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时间:2021-04-03 10:39:50 观后感 我要投稿

2017年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导语:《朗读者》作为2017年开年的大型文化节目,形式新颖,以其真情实感打动观众。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节目的观后感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017年朗读者观后感作文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精选【1】

  恰逢其时,多档文化类节目广受好评,无疑都在佐证观众对于节目本身,开始有了更多一些的精神追求,尤其是文化综艺迎来了“清新突围”的大好契机。作为春节档一大值得研究的现象,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杨洪涛认为,它们成功避开了市场红海,用深沉隽永的独特气质吸引了观众的目光,为聒噪浮华的综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流”。

  事实上,文化综艺的身影,从未远离过观众的视野。比起卫视频道的娱乐综艺数量之多,央视作为国家电视台,一直致力于在社会责任和文化担当层面肩挑更多的功能,不时奉献精品力作。从《百家讲坛》时代起,大众就见证了文化节目在建构知识、分享智慧层面的巨大价值。到了近几年间,无论是讲美食与文化的《舌尖上的中国》,还是回溯家庭历史的寻根之旅《客从何处来》,以及《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无一不是收视和口碑双双叫好的上乘之作。

  建立在这样的受众基础之上,《朗读者》作为央视顶尖团队的又一次诚意出击,怀揣一份使命,一份情怀,希望在繁华似锦的娱乐节目之外,继续捍守一片属于文化的宁静之河。

  呼应社会的内在渴求 缓解“文化焦虑”,满足回归宁静的欲望

  几乎所有优秀的作品,都是从当下社会现状以及情绪的投射朗读者综艺观后感600字朗读者综艺观后感600字。这是个追求“快快快”的信息爆炸社会,精神绷得够紧,压力总是很大,时间过得太快。文化类节目的悄然回暖,呼应着国民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升级,满足了大众对于知识、审美、情感的多重高阶需求,缓解了在信息碎片化时代的“文化焦虑”。

  《朗读者》以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选用精美的文字,用最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展现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生故事。作为一档用文字承载情感的节目,《朗读者》的氛围相对安静,节奏更为舒缓,和追求刺激、热闹的“快消内容”截然不同,恰恰会满足受众在疲惫的忙碌之后回归内心宁静的欲望,感受朗读传达的力量。

  《朗读者》不是一档读书节目,而是用文字抵达情感,从每个人真挚的人生故事出发,分享亲情、友情、爱情。这些人世间共通的情感,会帮助观众去了解和理解朗诵文字背后蕴含的宽度、厚度、浓度,遍尝人生百味。

  节目每期以一个充满寓意的主题词作为核心线索,有关“遇见”,有关“选择”,有关“陪伴”,有关“眼泪”……名人和素人同台,分别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它可以是一篇散文、一首诗、或者是一封家信,甚至是一段电影戏剧剧本。聆听一段安静的诉说,就仿佛路过一段人生。这些故事看似关于别人,其实映照着最为普世的情感。

  一整季串联起不同的人生关键词。《朗读者》还原着电视人的初心,希望节目带来的触动能溪流汩汩地从观众心灵流淌开来,在沉淀的甜美和安宁中,找寻自我。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精选【2】

  2017年3月21日,是世界诗歌日,朗读亭迎来了一批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朗诵者——交大留学生。

  “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于是你背离了家乡。道路曲折而幽长,一路西行,风云朔怆”南草坪上,来自俄罗斯留学生妮琳的声音温柔婉转,她与其他五位外国留学生一起,接力朗诵着这首校庆诗《你说你爱上了一个地方》。来自世界各国的声音用朗读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交大的爱,“朗读已经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们因为诗歌聚在一起。”她说道,“我们的语言不同,诗歌散文的表达方式也不同,但是朗读是一样的,都是将自己的故事大声读出来。”

  在人群中,一位热爱创作的来自赞比亚的医学院留学生林圭同学引人瞩目,他在朗读亭里朗读的是他自己创作的散文《与青春不止遇见》,追忆他来到中国的留学时光。林圭曾在学校的朗诵比赛里担任主持人,而也正是这次特殊而又令人难忘的经历,给予了他写作的灵感。林圭谈到,“主持人的经历让我在中国、在交大的生活丰富多彩,这段时光令人难忘也令人回味,所以我希望能够用文字来记录生活,用汉语来讲述我在中国的故事。”他希望把这次朗读送给自己、送给交大、送给中国。

  无论是否肤色相同,诗歌将人们紧紧联系在一起。来自建筑31的刘露在手臂受伤打着石膏的情况下仍然来到了朗读亭参加这次活动,她说“朗读往往能够体现出一个人内心的向往,不同的声音就是对经典不同的诠释和演绎,在朗读中,作品有了新的生命。”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精选【3】

  一直以知性女神范儿示人的她,在连续主持了13年春晚以及多档文化类节目之后,如愿转型担任制作人,推出全国首档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

  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编导系的董卿,从小在新闻行业出身的父亲的督促下,熟读诗词歌赋,浸润在文学的'海洋。这不仅是董卿知性魅力的来源,更让她对文学有了深入骨髓的热爱。终于走到《朗读者》的舞台中央,董卿坦言,从业21年,这档节目是自己职业生涯的又一个新起点。

  在做这个节目之前,董卿经常把自己关在家里朗读,甚至泪流满面。朗读不仅是看到了精美的文字,也释放了个人的情感。

  在《朗读者》这档节目中,董卿终于有机会把内心积累多年的表达欲和分享欲全然释放,同时,也将电视工作者浸润多年的专业素养展露无遗。

  “朗读者就是朗读的人,朗读是传播文字,而人则是展现生命,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就是我们的《朗读者》”,董卿说,“朗读属于每一个人,朗读是传播思想、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整个节目从酝酿到完成整整花了一年多的时间,策划节目、联络团队、整合资源……各个环节董卿都亲自操办,倾注了全力。她的“知性美”,或在《朗读者》又显露不一样的味道。

  也许相比起娱乐节目的零门槛和易代入,文化节目需求观众多一些耐心,多一点思考,《朗读者》立志做一档“高而不冷”的节目,于润物无声中,让朗读者的故事彼此交融,熨贴你我的心灵,一同聆听那动人的文字,穿越情感的波澜,抵达宁静和悠远。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相关文章:

《读者》观后感02-05

《朗读者》观后感作文02-06

精选《特朗勃》观后感02-19

《朗读者》观后感精选11-14

《朗读者》观后感12-09

《朗读者》的经典观后感01-04

朗读者观后感03-18

《朗读者》的观后感04-03

《朗读者》观后感12-29

央视《朗读者》观后感作文精选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