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时间:2022-11-27 09:22:24 观后感 我要投稿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16篇)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观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范文(通用16篇)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述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妹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了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

  草原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永远不会荒芜。在我们国家这么辽阔的土地上,从来没有缺过爱的故事,这是其中的一个,特别动人的一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内蒙人,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欣慰和自豪。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2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最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在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健康成长,就显得格外幸运。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连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

  作为影片的高潮,草原哥哥那木汗为了救这两个熊孩子而被流沙吞没,那木汗舍己救人的角色恰恰体现出草原儿女蒙古马般的奉献精神,这也侧面说明在那个时代,能救这3000孤儿性命的也只能是我们宽阔的草原和内心极为淳朴善良的牧民们。他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留下的发音含糊不清的诀别和嘱托,寥寥几字,重如千斤,他用自己的生命唤醒了一个内心没有光的女孩。

  似乎也能理解了,一个背井离乡充满仇恨和执拗的孩子,又怎么可能去爱别人呢?一个从小丢了伞被迫流落到草原的孩子,要怎么去给别人撑伞呢?

  相认那一刻,当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时,他内心千帆过尽,而她内心却已经毫无波澜。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

  或许当她决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曾经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所以,爱的尽头是和解。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更是与自己和解!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3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的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南方受自然灾害,出现大饥荒。(之前,这一段饥荒的历史也听过父辈讲过,但第一次通过电影了解到这段历史)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主人公——杜思翰的妹妹(杜思珩)从上海福利院被送到内蒙古。六十年后,杜思翰去内蒙古寻找妹妹杜思珩的故事。该影片采用寻亲作为主要叙事时间轴,也在寻亲过程中,穿插很多老人的回忆。

  影片中,除了有爱情,亲情和友情外,还有各民族同心协力抗大灾,渡难关的家国情怀,可以说是一部反映“民族团结”主题,最好的影片。可以说通过一个寻亲故事,带出了一个大主题,而且不乏精彩、又有趣的片段。比如说,那木汗和他几个兄弟帮小杜思珩找到毛巾那一段,去逗小杜思珩开口叫哥哥那一段;还有杜思珩长大以后,在参加婚礼时,遇到小伙伴,那木汗吃醋,和哥哥用身体挡着妹妹杜思珩,不让其看自己的小伙伴那一段。总之,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片段。

  影片故事的情节不算复杂,改编一个真实的故事,但影片中超越山海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让人记忆犹新。比如说,那木汗与杜思珩的爱情,不那么浪漫,却很动人。也有一些让意想不到的点。比如说,讲述杜思珩成长故事的几个老人,讲完杜思珩被陷入沼泽地之后,我当时以为影片就这样讲完了,谁知道讲述故事的老人虽然把故事讲完了,但因为对杜思珩有承诺,所以他们故事只说了一半,没有彻底讲完,而是在帮着杜思珩彻彻底底的忘掉自己的身世。

  当然,他们之所以又把故事想下去,把杜思珩及其同伴,在沼泽地被那木汗救出来,而那木汗自己牺牲的事情说出来,其实讲述的几个人老人也有一番争论,一番掂量,最后还是道出了原委。

  影片结尾,道出原委的不仅是讲述回忆的几个老人,还有寻妹的杜思翰,他最后也道出了自己为什么要来找妹妹?当年,他听要妈妈把他和妹妹,其中一个送到福利院,他为了不被妈妈送到福利院,跑去淋雨生病,因此躲过了被送走的命运。说完这些之后,他问妹妹杜思珩,怪妈妈和自己吗?对此,杜思珩的回答也是很真实和感人。小的时候是恨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岁月的变迁,她已经释怀了,不再责怪谁?

  最后,再说一下影片的泪点。那就是那杜思珩和她养父母和那木汗一家四口坐在草地上的一个湖边。马苏用普通话说的那句话,“阿爸、额吉、那木汗,我们爱你,我们永远是一家人”。

  就故事本身而言,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并没有刻意地去夸大各种情感,反而是尊重事实,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给展现出来,不仅如此,片中的诸多转折,在夹杂人物宿命的同时,也足以让观众感动,“爱”这个主题始终被紧扣。

  前年,有幸去了一趟内蒙古,参加了兴安盟那达慕,发现现在的草原已经没有蒙古包,但草原上的爱,依然随处可见。希望疫情早点结束,然后有机会再去一趟草原,看看那“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美景。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4

  周一,直到看完电影,我才得知,香港知名导演尔冬升的外婆竟然是蒙古族,我忍不住在想,他是带着怎样复杂的感情在外婆的故乡把《海的尽头是草原》拍的如此细腻感人。

  时间回到1959年,全球各地发生着种种大事,苏联发射了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戴高乐就任法国总统,而在东方,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犹如春日里的倒春寒,席卷了刚刚成立十周年的新中国。三个春秋,像黎明前的黑暗,朦胧中的中国人民在饥荒里匍匐前行。

  南方各地洪水肆虐,冲散了无数家庭,饥寒交迫中的人们被迫抛子舍女,留下了成千上万个孤儿。无依无靠、流离失所的几万个孩子稚嫩的恸哭声,喧嚣了全国上下。各省的民政局奔走求助,但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当时已是饿殍满地,根本无力喂饱这几万个嗷嗷待哺的小生命。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负责妇幼工作的同志遇见了乌兰夫,请求他帮忙支援些奶粉。乌兰夫回到内蒙古发现当地因自然灾害连奶粉都难以生产,思忖再三,他提议把孩子们接到内蒙来,送给当地牧民收养。就这样,1960年,来自南方各地保育院,前前后后几千名孤儿坐上一列列北上的火车,跨越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北疆草原。而同样在饥饿边缘游走的草原人民一见到孩子,就亲切的收为己有视如己出,奉行了这片土地上最朴素且纯粹的生命哲学——“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等待迎接新的黎明。

  以上是“三千孤儿入蒙”的历史,也是内蒙古在共和国的特殊时期饱含家国情怀的故事。而电影,则是以此为背景,述说了一个上海哥哥寻找当年被家人遗弃的妹妹的故事。男主人公杜思瀚幼年时,母亲因无法养育两个孩子把妹妹杜思珩遗弃在了保育院。60年后,在母亲弥留之际,杜思瀚带着母亲一生的执念踏上了寻亲之路。

  妹妹杜思珩在1960年来到内蒙古后被善良的蒙古族牧民萨仁娜、伊德尔夫妇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试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草原民族的大爱逐一化解。最终他们用几十年的时间学会了敬畏生命,并坚韧成长,在蒙古高原落叶生根,这一刻的他们,也有了新的名字---“国家的孩子”。

  海的尽头是草原,而生命的尽头是广阔的时间,在讴歌中华民族团结友爱的主题下,不同于其他主旋律电影略显单薄的喊口号,故事更多的是在细节处捕捉温情,以粗犷但富有哲理的情节阐释了大爱与私心的平衡:领养家庭的哥哥那木汗为救妹妹杜思珩而牺牲后,她一夜长大,最终成为这个牧民家庭的“哥哥”---她是那木汗生命的延续,她终于不再因年幼时“被遗弃被领养”而纠结于身份认同,她开始真正接受自己并知晓了生命的意义;而当年为了不被妈妈抛弃,把自己弄成重感冒留在了上海的哥哥杜思瀚,在懦弱中逃避了一辈子,最后在找到妹妹后,坦诚并释怀,重新成为了“哥哥”。此时此刻,所有的一切都有了最优解。

  电影的最后,两位阴阳相隔的母亲以对话的方式完成了影片主题的升华。站在广袤的草原上,已经百岁的萨仁娜额吉对着天空诉说:“姐妹啊,虽然我们未能见面,感谢你把这么可爱的女儿生下来,这样我们才共同把她抚养成人!”牧民母亲那双粗糙的手掌,在天地间,用守望相助书写了人间真情。个体生命有着数不尽的阴差阳错,中间夹杂着奉献、妥协和包容,所有的人与事,虽有缺憾但也圆满了。镜头表达了蒙古族人民永远坚信“腾格里”的意愿及命运的安排,是全片中主创团队对蒙古族图腾精神最深刻的诠释。

  草原啊,永远不会消失,民族精神啊,也永远不会荒芜,在不同的时代里,她都会化成甘霖,流经之处,肥沃土壤,滋养大地,最后奔流入海。彼此搭着肩膀的手足们,就像波涛里的浪花,千千万万的同胞们,紧密连结着海与草原,在苍茫的草原深处,永无尽头,永垂不朽!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5

  前天下午,由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组织,去沙坪坝区凤天大道金阳时代汇博纳国际影城(凤天路店)观看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

  怕堵车迟到,去的早了些,便仔细观看大厅里的海报: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脑子里开始想象,三千个孤儿千里迢迢去内蒙,三千个家庭来接纳,该是多么宏大的场面?如此浩大的“工程”会怎样叙述?能打动观众吗?很是期待。

  三点正式开演,产生错觉,怎么是这样?原来是其它几部电影的宣传片。

  因为看了海报,知道主演是陈宝国,看到陈宝国突然被惊醒坐起,知道电影正式开始了。没想到开头这么平实、质朴,并没有我想象的宏大场面,而是从个体的小家庭视角切入,展开整个故事。

  陈宝国扮演的知识分子杜思瀚,被患阿尔兹海默症母亲的声音惊醒,走近母亲身边,医护人员也来到母亲病房,母亲把护士认做唯一记得的女儿,杜思瀚的双胞胎妹妹——杜思珩。

  “念了你一辈子,想了你一辈子,欠了你一辈子。”杜思瀚带着母亲的遗憾,带着自己的悔恨,也带着病重的身体,来到内蒙古大草原,开始了一段寻亲之旅。

  时间回到20世纪60年代,新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短缺困扰着全国各地,大批孤儿的温饱问题更是迫在眉睫。为此,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时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政府主席乌兰夫的承诺掷地有声:“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将三千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交给了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一段历史佳话就此开启。

  60多年前,小男孩杜思瀚怕妈妈送他去“孤儿院”,故意跑到外面淋雨生病,无奈之举,妹妹被送去了“孤儿院”。就这样小女孩杜思珩与“三千孤儿”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前往内蒙古,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环境,这些“国家的孩子”获得了当地牧民们毫无保留的热情与呵护。从小思珩不习惯“原生态”解手方式、吃不惯奶豆腐、睡不惯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银幕上花了近一个小时来呈现。当然现实生活里或许要花上几十年,甚至一辈子。哪怕经历了十年的磨合,杜思珩已经学会了说蒙古语,也吃惯了奶豆腐,还能够骑上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甚至拥有了一个对她宠爱备至的哥哥那木汗,但她心里面始终小心地藏着地图上“南方”的那个城市,藏着抛下她的妈妈和哥哥杜思瀚,她执拗地想要回上海,想要问问妈妈为什么舍弃的是她。

  终于有一天,她以为自己做足了准备,带足了干粮,奔向“南方”。不料被流沙淹没,以为就此失去了年轻的生命,观众无不为之惋惜。

  镜头切换到知情人的难以言说,杜思珩不但没能回到上海,还一辈子留在了草原。为报答也为救赎。因为救她,哥哥那木汗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悠扬的旋律戛然而止,从此阳光下少年单纯的笑脸再难重现,在前面大段的平稳铺垫之后,电影最后却充满了意外。一位蒙古族老奶奶出现,说自己是那木汗,这一刻,简直惊呆了,杜思珩把自己活成了那木汗。编剧和导演认真做了各种伏笔,让这些反转和冲击,来得扎实而充满力量,叫人为角色的命运心疼、心痛。

  当杜思瀚站在亲生妹妹、一个非常蒙古族的老年妇女面前,他们的对话并不激昂,却汹涌澎湃地藏下浩荡的历史和个体经历过命运后的通透与释然。哥哥终于问出了那一句,“恨过我们吗?”妹妹想了想,认真地答道:“小时候曾经有过……”

  那一刻,泪如泉涌,因为我真实地听到过这种来自内心的声音……

  曾经有过,但大草原上,质朴无私的蒙古族同胞,用爱维系着一个又一个超越血缘的家庭,弥合了这一道道伤痕。

  曾经有过,但未曾谋面的两位母亲,跨越“海”和“草原”,用爱共同养育了一个孩子。生活可能有时很残酷,但爱、善良和同理心最终叫人释怀,也叫人勇敢。

  曾经有过,正如演员陈宝国所说的,走进影院的我是幸福的。

  我想说的是,走进影院的我也是幸福的。

  一部将历史与现实,国家与个人,紧密结合,遥相呼应,真实动人而不说教的,值得观看的充满爱和真情的好电影。

  最后要感谢小演员的表演,真挚、机灵、可爱;感谢陈宝国精准的演绎,质朴、内敛、节制;感谢重庆山城志愿服务中心走心的小礼物!

  愿人间真情与大爱就像这卡片里包裹的种子,生生不息,永远繁衍。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6

  作为北影节备受期待的开幕影片、尔冬升导演《海的尽头是草原》,在看似平淡的叙事语调之中,却有一股劲风吹过草原的力道,人世的悲怆与大爱,就在那沙尘暴起、流沙肆虐的时刻,一览无余地出现了。

  这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讲述了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来自南方的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威胁,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主动请缨,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大草原,牧民们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以博大的胸怀接纳并养育了这些孤儿。

  如何将这个辽阔的时空交代清晰,又让如此“巨大”的历史背景投射在普通人的身上,这很考验主创的功力,而《海的尽头是草原》还是用“人性”去牵动叙事,让观众在一对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中感受到了无边和煦。草原人以博大的胸怀接纳了这些孩童,也原谅了他们的青涩幼稚,在付出巨大代价后,这恩情并没有断裂,而是变成了另一种联结,承诺以生命,流淌于心田。

  影片的女主人公杜思珩,有一个化解不开的执念,她懵懂于自己的身世,从上海到内蒙的这段路途,在童年的记忆里要坐很长很长的火车,从此隔开了故土亲人,就算她来到草原生活了十多年,就算善良的额吉对她温柔如水,就算她已经有了离不开的”父亲“,就算她已经能够策马驰骋如履平地,她还是无法跨过自己心里的那道伤痛裂痕。

  杜思珩的人生际遇与时代的轨迹相吻合,她是三千孤儿中的一员,她的所思所想有自己的独特印记,又有着脆弱孤独的共性,他们都在努力地融入草原,但那永远的乡愁也是无法割舍的。这是悲情的起始,也是大爱登场的壮丽,这道伤痕,已经太深了,草原上那如同亲生父母般的爱,就算持续了十年、二十年,都可能会被吞噬,也许只有一生那么漫长的不离不弃,甚至以生命为代价,才能弥补。

  而这正是作品细腻扎实的地方,影片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爱与善的前提下,有着自己的“私心”。杜思珩的私心是要去明了一个真相;草原额吉和杜思珩之间有一种天然的缘分,然而,额吉也有着对于自己儿子那木汗未来的考量;而杜思珩的同胞哥哥在面临分离时,也是在做着“自私的决定”,因此,影片不是在用历史来套住故事,而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用不同人的人性起伏去织就历史,使得这段历史不空洞,而是带着人间的气息和热度,用海一样的胸怀去承接那悲欢离合的泪水,然后又化为大爱无声。

  影片中,杜思珩在上海的亲生母亲和草原上的母亲从未谋面,却因为抚养了同一个女儿而有了情感的共通,让人感慨命运的无常,而这其中冷酷的一面,风雨飘摇中的无助和饥饿,却要用人与人之间传递的良善和真诚去化解。这让影片始终被一种明亮的、暖暖的氛围烘托着,就像是阿云嘎在蒙古包外擎起的那盏灯,在黑暗中,那团光晕不足以明耀四方,却能够照亮眼前的彼此,让每位观众的眼睛也泛起泪光星辉。

  导演尔冬升和编剧对于影片节奏风格的把握有一种溯洄而上的从容,演员对于角色的诠释也是层次丰富,精准到位。陈宝国饰演的哥哥一角可谓满腔都是复杂的情绪,而他却能够在每个线索的机关闪现时,都能冷静地处置,让角色在抑扬之间,展现内心深处的沟壑与阅历。马苏饰演的“额吉”萨仁娜能够让观众忘记她是马苏,而去体会她一颦一笑中流淌出的草原母亲的宽容与慈悲;阿云嘎饰演的父亲有着一种凛然正气,其中一场与女儿星空下的对谈,展露出铁骨柔情;王锵饰演的“草原兄长”那木汗以及时代少年团成员丁程鑫饰演的马正元都洋溢着青春意气,给影片加入了少年人特有的情愫。而杜思珩的倔强与哀愁,也为人物最终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从上海到内蒙,长空碧草与沧桑人面,如同书页一般,组成了一本生命之书,历经了那么多的岁月,遇到了那么多的人,一个人的故事成为了一群人的守望相助,在两个有着不同语言的民族之间传唱,那海的浩瀚,草原的宽广,也只是人心大爱中的一隅,连绵无尽,一往而深。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7

  在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里,每一个空镜头,都仿佛是一幅风景画。在凝视着风景的过程里,我似乎是真实地置身于银幕里的草原,用全部的感官去感触着草原的辽阔与壮美。当然,电影编导之所以不竭余力地去展示草原的风景,其用意绝不是单纯地去制造视觉上的美学。

  致力于视觉艺术研究的学者马尔科姆·安德鲁斯在其著作《风景与西方艺术》一书里提到,“风景越来越多地被视为一种文化工具,而不是被简单地当成视觉的、具体的对象”[1]。对于“三千孤儿”来说,当他们看到草原风光的时候,在震撼于其美好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意识到要面对的水土不服。

  具体到主人公杜思珩的身上,她所面对的水土不服不仅仅是饮食的不适应,更重要的是她对于“新家庭”的难以融入。而这个问题的根源,便在于杜思珩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对于杜思珩来说,只有弄清楚她为何是被“放弃”的那一个,她才能够真正地“走进”自己的新家庭。

  因为那场意外的悲剧的发生,一个新的身份重新给予了杜思珩融入新家庭的可能,同时也彻底“阻断”了杜思珩内心深处的执念。紧接着,与杜思珩的“执念”形成遥相呼应的,是杜思珩亲生母亲的一次又一次寻找。这份“执念”于杜思珩亲生母亲而言,是思念,也是愧疚。

  等到兄妹重逢的时候,随着真相的揭开,也就理解了为何杜思瀚以前从来不陪母亲寻找妹妹——因为不愿面对当年的自己。在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杜思瀚带着“赎罪”的心理踏上了这段寻亲之旅,无疑,这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标志性戏剧动作。正如导游最后鼓起勇气向哥哥说了“对不起”,杜思瀚亦鼓起了勇气去向姐姐表示了歉意。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不同角色之间形成的分形与镜像对照,丰富了电影文本的容量和层次。为了事业而不能经常在家的两个父亲,养育了一个女儿的两个母亲,这些角色虽然都“未曾谋面”,但是电影文本用叙事的逻辑将他们之间联系在一起,从而去完成电影编导对于人情的表达和塑造。

  当人物走进风景里以后,也自然而然,成为了画里的一个角色。此时,风景“借景抒情”的特质,被进一步放大。不管是一望无际的辽阔草原,还是弥漫了整个银幕的风沙,当角色置身其中的时候,角色虽然看起来很渺小,但却成为了故事的焦点所在,能量所在。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焦点、能够散发着能量,或许正因为他们所秉持或者联结的,是至善至美的人情。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8

  《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为蓝本,用细腻的镜头感为我们讲述了那段曾经真实发生过的往事,感受到那种没有血缘关系却胜似亲人的大爱。

  尔冬升导演这次还是以平常人的视角,用现代和回忆双条线交叉进行,为我们娓娓道来同胞兄妹的分合聚散。

  影片除了让我们领略到天苍苍,野茫茫的草原的壮阔美丽之外,更是让我们看到了草原人民那种善良淳朴,这次最大惊喜就是马苏。没想到这次她会灰头土脸真实演绎了一个付出全部爱和真心的内蒙额吉。而且全程用蒙语。原来不明白片名的意义,看完之后才略晓其中含义——海洋有时波涛汹涌,让人容易产生不安恐慌,就好比入蒙之前发生的状况。

  只有无私的大爱和胸怀才能驱散这种阴霾。就像广阔无垠的大草原一样。真的是56个民族永远团结如一家。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9

  很久没有去过草原了,对草原连绵无尽一直是心心念念。今晚看的“海的尽头是草原”这部电影满足我心里对草原的无限憧憬!原汁原味的视觉享受。此部电影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描述了一段充满悲欢离合的故事。将上世纪五十年代情景展现在电影中,电影色调有浓厚的历史感,镜头通过不同视角进行拍摄。令人惊讶的是剧中的恶狼也是真的!在电影中有很多素人(当地居民),还有蒙古当地的演员,贴近实际。电影中草原是那样和谐美好,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远处牛羊成群结对,小孩子们在嘻戏,少年们赶马放羊。治愈观众的心灵。影片情绪饱满,在这里最要称赞的就是马苏的演技。汉族人马苏为了拍摄此部电影学习蒙古语数月,树立出良好的草原人民形象。马苏饰演的萨仁娜,从眼神中就透露出浓浓的牧民热情与淳朴。

  最后的哭戏,也哭在我的心坎里,崩溃就在那一瞬间我也不禁落泪。演员陈宝国,老戏骨,演技无可挑剔,真实动人,每一滴眼泪都是发自内心的悲伤。人性之美,都蕴含在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娓娓道来。饰演草原阿爸(阿云嘎)演出草原人民宽广胸怀与善良的心灵,用无私的爱接纳了来自遥远南方的孩子。哥哥那木汗(王锵)演出草原人民有种骨子里的热情,他们会把最好的东西奉献给一个素不相识识的南方孩子。是那么的真诚。

  电影从民族精神上、情怀上还原了当时那一代人。丁程鑫饰演少年马正元,首次登上大银幕便展现出不俗演技。一个实力与魅力兼具的演员,为观众奉上一个充满诚意又无比动人的故事。这是一部讴歌民族团结、传递人间真情与人间大爱的动人之作。展现出草原人民质朴善良的心灵如海般孕育出辽阔的爱!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0

  《海的尽头是草原》本质上讲,它是一部讲述救赎的故事,看完整个故事你会发现,原来他们都不像是表面上那么温暖和善良。

  先说杜思珩的亲生哥哥杜思瀚,说他有爱是不错,但他也很自私。在当年,听到母亲说要把身子弱的留在身边,送走另一个身子好的。于是,他跑到雨中淋雨把自己弄生病了。顺理成章,他是那个留在母亲身边的人。或许正是因为这份自责,他终身未娶,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并未主动去寻找亲生妹妹,只是在母亲即将离世,和自己身患绝症时日不多时才去往内蒙寻亲。 再说善良的养母,对于养女杜思珩百般疼爱,但是她终究有没有私信呢?在电影里没有明说,但据说影片有被剪辑掉关键信息。从故事中其实不难发现,她亲生儿子那木汗因为生病导致失声,因此一直没有女孩愿意嫁给他,后面的剧情里也能看出,他是对杜思珩的情感不仅仅是兄妹之情。所以,养母也可能藏着自己的“小心思”。 这一点也能从养母亲生儿子因流沙意外身亡后也能看出来,养父养母原本计划丢弃掉杜思珩远赴他乡重新生活,但最后在杜思珩真情跪地后才得到谅解,最终更名为“那木汗”成为他们真正的“女儿”。

  人性是不可估量的,这一生中每个人都在自我救赎,都在寻求那份心底里的安宁。影片最后,亲兄妹杜思瀚和杜思珩相见,拥抱和解,是一个大圆满的结局。不过我倒希望结束停留在杜思珩被流沙吞没那段,但我更担心编剧或导演很难写出后面的剧情,因为那样的人性思考或许更为复杂。 影片是将主题升华到了大爱的高度,但在我看来能够治愈他们的不是爱,而是冗长的时间,只有时间才能做到如此宽容。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1

  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影片根据“三千孤儿入内蒙古”的真实事件改编:上世纪50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大批南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问题。在这个关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这批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在这里,远离家乡的孩子们学着融入新的环境和家庭,面对新的家人。他们所有的不安与伤痛,都被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化解。

  据悉,在影片创作期间,导演尔冬升带领主创团队收集、研究了诸多有关资料,看遍了能找到的相关影视作品和书籍文献,也走访了多位“国家的孩子”,从他们孩童时期的片段式记忆里抽离、概括出真情实感,还请教了内蒙古牧民、民族学专家、历史顾问,深入了解当地历史与民俗,在电影中还原了诸多细节,例如当时对收养家庭的资格审查、对孩子意愿的考虑等。通过电影画面,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见证草原人民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以及中华民族相互扶助的精神。该片出品人、总制片人,博纳影业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于冬说:“这段历史佳话触动了我们所有主创的内心,也希望影片传递的精神力量能感染当下的年轻人。”

  影片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两个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60多年前,小女孩杜思珩与孤儿们一起乘坐火车,跨越半个中国,来到完全陌生的草原。善良的牧民用珍贵的食物和无尽的呵护培养这些孩子长大,孩子们从吃不惯奶豆腐、没见过蒙古包到完全融入草原家庭,经历长时间的磨合,逐渐与草原额吉、阿爸、兄长成为最亲近的家人。

  由陈宝国饰演的哥哥杜思瀚,在与亲妹妹分离60多年后,终于踏上了寻找她的路途。关于这一角色的复杂心理,陈宝国表示:“他心中有对自己小时候装病导致母亲送走妹妹的忏悔,有他对亲情的留恋,有身患重病的他对生命的追寻,还有要完成母亲临终托付的坚定信念。”观众跟随他的脚步,逐渐揭晓妹妹杜思珩的人生轨迹,犹如翻开一本贴满回忆的旧相册,背后每段故事都令人感慨。

  影片悉心勾勒出一幅感人至深的温情画卷,赋予了影片如片名般诗意且富于神采的意境。影片的.叙事结构也受到业内专家肯定,认为“在前半段平稳铺垫之后,结尾的反转十分有力。导演认真地做了各种伏笔,才能形成最后的冲击力,给观众带来惊喜和感动”。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2

  看完电影《海的尽头是草原》后,我觉得尔冬升导演非常懂得如何引导观众的情感,影片情感方面的处理非常细腻,以至于恍惚间让我觉得不像中国电影。而镜头里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上海和内蒙熟悉的场景和年代感,把中国当时的经济情况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体现的淋漓尽致,大环境下小人物的艰辛让当下的我们也同样感同身受。

  不管过了多少年,早已年迈的母亲临终时话不多,却句句离不开对失联多年的女儿的思念,以及对抛弃女儿的愧疚。“思念”这个词没有从任何一个人口中说出来,“杜思珩”这个名字却无时不在,“愧疚”这个词也同样没有从任何一个人的口中说出,但是每个人低头沉默时,眼眸中闪过的情绪都含有一丝愧疚。陈宝国饰演的杜思瀚童年时为了留在母亲身边,故意淋雨生病,成年后也以工作忙为借口逃避和母亲一起寻找妹妹,却在母亲暮年、得知自己患有绝症时才敢踏出寻找妹妹的脚步,让自己有生之年不留遗憾,而一段过去已有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即将慢慢展开。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内蒙草原和南方城市上海完全不是一个画风,虽然人们的生活也不富裕,但是相比嘈杂拥挤的上海,中国的内蒙草原让人豁然开朗,来到这里的小杜思珩执拗的带着母亲给的小毛巾不放手,可是我觉得其实她早已对这里的额吉产生了不一样的感情,虽然执念很深,杜思珩依然带着观众领略到了草原人的热情豪爽、宽容,对大自然的敬仰以及顺应自然和命运的乐观精神。来到了辽阔的内蒙草原,尔冬升导演的镜头里即使没有万马奔腾,跟着那几个草原汉子在草原上骑着骏马奔跑追逐,身姿挺拔,狂野又潇洒。

  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一段不长的历史,人类却经历了一生,风云变换,时代和人的心境都发生了改变,新的牵挂不断出现,旧的事情就不得不一个接一个的放下,与大小无关,与血缘无关,或许这只是“命运的指引”。

  影片结尾那句“我们共同的女儿”让我热泪盈眶。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3

  《海的尽头是草原》讲述六十多年前“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真实事件的电影,感谢尔冬升导演,将一段关于爱的尘封历史以这样鲜活动人的方式展现给2022年的观众,主旋律电影也可以拍得如此真挚动人。打动我的,不仅是片中辽阔壮美的内蒙古草原景色,无边的草原,奔驰的骏马,热闹的那达慕,更是片中草原牧民对孤儿们那无私的爱。“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多么朴实有多么有力的口号,孩子们的生命和健康成长就是他们最大的责任。

  陈宝国老师扮演的双胞胎哥哥是本片的线索人物,他对同胞亲生妹妹的寻找和追忆,一路带领着观众回顾那段动人往事。我们今天可能无法想象那个年代艰苦的生活条件,漫天风沙、豺狼出没、物资匮乏,对于当年草原牧民们来说,他们还是尽全力用最好的牛奶、粮食和爱哺育了这些新中国的孤儿们,让他们成为建设者和栋梁之才。

  影片中大部分对话都是蒙语,有很多蒙古族演员出演,但最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汉族演员马苏扮演的萨仁娜额吉,全程几乎都说蒙语,无论造型、神态还是动作都非常贴近蒙古族妇女,成功塑造了一个善良温柔无私奉献的母亲,特别令人惊艳。

  扮演她儿子那木汗的王锵,则将一个寡言沉默却勇敢有担当的哥哥演得非常动人,他为了救妹妹不幸被卷入流沙的情节非常催泪。再次感谢尔冬升导演,让我们了解到那段尘封已久却无比感人的历史往事,只有不忘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更好地生活下去。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4

  九月的一天,被电影院门前的一幅海报吸引,茂密葳蕤的草原上,一家四口牵手的背影分外温馨,他们眺望的远方,在草原的尽头,是一片蔚蓝,像天空的颜色,更像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海的尽头是草原》,改编自真实历史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观影之前以为大概是一部纪实性的报告文学类的纪录影片,观影之后觉得,这部影片更像是一篇带些淡淡忧伤、淡淡无奈、淡淡释怀,最终给人以深深感动的散文诗。

  上世纪六十年代,灾祸、饥饿席卷全国,杜思珩的妈妈实在无力抚养两个孩子,无奈之下将她送进孤儿院,并承诺“妈妈一定会回来接你”。此后的六十年,妈妈从未停止寻找,却在思珩与哥哥终于见面的前一天,遗憾离世。这种无奈与负疚,像极了《唐山大地震》中的母亲,当命运张着血盆大口让她必须做出选择时,她几近崩溃挤出“救弟弟”这几个字,余生便背负着对女儿无尽的歉疚,再没有了自己的人生。

  同样经常被往事的梦境惊醒的,还有杜思珩的双胞胎哥哥杜思瀚。六十年前的那一天,他无意中听到了母亲即将做出的决定,于是跑到大雨里将自己淋病,如愿留在了妈妈身边。六十年后,在得知自己罹患重症,即将不久于人世,他立即踏上了寻亲之路,在苍茫辽阔的草原怀抱里,回溯往事,感悟人生。

  “三千孤儿入内蒙”,这样宏大的历史题材,在电影中就是以“寻亲”为线索,将一个上海小姑娘在草原的蜕变成长历程,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

  杜思珩,是落户内蒙三千孤儿中的一个代表。影片的前半部分,这个小姑娘的任性、倔强,可真是令人皱眉;直到后半部分才明白,她最大的心结在于生母给她的承诺,她精心计划的出走,只是想问清楚这承诺为什么没有实现?其实她早已融入了这片辽阔的草原,额吉对她无条件的疼爱与包容,阿爸陪她在那达慕的会场摔跤,哥哥们伴她在草原上纵马驰骋,她的蒙语已经说得像汉语一样流利。可是草原的哥哥们是不可能陪她去上海的,一同长大的孤儿黄宝哥腿脚不方便也不可能陪她,直到她又遇到儿时的玩伴马正元,让她重新燃起了回一趟上海寻找答案的火苗。

  其实她完全不必如此心急,影片中已经从诸多细节告诉观众,草原会伴她成长,但绝不会将她禁锢。第一次见到阿爸,阿爸送思珩指南针,并且对她说:“等你长大了,拿着指南针,带阿爸和额吉去上海。”当她任性出发,额吉对去追她的哥哥说:“如果她还是想去,就让她去吧。”广袤的草原从不会阻止儿女远走高飞,她们只是想等你再长大一些,将你扶上马背,再送你一程。

  辗转寻亲的杜思瀚在回程的前一天,见到了那木罕,一位面带微笑、安然祥和的草原妇女,她的汉语名字是——杜思珩。是的,她继承了哥哥的名字,也延续了哥哥的人生,当她成为那木罕的那一刻,才算是真正的成长、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融合。

  《海的尽头是草原》,带给观众的是一次美好的观影体验。通过回忆的画面,让观众再次重温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情境,了解了上一辈的长者为孤儿的健康成长而付出的艰辛与努力。通过写实的镜头拍摄,将天高云低、草丰水美的草原风光尽情展现:蔚蓝的天空、透明的云朵、碧绿的草场、温暖的毡房;暮色里一盏马灯点亮,映照着人们的笑脸如油画一样的色调;赛马场上伴随着豪放的歌声策马驰骋的奔放骑手;马背上一起长大,打打闹闹直到白头的兄弟伙伴。一幅幅画面带给观众美的享受,也更理解草原上成长的人们会拥有博大的胸襟、自由的情怀和无畏的品格。影片还通过闪回、倒叙、插叙等手法留足了悬念,让观众的心跟随寻亲的步伐跌宕起伏。

  观影全程会有一些淡淡的忧伤,我们为特殊年代下的无奈、负疚、遗憾而心怀唏嘘,但更庆幸自己身处这富足、安宁、衣食无忧的美好时代,不必再去经受生离死别的痛苦、不用再去面对进退两难的决择、更不必去背负歉疚终生的煎熬......

  观影之后的回味,则是深深的感动。海的尽头是草原,上海、内蒙古,只是两个地域的名字,无论时间、空间相隔多么久远,也无论汉族、蒙古族风俗习惯如何不同,只要我们同样心怀美好,便会收获同样的爱,这份爱,会跨越地域、跨越种族、跨越血缘,跨越时空......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5

  前有《隐入尘烟》“逆袭”成功留下的后劲儿还没过去,《海的尽头是草原》就选择在9月9日上映,恰逢中秋时节,光听影片名字就不难猜出走的是慢节奏的温情路线,看样子又要给2022年的岁末季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时间上来看,作品是具备戳中观众心理防线的天时条件的,特别是疫情下的团圆,亲情与守望或许会变得更加清晰而刻骨,这让人在观看影片之时,会对作品传递出来的世界观,有更深刻的理解。

  其实在没进入到电影院之前,我和很多没看过影片的人有相似的顾虑,关于导演是尔冬升这件事,不免会生出一些感慨:一个长期以悬疑刑侦等题材而闻名的香港导演,在以偏远地区历史为背景的作品中,能恰如其分地阐述出那段厚重历史背后的人间百态吗?会不会高开低走?

  事实证明,这些顾虑都是多余的。温情而不刻意煽情,追忆而不热衷诉苦,当真实的历史通过影视化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时候,即便时间已过一甲子之久,但是作为土生土长的内蒙人,还是能穿越时间的更迭get到那些主人公们的悲喜哀愁。

  电影的背景取材于新中国历史上真实事件“三千孤儿入内蒙”: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遭遇严重自然灾害,特别是1959-1961年的饥荒威胁,致使江浙等地孤儿院不堪重负,大批孤儿面临营养不足的危机,不得不向全国其他受灾稍轻的地方求援。

  此时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乌兰夫牵头下,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主动向中央请缨,本着“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的原则,将近3000名孤儿接到了大草原上,交给淳朴善良的牧民们收养。

  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南方孤儿们而言,虽然背井离乡一辈子都难以见到亲人必将是童年里最灰暗的记忆,但相比于饿死的亲人的怀里,能在异地他乡长出新的生命却也显得格外幸运。

  虽然学着融入新环境,适应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对于他们来说很难。但接纳新的家人,是爱跨越山海,链接草原和沿海的双向奔赴。

  留在孩童记忆中那些伤痛与不安,或许会衍生出新的情绪和矛盾,但终将被人间大爱一一治愈。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 篇16

  说到底,每个人都生而平凡,内心都有自己的私欲,只是有些人的私心在人间大爱的渲染里,显得渺小而隐晦。

  不同于杜思珩张扬而毫不掩饰的自私,额吉萨仁娜的私心是儿子到了适婚年纪却因为嗓子坏掉而找不到媳妇而产生。因此,她收养杜思珩后也有“童养媳”的想法,这样的念头在她和伊德尔躺在蒙古包希望他留下来一起照顾孩子时有所表露,在她将首饰交给杜思珩时第一次被放大。

  而那木汗一直以来对杜思珩的照顾也并非完全是单纯哥哥对妹妹的喜爱,面对长大后马正元和杜思珩第一次相见时眼神中的意味,他吃醋了。

  可是这一对草原母子的私心,和他们对杜思珩发自内心的爱相比起来,微不足道。所以才能说出,如果妹妹执意要回上海,那便由她去吧。

  因此,面对流沙,那木汗才舍身相救;在他死后,萨仁娜依然爱着杜思珩,为爱“和解”,诚然如主演马苏受访时说的那样,这个作品告诉人的哲思,是学会与世界和解,与他人和解,与自己和解。

  这大概就是相认那一刻,当亲生哥哥杜思瀚泪眼婆娑抓着杜思珩的手时,他内心千帆过尽,而她却已经毫无波澜。其实他们当时是处于不同的情绪维度上的,杜思瀚沉浸在团圆的感动之中,但于杜思珩来说,从不愿相见到最终得见,杜思珩于她而言最多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如她所言,有了自己的家庭之后,这种要回归原生家庭的执念就没有了。

  或许当她决定要遵守哥哥那木汗遗愿的那一刻开始,原生家庭对她的羁绊就已经消失了。她也终于和曾经的家庭告别,与至亲和解,不见,不念。

  当百岁的萨仁娜和儿孙满堂的杜思珩面对夕阳,当她隔着时空和女儿的亲生母亲对话:虽然未能见面,谢谢你把杜思珩生下来,给了我当她额吉的机会。

  影片最后的结局看上去似乎是大团圆,却也不是强行的he,因为每个人最终都因为爱而与自己和解了。

【看完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相关文章: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25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11-0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11-02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优秀11-26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5篇)09-29

《海的尽头是草原》的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1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10篇)09-28

《海的尽头是草原》观后感(精选8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