他只能等待和祈祷。漫长而又短暂的几分钟后爸爸听到印度国歌响起时,瞬间泪水盈眶,这个梦想真是无比的沉重,压了他人生的一半,更是压着自己身边的至亲至爱。
这个电影成为了我心目中的经典,他教会了我很多,姐妹花的为了梦想努力拼搏,告诉我努力是不会辜负你的,父亲沉重的爱也告诉我,爸爸的爱是不在语言上表达的,更多体现在直接的行动上。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15
最近几天,印度影片《摔跤吧,爸爸》刷屏了,互联网、微信上都是点赞的文章。今天,我去影院观赏了这部影片,感觉是一部很好的励志片。
《摔跤吧!爸爸》讲述了前摔跤好手马哈维亚训练自己女儿成为优秀摔跤手,最终赢得英联邦运动会金牌的故事。
首先打动我的是梦想的力量。马哈维亚和他的两个女儿,为了实现在国际赛场上为祖国赢得一枚金牌的梦想,从小开始艰苦训练,不畏嘲讽和贫穷,克服重重困难。没有摔跤垫,以沙土地为训练场;没有女对手,同男孩子一起比赛;父亲被禁止进入国家体育学院帮助女儿,使用手机来指导……想尽各种办法来解决问题,只为实现心中的梦想。
其次令我感动的是父女情深。虽然父亲逼迫女儿训练,始终是威严刻板,但心中对女儿无比的疼爱。最终在女儿夺得金牌时留下激动的热泪,说出"你是我的骄傲".马达维亚之所以让女儿从事摔跤运动,也是为了女儿突破传统的限制,能够不像传统印度妇女那样从小干家务出嫁,没有自己的自由。
第三印象深刻的是对吉塔的比赛指导,父亲与教练采取了不同指导方式。父亲注重发挥女儿的长处—进攻,而教练更注重防守。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时而变,才能在比赛中获胜。
影片中最激动人心的是几场摔跤比赛的场景,惊险、逼真,就像是现场直播一样,让所有的观众都屏住呼吸,心中为主人公加油呐喊。这种比赛的场景,在中国电影中很难见到。是我们拍不出来吗?还是我们不够用心?
影片的缺点也很明显。父亲的意志占绝对主导地位,女儿只能服从父亲的权威,没有任何自主权。即使最后女儿走上了国际赛场,还要父亲现场坐镇才能在赛场上稳定发挥。男权主义若隐若现。
总之起来,一部好片,幽默、励志、大圆满结局,符合观众的精神需求,所以才有好口碑。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相关文章: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05-07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8-08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2-28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04-03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04-04
《摔跤吧!爸爸》的观后感03-31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6-16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7-12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8-31
《摔跤吧!爸爸》观后感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