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导语: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迎来第四期的播出,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礼物”。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朗读者》的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篇1
在近期“选择”为主题的节目中,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朗诵了写给儿子麦恩的家书。这封信被观众和网友称作“2017最美家书”。曾经叛逆的麦家,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像麦家这样,在朗读之前分享过往故事,并深深打动观众的,还有很多很多。第一期节目第一位朗读嘉宾濮存昕,在节目中便自曝小时候曾患过小儿麻痹症,被同学起外号叫“濮瘸子”。濮存昕之所以要自揭“伤疤”,自然也与要朗读的内容有关——他要把老舍的散文《宗月大师》,朗读给帮他做了整形手术,使“濮瘸子”的命运得以改变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的荣国威大夫。而《宗月大师》所描写的,也是老舍生命中遇到贵人相助的事情。
有人认为《朗读者》的魅力并不仅仅在于朗读本身,每位嘉宾在朗读之前分享的个人故事,同样很精彩,很吸引人。无论是演员徐静蕾讲她奶奶疼她爱她的平凡故事,还是96岁高龄翻译家许渊冲讲他年轻时暗恋过才女林徽因的“独家趣闻”等等,均以真挚的情感征服了观众,也带给了观众无限的思考。很多观众把聆听嘉宾讲故事,作为一件很有乐趣、很有意义的事情。
就像看《星光大道》之类的选秀节目时,听到选手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及故事,很多观众总会被感染和打动,忍不住热泪盈眶;就像音乐选秀类栏目,总是需要一些听完歌感动到落泪的观众,这种情景交融的场面及其效果,已经成为节目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篇2
本周末,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迎来第四期的播出,这一期的主题词是“礼物”。本期节目中,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倪萍将登上《朗读者》的舞台,与董卿首次同框,讲述多年为子求医的心路历程。淡出娱乐圈多年的李亚鹏重回公众视野,分享他的教育观点及陪伴女儿成长的故事。此外,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摩拜单车创始人胡玮炜、前女排名将赵蕊蕊等也将在本期节目中亮相。
倪萍为儿子求医退出舞台
回顾多年心路历程
倪萍曾是一代人的春晚回忆,她的声音陪伴大家度过了13个辞旧迎新的日子,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女神”。然而在2004年,倪萍4个月大的儿子被诊断出一种罕见的疾病,如果不治疗,他的眼睛就会慢慢看不见,甚至会死亡。倪萍为了儿子赴美求医,退出央视的舞台。2014年,倪萍又重回央视舞台,对倪萍来说,守候她的观众是失散多年的“礼物”。倪萍为何回归?重新站在舞台上的她有何感受?在舞台下的倪萍有着怎样的人生故事?种种心路历程,倪萍都将在《朗读者》中对董卿和盘托出。
更值得一提的是,两代央视一姐同台惺惺相惜,董卿称对倪萍充满敬佩之情,倪萍也称赞董卿说“为她骄傲”,两人同框是何种画风?节目播出便可一睹究竟。
父爱如山
李亚鹏大方分享教育心得
知名演员李亚鹏,本期节目也走进了《朗读者》的现场。他是《将爱情进行到底》中的青春偶像,是《射雕英雄传》里的郭大侠,他是一位商人,更是一位父亲。对他来说,女儿李嫣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礼物。女儿的到来甚至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十几年时间,嫣儿撕掉了唇颚裂儿童的标签,成长为了一个阳光自信的女孩儿。在这一过程中,作为父亲的李亚鹏都做了些什么?为何令董卿发出“如果拼爹的话,嫣儿赢了”的赞叹?李亚鹏坦言,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教育真的是有方法的,但如果缺少了爱,一切方法都是教条。”除了分享与女儿的故事,李亚鹏还在节目中为自己生命中重要的人朗读了一段催人泪下的文字。究竟李亚鹏将为谁朗读?本周六、日央视一套和央视三套黄金档联合播出的《朗读者》将一一揭晓!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 篇3
年少的时候,父母选择用适合的爱引导我们;年长之后,我们却选择用疏远的爱回馈父母。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节目又刷爆了朋友圈。看到第三期,已经觉得它不像一个简单的节目。它拥有了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情感,在别人朗读的故事里,遇见了自己的人生。
《朗读者》迄今为止最大的催泪弹,应该就是作家麦家给儿子的一封信。那是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像极了自己的父亲——那样的小心翼翼,那样的笨拙,却有那般真挚。
正如董卿说在这期节目当中,最让她感动的是麦家。曾经叛逆的.他,如今面对叛逆的儿子,选择了理解和宽容。
不知道如今年长的我们,是不是已经能体会父母的理解和爱……这期《朗读者》的主题是选择。
选择是一次又一次,自我重塑的过程,让我们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完善。
为人父母,为人子女,有时候选择重如泰山。
就如同面对青春期叛逆的儿子,作家麦家就是郑重其事地在选择。
他希望尽可能地选择一种好的方式,帮助儿子度过属于青春期的苦闷和孤独。
这是他作为父亲的选择。
曾经看过麦家的小说《解密》《暗算》《风声》……他笔下的人物,一方面有超乎常人的天赋,一方面又软弱到不行。他的小说读来揪心,震撼,心痛。那时的麦家也凭借《暗算》获得了中国最高文学奖项“茅盾文学奖”,《解密》更是被翻译成33种语言,是全球图书馆收藏量第一的华语作品。被英国《经济学人》评为“2014年度国际十大虚构作品”。
而他早已被推上推到世界文坛的聚光灯下和热闹的全球媒体语境中。所有人都以为他功成名就,但不知其背后有整整3年,1000个日夜,在陪伴儿子走过苦痛的青春期,陪他受罪,陪他成长,陪他走出刀山火海。
面对儿子遭受挫折,他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有人说,如果一个男人在自己的父亲那里没有体验到真正的父爱,那么在孩子身上他将有机会体验什么是真正的父爱。一个人往往要等到自己做了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父母,体会父母深沉的爱。
有一次,在某媒体报道上看到了麦家写的《致父信》。信中写道年少时期的麦家非常叛逆,因为父亲的毒打,导致对父亲长达几十年的憎恨。17岁时离家,也是故意想离开,离父亲更远的地方,并且从来不给父亲写信。整整十多年,麦家写信的抬头只写母亲,不写父亲。每次回家会给母亲买很多东西,从穿的到用的、吃的,就是给父亲买一包烟、一袋糖……在35岁之前,麦家一直把父亲当仇人看待。
等到他自己做了父亲才真正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那是怎样的追悔莫及,那一封《致父亲》,字字带着血泪与懊悔。
麦家在《朗读者》中对儿子的爱正是如此,他是过来人,他感同身受。作为父亲,儿子对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儿子给他制造的麻烦,也令他印象深刻。
但是,他能理解儿子青春期的那种孤独、叛逆、迷茫。虽然他曾经无数次想要放弃,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坚持,选择了陪伴。如同,天下所有的父母,当儿女身陷苦痛,恨不得自己去代替子女受罪。
【董卿《朗读者》第四期观后感】相关文章:
董卿走进央视的幕后励志故事01-23
朗读者告别观后感模板11-10
《全宋词》董 颖07-05
《别董大》唐诗鉴赏12-04
颜杲卿骂贼01-09
《赠花卿》全文解说02-08
《赠花卿》古诗鉴赏01-15
《全宋词》徐鹿卿07-06
《全宋词》杨冠卿07-05