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九兰观后感(通用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那要怎么写好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观看九兰观后感(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观看九兰观后感1
7月7日,建党百年献礼影片《九兰》在昌平举行研讨会,电影专家学者们在观看了影片后,充分肯定了影片的艺术水准,称《九兰》是一部“创造历史的建设者们的颂歌”,对主创人员在疫情期间“炙热”的创作精神,以及影片所表达的“九兰”在当下的现实意义也给予了赞许。
《九兰》由朱丹执导,谢芳、陶玉玲、高岫楠、杨磊、梅俪儿等出演,以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十三陵水库建设为背景,将曾经扬名国际的“九兰”故事首次呈现在大银幕。
主创团队深知影片创作的巨大压力,在道具服装化妆层面,做到了忠于历史的真实还原。片中建设十三陵水库时期劳动者穿的服装、采石用的铁锹等道具,都基于十三陵水库博物馆的实物进行设计复制。“九兰”原型、如今已经81岁高龄的金淑兰老人,为影片重新演唱录制了“劳动号子”,精准再现了当年建设者旺盛的劳动精神。
原国家广电总局剧本策划中心常务副主任高尔纯坦言,拍摄这样这段真实历史事件的电影创作难度非常大,但看完影片后就放心了。“我被《九兰》所营造出的历史创造者的建设精神深深打动。影片虚实结合、浓淡相宜,拍出了九兰突击队当年的冲天气概,让人动容。”
著名导演丁荫楠曾执导过《周恩来》(1992年)、《邓小平》(2002年)等影片,他就影片在艺术层面的创新和人物角色的塑造上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九兰》通过三代人的家庭故事,传承出了自强不息的时代精神。相信这样正能量的电影,能够激励年轻观众积极向上,为国奉献,也一定能够获得他们的喜欢。”
而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认为,影片《九兰》在人物塑造上非常成功,片中每个角色都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并称影片“再现了一段壮阔的历史,极富炙热的情感”。
观看九兰观后感2
日前,电影《九兰》导演朱丹、演员杨磊以及电影原型人物金淑兰做客第88期读书汇,与现场观众共同分享《九兰》背后的故事。
朱丹是地道的昌平崔村香堂人,昌平是他的家。电影原型人物金淑兰阿姨和朱丹住对门,他从小就想把这段历史拍成电影。
正是因为这份对家乡的眷恋,朱丹把目光聚焦在家乡的土地上,把昌平的景色和历史融入电影中小汤山的温泉、1937年的南口战役、明十三陵等专属于昌平的历史文化资源都曾被朱丹拍成了电影,如今终于如愿拍摄完成了《九兰》。其实,影片除了要还原当年建设十三陵水库时的真实历史面貌外,对朱丹来说更主要的是想探寻这些十三陵水库建设者的初心。
整个创作团队铆足了劲下足了功夫。朱导反复强调一个词就是“初心”,“五十年代九兰精神就是初心,是需要传承的劳动人民的精神。”朱丹谈起挑选演员的难度,“因为演员要符合那个年代背景,光好看不行,不要瓜子脸,尖下巴,所以九个兰高矮胖瘦各不相同。”开拍一个星期以后,“九兰”才从140位演员中精挑细选出来。不管是服装还是道具以及场景,要“穿越”回五十年代。
电影《九兰》的另一重要角色“骆玉明”的扮演者杨磊,在现场向大家展示了一个珍贵的物件,当时修水库的劳动人民遗留下来的,一个五十年代生锈的口琴。“拍摄的时候虽然口琴发出的音已经不准了,但是还是用这个走音的口琴演奏,所以拍摄的时候感染了所有人,非常有年代感,那种无问西东的执着与奉献精神。”“骆玉明”这一角色其实就是四十万修建十三陵水库劳动人民的缩影。这种劳动人民的精神,在当今这个时代依然非常需要继承和发扬的。演员杨磊还给现场的观众朋友们演唱了电影主题曲《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他用一个“爱”字总结了自己对电影《九兰》的感触。
观看九兰观后感3
影片《九兰》以十三陵水库的建设者梅月兰祖孙三代的家庭故事为脉络,由三代人的文化和思想观念上的冲突,引发观众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初心’,如何追寻、坚守初心”的问题的思考和追问。
十三陵水库建设者、电影《九兰》原型之一的`金淑兰老人讲述了自己对影片的期待以及对影片背后故事的追忆,“希望影片能够给观众们带来精神上的激励。”
为了精准再现当年十三陵水库的建设场景,导演朱丹带领影片美术、置景等专业人员,到昌平区档案馆查找一手资料,在浩如烟海的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片库中,找到大量的珍贵彩色影像资料;还走访了依然健在的“九兰组”老人们,做了大量的基础工作。另外,还寻找到了50多年前的施工设备、极具时代特点的服装等素材,希望通过艺术创作的手法,将“九兰精神”挖掘出来。
观看九兰观后感4
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昌平区委宣传部、昌平区融媒体中心、北京华都新雨影视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制作了主旋律电影《九兰》。昌平区兴寿学校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于2022年9月24日下午走进首都电影院观看该影片。
电影《九兰》基于建国初期十三陵水库建设真实事件创作,讲述九个名字都带“兰”字年轻姑娘组成打夯小分队投身水库建设的故事,以“初心未改志不移,九兰花又开”为主题,传达出“九兰精神”所代表的“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现实意义。观影过程中,党员同志们被修缮水库的壮大场面所震撼,为“九兰”的无私奉献而感动,为英雄队长的壮烈牺牲流下了热泪……
“电影讲述的是昌平十三陵水库修建的故事,我看了电影以后,感受到新中国建设初期人民群众无私奉献,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精神风貌,挺感人的。”党员代表说道。
观影结束后,全体党员感慨万千,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先辈的优良传统和无私奉献精神,将具有时代意义的“九兰精神”传承下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锐意进取、发扬奉献精神、弘扬正能量,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观看九兰观后感5
电影《九兰》制作团队日前重返水库地区的十三陵镇北新村社区、南新村、仙人洞村等地,和观众们一起观看影片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九兰》以真实人物为原型,将当年十三陵水库40多万建设者中,九个名字中带“兰”字的姑娘组成的“九兰组”的故事搬上大银幕。
十三陵水库周边建设初期,库区五个村需要进行搬迁,当时村民们坚决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国家,举家搬迁。现在的北新村社区、南新村就是当年整体搬迁的村落。村民徐明科回忆说:“为修水库搬迁一直是我们村民们引以为傲的事!”仙人洞村80多岁的村民李宗友看到电影里火热的建设场面时,几次站起来鼓掌,“我仿佛回到了当年村民们参与建设时的场景,心里非常激动。”仙人洞村支部书记张立英是建设者的后代,她看影片后感慨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都得益于父辈们打下的基础,他们那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精神,是我们当今更要传承和弘扬的。”她表示要把九兰的事迹,充实到仙人洞村村史博物馆中,让人们牢记40万劳动者的功绩。
电影上映期间,北京昌平地区自发组织了“寻找最美劳动者”、“共建美好家园”等多项活动,得到了很多社会组织文化团体的积极响应。他们在社会上寻找曾经的建设者、十三陵水库建设时期的纪念章、珍贵历史照片等物品,颇有收获。
导演朱丹透露,制作团队还将在十三陵水库周边区域,继续寻访当年水库建设大军的足迹,并组织电影《九兰》征文,在大银幕上下,共同见证十三陵水库的昨天和今天。
【观看九兰观后感】相关文章:
九兰的观后感(通用5篇)10-11
2022电影九兰观后感(通用6篇)10-11
观看雷锋的观后感03-09
观看第九期朗读者观后感04-06
《少年噶玛兰》观后感01-28
电影《布基兰》观后感08-10
感人电影兰辉观后感04-01
观看父子雄兵观后感08-17
观看讲台深处观后感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